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42
1
作者
逄蕾
黄高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黄土高原旱地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存在形式、转化过程以及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耕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秸秆的保留与否主要影响土壤全碳(TOC)的变化。免耕秸秆覆盖(NTS)极显著提高...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黄土高原旱地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存在形式、转化过程以及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耕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秸秆的保留与否主要影响土壤全碳(TOC)的变化。免耕秸秆覆盖(NTS)极显著提高了表层TOC含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17个月就可使表层土壤TOC含量增加20.77%。传统耕作不覆盖(T)和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等耕作措施会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不同处理间的土壤焦磷酸钠提取态碳(SPPC)含量差异不显著,SPPC的含量占TOC的比例随耕作措施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变幅很大,从23.70%到50.60%不等。NTS处理的SPPC含量最高,NT处理的SPPC含量最低,说明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单纯免耕、不归还秸秆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HWCC)的积累量是NTS>NT>TS>T,说明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产生和积累,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能够给土壤微生物提供大量能源物质,有利于土壤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土壤全碳
焦磷酸钠提取态碳
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德健
路战远
+7 位作者
张向前
景振举
姚仲军
程玉臣
王玉芬
张建中
白海
咸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209-213,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传统翻耕、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养分、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明确了不同耕作措施对...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传统翻耕、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养分、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明确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的出苗率、不同土层含水量、玉米产量性状、单位产量及总收益均高于传统翻耕,且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的出苗率比传统翻耕高3.3%和7.8%,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大小顺序均为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传统翻耕,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分别高9.01%和3.23%,纯收入比CK增加4305元/hm2和1965元/hm2,即分别比CK高出36.98%和17.65%。说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措施最好,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耕作方法又优于传统翻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玉米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玉先
罗奥
+2 位作者
祁倩倩
姜玉美
崔洪秋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2-677,共6页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研究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4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大豆初花期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的提高大豆初花期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增加干物质...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研究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4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大豆初花期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的提高大豆初花期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增加干物质积累。中耕后各处理光合速率降低0.8~1.28μmolm-2s-1不等,水分效率最高降低12%,不利于作物抗旱。两年产量数据显示原垄卡和深松耕且不中耕能极显著提高该地区大豆产量,两年最大增幅达18.3%和32.2%。在干旱年份,传统旋耕特别是春旋和中耕措施不同幅度上降低了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中耕
大豆光合
大豆产量
原文传递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张玉先
罗奥
+3 位作者
祁倩倩
姜玉美
崔洪秋
才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6,172,共5页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2007—2008进行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四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土壤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在早上8:00温度较低的时候,提高地温0.5-1℃,在温度较高的下午14:00,...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2007—2008进行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四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土壤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在早上8:00温度较低的时候,提高地温0.5-1℃,在温度较高的下午14:00,能减缓土壤温度升高过快。中耕在高温时能极显著提高地温1—2℃,但温度下降也很快,对调节土壤温度没有积极作用。综合来看,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原垄卡和深松且不中耕的耕作措施可使土壤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创造良好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旋耕措施不适宜该地区农业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土壤温度
中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42
1
作者
逄蕾
黄高宝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基金
中澳合作项目ACIAR"ImprovingtheproductivityandsustainabilityofrainfedfarmingsystemsforwestemLoessplateauofGansuProvine"(LWR2/1999/094)
文摘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黄土高原旱地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存在形式、转化过程以及有机碳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耕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物秸秆的保留与否主要影响土壤全碳(TOC)的变化。免耕秸秆覆盖(NTS)极显著提高了表层TOC含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17个月就可使表层土壤TOC含量增加20.77%。传统耕作不覆盖(T)和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等耕作措施会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不同处理间的土壤焦磷酸钠提取态碳(SPPC)含量差异不显著,SPPC的含量占TOC的比例随耕作措施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变幅很大,从23.70%到50.60%不等。NTS处理的SPPC含量最高,NT处理的SPPC含量最低,说明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单纯免耕、不归还秸秆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HWCC)的积累量是NTS>NT>TS>T,说明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产生和积累,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能够给土壤微生物提供大量能源物质,有利于土壤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土壤全碳
焦磷酸钠提取态碳
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Keywords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
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
sodium pyrophosohate-extractable carbon
hot water-extractable carbohydrate
分类号
S153.62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4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德健
路战远
张向前
景振举
姚仲军
程玉臣
王玉芬
张建中
白海
咸丰
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喀喇沁旗农业技术推广站
喀喇沁旗乃林镇科技服务站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209-213,共5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旱作农业与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0709)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传统翻耕、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养分、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明确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的出苗率、不同土层含水量、玉米产量性状、单位产量及总收益均高于传统翻耕,且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的出苗率比传统翻耕高3.3%和7.8%,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大小顺序均为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传统翻耕,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分别高9.01%和3.23%,纯收入比CK增加4305元/hm2和1965元/hm2,即分别比CK高出36.98%和17.65%。说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措施最好,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耕作方法又优于传统翻耕。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玉米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产量
Keywords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s
maize
soil water
soil nutrient
yield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玉先
罗奥
祁倩倩
姜玉美
崔洪秋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2-677,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一年一熟轮作周期中集约施肥技术体系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锰对大豆产量
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资助
文摘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研究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4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大豆初花期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的提高大豆初花期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增加干物质积累。中耕后各处理光合速率降低0.8~1.28μmolm-2s-1不等,水分效率最高降低12%,不利于作物抗旱。两年产量数据显示原垄卡和深松耕且不中耕能极显著提高该地区大豆产量,两年最大增幅达18.3%和32.2%。在干旱年份,传统旋耕特别是春旋和中耕措施不同幅度上降低了大豆产量。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中耕
大豆光合
大豆产量
Keywords
Different tillage
Inter-tillage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soybean
Yield of soybean
分类号
S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张玉先
罗奥
祁倩倩
姜玉美
崔洪秋
才艳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6,172,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项目"一年一熟轮作周期中集约施肥技术体系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连作大豆增产途径研究"(2006BAD21B01-10)
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机械化护土保墒技术研究"(GA06B101-2-7)
文摘
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2007—2008进行了秋旋、深松、春旋和原垄卡四种耕作措施以及中耕对土壤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垄卡和深松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在早上8:00温度较低的时候,提高地温0.5-1℃,在温度较高的下午14:00,能减缓土壤温度升高过快。中耕在高温时能极显著提高地温1—2℃,但温度下降也很快,对调节土壤温度没有积极作用。综合来看,在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原垄卡和深松且不中耕的耕作措施可使土壤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创造良好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旋耕措施不适宜该地区农业耕作。
关键词
不同
耕作
措施
土壤温度
中耕
Keywords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asures
soil temperature
inter-tillage
分类号
S343.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逄蕾
黄高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德健
路战远
张向前
景振举
姚仲军
程玉臣
王玉芬
张建中
白海
咸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
张玉先
罗奥
祁倩倩
姜玉美
崔洪秋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原文传递
4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张玉先
罗奥
祁倩倩
姜玉美
崔洪秋
才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