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不同功能区抗体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贺秋 王国华 +3 位作者 陈坤 宋晓国 修冰水 凌世淦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功能区抗体的免疫应答。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克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 c、NS3、NS4、NS5和HVR1抗原 ,分别包被酶联板 ,以间接ELISA法检测 1991~ 2 0 0 2年采集的 5 8名丙型肝炎患者的 14 4份血清不同功...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功能区抗体的免疫应答。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克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 c、NS3、NS4、NS5和HVR1抗原 ,分别包被酶联板 ,以间接ELISA法检测 1991~ 2 0 0 2年采集的 5 8名丙型肝炎患者的 14 4份血清不同功能区抗 HCV。结果 其中 5 0名 (86 .2 0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 5种相应抗 HCV呈持续阳性。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 c、NS3、NS4、、NS5和HVR1抗体无明显变化 ,未发现这 5种抗体与自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不同 抗-HCV 随访研究
下载PDF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不同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89
2
作者 付平 贾建平 +1 位作者 王葳 李坤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 目的 :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 :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 ,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 :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 ,可以激活不同的脑区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激活脑区的功能与智能有关 ,提示应用内关、神门穴治疗智能障碍有一定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神门穴 内关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影响作用 激活状态 不同 电针刺激 针刺刺激 智能障碍 客观性
下载PDF
水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规律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2 位作者 鲁明星 戴志刚 李小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9-330,共12页
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了大量数据,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008年所获取的水田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鄂东、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东北、鄂中、鄂西北和鄂西南7个稻区的土壤肥力现状,并将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进... 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了大量数据,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008年所获取的水田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鄂东、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东北、鄂中、鄂西北和鄂西南7个稻区的土壤肥力现状,并将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进行比较,探讨水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pH平均值分别为26.1 g kg-1、124.2 mg kg-1、13.1 mg kg-1、89.1 mg kg-1和6.3,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10~40 g kg-1、>90 mg kg-1、5~40 mg kg-1、50~150mg kg-1和5.0~7.5。各养分元素在不同稻区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全省来看,有机质含量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碱解氮具有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速效钾和pH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而有效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规律。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由于长期施用氮、磷肥和肥料用量不断增加以及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土壤的酸化;而钾肥用量的不足及高产水稻品种对钾素的大量吸收,也导致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下降。可见,在湖北省目前的稻区农业生产中,增加钾肥用量,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并在进行秸秆还田的同时适当配施石灰,是实现水稻土肥力提高和防止土壤酸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还说明,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资料对土壤养分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获得对区域性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水稻土 肥力现状 肥力变化 不同
下载PDF
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成 魏朝富 +2 位作者 袁敏 蒋伟 李阳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71,F0003,共9页
地貌条件是影响局地人类土地利用意识形成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由此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不仅在景观尺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还是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政策的响应。该文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为研... 地貌条件是影响局地人类土地利用意识形成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由此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不仅在景观尺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还是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政策的响应。该文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为研究区,调用其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重新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提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与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在同一地貌区内的格局特征不同,同一景观要素在不同地貌区的空间格局也有差异;中丘地貌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景观类型的本底不明显,受外界影响与干扰大;浅丘地貌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本底,其他景观要素镶嵌于这一本底,受外来干扰强烈,斑块间差异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胁迫能力降低,是未来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与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低山地貌区由于受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干扰逐渐减弱,正逐步向自然状态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貌 土地利用方式 景观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中国不同栽培区杨树品系及其病害种类 被引量:39
5
作者 徐梅卿 周旭东 朴春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5-714,共10页
我国产有杨树达53种之多,遍及22个省(区、市)。我国杨树林总面积达1 000万hm2,总蓄积量为42 596.5万m3,平均60.5 m3.hm-2。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00多万hm2,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其中用材林面积为309万hm2,约占杨树人工林面积的... 我国产有杨树达53种之多,遍及22个省(区、市)。我国杨树林总面积达1 000万hm2,总蓄积量为42 596.5万m3,平均60.5 m3.hm-2。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为700多万hm2,约占我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其中用材林面积为309万hm2,约占杨树人工林面积的40%。2002—2007年,经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杨树良种有28个。中国杨树委员会将杨树生长的地理区域划为5个。本文汇总了近40年来有关杨树病害的文献,统计了98种(包括品种、无性系、栽培种)杨树上的生物病原物246种,其中真菌205种(子囊菌门38种、担子菌门99种、有丝分裂孢子真菌68种)、细菌12种、病毒1种、线虫11种、螨类6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1种。又在每一杨树品种下列出各自的病原物种类。并分别统计5大派杨树病原真菌种类数量和出现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不同栽培杨树品系 杨树病害
下载PDF
不同地貌条件下景观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差异 被引量:25
6
作者 康文华 蔡宏 +2 位作者 林国敏 吴愈锋 王跃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1043,共13页
景观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貌特征将研究区分为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在划分的29个子流域内采集测试水质数据,所选用的水质指标有溶解氧(DO)、电导率(EC)、总氮(TN)... 景观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貌特征将研究区分为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在划分的29个子流域内采集测试水质数据,所选用的水质指标有溶解氧(DO)、电导率(EC)、总氮(TN)和总磷(TP),运用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流域内不同地貌区景观之间的差异,探究不同空间尺度上景观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流域内景观组成以林地和灌草为主,建设用地和耕地次之,景观组成在不同地貌区各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建设用地和耕地对水质具有负面影响,且在碳酸盐岩地区更显著;林地对水质具有正面影响;灌草对水质的影响相对复杂。(2)流域内水质表现为碳酸盐岩地区优于碎屑岩地区。景观破碎化指数与总氮(TN)、总磷(TP)呈正相关,是水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景观聚集度指数与溶解氧(DO)呈正相关;景观破碎化指数和景观聚集度指数与电导率(EC)的关系在两个地区呈相反的结果。(3)不同地貌区景观对河流水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两个地区,景观组成对河流水质解释能力最大空间尺度均为河岸带尺度,解释率分别为53.4%和59.1%;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解释能力最大的空间尺度在碳酸盐岩地区为河岸带尺度,解释率为62.9%,在碎屑岩地区为圆形缓冲区尺度,解释率为82.4%。因此,在不同地貌区应采取不同的景观优化措施以减少对流域水质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差异 不同地貌 景观 水质 赤水河流域
下载PDF
不同烟区烤烟含钾量差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奚振邦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在3个烟区(山东安丘、贵州湄潭和福建永定)采用相同品种(K326)完成的一组四处理(无肥、饼肥、烟草专用肥、饼肥加烟草专用肥)大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烟区烤烟团棵期茎叶中的含钾量相似,随烟株进入旺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烟区的烟叶含... 在3个烟区(山东安丘、贵州湄潭和福建永定)采用相同品种(K326)完成的一组四处理(无肥、饼肥、烟草专用肥、饼肥加烟草专用肥)大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烟区烤烟团棵期茎叶中的含钾量相似,随烟株进入旺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烟区的烟叶含钾量出现明显差异,石灰性土壤烟区(山东安丘),烤烟旺长期叶片和初烤叶的含钾量(K%)仅为酸性土壤烟区(福建永定)的60%~40%。作者认为,这种差异的基本原因,是不同烟区土壤溶液中阳离子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石灰性土壤溶液中活性Ca、Mg的含量高,在与阳离子K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抑制了烟株对钾的吸收。同时还提供了若干有助于提高烤烟含钾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不同 含钾量 品种 大田试验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任宗萍 马勇勇 +2 位作者 王友胜 谢梦瑶 李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09-4318,共10页
分析了无定河流域干流与其支流(黄土丘陵区的大理河和风沙区的海流兔河)的年径流变化(1960—2012)及其成因,并预测了其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定河及其不同地貌区支流海流兔河和大理河流域1960—2012年径流量均显著下降,但年降水... 分析了无定河流域干流与其支流(黄土丘陵区的大理河和风沙区的海流兔河)的年径流变化(1960—2012)及其成因,并预测了其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定河及其不同地貌区支流海流兔河和大理河流域1960—2012年径流量均显著下降,但年降水量未发生显著变化;无定河和海流兔河流域年蒸散量未发生显著变化,仅大理河流域年蒸散量在1990s年代后期显著增加。无定河流域径流变化突变点发生在1979年和1996年,海流兔河流域径流变化突变点在1971年和1990年,而大理河流域径流突变点发生在1971年。人类活动对大理河流域1972—2012年径流减少的贡献大约占50%,对海流兔河流域1972—1990年和1991—2012年两个时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44.4%和82.4%。未来,无定河及其支流年径流量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归因分析表明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减少了大理河流域侵蚀产沙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理河流域的径流量,而过度的农田灌溉引水是海流兔河径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在大理河流域要优化现有植被建设布局,减少流域蒸散发,减缓径流下降;在海流兔河流域要进一步退耕还林(草),适当控制农田灌溉面积,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在减少灌溉用水的同时提高流域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归因分析 不同地貌 水土保持措施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区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吉玫 徐海量 +3 位作者 张占江 叶茂 王增如 李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26-3636,共11页
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程度的4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取样调查,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退化区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地表植被表现为严重的逆行演替,具体体现为胡杨林都为过熟林,几乎没有... 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程度的4个典型断面进行了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取样调查,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退化区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地表植被表现为严重的逆行演替,具体体现为胡杨林都为过熟林,几乎没有胸径在10 cm以下的幼林;植被盖度、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随退化程度不断加重,地表植被中草本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和相对频度逐渐降低,而灌木和乔木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和相对频度逐渐增加;(2)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是:土壤种子库种类贫乏、密度低、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不高;(3)随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种子库物种数不断减少、密度明显下降、优势种组成趋于单一、表层种子库比例升高、1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逐渐向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转变及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与地上植被物种组成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退化 地表植被 土壤种子库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子夜 武毅 +1 位作者 杨进生 叶成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1999~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中建立的西北内陆盆地、青海东部和甘肃中东部中小型碎屑岩盆地、宁夏南部和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区、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内蒙古高... 本文主要介绍1999~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中建立的西北内陆盆地、青海东部和甘肃中东部中小型碎屑岩盆地、宁夏南部和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区、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内蒙古高原和川渝滇红层等不同复杂水文地质区以遥感、综合物探、钻探等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成果。为继续推进上述地区人畜饮用水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不同缺水 地下水勘查特点 技术方法体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燕 王洪斌 +2 位作者 杨海霞 陈清 赵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介绍一种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NE、DA和5-HT三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相关,NE、DA和5-HT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2.2%、95.4%和102.8%。该方法... 介绍一种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NE、DA和5-HT三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相关,NE、DA和5-HT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2.2%、95.4%和102.8%。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较高,可为临床监测及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不同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Alzheimer病视觉注意缺陷的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郝晶 李坤成 +5 位作者 李可 张德玄 王葳 闫镔 杨延辉 王岩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RI, fMRI)技术考察Alzheimer病(AD)视觉注意缺陷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神经解剖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13例临床诊断可能为AD的患者和13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参加了2种不同视觉搜索...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RI, fMRI)技术考察Alzheimer病(AD)视觉注意缺陷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神经解剖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13例临床诊断可能为AD的患者和13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参加了2种不同视觉搜索的实验测试(即联合特征搜索和子集搜索任务:其中的靶刺激均具有2个特征,但前者是通过特征捆绑策略,后者是通过项目分组形成子集来完成任务)。同时采用SiemensSonata1 5T成像系统, 采集其脑部fMRI数据,通过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SPM 99 (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oftware, SPM)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 尽管2个研究组在完成不同搜索任务时的脑区大部分相互重叠,包括顶叶、额叶、颞枕交界区、原始视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等脑区,但不同脑区的激活强度和范围明显不同,AD组主要表现为双侧顶叶和左侧额叶激活减少,并以子集搜索任务时的组间差异更显著。结论 AD患者在项目分组和特征捆绑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功能失调,其视觉注意缺陷可能是由于顶叶病变使注意焦点在不同空间位置转换困难所致,同时伴有前扣带回和前额叶功能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视觉注意 功能MRI 缺陷 功能磁共振成像 Siemens mapping 成像分析软件 脑功能活动 皮层下结构 初步探讨 解剖基础 临床诊断 实验测试 视觉搜索 成像系统 fMRI 统计分析 不同 双侧顶叶 主要表现 功能失调
原文传递
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关联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钱凤魁 于洋 +3 位作者 孙福军 石水莲 郑巍 毕素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2-1289,共8页
为深入分析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的关联性特征,运用LESA评价体系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平原、丘陵及山地三种地貌类型下的县域耕地质量及其景观格局特征,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耕地景观格局对... 为深入分析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的关联性特征,运用LESA评价体系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平原、丘陵及山地三种地貌类型下的县域耕地质量及其景观格局特征,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耕地景观格局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区县域耕地质量优于丘陵及山地区,丘陵及山地区耕地破碎化和景观多样性程度高于平原区,耕地景观优势度低于平原区;在三种地貌类型下耕地景观格局对耕地质量均有一定的解释和影响能力,其中聚合度指数(AI)是平原和丘陵区耕地质量最主要的景观影响因素,斑块密度(PD)和最大斑块指数(LPI)对耕地质量影响强度表现为山地区>丘陵区>平原区,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AWMSI)在不同地貌区对耕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在平原区表现为正向影响,在丘陵和山地区表现为负向影响。县域内各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为不同地貌区从优化耕地景观格局角度提升耕地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景观格局指数 不同地貌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异质性
原文传递
芦芽山旅游干扰下不同植被景观区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程占红 牛莉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利用12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芦芽山不同植被景观区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旅游干扰程度的减少,物种的均匀度和综合多样性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至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则与其不同,旅游活动的适度干扰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增... 利用12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芦芽山不同植被景观区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旅游干扰程度的减少,物种的均匀度和综合多样性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至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则与其不同,旅游活动的适度干扰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旅游干扰较少或干扰严重均不利于其增加。2)物种丰富度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均匀度与海拔和路宽呈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影响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多样性与景观重要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影响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3)在丰富度指数上,Patr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相对较好,而Menhinick指数相对较差。在均匀度指数上,Pielou指数、Sheldon指数和Heip指数属于一组,Hill指数和修正的Hill指数属于另一组。在综合多样性指数上,Shannon-Wiener指数、Hill的多样性指数N1和N2都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而Simpson指数由于计算方式和所反映的生态意义特殊,因而其变化趋势与其它指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芽山 不同植被景观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东北不同黑土厚度区多营力作用的坡面土壤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煦 桑琦明 +1 位作者 郑粉莉 王一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9,115,共8页
量化东北黑土区多种外营力作用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过程,将为坡面水保措施的精确布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野外模拟试验,分析了东北典型薄层黑土区(宾县)、中层黑土区(海伦市)和厚层黑土区(克山县)多营力叠加作用的坡面水蚀特征。野外... 量化东北黑土区多种外营力作用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过程,将为坡面水保措施的精确布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野外模拟试验,分析了东北典型薄层黑土区(宾县)、中层黑土区(海伦市)和厚层黑土区(克山县)多营力叠加作用的坡面水蚀特征。野外模拟降雨的试验处理包括仅水蚀的试验处理(I)、冻融+水力叠加作用的试验处理(Ⅱ)和冻融+风力+水力叠加作用的试验处理(Ⅲ)。结果表明:与仅有水蚀作用的试验处理相比,冻融作用使典型薄层、中层和厚层黑土厚度区的坡面径流深度分别减小29.4%,39.3%,32.1%;而其使坡面水蚀量分别增加16.3%,36.0%,26.3%;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使3个黑土厚度区的坡面径流深度分别减少3.6%,4.1%,10.8%,而其坡面水蚀量分别增加38.5%,102.1%,64.1%。试验条件下,从厚层黑土区到中层黑土区再到薄层黑土区,坡面径流深度和坡面侵蚀量均呈增加趋势。冻融作用和冻融+风力叠加作用对3个黑土厚度区坡面水蚀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皆为海伦黑土>克山黑土>宾县黑土。冻融作用使土壤硬度和土壤抗剪强度分别减小24.4%~36.7%和21.3%~23.9%,从而使土壤可蚀性增加,导致坡面水蚀量增加。地表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深度和不同大小的风蚀凹痕微形态,导致坡面径流集中和流速增加12.4%~19.1%,坡面径流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增加,从而使坡面水蚀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黑土厚度 侵蚀营力 叠加作用
下载PDF
急性耐力运动对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亚军 孙勤枢 +2 位作者 王鲁克 王宁 谢敏豪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486,共3页
以大鼠端脑、间脑和脑干5-HT、DA、5HiAA和DOPAC等指标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时间游泳对大鼠不同层次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1)急性耐力运动后,脑内中枢疲劳的可能性介质--5-HT水平的提高可能发生或首先发生在... 以大鼠端脑、间脑和脑干5-HT、DA、5HiAA和DOPAC等指标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时间游泳对大鼠不同层次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1)急性耐力运动后,脑内中枢疲劳的可能性介质--5-HT水平的提高可能发生或首先发生在某些脑区,而非全脑;其变化情况可能与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2)3h游泳运动后,间脑5-HT水平增高、DA水平显著性降低,5-HT/DA比值显著性增高;提示,间脑可能是急性耐力运动中中枢疲劳的敏感性区域;3)急性耐力运动后,大鼠端脑和脑干5-HT代谢率增高;间脑区则降低;脑内DA代谢水平在运动后普遍提高,以间脑区提高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耐力运动 大鼠 不同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中枢疲劳
原文传递
学习和记忆研究中常用的脑区功能损毁和失活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芳 李葆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记忆研究 不同 学习 失活 高级功能 常用方法 新信息 新知识
下载PDF
普洱市不同产茶区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晨霞 王国成 +3 位作者 王超 李清 刘顺航 毕开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7-184,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别对普洱市5个产茶区的普洱生茶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个普洱生茶样品中共检测出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别对普洱市5个产茶区的普洱生茶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个普洱生茶样品中共检测出8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23种,碳氢类化合物20种,酯类化合物12种,甲氧基苯类化合物8种,酮类化合物8种,酸类化合物4种,酚类化合物3种,醛类化合物3种,含氮类化合物2种。不同产茶区普洱生茶中醇类、碳氢类和醛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性比例较大,酯类、酮类、酚类、酸类和含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性比例较小。以83种香气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为变量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不同产茶区的普洱生茶样品呈现明显的分离趋势,变量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分析,33种香气成分对不同产茶区普洱生茶样品区分起主要作用(VIP> 1),33种香气成分中甲氧基苯类、酮类、酯类和醇类物质占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生茶 香气成分 普洱市不同产茶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分析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耕地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协同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钱凤魁 王卫雯 王秋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84-291,共8页
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系统共同决定了耕地可持续的生产能力,测算二者之间的协同比例关系可为耕地资源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该文以辽宁省不同地貌区为例,通过构建不同地貌区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系统与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系统,运... 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系统共同决定了耕地可持续的生产能力,测算二者之间的协同比例关系可为耕地资源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该文以辽宁省不同地貌区为例,通过构建不同地貌区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系统与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最后依据二者之间协同关系特征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省西部的丘陵地貌区、中部的平原地貌区以及东部的山地地貌区,耕地资源保护优势条件特征存在区域差异,3个地貌区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条件协同关系比值分别为4:6、6:4和5:5,应遵循耕地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特征实行协同保护。在此基础上,依据耕地资源优势条件特征将辽宁省耕地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优势整治区以及重点调控区,并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差异化的利用和保护措施。该研究结果体现了不同地貌区耕地资源优势保护条件特征的差异性与规律性,可为省域尺度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耕地资源 自然质量 立地条件 耦合协调度 不同地貌 辽宁省
下载PDF
KA注射致痫大鼠脑组织中CX4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正旭 张淑琴 +4 位作者 郭慧淑 刘群 杨立彬 梁建民 王宇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CX4 3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测定KA致痫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程的CX4 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KA致痫后大鼠的大脑皮层及海马均有CX4 3阳性表达。KA致痫后3h大鼠的海马各区及皮层CX... 目的 探讨CX4 3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测定KA致痫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程的CX4 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KA致痫后大鼠的大脑皮层及海马均有CX4 3阳性表达。KA致痫后3h大鼠的海马各区及皮层CX4 3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并持续上升,时程越长阳性细胞数目越多。上述变化在海马比皮层明显。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上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43 大鼠脑组织 Westernblot方法 致痫 KA 其意义 表达及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注射 星形胶质细胞 不同 阳性表达 大脑皮层 细胞数目 缝隙连接 海马 癫痫 时程
下载PDF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1999~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西部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中建立的西北内陆盆地、青海东部和甘肃中东部中小型碎屑岩盆地、宁夏南部和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区、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内蒙古高原和川渝滇红层等不同复杂水文地质区以遥感、综合物探、钻探等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成果。为继续推进上述地区人畜饮用水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西部不同缺水 地下水勘查特点 技术方法体系
Keywords different water-deficient areas in western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technique framework
分类号 P641.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41.7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题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燕 王洪斌 杨海霞 陈清 赵丽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552)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JN0503-01)
文摘 介绍一种测定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大鼠不同脑区NE、DA和5-HT三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相关,NE、DA和5-HT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2.2%、95.4%和102.8%。该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较高,可为临床监测及科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不同 单胺类神经递质
Keywords fluorospectrophotometry different encephalic regions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题名Alzheimer病视觉注意缺陷的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郝晶 李坤成 李可 张德玄 王葳 闫镔 杨延辉 王岩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学影像学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开放实验室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3-458,共6页
文摘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RI, fMRI)技术考察Alzheimer病(AD)视觉注意缺陷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神经解剖基础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13例临床诊断可能为AD的患者和13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参加了2种不同视觉搜索的实验测试(即联合特征搜索和子集搜索任务:其中的靶刺激均具有2个特征,但前者是通过特征捆绑策略,后者是通过项目分组形成子集来完成任务)。同时采用SiemensSonata1 5T成像系统, 采集其脑部fMRI数据,通过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SPM 99 (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oftware, SPM)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 尽管2个研究组在完成不同搜索任务时的脑区大部分相互重叠,包括顶叶、额叶、颞枕交界区、原始视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等脑区,但不同脑区的激活强度和范围明显不同,AD组主要表现为双侧顶叶和左侧额叶激活减少,并以子集搜索任务时的组间差异更显著。结论 AD患者在项目分组和特征捆绑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功能失调,其视觉注意缺陷可能是由于顶叶病变使注意焦点在不同空间位置转换困难所致,同时伴有前扣带回和前额叶功能不良。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视觉注意 功能MRI 缺陷 功能磁共振成像 Siemens mapping 成像分析软件 脑功能活动 皮层下结构 初步探讨 解剖基础 临床诊断 实验测试 视觉搜索 成像系统 fMRI 统计分析 不同 双侧顶叶 主要表现 功能失调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imulation Vision Alzheimer disease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关联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钱凤魁 于洋 孙福军 石水莲 郑巍 毕素艳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锦州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2-128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29) 2018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8BGL005)资助。
文摘 为深入分析不同地貌区县域耕地质量与耕地景观格局的关联性特征,运用LESA评价体系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平原、丘陵及山地三种地貌类型下的县域耕地质量及其景观格局特征,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耕地景观格局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区县域耕地质量优于丘陵及山地区,丘陵及山地区耕地破碎化和景观多样性程度高于平原区,耕地景观优势度低于平原区;在三种地貌类型下耕地景观格局对耕地质量均有一定的解释和影响能力,其中聚合度指数(AI)是平原和丘陵区耕地质量最主要的景观影响因素,斑块密度(PD)和最大斑块指数(LPI)对耕地质量影响强度表现为山地区>丘陵区>平原区,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AWMSI)在不同地貌区对耕地质量均呈显著负向影响,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在平原区表现为正向影响,在丘陵和山地区表现为负向影响。县域内各景观格局指数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为不同地貌区从优化耕地景观格局角度提升耕地质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景观格局指数 不同地貌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异质性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Landform 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Spatial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芦芽山旅游干扰下不同植被景观区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程占红 牛莉芹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研究院 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系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75)资助
文摘 利用12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芦芽山不同植被景观区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旅游干扰程度的减少,物种的均匀度和综合多样性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至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则与其不同,旅游活动的适度干扰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增加,旅游干扰较少或干扰严重均不利于其增加。2)物种丰富度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均匀度与海拔和路宽呈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影响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多样性与景观重要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影响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3)在丰富度指数上,Patr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相对较好,而Menhinick指数相对较差。在均匀度指数上,Pielou指数、Sheldon指数和Heip指数属于一组,Hill指数和修正的Hill指数属于另一组。在综合多样性指数上,Shannon-Wiener指数、Hill的多样性指数N1和N2都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而Simpson指数由于计算方式和所反映的生态意义特殊,因而其变化趋势与其它指数不同。
关键词 芦芽山 不同植被景观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Luya Mountain vegetation landscape districts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Q16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东北不同黑土厚度区多营力作用的坡面土壤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煦 桑琦明 郑粉莉 王一菲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9,115,共8页
基金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子课题“黑土侵蚀风险评估及坡耕地保土提质技术集成”(XDA230605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土侵蚀防治机理与调控技术”(2016YFE0202900)。
文摘 量化东北黑土区多种外营力作用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过程,将为坡面水保措施的精确布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野外模拟试验,分析了东北典型薄层黑土区(宾县)、中层黑土区(海伦市)和厚层黑土区(克山县)多营力叠加作用的坡面水蚀特征。野外模拟降雨的试验处理包括仅水蚀的试验处理(I)、冻融+水力叠加作用的试验处理(Ⅱ)和冻融+风力+水力叠加作用的试验处理(Ⅲ)。结果表明:与仅有水蚀作用的试验处理相比,冻融作用使典型薄层、中层和厚层黑土厚度区的坡面径流深度分别减小29.4%,39.3%,32.1%;而其使坡面水蚀量分别增加16.3%,36.0%,26.3%;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使3个黑土厚度区的坡面径流深度分别减少3.6%,4.1%,10.8%,而其坡面水蚀量分别增加38.5%,102.1%,64.1%。试验条件下,从厚层黑土区到中层黑土区再到薄层黑土区,坡面径流深度和坡面侵蚀量均呈增加趋势。冻融作用和冻融+风力叠加作用对3个黑土厚度区坡面水蚀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皆为海伦黑土>克山黑土>宾县黑土。冻融作用使土壤硬度和土壤抗剪强度分别减小24.4%~36.7%和21.3%~23.9%,从而使土壤可蚀性增加,导致坡面水蚀量增加。地表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深度和不同大小的风蚀凹痕微形态,导致坡面径流集中和流速增加12.4%~19.1%,坡面径流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增加,从而使坡面水蚀量增加。
关键词 不同黑土厚度 侵蚀营力 叠加作用
Keywords different mollic thickness regions erosion agents superposition act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题名急性耐力运动对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亚军 孙勤枢 王鲁克 王宁 谢敏豪
机构 山东济宁师专体育系 山东济宁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北京体育大学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486,共3页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NO:J01K54)。
文摘 以大鼠端脑、间脑和脑干5-HT、DA、5HiAA和DOPAC等指标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时间游泳对大鼠不同层次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1)急性耐力运动后,脑内中枢疲劳的可能性介质--5-HT水平的提高可能发生或首先发生在某些脑区,而非全脑;其变化情况可能与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2)3h游泳运动后,间脑5-HT水平增高、DA水平显著性降低,5-HT/DA比值显著性增高;提示,间脑可能是急性耐力运动中中枢疲劳的敏感性区域;3)急性耐力运动后,大鼠端脑和脑干5-HT代谢率增高;间脑区则降低;脑内DA代谢水平在运动后普遍提高,以间脑区提高最为明显。
关键词 急性耐力运动 大鼠 不同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中枢疲劳
Keywords acute endurance exercise rat different brain region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central fatigue
分类号 G804.7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学习和记忆研究中常用的脑区功能损毁和失活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芳 李葆明
机构 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记忆研究 不同 学习 失活 高级功能 常用方法 新信息 新知识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题名普洱市不同产茶区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晨霞 王国成 王超 李清 刘顺航 毕开顺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 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文摘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别对普洱市5个产茶区的普洱生茶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个普洱生茶样品中共检测出8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23种,碳氢类化合物20种,酯类化合物12种,甲氧基苯类化合物8种,酮类化合物8种,酸类化合物4种,酚类化合物3种,醛类化合物3种,含氮类化合物2种。不同产茶区普洱生茶中醇类、碳氢类和醛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性比例较大,酯类、酮类、酚类、酸类和含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性比例较小。以83种香气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为变量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不同产茶区的普洱生茶样品呈现明显的分离趋势,变量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分析,33种香气成分对不同产茶区普洱生茶样品区分起主要作用(VIP> 1),33种香气成分中甲氧基苯类、酮类、酯类和醇类物质占比最大。
关键词 普洱生茶 香气成分 普洱市不同产茶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分析
Keywords raw Pu-erh tea aroma components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of Pu’er City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analysis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题名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耕地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协同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钱凤魁 王卫雯 王秋兵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84-29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29)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8BGL005)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2664)
文摘 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系统共同决定了耕地可持续的生产能力,测算二者之间的协同比例关系可为耕地资源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该文以辽宁省不同地貌区为例,通过构建不同地貌区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系统与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最后依据二者之间协同关系特征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省西部的丘陵地貌区、中部的平原地貌区以及东部的山地地貌区,耕地资源保护优势条件特征存在区域差异,3个地貌区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条件协同关系比值分别为4:6、6:4和5:5,应遵循耕地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特征实行协同保护。在此基础上,依据耕地资源优势条件特征将辽宁省耕地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优势整治区以及重点调控区,并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差异化的利用和保护措施。该研究结果体现了不同地貌区耕地资源优势保护条件特征的差异性与规律性,可为省域尺度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耕地资源 自然质量 立地条件 耦合协调度 不同地貌 辽宁省
Keywords land use model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natural quality site conditi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al areas Liaoning Province
分类号 F01.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题名KA注射致痫大鼠脑组织中CX4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正旭 张淑琴 郭慧淑 刘群 杨立彬 梁建民 王宇虹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延边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CX4 3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测定KA致痫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程的CX4 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KA致痫后大鼠的大脑皮层及海马均有CX4 3阳性表达。KA致痫后3h大鼠的海马各区及皮层CX4 3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并持续上升,时程越长阳性细胞数目越多。上述变化在海马比皮层明显。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上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CX43 大鼠脑组织 Westernblot方法 致痫 KA 其意义 表达及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注射 星形胶质细胞 不同 阳性表达 大脑皮层 细胞数目 缝隙连接 海马 癫痫 时程
Keywords Epilepsy Connexin43 Rats
分类号 R734.202 [医药卫生—肿瘤] R827.1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