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干预与不良贷款——以某国有商业银行1988~2005年的数据为例 被引量:158
1
作者 谭劲松 简宇寅 陈颖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9-43,187,共15页
本文尝试从政府职能在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的激励与约束视角入手,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回答政府与银行不良贷款形成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国内某国有商业银行1988~2005年的全部剥离不良资产数据为初始样本发现,政府干预是银行不良贷... 本文尝试从政府职能在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的激励与约束视角入手,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回答政府与银行不良贷款形成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国内某国有商业银行1988~2005年的全部剥离不良资产数据为初始样本发现,政府干预是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政治晋升锦标赛的激励、地方分权和财政分成制的改革构成了政府干预的动机和能力,这种干预由于企业产权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在不良贷款形成中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有着更高的不良贷款、贷款期限更长和更低的担保系数;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不良贷款更少、贷款期限更短和担保系数更高,而地区法制环境好坏在其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国有企业性质的存在会削弱地区法制管制对不良贷款产生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不良贷款 产权制度 市场化
原文传递
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贷款 被引量:141
2
作者 刘畅 刘冲 马光荣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77,共13页
本文利用全国县级层面2006—2011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贷款每增加1元,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会增加0.0568元;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每增加1元,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分别会增加0.1元、0.199元和0.248... 本文利用全国县级层面2006—2011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贷款每增加1元,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会增加0.0568元;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每增加1元,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分别会增加0.1元、0.199元和0.248元。这一结果证实了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提出的"中小银行优势假说",即中小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还发现,尽管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它们仍然能够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覆盖其因更多的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贷款 不良贷款
原文传递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6
3
作者 王兵 朱宁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30,共21页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优于大...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优于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不良贷款是银行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和M_2的供给增长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原文传递
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 被引量:101
4
作者 施华强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39,共15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1994-2005年近12年的账面不良贷款率, 讨论了贷款分类方法和政策性剥离等因素对账面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估算了剔除影响后的不良贷款率,还探讨了非信贷不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潜在影响,并从国...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1994-2005年近12年的账面不良贷款率, 讨论了贷款分类方法和政策性剥离等因素对账面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估算了剔除影响后的不良贷款率,还探讨了非信贷不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潜在影响,并从国际、国内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等几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近年来仍然相对比较严重的程度,从而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梳理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贷款分类 政策性剥离 中国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被引量:75
5
作者 施华强 彭兴韵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6,共16页
本文利用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表现、形成的一般机理和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特殊原因,以及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应利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 本文利用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表现、形成的一般机理和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特殊原因,以及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应利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的时机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全面的设汁,在推进商业银行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应在制度设计上适度超前地着眼于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采取全面的配套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软预算约束 银行业改革
原文传递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87
6
作者 施华强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6,共16页
本文用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和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双重软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生性。通过对国有企业沉没成本的维持成本、国有商业银行复活投机和地方政府利用双重软预算约束而形成的国有商业银... 本文用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和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双重软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生性。通过对国有企业沉没成本的维持成本、国有商业银行复活投机和地方政府利用双重软预算约束而形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地悲剧"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和积累的动态机制,指出了逐步硬化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预期对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决定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软预算约束 银行改革 银行监管
原文传递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被引量:104
7
作者 王兵 朱宁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45,73,共15页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呈"V"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平稳,城市商业银行逐步上升;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纯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进步都不明显,技术规模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趋向CRS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赶超最优,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表现较弱;外资银行进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边界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方向性距离函数
原文传递
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被引量:84
8
作者 李麟 索彦峰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3,共9页
在全球经济变动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周期及银行亲周期性的双重特征极易触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以经济波动与不良贷款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上述问题并证明了二者之间的... 在全球经济变动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周期及银行亲周期性的双重特征极易触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以经济波动与不良贷款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上述问题并证明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研究、评估经济波动对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审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实施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推进银行战略转型等政策建议,以有效预防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不良贷款 信贷周期 系统性风险
原文传递
有关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以我国五家上市银行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64
9
作者 孙天琦 杨岚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30,共15页
本报告总结了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并对辖区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1)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有明确的计提范围,但行际之间计提范围有差异;(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符合监管当... 本报告总结了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并对辖区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1)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有明确的计提范围,但行际之间计提范围有差异;(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符合监管当局的原则性要求,但各行提取比例有差异;(3)计提损失准备时各行对抵押物金额扣除不同;(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呈逐年上升(除深发展)趋势,抵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5)部分机构逻辑上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6)仅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未体现周期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可能相对少计提;(7)调查中发现五级分类目前还存在问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不牢靠。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掌握的具体情况,本报告认为:(1)银行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协调,进一步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2)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3)结合我国目前信用环境,需要研究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这两个环节抵押品、有效担保的处理原则,避免重复考虑、高估价值,使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更加审慎,更好地覆盖资产风险;(4)五级分类、特种准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以及分红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以使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更为前瞻、审慎,确保提足损失准备,及时弥补损失,增强资本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5)区别对待,分类监管;(6)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宏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 经济周期 不良贷款 前瞻性
原文传递
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研究 被引量:65
10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本文构建了投入产出导向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动态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引入了不良贷款和资本要素。分析表明,2000-2005年中... 本文构建了投入产出导向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动态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引入了不良贷款和资本要素。分析表明,2000-2005年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4.8%,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国有商业银行生产率改进明显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强。同时我们发现,如果不考虑不良贷款,则会高估中国银行业生产率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定向技术距离函数 不良贷款
原文传递
中国银行体系贷款供给的决定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52
11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9-35,共17页
本文使用 1 985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和 1 994年以来的银行间横断面数据 ,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和纵横数据 (PANEL)模型 ,对中国的货币、信贷供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贷款增长对经济的解释能力强于货币供应量 ;1 996年以来中国实际贷款... 本文使用 1 985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和 1 994年以来的银行间横断面数据 ,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和纵横数据 (PANEL)模型 ,对中国的货币、信贷供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贷款增长对经济的解释能力强于货币供应量 ;1 996年以来中国实际贷款增长率年均低于理想值 6个百分点 ,存在惜贷现象 ;不良贷款是制约贷款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良贷款比率每下降 1 0个百分点 ,贷款增长率提高 1 4个百分点 ;我国银行体系对利差已经相当敏感 ,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条件下 ,贷款利率向均衡水平每移动一个百分点 ,贷款投放将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银行体系 银行贷款 货币供给 信贷 不良贷款 贷款利率 纵横数据模型 PANEL
原文传递
“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的形成及其治理 被引量:42
12
作者 钱小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38,共10页
本文从分析信贷紧缩的普遍性出发 ,对信贷紧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进而揭示“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为了破解“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 ,作者提出 ,要适当放宽信贷标准 ,弱化紧缩性信贷管理 ,稀释不良... 本文从分析信贷紧缩的普遍性出发 ,对信贷紧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进而揭示“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为了破解“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 ,作者提出 ,要适当放宽信贷标准 ,弱化紧缩性信贷管理 ,稀释不良贷款 ,实施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加快企业改革。作者认为 ,为了防范信贷紧缩 ,需要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增强透明度、重视银行业务往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紧缩 不良贷款 陷阱 治理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9
13
作者 谢冰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5,共4页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一直在高位徘徊,成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收集2004年1季度~2009年1季度的最新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共线性诊断、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模型,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一直在高位徘徊,成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收集2004年1季度~2009年1季度的最新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共线性诊断、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模型,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和贡献率。由实证结论发现:宏观经济因素与不良贷款余额负相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对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贡献度最大,每增加1%会导致不良贷款平均降低0.0249%和0.0248%;宏观经济因素对降低不良贷款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可通过扩大内需、改善商业银行的外部信用环境等措施间接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宏观经济因素 相关分析 共线性诊断 主成分回归
下载PDF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收敛性研究——基于GML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7
14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159,共14页
针对传统的ML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模型: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重新估算了不良贷款约束下中国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 针对传统的ML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模型: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重新估算了不良贷款约束下中国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73%,股份制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国有控股银行,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银行体制改革对其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逐渐减弱,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审慎监管措施对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具有负面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收敛趋势,非利息收入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国有控股银行生产率的提高,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够促进股份制银行生产率的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全要素生产率 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收敛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历史经验及实施建议 被引量:56
15
作者 娄飞鹏 《西南金融》 2016年第6期52-56,共5页
宏观经济增速趋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快速增加及不良贷款率快速反弹,压降企业杠杆率的压力日益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在实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吸收1999年不良贷款债转股的经验教... 宏观经济增速趋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快速增加及不良贷款率快速反弹,压降企业杠杆率的压力日益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在实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吸收1999年不良贷款债转股的经验教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科学研定债转股的比例,严格选择确定债转股的对象,合理选择持股主体及股权退出机制,在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注意规避法律风险,从而保障本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债转股 企业杠杆率
下载PDF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补贴及其政策含义: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程恩江 褚保金 刘大耕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8-104,共7页
本文应用补贴依赖指数(SDI)对江苏省两个县信用联社在1999年2001年期间的SDI进行了计算。我们发现在不计算或忽略历史上形成的不良贷款(定义为1998年年底时的不良贷款)及其影响的情况下,两个县联社至2001年均可实现可持续经营(即无须补... 本文应用补贴依赖指数(SDI)对江苏省两个县信用联社在1999年2001年期间的SDI进行了计算。我们发现在不计算或忽略历史上形成的不良贷款(定义为1998年年底时的不良贷款)及其影响的情况下,两个县联社至2001年均可实现可持续经营(即无须补贴)。假如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在三年中平均分摊,苏南的县联社依然可获得可持续经营,而苏北的县联社则须将贷款利率提高53%才能抵消获得的补贴的作用。本文采用的方法在评价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中的利率政策和测定单个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绩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经营状况 政策含义 补贴依赖指数 江苏 中国 不良贷款 利率政策 经营业绩
原文传递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政策的建议 被引量:21
17
作者 聂庆平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1,共10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近年来已达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度 ,并成为影响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极不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竞争局面。本文集中探讨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对不良贷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近年来已达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度 ,并成为影响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极不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竞争局面。本文集中探讨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对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分类进行了分析 ,区分了政策性的银行不良贷款、企业亏损性的银行不良贷款和经营性的银行不良贷款 ;并有针对性地对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地解决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银行改革 中国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财政资金 金融监管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信用制度与信贷制度的恶性循环:对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7-35,共9页
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 ,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又是受着企业效益和信用的制约 ,企业信用又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信用制度 ,本文通过对朔州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调查研究 ,试图透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现象 ,揭示... 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 ,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又是受着企业效益和信用的制约 ,企业信用又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信用制度 ,本文通过对朔州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调查研究 ,试图透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现象 ,揭示出造成社会信用制度与信贷制度恶性循环的政府、企业、银行三方面的原因 ,并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降低不良贷款 ,必须硬化法律约束 ,强化信用制度 ,大力规范全社会的信用行为。第二、规范政府部门行为 ,完善成本分担机制。第三、健全信贷管理体制 ,建立风险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制度 信贷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原文传递
存量与增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学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毛瑞宁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4,F003,共5页
本文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学 (历史继承关系 )为考察对象 ,重点分析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特点及其化解方法。研究发现 :由于不良贷款存在动态相关性 ,简单划分不良贷款“存量”和“增量” ,并分别提出化解措施是一种现实偏差。在政策... 本文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动态学 (历史继承关系 )为考察对象 ,重点分析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特点及其化解方法。研究发现 :由于不良贷款存在动态相关性 ,简单划分不良贷款“存量”和“增量” ,并分别提出化解措施是一种现实偏差。在政策意义上 ,虽然不良贷款存量化解不一定能遏制新增不良贷款扩张 ,但是增量化解必须结合存量问题通盘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动态学分析 存量 增量 中国 信贷管理 监管制度 信用环境
原文传递
我国不良贷款产生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德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6-59,共4页
一、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金融机构经营方式、金融监管体制等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并不是一开始... 一、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金融机构经营方式、金融监管体制等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主要放在增长速度上,仍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贷款 不良贷款 成因分析 对策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