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特征与放射学测量(附197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55
1
作者 李家顺 石志才 +5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倪斌 贾宁阳 贺佳 陈雄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55-258,共4页
目的:研究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特征与放射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97例退行性颈椎不稳症的临床资料,并以100例正常无颈部症状的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手术组、非手术组及正常人之间的差... 目的:研究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特征与放射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97例退行性颈椎不稳症的临床资料,并以100例正常无颈部症状的老年人作为对照,比较手术组、非手术组及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下颈椎不稳者多有颈部症状,合并椎管狭窄者还易出现颈脊髓压迫症状。手术组椎管矢状径和Pavlov率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临床症状与放射学改变有密切关系。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X线诊断标准以角位移>10°或水平位移>30mm的标准较适合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 颈椎不稳 放射学 诊断
下载PDF
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在颈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松刚 孙建民 +2 位作者 张佐伦 袁泽农 王大川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在颈性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颈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动力过屈过伸位和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并对下颈椎不稳患者采用颈围外固定、封闭等综合保守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者行颈前路融合固定。结果:... 目的:探讨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在颈性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颈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动力过屈过伸位和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并对下颈椎不稳患者采用颈围外固定、封闭等综合保守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者行颈前路融合固定。结果:X线检查表明,下颈椎不稳141例,占78%,其中矢状位不稳119例,占66%,轴位旋转不稳95例,占52%,73例患者矢状位和旋转不稳同时并存。保守治疗优良率为92%,手术治疗优良率为100%。结论: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可以发现下颈椎轴位旋转不稳,对颈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放射摄影术 颈椎不稳 诊断 治疗结果
下载PDF
Dynamic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Instability 被引量:13
3
作者 Jun Qian Ye Tian Gui-xing Qiu Jian-hua H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sympathetic symptom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subaxial instability between male a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sympathetic symptom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subaxial instabi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Methods W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318 surgical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reated at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tween July 2003 and December 2007. All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without sympathetic symptoms (n=284) and group B with sympathetic symptoms (n=34). Angular and horizontal translation values between two adjacent vertebral bodies from C2 to C7 were measured separately on hyperflexion and hyperextension lateral cervical spine radiographs. Fisher's exact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instability and sympathetic symptoms. Intragroup correlation between patient gender and subaxial cervical instability was also evaluated. Results Subaxial instability incidence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21.8% (62/284) and 55.9% (19/34),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a definit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instability and sympathetic symptoms (P=0.000). Among patients without sympathetic symptoms, subaxial instability incidences were 21.4% (37/173) in males and 22.5% (25/111) in females, respectively (P=0.883). While among patients with sympathetic symptoms, subaxial instability incidences were 27.3% (3/11) in males and 69.6% (16/23) in female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30). Subaxial instability was most commonly seen at C4-C5 intervertebral space in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Conclusions High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sympathetic symptoms, especially in female patients. Hyperextension and hyperflexion radiographs of cervical spine are important to assess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tic subaxial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stability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下载PDF
下颈椎不稳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早期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崔志明 贾连顺 倪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6期2402-2403,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不稳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早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对76例OPLL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行颈椎X线摄片、CT及MRI检查。在颈椎屈曲/伸展侧位片上测量全颈椎活动范围、椎体水平移位及成角程度,根据MRIT2加权像观察脊髓内高信号变... 目的探讨下颈椎不稳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早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对76例OPLL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行颈椎X线摄片、CT及MRI检查。在颈椎屈曲/伸展侧位片上测量全颈椎活动范围、椎体水平移位及成角程度,根据MRIT2加权像观察脊髓内高信号变化,并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OPLL患者颈椎屈伸范围比正常人明显减小(P<0.01),下颈椎不稳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OPLL合并下颈椎不稳的患者,神经系统受损程度和脊髓受压程度不平行,产生重于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症状。结论下颈椎不稳加速OPLL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 OPLI 病因
下载PDF
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及节段稳定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陆炜强 袁峰 陈加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3-1928,共6页
背景:在颈椎曲度变直或节段不稳相关退行性颈椎病中,由项韧带慢性损伤引起的项韧带骨化是非常常见的。目的:探讨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及下颈椎节段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7-10-01/2018-10... 背景:在颈椎曲度变直或节段不稳相关退行性颈椎病中,由项韧带慢性损伤引起的项韧带骨化是非常常见的。目的:探讨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及下颈椎节段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7-10-01/2018-10-31收治的退行性颈椎病患者109例,男61例,女48例,年龄30-81(55.8±11.1)岁。所有患者对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患者颈椎摄片进行影像学观察,观察内容包括项韧带骨化的分布和骨化程度、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下颈椎节段稳定性;根据患者有无项韧带骨化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颈椎曲度、下颈椎节段稳定性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项韧带骨化程度和颈椎曲度、下颈椎稳定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项韧带骨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109例退行性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患者56例,骨化共累及83个颈椎节段,以C4-5(39.8%)和C5-6(42.2%)多见;②项韧带骨化组患者的年龄、颈椎曲度中C2-C7 Cobb角、Jackson生理应力曲线、下颈椎不稳的参数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无项韧带骨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项韧带骨化程度与角位移呈显著正相关(r=0.486,P<0.05);③下颈椎不稳患者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下颈椎不稳参数角位移及年龄是项韧带骨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④提示项韧带骨化患者更容易出现颈椎曲度变直及下颈椎的节段不稳,尤以节段不稳为著,在诊断和治疗退行性颈椎病患者时,项韧带骨化的存在应引起相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韧带骨化 颈椎 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不稳 骨化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栋 夏茂盛 屠冠军 《解剖科学进展》 2016年第2期194-196,共3页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是指保持稳定的相关结构因退变导致功能减退,致使下颈椎在生理负荷下即出现过度和异常活动,引起颈肩部不适、活动受限,甚至发生颈椎畸形和神经损害症状。退变过程可分为退变早期、失代偿期和畸形稳定期,椎间盘的退变在...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是指保持稳定的相关结构因退变导致功能减退,致使下颈椎在生理负荷下即出现过度和异常活动,引起颈肩部不适、活动受限,甚至发生颈椎畸形和神经损害症状。退变过程可分为退变早期、失代偿期和畸形稳定期,椎间盘的退变在其中起着起始和促进作用。该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颈椎动力位X线片。病程初期多推荐保守治疗,对正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多数可得到改善。本文综述了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发病机理、影像学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退行性 临床症状 颈椎畸形 颈椎动力位 影像学评估 功能减退 生理负荷
原文传递
下颈椎不稳对颈前路手术前后邻近椎间盘变化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乔晓慧 迟峰 +3 位作者 孟庆春 喻伟光 邓佳 乔莹莹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7期672-675,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方法建立下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以研究单节段下颈椎前路手术术前和术后相邻不稳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变化。方法将12例成年雄性山羊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实验组建立下颈椎不稳的...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方法建立下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以研究单节段下颈椎前路手术术前和术后相邻不稳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变化。方法将12例成年雄性山羊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实验组建立下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模拟行C5~6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完成标本制备。用生物力学机测试加载生理负荷(2N.m)的前屈、后伸及轴向旋转状态下与融合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变化,实验结果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术前相比,在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3种状态下,实验组成年雄性山羊下颈椎固定融合术后,椎间盘内压力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前屈和后伸状态下,实验组术前单节段椎间盘内压力大于对照组(P<0.05),轴向旋转状态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4个月实验组成年雄性山羊下颈椎屈伸活动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前屈、后伸及轴向旋转运动状态下,实验组成年雄性山羊椎间盘内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颈椎固定融合术前和术后,颈椎做前屈和后伸运动时,下颈椎相邻节段不稳组的椎间盘内压力均明显高于相邻节段稳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不稳 颈椎邻近节段退变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 脊髓信号异常 动物生物力学 手术预后
原文传递
益气温经法治疗绝经后老年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下颈椎不稳70例 被引量:5
8
作者 闵鹏 张宇 +1 位作者 顾祖超 曹洪 《河南中医》 2017年第4期674-676,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法治疗绝经后老年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下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组以益气温经为治疗大法,采用独活寄生汤口服。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法治疗绝经后老年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下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组以益气温经为治疗大法,采用独活寄生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stradiol,E2)、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NBAP)、骨密度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86%,治疗组有效率为9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2、BGP、骨密度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BAP含量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经法治疗绝经后老年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下颈椎不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脊髓型颈椎 益气温经法 唑来膦酸 绝经后 颈椎不稳
下载PDF
下颈椎不稳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岩峰 郑晓 +1 位作者 车涛 裘敏蕾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下颈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85例,牵引组85例,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量表评分,颈椎稳定性评估。结果...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下颈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85例,牵引组85例,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量表评分,颈椎稳定性评估。结果:电针组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96.48%;牵引组治愈率为18.85%,总有效率85.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功能量表评分均降低,X线平片显示,其角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电针组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量表评分的降低与角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减少具有相关性。结果: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牵引治疗,其疗效与下颈椎稳定性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颈椎 椎动脉 颈椎不稳
原文传递
颈性眩晕合并下颈椎不稳56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忠瑞 郑长军 +1 位作者 邵国喜 刘钦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748-2749,共2页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引起的以眩晕、恶心、四肢无力、猝倒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不确切,在临床中常易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耳鼻喉科疾病造成的眩晕混淆〔1~3〕,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常...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引起的以眩晕、恶心、四肢无力、猝倒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不确切,在临床中常易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耳鼻喉科疾病造成的眩晕混淆〔1~3〕,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常合并颈椎不稳。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颈性眩晕合并下颈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颈性眩晕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兆龙 杨文贵 +4 位作者 钟竟林 孙文健 何晓峰 朱丽华 许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例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文献进行研究。[结果]2例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X线片示手术节段获骨性融...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例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文献进行研究。[结果]2例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X线片示手术节段获骨性融合,按Henderson评价标准均为优,分别随访3 a、4 a无异常并发症。[结论]退行性变可能是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病因之一,其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选择同成人相似,但须注意其发病机理及病理过程、临床表现均有自身特点,治疗方法选择要考虑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颈椎不稳 退行性变 生长潜能
下载PDF
下颈椎不稳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时的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步顺 颜程 +1 位作者 胡汉祥 张小克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下颈椎不稳的颈椎过伸性椎间微脱位损伤的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56例合并下颈椎不稳的颈椎过伸性脱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6.5个月。... 目的:探讨合并下颈椎不稳的颈椎过伸性椎间微脱位损伤的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56例合并下颈椎不稳的颈椎过伸性脱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6.5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于术前、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结论对于伴有下颈椎不稳的过伸性颈椎间微脱位损伤,越来越倾向于早期手术减压。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均应对不稳节段进行可靠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过伸性损伤 颈椎不稳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丹 叶丽洁 +1 位作者 刘美芬 叶秀芝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总结34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支持、有效牵引和体位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一般护理,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早期指导功能锻炼,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颈椎不稳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锚定式椎间融合器治疗下颈椎不稳症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琦 鲍达 +2 位作者 李大伟 李力韬 马远征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anchor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ACIFC)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43-71岁...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anchor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ACIFC)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43-71岁,平均55.27岁。均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单独应用ACIFC行植骨融合术。应用COA 40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颈脊髓功能改善情况,以Vaccaro标准评价手术节段融合情况。根据术后即刻同末次随访的X线片结果比较,将椎间高度变化大于等于2 mm视为融合器塌陷。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颈脊髓功能均获改善,末次随访同术前比较平均改善率为77.63%,术前COA评分同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8-5.2个月,平均3.89个月。将术后即刻椎间高度同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比较,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椎间高度下降均小于2mm。结论单独应用ACIFC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不稳症融合率高,术后并发症低,能够有效恢复和维持椎间高度,无明显融合器塌陷,是传统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联合内固定的较好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式椎间融合器 颈椎不稳 塌陷 颈椎
下载PDF
34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手术重建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继平 徐皓 +1 位作者 陈昱 陈宗雄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颈前减压手术和稳定重建的方法以便缓解症状和治愈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笔者总结了1999年5月-2005年5月我科34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经颈前减压手术和融合稳定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43 ̄67岁,平均57.8... 目的探讨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颈前减压手术和稳定重建的方法以便缓解症状和治愈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笔者总结了1999年5月-2005年5月我科34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经颈前减压手术和融合稳定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43 ̄67岁,平均57.8岁,占同期手术的治疗颈椎病例的22.6%。症状有颈肩痛者6例,神经根征者8例,脊髓征者7例,头痛、眩晕伴颈椎旋转、屈伸时加重者7例,以上症状并存者6例。结果术后对34例患者(随访11 ̄61个月,平均18.5月)的疗效进行评估:优,改善率为75%及以上,6例;良,改善率为74 ̄50%,18例;可,改善率为49 ̄25%,6例;差,改善率为25%及以下,4例,术后X线片均显示融合节段植骨部位以融合。结论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经前路行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重建下颈椎的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手术 重建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26例
16
作者 王海军 倪文卓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6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26例患者术后颈椎即获稳定,基本恢复脊柱正常...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6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26例患者术后颈椎即获稳定,基本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全部植骨融合。术后神经功能完全瘫3例无改善,23例不全瘫均有改善。结论: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疗效较佳,并发症少,稳定性好,患者康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颈髓损伤 前路减压植骨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创伤后迟发性下颈椎不稳及其漏诊原因分析
17
作者 唐勇 王新伟 +4 位作者 袁文 韩竹 刘洋 张卫红 汤俊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0-601,共2页
创伤后迟发性下颈椎不稳是指受伤3周或3周后出现的下颈椎不稳.患者在创伤急性期都经过了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认为受伤当时没有损伤或仅轻微损伤,但未发现有明显椎体不稳.此类患者由于受伤早期临床表现较轻,影像学检杳无明显异常以及临... 创伤后迟发性下颈椎不稳是指受伤3周或3周后出现的下颈椎不稳.患者在创伤急性期都经过了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认为受伤当时没有损伤或仅轻微损伤,但未发现有明显椎体不稳.此类患者由于受伤早期临床表现较轻,影像学检杳无明显异常以及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因而漏诊率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创伤后 迟发性 漏诊率 原因分 早期临床表现 X线检查 椎体不稳
原文传递
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和异体骨笼在下颈椎不稳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超 关宏刚 陈苑妮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3Z期1478-1479,共2页
目的:观察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和异体骨笼在下颈椎不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例下颈椎不稳患者行颈前路减压ZEPHIR前路钛板内固定、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 目的:观察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和异体骨笼在下颈椎不稳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例下颈椎不稳患者行颈前路减压ZEPHIR前路钛板内固定、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43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98%,无钛板螺钉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ZEPHIR颈前路钛板系统内固定、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治疗颈椎不稳具有以下优点:颈椎前路减压彻底,术后颈椎稳定性恢复好,植骨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颈椎前路钛板 异体骨笼
下载PDF
颈后路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不稳36例
19
作者 赵成茂 闫德强 +4 位作者 谢志军 常西海 贾玉华 张汉瑜 张庆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颈后路侧块钢板螺钉固定术 内固定 手术治疗 颈椎不稳 颈椎骨折 颈脊髓损伤
下载PDF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不稳的疗效
20
作者 邱惠斌 庞清江 +1 位作者 汤涛 陈良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观察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不稳的近期疗效。 方法 采用An技术 ,对 2 1例下颈椎不稳 (其中外伤性颈椎折脱位 16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4例 ,黄韧带压迫 1例 )患者用颈椎侧块钢进行治疗。 结果 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 ... 目的 观察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不稳的近期疗效。 方法 采用An技术 ,对 2 1例下颈椎不稳 (其中外伤性颈椎折脱位 16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4例 ,黄韧带压迫 1例 )患者用颈椎侧块钢进行治疗。 结果 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 2 1例均获随访 ,平均时间 14个月 ,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 ,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18例获骨性愈合。 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需后路减压的下颈椎不稳定患者 ,该技术固定牢靠 ,适应证广 ,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钢板 内固定 治疗 颈椎不稳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