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1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一) 被引量:99
1
作者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儿科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发生率 化学合成药物 细菌耐药性 局部应用 全身应用 抑菌活性 硝咪唑类 喹诺酮类
下载PDF
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4
2
作者 向爱芹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7-858,共2页
地佐辛是近年来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新药。本文试用地佐辛术后静脉镇痛,并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体重51~81kg。
关键词 术后静脉镇痛 临床效果 芬太尼 不良反应发生率 应用 术后镇痛 临床麻醉 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腕踝针对肝癌疼痛的镇痛疗效及对神经肽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6
3
作者 胡侠 顾伟 +1 位作者 周庆辉 凌昌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中重度肝癌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体内神经肽类物质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癌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5组,中度疼痛2组,重度疼痛3组,观察各组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及对体内血浆β内啡肽与P物质(SP)的影响。结果:腕踝针对中...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中重度肝癌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体内神经肽类物质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癌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5组,中度疼痛2组,重度疼痛3组,观察各组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及对体内血浆β内啡肽与P物质(SP)的影响。结果:腕踝针对中度疼痛缓解率为85%,对重度疼痛缓解率为63%,针药结合缓解率为83.33%。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β内啡肽指标分别为(29.4±22.57)、(67.47±40.34)pg/ml,治疗前后体内的SP指标分别为(42.26±13.00)、(30.92±8.34)pg/ml。结论:腕踝针治疗中重度肝癌疼痛疗效肯定,对重度疼痛结合药物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引起体内血浆β内啡肽的释放与SP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类物质 肝癌疼痛 镇痛疗效 血浆Β-内啡肽 不良反应发生率 疼痛缓解 重度疼痛 治疗前后 腕踝针治疗 镇痛效果 疼痛程度 疼痛患者 中度疼痛 针药结合 结合药物 中重度 体内 P物质 指标 SP
下载PDF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5
4
作者 万秋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7期1315-1316,共2页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28例)和氨茶碱组(2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多索茶碱组用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则采用氨茶碱治疗。两组疗程均...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28例)和氨茶碱组(2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多索茶碱组用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则采用氨茶碱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多索茶碱组总有效率为89.3%,氨茶碱组总有效率为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索茶碱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较氨茶碱组治疗后明显缓解(P<0.05);多索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氨茶碱,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多索茶碱 临床疗效 氨茶碱 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肺通气功能 哮喘患者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临床观察 被引量:54
5
作者 杨文澜 杭杲 +4 位作者 徐孝华 严靖 吴月芳 朱琴 钱元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45-946,共2页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154例急性水样腹泻婴幼儿,随机分成3组,①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②组给予必奇+金双歧治疗;③组给予乐度+必奇+金双歧治疗。结果用药前后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的评...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154例急性水样腹泻婴幼儿,随机分成3组,①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②组给予必奇+金双歧治疗;③组给予乐度+必奇+金双歧治疗。结果用药前后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的评分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改善率、综合疗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是一有效、安全的治疗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颗粒 急性水样腹泻 临床观察 婴幼儿 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合疗效 大便性状
原文传递
术前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52
6
作者 吴跃仙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7期1920-1921,共2页
关键词 术前心理干预 麻醉苏醒期 恶心呕吐 全身麻醉 躁动 不良反应发生率 心脑血管意外 术前心理指导
下载PDF
利福喷丁、利福平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0
7
作者 彭浩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7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9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随机分为利福喷丁组(n=47例)加用利福喷丁治疗,利福平组(n=47例)加用利福平治疗。观察和...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9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随机分为利福喷丁组(n=47例)加用利福喷丁治疗,利福平组(n=47例)加用利福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空洞闭合、病灶吸收例数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利福喷丁组痰涂片转阴、空洞闭合和病灶吸收例数均明显高于利福平组(P<0.05);利福喷丁组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利福平组(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具有高效、低毒等优点,是治疗肺结核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患者 利福喷丁 初治涂阳 临床疗效 利福平 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白细胞下降
下载PDF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周淑琴 《上海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 洛索洛芬钠 急性上呼吸道炎症 不良反应发生率 类风湿性关节炎 颈肩腕综合征 镇痛效果 前体药物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38
9
作者 黄峻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3-774,共2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的预后和并发症产生上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一种阻断RAAS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功不可没。美国和中国的收缩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的预后和并发症产生上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一种阻断RAAS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功不可没。美国和中国的收缩期心力衰竭指南均将ACEI列为治疗的基石。但ACEI也有其缺陷或局限性:如对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阻遏作用是不完全的;对组织RAAS的阻遏作用可能并不理想,而组织RAAS对靶器官损害和预后有重要影响;长期使用会出现血管紧张素Ⅱ升高(逃逸现象);临床上咳嗽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心血管疾病 不良反应发生率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倪诚 岳云 +3 位作者 戈晓东 王云 吴丹 陆冠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06-70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μg/ml(A组)、0.4μg/ml(B组)和0.5μg/ml(...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μg/ml(A组)、0.4μg/ml(B组)和0.5μg/ml(C组)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比卡因。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 ml/h,PCA量每次3 ml,锁定时间30 min。分别于术后4、8、20、24、48 h观察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逐渐下降,PCA按压次数比逐渐上升,术后48、h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或0.01),术后20 h A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4 h A组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A组术后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PCEA中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4μg/ml舒芬太尼与0.125%罗比卡因相配伍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引起相对少的不良反应,更适合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比卡因 镇痛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舒芬太尼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不良反应发生率 VAS评分 术后硬膜外镇痛 罗比卡因 子宫切除术后 镇痛效果
下载PDF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涛 樊点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78-279,共2页
抗生素属于高等动植物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够对病原体进行抵抗,杀灭致病微生物。抗生素的应用促进了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的有效降低,但是如果抗生素没有得到科学合理应用,则极易造成体内微生态紊乱等,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进一步危... 抗生素属于高等动植物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够对病原体进行抵抗,杀灭致病微生物。抗生素的应用促进了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的有效降低,但是如果抗生素没有得到科学合理应用,则极易造成体内微生态紊乱等,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进一步危害。为了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安全治疗,本研究比较了抗生素督导用药原则与常规用药原则下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用药依从性、住院时间,发现前者较后者具有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发生率 抗生素 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 致病微生物 合理应用 用药原则 疾病发生率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陈妍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4期754-755,共2页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结核科诊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组(n=34)。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结核科诊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组(n=34)。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3%和35.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治涂阳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化疗方案 治疗组 疗效分析 不良反应发生率 抗结核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开娥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600-601,共2页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工作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内容是规范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药师被赋予了开展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工作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内容是规范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药师被赋予了开展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的主导地位与重要职责,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已成为医院药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院开展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分析总结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事管理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医院药学 临床药师 药物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药学 功能优良
原文传递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4
作者 汪秀梅 罗金键 王康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74-3076,共3页
作为临床较为高发的一种内科急症,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张采用抑酸药物.当前,质子泵抑制剂是作用最强的抑酸药物,其中奥美拉唑便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却存在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缺点[1].泮托... 作为临床较为高发的一种内科急症,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张采用抑酸药物.当前,质子泵抑制剂是作用最强的抑酸药物,其中奥美拉唑便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却存在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缺点[1].泮托拉唑则属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因其兼具抑酸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内科急症 抑酸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 抑酸作用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发生率 奥美拉唑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5
作者 汪传香 丁砚兵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655-1659,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第1天口服阿司匹林肠...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第1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mg;从第2天起剂量调整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1次/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给药,25 mg/次,2次/d,滴注时间不少于50 min,两次用药间隔时间控制在6 h左右。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梗死灶体积。对出院患者进行病情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均显著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00%、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NIHSS评分,减小梗死灶体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梗死灶体积 不良反应发生率
原文传递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状况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晓秋 李柱 +3 位作者 胡阳春 刘楠楠 童刚领 彭小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探讨非终末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状况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化疗期间营养风险、营养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例符合入排标准的非终末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基线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同时检测血C... 目的探讨非终末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状况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化疗期间营养风险、营养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例符合入排标准的非终末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基线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同时检测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其中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给予营养治疗,需化疗患者予2或3周期化疗,所有患者1.5个月后进行再评估及炎症因子检测,并记录化疗患者体重下降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中150例接受化疗,基线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38.0%,营养不良发生率15.5%,再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51.0%,营养不良发生率26.0%。相关性分析显示不论基线还是再评估,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与CRP均无明确相关(P〉0.05),而与IL-6存在相关性(P〈0.05)。比较基线评估无营养风险化疗者与有营养风险而未接受营养治疗的化疗者的5%体重下降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基线营养风险对化疗期间体重下降率无明显影响(OR=2.300,95%CI 0.929~5.693),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OR=2.963,95%CI 1.067~8.232)。比较基线评估存在营养风险接受营养治疗与未接受营养治疗化疗者的5%体重下降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提示营养治疗与化疗相关性体重下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相关性(OR=0.241,95%CI 0.070~0.835;OR=0.289,95%CI 0.088~0.947)。结论非终末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尤其化疗期间,IL-6在非终末期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上起一定作用,或可作为营养评价指标之一,营养风险可使化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而营养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体重丢失,从而带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炎症因子 体重下降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治疗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罗少华 罗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68-974,共7页
目的通过对目前文献的评价,比较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MPEM)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CST)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安全性,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一定的安全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通过对目前文献的评价,比较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MPEM)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CST)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安全性,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一定的安全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5大数据库,收集自1990年以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MPEM与IPM/CST治疗重症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文献中关于不良反应例数、症状数据并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通过筛选纳入41个文献,整体结果不能说明美罗培南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低(Z=1.99,P=0.05)。亚组分析中,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美罗培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Z=2.54,P=0.01<0.05)。在治疗腹腔感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Z=0.79,P=0.43>0.05)。不良反应发生症状显示两者消化系统最多,循环系统、皮肤及注射部分依次。美罗培南引起皮疹多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其他系统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例数都高于美罗培南。结论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治疗重症患者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仅发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皮疹的发生美罗培南多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其他症状都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感染 美罗培南MEPM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CST)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症状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8
作者 苗阳 高铸烨 +3 位作者 徐凤芹 汪晓芳 陈可远 张东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的:进一步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仿盲、3组平行、阳性药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共观察受试者480例(2:1:1),其中试验组1为240例,试验组2为120例,对照组为120例。分... 目的:进一步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仿盲、3组平行、阳性药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共观察受试者480例(2:1:1),其中试验组1为240例,试验组2为120例,对照组为120例。分别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400mg和丹参注射液20mL静点,疗程14d。对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进行了观察。结果:心绞痛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试验组1为88.085%;试验组2为89.744%;对照组为67.257%,(P<0.01)。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一般体格检查、尿粪常规未见异常。治疗14d后,12例出现不良事件,10例为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1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试验组2有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对照组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剂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冠心病心绞痛 心血瘀阻证 临床试验Ⅲ期 丹参多酚酸盐 治疗后 临床观察 不良反应发生率 Ⅲ期临床试验 安全性指标
下载PDF
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杨静 关艳霞 范文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年第8期52-53,共2页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是肝素经降解得到的低分子量片段,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肝素,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肯定。通常选择腹部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是肝素经降解得到的低分子量片段,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肝素,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肯定。通常选择腹部皮下注射,因腹部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常易引起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造成患者的心理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低分子肝素 皮下出血 腹部皮下注射 HEPARIN 不良反应发生率 冠状动脉综合征 按压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联合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20
作者 路雪艳 庞艳华 +1 位作者 黄二顺 李邻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联合外用与单方激素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外用糖皮质激素加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外用激素。治疗2周,达到临床治愈者随...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联合外用与单方激素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外用糖皮质激素加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外用激素。治疗2周,达到临床治愈者随访13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痊愈率80.6%,明显高于对照组(64.8%,x^2检验,P=0.01)。急性、亚急性患者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痊愈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5)。随访期末,试验组复发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33.8%,x^2检验,P〈0.05)。痊愈患者中,复发患者中手湿疹所占比例高于未复发者(29.4%1:L13.0%,x^2检验,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与对照组(4.46%)相比无差异(x^2=0.176,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在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治疗中,加用局部抗菌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并可能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湿疹 糖皮质激素 外用治疗 疗效观察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发生率 X^2检验 莫匹罗星软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