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何元炳《采茶曲》新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章程
邹文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清代江西乐平人何元炳,曾作有《采茶曲》组诗八首。经考证,我们发现,该《采茶曲》是何元炳到江西新余蒙山一带旅游时所作,成诗于他赴安徽任职之前。因此,诗歌内容与安徽无关。该诗只能证明,何元炳碰到了很多从湖北黄梅县来蒙山务工的茶...
清代江西乐平人何元炳,曾作有《采茶曲》组诗八首。经考证,我们发现,该《采茶曲》是何元炳到江西新余蒙山一带旅游时所作,成诗于他赴安徽任职之前。因此,诗歌内容与安徽无关。该诗只能证明,何元炳碰到了很多从湖北黄梅县来蒙山务工的茶农,这些茶农在“揀得新茶”后唱茶歌。因为茶歌与以“歌舞演故事”为特征的采茶戏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何元炳的《采茶曲》,无法作为黄梅县在清代是否有采茶戏的证据,以及采茶戏是否向外省传播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
茶歌
下河
调
采茶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剪靛花〉的流传及其影响——兼与陈有觉先生商榷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3期43-45,共3页
明、清著名传统小调〈剪靛花〉亦称〈剪甸花〉、〈剪剪花〉、〈靛花开〉〈网调〉、〈码头调〉、〈上河调〉、〈下河调〉等。它不仅在江苏境内十分流传,全国各地的影响也很大,流传范围之广,仅次于〈孟姜女〉〈春调〉。它不仅作为民间歌...
明、清著名传统小调〈剪靛花〉亦称〈剪甸花〉、〈剪剪花〉、〈靛花开〉〈网调〉、〈码头调〉、〈上河调〉、〈下河调〉等。它不仅在江苏境内十分流传,全国各地的影响也很大,流传范围之广,仅次于〈孟姜女〉〈春调〉。它不仅作为民间歌曲广泛传唱,而在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中均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数百年来,一直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近年来,还被运用到创作歌曲中,前线歌舞团的的著名词作家任红举和著名作曲家龙飞1978年为人们捧出的一首比苏州醉香酒还浓郁甘甜的抒情歌——《太湖美》,就是采用〈剪靛花〉作为素材,以它清新健康的内容,优美委婉的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靛花
下河
调
曲艺音乐
码头
调
民间歌曲
剪剪花
戏曲音乐
创作歌曲
春
调
词作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剧的生命力在于与民众息息相通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恒夫
《上海戏剧》
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
7月8日,上海淮剧传习所(上海淮剧团)联手上海戏剧杂志社举办了"上海淮剧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当下,淮剧在上海的发展站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将何去何从?专家们备抒己见,献计献策。其中也不乏意见的分歧和争鸣。本刊将以"十...
7月8日,上海淮剧传习所(上海淮剧团)联手上海戏剧杂志社举办了"上海淮剧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当下,淮剧在上海的发展站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将何去何从?专家们备抒己见,献计献策。其中也不乏意见的分歧和争鸣。本刊将以"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专题上下两期陆续刊登专家们的发言,希望热爱淮剧艺术的读者们关注淮剧在上海的发展,也能投入到这场大讨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淮剧团
传习所
上海戏剧
悲
调
僮子戏
奇婚记
地方戏剧
筱文艳
下河
调
神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梅戏“回娘家”四十年
4
作者
章华荣
《武汉文史资料》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曾名采子、采茶、黄梅腔、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下河调、三角班、黄梅调等。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盛行的采茶歌,即茶山上广泛流行的山歌、畈腔、民歌小调,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创造,逐步发展成与京剧、越剧、...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曾名采子、采茶、黄梅腔、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下河调、三角班、黄梅调等。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盛行的采茶歌,即茶山上广泛流行的山歌、畈腔、民歌小调,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创造,逐步发展成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的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小
调
黄梅戏
三角戏
采茶歌
下河
调
黄梅
调
花鼓戏
回娘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鄂东民歌与黄梅戏之渊源
5
作者
胡运钊
《黄梅戏艺术》
1991年第3期75-86,共12页
黄梅戏的声腔,究竟是源于鄂东一带的民歌,还是源于安徽的青阳腔?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学习与探讨。通过大量资料的学习与分析,我深信是鄂东的民歌哺育了黄梅戏,尤其是鄂东畈腔,它是黄梅戏植根的沃土。当然,一个剧种的成长,必然...
黄梅戏的声腔,究竟是源于鄂东一带的民歌,还是源于安徽的青阳腔?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学习与探讨。通过大量资料的学习与分析,我深信是鄂东的民歌哺育了黄梅戏,尤其是鄂东畈腔,它是黄梅戏植根的沃土。当然,一个剧种的成长,必然要受到其它剧种的影响,黄梅戏也不例外,它在成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阳腔
鄂东
王少舫
曲牌体
下河
调
板腔体
落板
汉戏
承接句
十字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戏多称”:黄梅戏早期名称的演变与区域传播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继华
《中华戏曲》
CSSCI
2015年第2期258-272,共13页
中国古代社会往往视诗歌为正统,传统戏曲常常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当一个新的声腔萌芽之时,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阶层大多对此不值一哂。新生剧种多来自民间,缺乏文人的介入,文学品格自然不高,难以克服草根文化自身发展参差不齐、格调驳杂...
中国古代社会往往视诗歌为正统,传统戏曲常常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当一个新的声腔萌芽之时,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阶层大多对此不值一哂。新生剧种多来自民间,缺乏文人的介入,文学品格自然不高,难以克服草根文化自身发展参差不齐、格调驳杂的先天不足,所以多不见于官修正史和文献典籍。另外,一个剧种在不同的地域传播,也受到不同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多重制约,呈现不同的面貌,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称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统治阶级
区域传播
不值一哂
下河
调
凤阳花鼓
三角戏
采茶歌
黄冈
古代社会
演唱形式
原文传递
西路淮剧及其唱腔的创新发展
7
作者
张文俊
《剧影月报》
2014年第5期57-58,共2页
淮剧是江苏主要剧种之一,盐城、淮安、泰州和宝应地区是它的主要发源地。淮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萌芽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经过一代代淮剧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创造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遗产,它深受江苏、上海等地广大观众的喜爱。宝应素有淮...
淮剧是江苏主要剧种之一,盐城、淮安、泰州和宝应地区是它的主要发源地。淮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萌芽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经过一代代淮剧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创造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遗产,它深受江苏、上海等地广大观众的喜爱。宝应素有淮剧之乡的美誉。淮剧中有两大流派,即所谓东路淮剧和西路淮剧,宝应是西路淮剧的重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家
丁郎寻父
药茶记
经典剧目
下河
调
筱文艳
香火戏
悲
调
筱派
《秦香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阳民歌中的花鼓子
8
作者
鲍丽
李磊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0期25-27,共3页
安康花鼓子是流传在陕西安康一带民歌中特有的演唱形式,是紫阳民歌曲调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花鼓子是巴山汉水之间人民的精神载体之一,是农村文化的重要部分,对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
安康花鼓子是流传在陕西安康一带民歌中特有的演唱形式,是紫阳民歌曲调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花鼓子是巴山汉水之间人民的精神载体之一,是农村文化的重要部分,对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安康花鼓子已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阳民歌
花鼓子
上河
调
下河
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古为镜知兴替——由四川雷家班、贵州科联班在曲靖衰而复兴说起
9
作者
罗远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7-59,共3页
曲靖,这个素有内地入滇门户之称的滇东北重镇,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迎来了康乾盛世这一相对安定与繁荣的时期,成为云南向内地经济文化开放交流的窗口,接送着一批批穿梭的客商和伶人。在商贾业主竞相入滇,开发云南经济市场的同时,已趋成...
曲靖,这个素有内地入滇门户之称的滇东北重镇,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迎来了康乾盛世这一相对安定与繁荣的时期,成为云南向内地经济文化开放交流的窗口,接送着一批批穿梭的客商和伶人。在商贾业主竞相入滇,开发云南经济市场的同时,已趋成熟的内地各地方剧种,也趁这边陲绥靖,经济繁荣的大好时机,接踵涌入云南,以图开辟自己的演出市场。有的班子,不仅在云南站住脚跟,进而还成为云南地方剧种“滇剧”的促发者和传播者,享誉全滇;而本文所要提及的,却是在曲靖无法驻足又不肯“打马回营”的四川雷家班和贵州科联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班
地方剧种
云南经济
开放交流
以古为镜
内地经济
康乾盛世
回营
下河
调
滇东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何元炳《采茶曲》新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章程
邹文栋
机构
广西百色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金
广西百色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文摘
清代江西乐平人何元炳,曾作有《采茶曲》组诗八首。经考证,我们发现,该《采茶曲》是何元炳到江西新余蒙山一带旅游时所作,成诗于他赴安徽任职之前。因此,诗歌内容与安徽无关。该诗只能证明,何元炳碰到了很多从湖北黄梅县来蒙山务工的茶农,这些茶农在“揀得新茶”后唱茶歌。因为茶歌与以“歌舞演故事”为特征的采茶戏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何元炳的《采茶曲》,无法作为黄梅县在清代是否有采茶戏的证据,以及采茶戏是否向外省传播的证据。
关键词
茶诗
茶歌
下河
调
采茶戏
Keywords
tea picking poems
tea songs
Xiahe Tune
tea-picking opera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剪靛花〉的流传及其影响——兼与陈有觉先生商榷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人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3期43-45,共3页
文摘
明、清著名传统小调〈剪靛花〉亦称〈剪甸花〉、〈剪剪花〉、〈靛花开〉〈网调〉、〈码头调〉、〈上河调〉、〈下河调〉等。它不仅在江苏境内十分流传,全国各地的影响也很大,流传范围之广,仅次于〈孟姜女〉〈春调〉。它不仅作为民间歌曲广泛传唱,而在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中均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数百年来,一直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近年来,还被运用到创作歌曲中,前线歌舞团的的著名词作家任红举和著名作曲家龙飞1978年为人们捧出的一首比苏州醉香酒还浓郁甘甜的抒情歌——《太湖美》,就是采用〈剪靛花〉作为素材,以它清新健康的内容,优美委婉的旋律。
关键词
剪靛花
下河
调
曲艺音乐
码头
调
民间歌曲
剪剪花
戏曲音乐
创作歌曲
春
调
词作家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剧的生命力在于与民众息息相通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恒夫
出处
《上海戏剧》
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
文摘
7月8日,上海淮剧传习所(上海淮剧团)联手上海戏剧杂志社举办了"上海淮剧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当下,淮剧在上海的发展站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将何去何从?专家们备抒己见,献计献策。其中也不乏意见的分歧和争鸣。本刊将以"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专题上下两期陆续刊登专家们的发言,希望热爱淮剧艺术的读者们关注淮剧在上海的发展,也能投入到这场大讨论中。
关键词
上海淮剧团
传习所
上海戏剧
悲
调
僮子戏
奇婚记
地方戏剧
筱文艳
下河
调
神书
分类号
J825.51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梅戏“回娘家”四十年
4
作者
章华荣
机构
不详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文摘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曾名采子、采茶、黄梅腔、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下河调、三角班、黄梅调等。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盛行的采茶歌,即茶山上广泛流行的山歌、畈腔、民歌小调,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创造,逐步发展成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的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关键词
民歌小
调
黄梅戏
三角戏
采茶歌
下河
调
黄梅
调
花鼓戏
回娘家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鄂东民歌与黄梅戏之渊源
5
作者
胡运钊
出处
《黄梅戏艺术》
1991年第3期75-86,共12页
文摘
黄梅戏的声腔,究竟是源于鄂东一带的民歌,还是源于安徽的青阳腔?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学习与探讨。通过大量资料的学习与分析,我深信是鄂东的民歌哺育了黄梅戏,尤其是鄂东畈腔,它是黄梅戏植根的沃土。当然,一个剧种的成长,必然要受到其它剧种的影响,黄梅戏也不例外,它在成长中。
关键词
青阳腔
鄂东
王少舫
曲牌体
下河
调
板腔体
落板
汉戏
承接句
十字句
分类号
J825.54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戏多称”:黄梅戏早期名称的演变与区域传播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继华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出处
《中华戏曲》
CSSCI
2015年第2期258-272,共13页
文摘
中国古代社会往往视诗歌为正统,传统戏曲常常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当一个新的声腔萌芽之时,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阶层大多对此不值一哂。新生剧种多来自民间,缺乏文人的介入,文学品格自然不高,难以克服草根文化自身发展参差不齐、格调驳杂的先天不足,所以多不见于官修正史和文献典籍。另外,一个剧种在不同的地域传播,也受到不同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多重制约,呈现不同的面貌,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称谓。
关键词
封建统治阶级
区域传播
不值一哂
下河
调
凤阳花鼓
三角戏
采茶歌
黄冈
古代社会
演唱形式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西路淮剧及其唱腔的创新发展
7
作者
张文俊
出处
《剧影月报》
2014年第5期57-58,共2页
文摘
淮剧是江苏主要剧种之一,盐城、淮安、泰州和宝应地区是它的主要发源地。淮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萌芽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经过一代代淮剧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创造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遗产,它深受江苏、上海等地广大观众的喜爱。宝应素有淮剧之乡的美誉。淮剧中有两大流派,即所谓东路淮剧和西路淮剧,宝应是西路淮剧的重要代表。
关键词
民间艺术家
丁郎寻父
药茶记
经典剧目
下河
调
筱文艳
香火戏
悲
调
筱派
《秦香莲》
分类号
J825.53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阳民歌中的花鼓子
8
作者
鲍丽
李磊
机构
安康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4年第10期25-27,共3页
基金
本文的(项目编号:12JK0358)
文摘
安康花鼓子是流传在陕西安康一带民歌中特有的演唱形式,是紫阳民歌曲调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花鼓子是巴山汉水之间人民的精神载体之一,是农村文化的重要部分,对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安康花鼓子已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
紫阳民歌
花鼓子
上河
调
下河
调
分类号
J642.2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古为镜知兴替——由四川雷家班、贵州科联班在曲靖衰而复兴说起
9
作者
罗远书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7-59,共3页
文摘
曲靖,这个素有内地入滇门户之称的滇东北重镇,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迎来了康乾盛世这一相对安定与繁荣的时期,成为云南向内地经济文化开放交流的窗口,接送着一批批穿梭的客商和伶人。在商贾业主竞相入滇,开发云南经济市场的同时,已趋成熟的内地各地方剧种,也趁这边陲绥靖,经济繁荣的大好时机,接踵涌入云南,以图开辟自己的演出市场。有的班子,不仅在云南站住脚跟,进而还成为云南地方剧种“滇剧”的促发者和传播者,享誉全滇;而本文所要提及的,却是在曲靖无法驻足又不肯“打马回营”的四川雷家班和贵州科联班。
关键词
家班
地方剧种
云南经济
开放交流
以古为镜
内地经济
康乾盛世
回营
下河
调
滇东北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何元炳《采茶曲》新考
徐章程
邹文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剪靛花〉的流传及其影响——兼与陈有觉先生商榷
易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剧的生命力在于与民众息息相通
朱恒夫
《上海戏剧》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梅戏“回娘家”四十年
章华荣
《武汉文史资料》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鄂东民歌与黄梅戏之渊源
胡运钊
《黄梅戏艺术》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戏多称”:黄梅戏早期名称的演变与区域传播
陈继华
《中华戏曲》
CSSCI
2015
1
原文传递
7
西路淮剧及其唱腔的创新发展
张文俊
《剧影月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紫阳民歌中的花鼓子
鲍丽
李磊
《北方音乐》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以古为镜知兴替——由四川雷家班、贵州科联班在曲靖衰而复兴说起
罗远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