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是髁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线从髁突关节面斜向髁突颈内侧,呈矢状走行,髁突游离端被翼外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或伴有下颌支高度降低。髁突骨折的主要症...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是髁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线从髁突关节面斜向髁突颈内侧,呈矢状走行,髁突游离端被翼外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或伴有下颌支高度降低。髁突骨折的主要症状为张口受限和咬合紊乱。随着技术的进步,髁突矢状骨折的手术治疗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但由于颞下颌关节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视野狭窄,使髁突矢状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复习近年来关于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从手术入路、增大手术视野到髁突游离端复位及内固定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总结微型接骨板应用于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 and ibu larcondyle,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开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术后3...目的总结微型接骨板应用于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 and ibu larcondyle,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开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术后3个月平均开口度(33.40mm)及单侧病例平均张口偏斜(1.43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39.16mm,1.24mm)与术后3个月相比较仍有改善(P<0.05)。②术后3个月(平均17.21mm)与术前(平均12.41mm)比较髁突高度有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平均17.15mm)与术后3个月无显著差异。③单侧髁突骨折12例,与对侧比较,术前髁突高度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P=0.776)与术后6个月(P=0.23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髁突未见明显吸收,微型钛板无明显变形。结论微型接骨板治疗SFMC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开口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髁突无明显吸收。展开更多
文摘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是髁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骨折线从髁突关节面斜向髁突颈内侧,呈矢状走行,髁突游离端被翼外肌牵拉向前、下、内侧移位,或伴有下颌支高度降低。髁突骨折的主要症状为张口受限和咬合紊乱。随着技术的进步,髁突矢状骨折的手术治疗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但由于颞下颌关节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视野狭窄,使髁突矢状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复习近年来关于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从手术入路、增大手术视野到髁突游离端复位及内固定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文摘目的总结微型接骨板应用于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 and ibu larcondyle,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开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术后3个月平均开口度(33.40mm)及单侧病例平均张口偏斜(1.43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39.16mm,1.24mm)与术后3个月相比较仍有改善(P<0.05)。②术后3个月(平均17.21mm)与术前(平均12.41mm)比较髁突高度有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平均17.15mm)与术后3个月无显著差异。③单侧髁突骨折12例,与对侧比较,术前髁突高度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P=0.776)与术后6个月(P=0.23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髁突未见明显吸收,微型钛板无明显变形。结论微型接骨板治疗SFMC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开口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髁突无明显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