-
题名经济犯罪成因初探──兼谈对经济犯罪的预防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苏满满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2-75,共4页
-
文摘
本文从心理学的“场”理论出发研究分析了经济犯罪发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提出:一、社会结构变动的冲击是诱发经济犯罪发生的环境因素;二、价值观念的变异是经济犯罪的个体内在诱因;三、个性心理品质的严重缺陷是经济犯罪的主观原因,亦是根本性原因。基于上述原因分析,作者提出对经济犯罪的预防应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并将下列三点作为着力点:首先,健全人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经济犯罪的关键;其次,加强制度建设是预防经济犯罪的保证;其三,强化查处力度是预防经济犯罪的必要手段。
-
关键词
经济犯罪
成因初探
不良需要
结构变动
犯罪动机
犯罪主体
社会结构变化
价值观念
理性判断
国家工作人员
-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银行职工犯罪原因剖析
- 2
-
-
作者
陈家鹄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7期84-85,共2页
-
文摘
银行职工犯罪原因剖析陈家鹄一、人格缺陷,个人素质的好坏,是犯罪的近因银行内部经济犯罪案件的人犯在主观上均属故意,行为上的故意首先说明了行为人的个人素质,个人人格存在着严重问题。因为犯罪行为人在作案动机斗争中,人格缺陷起决定性作用。完善的人格会遏制和消...
-
关键词
职工犯罪
原因剖析
不良行为习惯
人格缺陷
社会环境因素
不良需要
犯罪主体
犯罪行为
微观社会环境
犯罪动机
-
分类号
F830.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犯罪原因研究
- 3
-
-
作者
魏平雄
-
机构
北京政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坛》
1988年第4期23-29,共7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存在犯罪?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为什么会犯罪?这是我国犯罪学中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实际问题。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实质、原因、研究预防犯罪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为什么会犯罪作初步的探索。
-
关键词
犯罪行为人
社会主义
不良需要
犯罪原因
人格缺陷
微观社会环境
人的需要
人生观和世界观
犯罪主体
犯罪动机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青少年犯罪不良需要的矫正
- 4
-
-
作者
何贵初
-
机构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办公室
-
出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
文摘
青少年犯罪的不良需要有生理性的:如性欲与物欲;也有社会性的:如哥们义气、盲目性爱情、报复和变态心理;都贯穿着三大明显特点:极端利己性、严重排它性和反社会性。矫正不良需要,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关键要正确认识不良需要形成过程中青少年生理心理可塑性与不良信息的相关度,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以素质教育培养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疏导与心理救助同时进行。
-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不良需要
人格品质
素质教育
社会环境
心理救助
-
Keywords
juvenile delinquency
unhealthy needs
correct
-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