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研究
1
作者
蒲珂
韩国庆
+2 位作者
刘鑫
朱志中
李庆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因颅脑损伤等原因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患者进入研究。术前将Ashworth痉挛量...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因颅脑损伤等原因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患者进入研究。术前将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为1+级以上肌群确定目标肌群。术中切除L1棘突下半部分及L2棘突上半部分,显露马尾神经。应用双极刺激器对马尾神经逐根进行电刺激,确定目标肌群的感觉神经,随后给予成串的电刺激,若未见对侧肌群收缩则切断50%、若出现对侧肌群收缩则切断75%。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GMFM-66)、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和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时运动功能及肌张力分级。观察患者术后早期及半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目标肌群最常见为腓肠肌(内外侧头)(20例),其次为股二头肌(12例)和大腿内收肌群(9例)。GMFCS分级1~4级患者术中切断的神经数依次为(5.40±1.84)根、(9.50±6.36)根、(11.67±5.86)根、(14.00±5.66)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06,P=0.009)。2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半年目标肌群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秩次提示术后半年患者目标肌群的Ashworth量表分级明显优于术前。此外,患者术后半年的GMFM-66总评分及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分亦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15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发热,18例患者存在切口疼痛,1例患者出现可逆性下肢感觉减退,随访终末(术后0.5~4.0年)时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肢肌力减退、尿便障碍及脊柱畸形。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缓解因颅脑损伤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且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背根切断术
电生理监测
椎板切除
下肢
痉挛
型
瘫痪
原文传递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丽臻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1期191-192,共2页
目的以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例,对温针灸治疗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为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
目的以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例,对温针灸治疗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为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温针灸方法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和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更高,2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下肢痉挛等级(Ashworth)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shworth等级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解除下肢痉挛症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中风
下肢
痉挛
型
瘫痪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题名
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研究
1
作者
蒲珂
韩国庆
刘鑫
朱志中
李庆国
机构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电生理科
天津市环湖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因颅脑损伤等原因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患者进入研究。术前将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为1+级以上肌群确定目标肌群。术中切除L1棘突下半部分及L2棘突上半部分,显露马尾神经。应用双极刺激器对马尾神经逐根进行电刺激,确定目标肌群的感觉神经,随后给予成串的电刺激,若未见对侧肌群收缩则切断50%、若出现对侧肌群收缩则切断75%。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GMFM-66)、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和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时运动功能及肌张力分级。观察患者术后早期及半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目标肌群最常见为腓肠肌(内外侧头)(20例),其次为股二头肌(12例)和大腿内收肌群(9例)。GMFCS分级1~4级患者术中切断的神经数依次为(5.40±1.84)根、(9.50±6.36)根、(11.67±5.86)根、(14.00±5.66)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06,P=0.009)。2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半年目标肌群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秩次提示术后半年患者目标肌群的Ashworth量表分级明显优于术前。此外,患者术后半年的GMFM-66总评分及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分亦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15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发热,18例患者存在切口疼痛,1例患者出现可逆性下肢感觉减退,随访终末(术后0.5~4.0年)时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肢肌力减退、尿便障碍及脊柱畸形。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缓解因颅脑损伤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且手术安全性高。
关键词
神经背根切断术
电生理监测
椎板切除
下肢
痉挛
型
瘫痪
Keywords
Dorsal rhizotomy
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Laminectomy
Lower limb spasticity
分类号
R651.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丽臻
机构
临沂市河东区相公中心卫生院
出处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1期191-192,共2页
文摘
目的以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例,对温针灸治疗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为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温针灸方法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和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更高,2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下肢痉挛等级(Ashworth)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shworth等级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解除下肢痉挛症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
温针灸
中风
下肢
痉挛
型
瘫痪
临床效果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研究
蒲珂
韩国庆
刘鑫
朱志中
李庆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探讨
朱丽臻
《双足与保健》
201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