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隔炎一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石嘉俪 周佳青 +2 位作者 王家东 李吉平 金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37-1038,共2页
患者女,67岁。发热1周余,颈部肿胀伴吞咽困难2d于2012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6月4日无明显诱因发热,当时无颈部肿胀,在其他医院采用头孢噻吩钠抗感染治疗后发热症状好转。
关键词 颈部坏死筋膜 下行纵隔 发热症状 颈部肿胀 抗感染治疗 头孢噻吩钠 吞咽困难 患者
原文传递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隔炎五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狄冬梅 张晓膺 +2 位作者 蒋南青 刘宁 高克柔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5-715,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X线 CT 颈部坏死筋膜 下行纵隔
下载PDF
咽部脓肿并发急性下行性纵隔炎及右侧脓胸一例
3
作者 程功文 黄纪木 +4 位作者 周卫东 姚传 孙红斌 黄文红 高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90-490,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落枕"推拿按摩后项背部不适并发热3 d就诊。既往有咽喉炎病史1年。入院时急性疼痛病容,体温38.8℃,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清,颈抵抗3指,克氏征(+),脊柱两侧多个压痛点;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落枕"推拿按摩后项背部不适并发热3 d就诊。既往有咽喉炎病史1年。入院时急性疼痛病容,体温38.8℃,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清,颈抵抗3指,克氏征(+),脊柱两侧多个压痛点;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磁共振成像(MRI)T2图象示椎前软组织明显增厚肿胀,呈不均匀信号(图1,箭头所示),脑脊液潘氏试验(-),血糖11.46 mmol/L,血沉98 m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纵隔 脓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冰 刘宁宁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探究合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咽旁间隙感染和纵隔感染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75岁,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探究合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咽旁间隙感染和纵隔感染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75岁,中位数年龄为54岁,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持续治疗。结果:重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2例,极重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例,17例患者共有62个并发症,8例患者伴有系统性疾病,脓肿在入院后中位数6.125 h切开,植入封闭负压引流,多学科联合治疗,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须准确诊断,早期切开,多学科支持联合治疗,封闭负压引流植入后脓液引流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颈深部感染 下行坏死纵隔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宏雨 李紫璇 +5 位作者 牛志兴 苏蕾 赵军方 孙明磊 韩新光 孙强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策略及经验。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6例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对患者的...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策略及经验。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6例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症状、感染来源、术前及术后评估指标、多学科协作诊疗策略及预后等。结果3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51.6±17.6)岁(8~80岁),就诊前病程为(8.9±8.4)d(2~30 d)。患者均以颌面颈部肿胀、疼痛为主诉入院,其中牙源性感染占39%(14/36),咽喉口底肿胀疼痛者占25%(9/36),不明原因颌面肿胀者占36%(13/36)。2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患者因全身合并症多不能耐受手术;治愈26例(72%),死亡10例(28%)。经手术为主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患者术后各研究时间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住院时长与入院时C反应蛋白(r=0.545,P<0.05)、降钙素原水平(r=0.504,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经手术为主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患者生存率(26/28)显著好于未行手术患者(0/8)(P<0.01)。结论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病情危重,多学科协作诊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可以有效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 下行坏死纵隔 多学科协作诊疗
原文传递
严重颈深部感染引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1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上官诚芳 吴继昌 +3 位作者 王士礼 蔡昌枰 周翔 陈中元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65-666,共2页
关键词 颈深部感染 下行坏死纵隔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立峰 曹万英 +1 位作者 程庆书 周勇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8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49.5(21~98)岁。依据患...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8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49.5(21~98)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颈、胸部CT扫描特征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确诊。其中牙源性感染6例,合并糖尿病6例。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抗感染和手术切开引流等。本组患者仅行颈部切开、引流术2例,开胸手术5例,胸腔镜手术1例。结果痊愈6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颈部血管破裂出血。细菌培养混合感染者6例,其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者4例。手术时间平均75.6 min,术中平均引流脓液量318.7 ml,平均住院时间18 d。6例生存患者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颈、胸部CT检查和分泌物细菌培养是确诊DNM的有效方法。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CT分型采取个体化的切开引流,有效处理糖尿病等合并症和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坏死纵隔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外科引流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多点置管对冲引流对头颈部蜂窝织炎脓肿形成期的治疗 被引量:8
8
作者 林元强 安立峰 李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头颈部蜂窝织炎为头颈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头颈部蜂窝织炎进入脓肿形成期后,病程发展急速,可因喉梗阻、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而导致死亡。随着广谱抗生素应用于临床,该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曾经出现降低的趋势,但耐药... 头颈部蜂窝织炎为头颈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头颈部蜂窝织炎进入脓肿形成期后,病程发展急速,可因喉梗阻、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而导致死亡。随着广谱抗生素应用于临床,该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曾经出现降低的趋势,但耐药菌及特殊菌群的出现再一次使该病的发病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蜂窝织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 脓肿形成 对冲引流 下行坏死纵隔 治疗 置管 疏松结缔组织
原文传递
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梁析 倪锋 +1 位作者 陈昭明 杜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9-1200,共2页
目的研究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右下冠周炎2例,根尖炎3例,义齿修复感染1例。患者行X线、CT、B超以... 目的研究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右下冠周炎2例,根尖炎3例,义齿修复感染1例。患者行X线、CT、B超以及引流脓液细菌培养等检查。治疗均采用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应用。结果患者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颌、颈部肿胀,其中有胸闷、气急5例,胸痛2例,皮下可扪及捻发音3例;影像学阳性表现多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表现为上纵隔增宽,可有胸腔及心包积液、皮下及纵隔气肿等。本组病例从起病到发现有明显下颌、颈部肿胀的中位病程11.3d;而从明显肿胀到发现纵隔感染的中位时间4.3d。治疗后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33.3%。结论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彻底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 下行坏死纵隔 早期诊断 切开引流
下载PDF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一项基于我国近10年已发表数据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晨曦 赵冉冉 +4 位作者 孙清超 龚忠诚 刘慧 张维娜 丁明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预后,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DNM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已发表的DNM文献(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并进行全面回顾评估,分析DNM感染原...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预后,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DNM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已发表的DNM文献(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并进行全面回顾评估,分析DNM感染原因、致病微生物、主要症状、合并症、治疗方法等。结果共检索到781例DNM病例,平均年龄(52.97±5.64)岁,其中554例男性,227例女性。牙源性感染来源、扁桃体和咽喉脓肿、唾液腺炎、上呼吸道感染、异物损伤或医源性创伤操作是DNM常见病因的来源,其中牙源性感染来源最多见。链球菌属(n=217)和葡萄球菌属(n=82)是感染灶最常分离得到的菌群,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59例)。有69.4%(542/781)的DNM患者存在各种合并症,其中超过1/3的患者(n=185)患有糖尿病。碳青霉烯类是治疗DNM最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则是最多的联合用药选择。纵隔引流方法变化多样,但最佳方案尚存争议。本研究发现,72例DNM患者接受了电视辅助胸腔镜/纵隔镜手术引流,22例患者经皮穿刺引流,30例患者单独采用经颈平行入路引流,40例患者进行了开胸手术,617例根据感染病灶具体部位选择相应联合术式进行外科引流。781例DNM患者总死亡率为11.2%。结论DNM最有效的诊治措施为保持高度的临床警觉,及时采取充分的外科引流,并进行重症监护,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营养支持以及必要多次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全身抗生素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感染 腺源感染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颈部坏死筋膜 下行坏死纵隔 回顾分析 循证医学
下载PDF
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6
11
作者 童永青 陈申国 +3 位作者 戴杰 施更生 叶中瑞 朱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总结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牙源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4.6岁。病因分析,下颌智齿冠周炎3例,上... 目的:总结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牙源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4.6岁。病因分析,下颌智齿冠周炎3例,上、下颌磨牙根尖脓肿各1例。均据临床表现、脓液细菌培养、CT等检查明确诊断。积极采用经颈或联合颈胸手术切开引流,其中经颈切开引流3例,应用胸腔镜行胸部引流2例。同时进行全身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5例患者经及时手术和药物治疗,出院前复查胸部CT,显示纵隔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3~51d,平均29.2d。结论: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确诊、及时切开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 下行坏死纵隔 外科引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立峰 程庆书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92-395,共4页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是由牙源性或颈部感染沿颈筋膜扩散侵及纵隔所致的急性纵隔炎,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罕见、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和病死率高,发病过程与颈、纵隔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胸部CT检查...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是由牙源性或颈部感染沿颈筋膜扩散侵及纵隔所致的急性纵隔炎,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罕见、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和病死率高,发病过程与颈、纵隔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胸部CT检查是早期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胸部CT分型采取个体化的及时切开引流、冲洗,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必要时应会同各有关科室,如口腔、头颈外科、胸外科、重症监护、感染科等协同处理治疗;同时对易导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发生和恶化的原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体质不良者,应加以关注和治疗,以降低致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坏死纵隔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外科引流
下载PDF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煜程 祝凯 +3 位作者 王明钊 尚伟 袁荣涛 沈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9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11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71(55±3)岁。早期收治的患者外科治疗采用颈部清创、引流,或...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9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11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71(55±3)岁。早期收治的患者外科治疗采用颈部清创、引流,或经颈部纵隔引流;后期收治的患者采用颈、胸部同期清创、引流及术后冲洗。结果行单纯颈部清创、引流及经颈部纵隔引流的7例患者中死亡4例,均死于严重纵隔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生存患者均为感染尚未侵犯下纵隔和胸腔;行颈、胸部清创、引流和冲洗的4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7例,随访时间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DNM病情凶险,一旦发病迅速进展为脓毒血症,甚至死亡。重视口咽部和颈部感染患者的胸部症状、体征变化,及时行胸部CT检查是尽早诊断DNM的关键。尽早进行颈、胸部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及有效冲洗是治疗DNM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坏死纵隔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4
作者 赵冉冉 李晨曦 +1 位作者 热孜万古丽·亚森 龚忠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7月—2023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采用负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7月—2023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53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3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5.3±13.75)d,VSD平均放置时间(16.15±8.22)d,ICU平均监护时间(12.02±11.56)d,平均更换VSD次数(1.57±1.32)次。患有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正常患者的住院天数、ICU监护时间、VSD使用时长、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总费用,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值)、白介素6(IL-6)及D-二聚体(D-D)值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纵隔炎的治疗中创伤小,能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患者病程中换药的痛苦,对于感染至前下纵隔及全纵隔的病例,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或纵隔切开引流,效果肯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 下行坏死纵隔 糖尿病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中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韫晖 曲禄瑶 +5 位作者 梁翔 姜滨 钱文涛 蔡协艺 张伟杰 管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危险因素,为DN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危险因素,为DN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急诊首诊的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感染来源、实验室检查、是否发生DNM及治疗结果等。根据是否发生DNM,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2组中连续型变量进行t检验或t’检验,二分类变量及等级变量进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201例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继发DNM 14例,发生率为6.97%。201例患者中,男142例,女59例;平均年龄(52.98±17.12)岁。最常见的原发疾病为根尖周炎(90例),占44.8%,其次为智牙冠周炎(50例,24.9%);发病源的最常受累部位为下颌后牙区,为140例(69.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部位(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4)、C反应蛋白(P<0.001)均为DNM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反应蛋白较高的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要高度怀疑发生DNM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 下行坏死纵隔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诊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蔺栋鹏 王买全 +4 位作者 侯明 彭利伟 魏文静 王广科 王永功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5-571,共7页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疗的22例DNM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29~79岁。患者...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疗的22例DNM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29~79岁。患者入院后均行颌面颈胸CT连续扫描,急诊行切开引流,颈部切口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主诉以吞咽困难(45.5%,10/22)和呼吸困难(50.0%,11/22)为主;牙源性感染占45.5%(10/22),口咽源性感染占54.5%(12/22)。治愈组16例,死亡组6例,总死亡率为27.3%;DNMⅠ型死亡率为16.7%,Ⅱ型死亡率为40.0%。与治愈组相比,死亡组中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感染性休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中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43(137.64)ng/ml比2.92(6.33)ng/ml,M(IQR),Z=3.023,P<0.05;(16.10±2.40)分比(6.75±3.19)分,xˉ±s,t=6.524,P<0.05]。结论:DNM罕见、病死率高,感染性休克、PCT值与APACHEⅡ评分增高、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是DNM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尽早切开引流与VSD技术联合使用是治疗DNM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下行坏死纵隔 负压封闭引流 预后
原文传递
负压引流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学明 李玲 +3 位作者 丁国文 刘竞 徐蓓 高继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08-313,共6页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诊疗经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诊疗经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治疗的3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DN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1~53岁,经颌面颈胸部CT检查确诊,均在全麻下行颈部切开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颈部VSD装置于术后1周左右在全身麻醉下取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约36 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 d(44~57 d),术后随访33~50个月,感染未复发。结论: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DNM,引流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患者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胸腔镜 多间隙感染 下行坏死纵隔
下载PDF
111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曲禄瑶 姜滨 +4 位作者 钱文涛 蔡协艺 张伟杰 梁翔 管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治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病例,总结其性别、年龄、合并症、感染源、影... 目的 :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治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病例,总结其性别、年龄、合并症、感染源、影像学检查结果、细菌学检查结果、治疗手段和治疗结果。结果:共收集111例患者,平均年龄56.6±12.5岁,男女比为5.9:1。主要感染源为牙源性感染,其次为腺源性感染。52例(46.8%)患者有合并症,其中以Ⅱ型糖尿病最常见。所有患者均行颈胸部CT检查。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所有患者均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和颈部切开排脓,106例患者经颈部切口行上纵隔引流,9例行开胸手术清创引流。死亡率为6.3%。结论:胸部CT检查是早期诊断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有效手段。早期诊断、有效的抗菌治疗、充分的切口引流及全身支持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坏死纵隔 纵隔引流 胸廓切开术 牙源感染
下载PDF
牙痛不是病 痛起来真要命
19
作者 金静芬 《生活与健康》 2023年第8期14-15,共2页
急诊室故事.在很多人看来,牙痛虽然难忍,但终究不是要紧的事情。一位扬州男子因一颗蛀牙出现问题,疼痛得非常厉害。原以为痛几天就好了,可没想到持续4天后,牙痛却越来越严重。疼痛牙齿周边开始红肿、发炎。后来,肿胀程度愈加严重,直至... 急诊室故事.在很多人看来,牙痛虽然难忍,但终究不是要紧的事情。一位扬州男子因一颗蛀牙出现问题,疼痛得非常厉害。原以为痛几天就好了,可没想到持续4天后,牙痛却越来越严重。疼痛牙齿周边开始红肿、发炎。后来,肿胀程度愈加严重,直至高热才到医院检查。从出现牙痛到去医院就诊,大概1周的时间。经过治疗,牙痛有所缓解,但患者却一直高热不退。后发现高热不退的原因竞然是纵隔里有积液,遂转到心胸外科治疗。但由于患者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纵隔周边感染严重,最终不治身亡。医生说,直接造成其死亡的是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而酿成这一病情的罪魁祸首就是那颗病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检查 心胸外科 肿胀程度 救治时间 牙源 下行坏死纵隔 高热不退 牙痛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ⅡB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43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乐成 王新 +2 位作者 陈兆杨 吴淑敏 杨光煜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49-50,共2页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DNM)是继发于口咽部的严重侵袭性感染,病死率高达40%~60%[1-2]。2007年6月至2015年1月我们在电视胸腔镜( VATS)辅助下手术治疗ⅡB型DNM患者43例,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下行坏死纵隔 电视胸腔镜 手术治疗 ⅡB型 侵袭感染 VATS DNM 口咽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