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理性主旋律的震荡——评《追踪“第一生产力”》
- 1
-
-
作者
王勇
-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40-41,共2页
-
文摘
一记者应有理性思考和理性认识。其深度,决定着他所采写文章的深度。捧读《追踪‘第一生产力’》(下面简称(《追踪》)这组深度报道(作者: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7篇连载见该报1992年10月3日—10日),至再至三,反复咀嚼,回味无穷,我感到强烈的震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要领先,“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识,也是一种热切的期待。这组追踪报道文字实在、精当,议论精辟、深刻,与篇章结构,互为增色,相得益彰。作为一个整体,它关系紧密,逻辑性强;而单独成篇,又特色各异,
-
关键词
第一生产力
追踪报道
中国青年报
篇章结构
张建伟
背景材料
不如令
事实材料
人才生产
教育才能
-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古人抓环保,比现代人“狠”多了
- 2
-
-
作者
蓝颖春
-
出处
《地球》
201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入冬以来,雾霾天、水污染频现,尤其华北地区接连出现雾霾天气,致多地空气质量再达严重污染级别,局部地区有重度霾……
-
关键词
华北地区
热门话题
空气质量
田律
春秋战国时期
吕氏春秋·士容
内储说
《宋刑统》
著名思想家
不如令
-
分类号
X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古代中国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 3
-
-
作者
佚名
-
出处
《小康》
2016年第1X期90-91,共2页
-
文摘
早在几千年前的五帝时代,就非常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当时管理山泽鸟兽的官员被称为'虞'。现在看来,'虞'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保护机构和官职。河南大学生闫啸天在自家门口掏鸟窝被判刑10年半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司法部门最终如何裁定这个判决,更进一步思考:在野生动物保护上,政府、社会、法律和个人都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与自然如何做到和谐相处?其实,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而且有独到和成熟的经验、做法。
-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生态保护
五帝时代
司法部门
古代中国
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
吕氏春秋·士容
不如令
大司徒
-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历史学]
X-0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独具一格的画家——戈壁
- 4
-
-
作者
张爱萍
-
机构
《光明日报》
记者
-
出处
《今日中国》
1989年第11期45-46,43+42,共4页
-
文摘
微雕藝術家戈壁用數年艱辛,在微觀世界中再現了被毀於外國侵略軍的圓明園,並於今夏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同時展現在觀众面前的,還有他的其他許多微雕作品,令人大開眼界。戈壁同時又是一位書畫家,而且他的書畫功成於微雕之前。他在艺术上抱着苦人所不能苦、想人所不能想、得人所不能得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風格。一九三五年生於文化古城江蘇省蘇州寒山寺旁的戈壁,從小受到故鄉人文地理的熏陶,六歲就開始在牆上塗鴉。小學時代。
-
关键词
文化古城
鄉人
九三
番家
形式感
蘇州
不如令
大阴
人能
七八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对开明建筑的期望
- 5
-
-
作者
严迅奇
-
出处
《世界建筑导报》
1994年第3期8-9,共2页
-
文摘
香港的建筑,大部份是商业化、商品化的建筑.而香港的建筑师,一向以来,都好像给人一个印象,就是封建筑的理论、潮流、派别,采取置身度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刻中,我们可以凭恃的地方.
-
关键词
置身度外
居住文化
江南民居
一侗
不如令
修善
味盲
旺川
相圃
法绪
-
分类号
TU-86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我国环保法的回顾和启示
- 6
-
-
作者
王廷轩
-
出处
《环境科学动态》
1988年第9期20-22,共3页
-
文摘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尽管那时没有环境保护的专门名词,而那时的《法崇令》,实际上就是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从而发展经济的一项法令。《法崇令》
-
关键词
法崇
水污染防治法
不如令
岸边污染带
黄河中上游
鸭儿湖
黄河流域
大清律例
水域污染
工律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古代中国的“环保法”
- 7
-
-
作者
倪方六
-
出处
《现代青年》
2013年第5期72-73,共2页
-
文摘
环境污染,眼下比以往严重;环境保护,现在比古代更迫切!环保是中国古人很重视的问题,世上最早的"环保部"便诞生于中国。1/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
-
关键词
古代中国
田律
虞官
宋刑统
不如令
秦律
上卿
首席教授
无割
春秋战国时期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2.68
-
-
题名高华中:一滩奇石大漠魂
- 8
-
-
作者
高华中
-
出处
《中国商界》
2008年第10X期126-127,共2页
-
文摘
我酷爱书画、摄影,瞅石头纯属歪打正着。记得二十年以前下牧区开会,趁大伙吃饭和午休之余,我牵着一头小毛驴,背上驮上一个打水用的帆布桶,背上摄影包便游荡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我一边拍照一边捡石头。累了半躺在沙滩上。
-
关键词
摄影包
霸王树
头小
高华
不似之似
主观臆造
艺术生涯
似与不似
五彩斑斓
不如令
-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我的港大梦
- 9
-
-
作者
易可欣
-
机构
长沙市南雅中学
-
出处
《创作》
2013年第5期23-24,共2页
-
文摘
曾无数次钦羡学长们可以结束寒窗苦读,天南地北的闯荡,却忘记他们挥别母校时噙满泪水的双眼里的不舍与怅然。现在,我早已忘记自己当时汲汲的心情,而是看着桌前印有"香港大学"的图片默默发誓:我一定要站在这所美丽的大学里看紫荆花的盛开。高一,那是我人生中最迷茫的时候了。
-
关键词
招生方式
招生政策
毫无章法
这个世界
寒窗苦读
不如令
一本
灼灼其华
令人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践行环保 从我做起
- 10
-
-
作者
王忠元
-
机构
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
-
出处
《初中生辅导》
2022年第11期10-12,共3页
-
文摘
同学们,今天的时政述评和大家一起分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81讲:如何理解建设美丽中国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早在周文王时期就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就形成了后来的虞衡制度。
-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我做起
生态环境保护
不如令
制度层面
周文王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今文责谁负?
- 11
-
-
作者
常江
-
出处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第2期31-31,共1页
-
文摘
前段时间出差,在机场买了本小说,三十二块钱,作者是一位我颇喜欢的美国作家,出版社也算赫赫有名。在候机室的软椅上,端杯红茶,打算在阅读的快感中度过候机的苦闷时光。谁知刚翻了十几页,就找到了四五处文法不通,五六处用词错误,看得我无比郁闷。翻过封皮,看了看译者。
-
关键词
问过
英文系
征稿栏目
神圣感
文学作品
一本
不如令
普天下
五处
自律机制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篇立意深邃的短新闻
- 12
-
-
作者
彭晖
-
出处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29-29,共1页
-
文摘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奖最近揭晓。这届是评选1991年7月1日到1992年6月30日刊播的“现场短新闻”作品。报纸、通讯社共有100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解放军报的参评作品《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在报纸、通讯社组评比中是唯一获得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作品,现将这篇作品以及对它的点评文章一并刊载,供读者参阅。
-
关键词
中国记协
不如令
法卡山
中获
职业军人
思想意义
政治含义
无声胜有声
安邦
对外政策
-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野生动物保护路在何方?
- 13
-
-
作者
刘斯文
-
出处
《中国林业产业》
2015年第3期71-71,共1页
-
文摘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滞后、执法力量的相对薄弱以及滥食陋习根深蒂固等新老问题,已经制约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如何?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的野生动物保护问题?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喜忧参半我国自古就有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传统。譬如,西周时期曾颁布《伐崇令》,明确禁止采集鸟卵和禁止用毒箭狩猎,还规定"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不如令
执法力量
水生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栖息地
湿地保护
保护范围
陆生野生动物
执法管理
动物种群
-
分类号
S86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古代中国有没有“环保法”?
- 14
-
-
-
出处
《环境经济》
2015年第1期35-35,共1页
-
文摘
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了,甚至可以说,世上最早的"环保部"就产生于中国。
1.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
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的。
他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大意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
-
关键词
著名思想家
古代中国
稷下学宫
斧斤
圣王
战国时期
不如令
田律
中说
内储说
-
分类号
F426.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吃者有罪”
- 15
-
-
作者
牛颂
-
出处
《中国民族》
2016年第2期84-84,共1页
-
文摘
去年这个时候,埃博拉病毒肆虐、禽流感不断引发的惊恐还令人记忆犹新。我想起北京民族电影展办到第三届时,广化寺主持怡学大和尚曾向我推荐的专题影展《为什么不能吃它们》,一共8部影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分类说明为何不能吃野生动物。这使我认识到"吃者有罪"不仅是佛教教义中讲的不杀生理念,同时也是世俗社会中一个应当普及的道理。如机缘凑巧,我们很应当举办这样一个影展,就叫"吃者有罪"。早在中国西周时期就颁布过严厉的法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六畜即包括鸡、狗、牛、羊等,也许泛指所有禽兽。
-
关键词
民族电影
分类说明
广化寺
埃博拉病毒
不如令
佛教教义
野生鸟类
世俗社会
旅鸽
哲学家康德
-
分类号
S86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受欢迎的人
- 16
-
-
作者
星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山西老年》
2019年第9期54-54,共1页
-
文摘
社交场合里常见有一种现象,只要某人一出现,现场马上气氛热络,这种能带动气氛的人总是受人欢迎。反之有的人,只要他一出现,空气一下子就凝固起来,这种人走到哪里都不受人欢迎。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呢?第一,令人害怕不如令人喜爱。有些领导、长辈,喜欢以权威来建立别人对他的敬畏。
-
关键词
不如令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古代的环保法令
- 17
-
-
作者
曾繁利
-
出处
《机构与行政》
2014年第7期23-23,共1页
-
文摘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以提回来了,这种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还较常见,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偶尔也能看到。除了用稻草。
-
关键词
买东西
孔奂
三国典略
环境问题
三国时期
主司
《唐律疏议》
内储说
不如令
环卫工人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