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压力泵的不同应用时间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敏宏 洪志云 叶志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压力泵的不同应用时间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2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 目的分析下肢压力泵的不同应用时间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2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下肢压力泵护理,其中对照组下肢压力泵使用频率为每日2次,每次1 h;观察组为每日1次,每次连续使用12 h。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下肢DVT发生情况、血清D-二聚体水平、下肢肿胀及疼痛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护理2周后,2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均较护理前减小(P均<0.05),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在护理1周和2周后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和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2组患者在护理2周后的上述指标均低于护理1周后(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1周和2周后的NRS评分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均大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下肢压力泵的使用时间,可以有效推迟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DVT的发生,并使其腿部肿胀、疼痛程度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下肢压力泵 不同应用时间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不同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疗效的影响差异观察
2
作者 胡巧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7期54-54,共1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川崎病患儿时不同时间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效果。方法收集川崎病患儿共7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病程超过10天,观察组病程为5天~10天,均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将两组...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川崎病患儿时不同时间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效果。方法收集川崎病患儿共7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病程超过10天,观察组病程为5天~10天,均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将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均更短,P均<0.05。结论在川崎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反应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不同应用时间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