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过不同地貌类型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莎 杨海龙 +2 位作者 高甲荣 王伟伟 刘鹏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0,25,共5页
以京新高速公路集宁—呼和浩特段为例,根据工程项目所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结合已有的同类型工程水土保持经验,系统地归纳总结了高速公路穿越不同地貌类型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水土流失防治区... 以京新高速公路集宁—呼和浩特段为例,根据工程项目所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结合已有的同类型工程水土保持经验,系统地归纳总结了高速公路穿越不同地貌类型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划分、工程节点的控制、隧道工程防治区措施设计等,以期对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合理编制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貌类型区 高速公路 水土保持 方案编制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景辉 孙丽敏 +1 位作者 雷雅坤 刘宁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873-1876,1895,共5页
为揭示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六大生态类型区1994—2014年种植结构演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蔬菜等作物的结构和变化趋势,探... 为揭示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六大生态类型区1994—2014年种植结构演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蔬菜等作物的结构和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原因及动力,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态类型区 种植制度 结构调整 演变
下载PDF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陶水莲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18-21,共4页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陶水莲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现象是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陶水莲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现象是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明显的差异,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 域差异 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不同类型区 我国农业 非农产业 农业技术进步 发展水平
下载PDF
论不同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瑞珍 王道龙 +4 位作者 罗其友 姜文来 毕于运 吴永常 陶陶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5-101,共7页
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不同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继续和深入。本文研究探讨不同类型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传统农区、大城市郊区、西部生态脆弱区)近几年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不同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继续和深入。本文研究探讨不同类型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传统农区、大城市郊区、西部生态脆弱区)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及问题,提出了四大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传统农 大城市郊 西部生态脆弱 比较优势 不同类型区 农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不同类型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耀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产城融合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路径。人本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最终要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城融合的研究范围不应仅局限于新城区,还应包括中心城区以及小城镇。不同类型区域因其产... 产城融合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路径。人本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最终要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城融合的研究范围不应仅局限于新城区,还应包括中心城区以及小城镇。不同类型区域因其产业和城镇化发展阶段和特点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因此,应探寻差异化、因地制宜的产城融合路径。中心城区要在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开发与保护并重、城市品质提升的原则下,遵循产业与城市发展提档升级的路径;新城区应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城市功能配套与产业发展匹配的原则、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产城同步均衡发展的路径;小城镇在坚持特色产业带动城镇发展、坚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原则下,应实施产业特色和城镇特色内在融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不同类型区 产城融合 路径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环境胁迫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尹海伟 孔繁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由于山东省各市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各市在经济发展速度、资源消耗程度、环境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经济与环境关系发生区域分异。为了准确的把握山东省各市的资源消耗、环境恶化对经济的胁迫程度情况,文章选择有... 由于山东省各市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各市在经济发展速度、资源消耗程度、环境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经济与环境关系发生区域分异。为了准确的把握山东省各市的资源消耗、环境恶化对经济的胁迫程度情况,文章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各市经济环境胁迫压力综合指数,进行了经济环境胁迫区的划分,并通过对不同类型区的研究与对比,分别找出其各自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准确制定各类型区今后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 山东省 胁迫 划分 经济发展速度 资源消耗 不同类型区 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 环境质量 域分异 环境关系 环境恶化 定量分析 综合指数 发展政策 代表性 制定
下载PDF
不同类型区域减排的技术经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晓钟 辜穗 刘昊达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20-224,共5页
减排是应对气候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困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技术经济手段,其路径选择因不同类型区域的客观条件而异。关注区域减排应立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牧业,大力发展清洁、节水和节投农牧业;困难区域减排较... 减排是应对气候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困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技术经济手段,其路径选择因不同类型区域的客观条件而异。关注区域减排应立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牧业,大力发展清洁、节水和节投农牧业;困难区域减排较为现实的选择是优化资源开采利用,调整资源产品结构;挑战区域减排的最佳途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实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理想区域减排的重心在于加强低碳产品供给和引导低碳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区 减排 技术经济路径
下载PDF
架空与电缆线路在不同供电区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蕾 范冲伟 +1 位作者 谢旗辉 陈秋南 《供用电》 2012年第5期72-77,共6页
对不同类型供电区域适用架空线路还是电缆线路供电的问题,是关系到配电网优化的重要内容。介绍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供电模型,分析了采用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在经济性、技术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对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对不同类型供电区域适用架空线路还是电缆线路供电的问题,是关系到配电网优化的重要内容。介绍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供电模型,分析了采用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在经济性、技术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对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在不同供电区域适用性的特征匹配原理,并用该原理对其进行了匹配计算,最后对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在不同类型供电区域的适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 电缆 不同类型区 特征匹配原理
下载PDF
加强领导 真抓实干 坚持不懈地大搞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9
作者 郑福祥 《山西水利》 1997年第6期7-8,共2页
关键词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基本农田建设 加强领导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农业生产条件 重点工程 治理模式 改造中低产田 推土机 不同类型区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下不同类型区城市雨水利用模式研究
10
作者 王军 郭泽忠 魏飒 《建材与装饰》 2020年第8期146-147,共2页
华北城市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展城市雨水利用意义重大.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技术多样,在实际应用时,需结合区域下垫面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遵循入渗-运输-净化-存储利用的原则,构建完善的雨水利用体系.结合实践工作,研究提... 华北城市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展城市雨水利用意义重大.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技术多样,在实际应用时,需结合区域下垫面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遵循入渗-运输-净化-存储利用的原则,构建完善的雨水利用体系.结合实践工作,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其中山丘区雨水利用方式为渗蓄结合,以渗透间接利用为主;平原区雨水利用方式为蓄渗结合,以利用为主;滨海区雨水利用方式为蓄渗结合,以集蓄利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不同类型区 城市 雨水利用模式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区村庄用地分异特征研究
11
作者 孙良宇 丁玲 +3 位作者 李鹏伟 陈建龙 李天竹 李志富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2期59-61,共3页
以黑龙江省村庄地籍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通过分析典型县(市)村庄用地数量规模、类型结构、分布形态及其之间的差异,来探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区村庄用地分异特征。
关键词 村庄 内部用地结构 不同类型区
下载PDF
博兴县不同类型区域农业结构研究与分析
12
作者 宋任祥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21-23,共3页
根据博兴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将全县种植业科学划分为粮菜区、粮棉菜区、棉粮区3个不同类型区域,对各区域内种植业结构做了短期预测,并提出了粮食、棉花和蔬菜生产中推广中应用的农业技术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博兴县 不同类型区 农业结构 研究与分析
下载PDF
建立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机制
13
作者 顾月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期8-10,共3页
如何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苏州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是当前苏州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我们积极引入发展性评估的新理念,进行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的实践探索,改变以往采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区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评估方式... 如何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苏州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是当前苏州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我们积极引入发展性评估的新理念,进行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的实践探索,改变以往采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区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评估方式,有效保证了区域内各类学校的共同发展。建立科学的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机制和体制,对于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教育 评估机制 现代学校制度 科学发展观 发展性评估 不同类型区 教育行政部门 重大课题 教育改革
下载PDF
近70年来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水沙特征演变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响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帆 晁智龙 +6 位作者 何亮 易海杰 许小明 邹亚东 贺洁 吕渡 张晓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7-3260,共14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对不同植被类型区和治理度下的水沙过程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北洛河流域为例,基于1952—2019年实测水文数据,采用水文统计法,对比分析了上、中、下游等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生态恢...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对不同植被类型区和治理度下的水沙过程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北洛河流域为例,基于1952—2019年实测水文数据,采用水文统计法,对比分析了上、中、下游等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生态恢复对水沙数量、径流调节、影响因素贡献等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显示:(1)上、中、下游年均径流深分别为30、23、21 mm,产沙量为0.6、0.05、-0.02亿t。中游年均产流量占流域总水量的51%,上游年均产沙量占流域总沙量的90%以上。(2)上、中、下游径流深极显著减少,减少率分别为-0.28、-0.16、-0.43 mm/a;上游产沙量以0.02亿t/a速度极显著降低,中、下游产沙量不显著减少。(3)上、中、下游的削洪、补枯程度逐年代增加,与20世纪60年代比,21世纪10年代洪水期流量(Q5)分别减少了63%、45%、60%,上游枯水期流量(Q95)增加了68%,中游20世纪80年代枯水期开始产流。(4)与20世纪60年代比,上、中、下游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对产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94.7%、26.7%、60.7%,而对产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均大于85%。结果表明,植被盖度低但生态恢复程度大的上游,主要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产流产沙量极显著减少,径流调节程度较高,产沙量越集中于暴雨过程;植被覆盖程度高但生态恢复程度小的中游,主要受气候因素主导,产流量明显减少,产沙量微弱降低,径流调节程度弱。水沙数量变化大小及径流调节功能程度,不仅受植被恢复程度的影响,还决定于区域植被盖度的大小。研究可为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水文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特征 生态恢复 水土保持 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 北洛河
下载PDF
对洛阳市小麦冬季管理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战敏 李世成 曾庆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7期65-65,共1页
小麦是洛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从2004年起连续九年获得大丰收,2012年总产突破112.5万t。为了在高起点上实现我市小麦生产的持续稳产、高产,从今年12月3日起,我站组织县(市)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对全市25.01万hm2不同类型区麦田进行了大面... 小麦是洛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从2004年起连续九年获得大丰收,2012年总产突破112.5万t。为了在高起点上实现我市小麦生产的持续稳产、高产,从今年12月3日起,我站组织县(市)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对全市25.01万hm2不同类型区麦田进行了大面积调查,据1200余个点的调查汇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长发育 冬季管理 洛阳市 旱地麦田 小麦苗情 次生根 分蘖 三类苗 不同类型区 小麦生产
下载PDF
省林科所中标国家攻关课题
16
作者 豫科 《河南林业》 1997年第2期49-49,共1页
最近,省林科所在林业部组织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招标中一举中标,和山西省林科所、河北省林科所共同主持承担“太行山不同类型区生态林业工程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生态林业 配套技术 太行山 研究与示范 不同类型区 科技攻关 防护林体系 研究课题 工程综合 水保经济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