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楼亦文
李琳
陈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胸腰段骨折所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除常规训练外,对照组进行稳定...
目的:分析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胸腰段骨折所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除常规训练外,对照组进行稳定表面躯干训练,观察组进行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比较两组的步态、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功能、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结果:两组跨步长、步频、舒适步速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肌力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静态睁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静态闭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P<0.05);动态稳定极限范围及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下肢运动评分、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ASI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可有效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态及下肢肌力,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稳定
表面
躯干
训练
不
完全性脊髓损伤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纪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7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下肢肌力、下肢功能、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均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肌力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有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肌力,增强下肢功能、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完全性脊髓损伤
低频电刺激
不
稳定
表面
躯干
训练
排尿情况
下肢功能
原文传递
题名
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楼亦文
李琳
陈潜
机构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2,共9页
基金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LGF20H170008)。
文摘
目的:分析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胸腰段骨折所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除常规训练外,对照组进行稳定表面躯干训练,观察组进行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比较两组的步态、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功能、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结果:两组跨步长、步频、舒适步速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肌力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静态睁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静态闭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P<0.05);动态稳定极限范围及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下肢运动评分、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ASI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可有效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态及下肢肌力,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关键词
不
稳定
表面
躯干
训练
不
完全性脊髓损伤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神经功能
Keywords
Torso training on unstable surface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Balance function
Nerve function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纪娅
机构
灌云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7期39-4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下肢肌力、下肢功能、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均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肌力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有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肌力,增强下肢功能、平衡功能。
关键词
不
完全性脊髓损伤
低频电刺激
不
稳定
表面
躯干
训练
排尿情况
下肢功能
Keywords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Unstable surface trunk training
Urination condition
Lower limb function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楼亦文
李琳
陈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纪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