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双J管留置法预防带管相关性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凯 王永传 +6 位作者 都靖 周海军 任安吉 王凯 伦晓璐 王晓龙 邵怡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J管留置法在预防带管相关性LUT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潍坊市中医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的肾和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双J管留置法,即根据输... 目的:探讨改良双J管留置法在预防带管相关性LUT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潍坊市中医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的肾和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双J管留置法,即根据输尿管长度将双J管末端进行不同程度地部分剪除(计划2周内拔管者,裁剪后的双J管末端缝3-0可吸收线打结),然后经尿道将双J管完全推入输尿管腔,双J管下端位于输尿管壁内段上方1~3cm处;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双J管留置法。术后2~4周拔出双J管,对于严重输尿管狭窄者拔管时间延长至3~6个月。所有患者双J管留置术前和拔管前完成输尿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及IPSS评分,对患者下尿路症状、疼痛评分、血尿评分和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双J管置入术前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双J管拔除前USSQ的泌尿系症状评分分别为(25.4±5.5)与(29.2±5.7)分、疼痛总评分为(7.8±1.8)与(15.7±2.8)分、血尿评分(1.5±0.5)与(2.6±0.9)分、平均健康状况评分为(11.3±4.1)与(13.4±3.4)分、IPSS为(9.7±2.2)与(13.7±1.6)分,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J管留置法可明显改善fURL术后因双J管留置引起的LUTS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对于那些因输尿管中上段狭窄需要长期留置双J管且对带管刺激症状较为敏感的患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J管 尿路刺激症状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下载PDF
逐瘀通淋汤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阎应禄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逐瘀通淋汤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且术后拔除导尿管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中西医药治疗方法(逐... 目的探讨逐瘀通淋汤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且术后拔除导尿管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中西医药治疗方法(逐瘀通淋汤100ml2次/d口服,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方法(单纯应用广谱抗生素),两组疗程均为7d。分别于治疗前、后以患者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评分(BS)与排尿日记记录(平均每次尿量、24h平均排尿次数)、国际LUTS症状程度轻、中、重评分和最大尿流率为疗效评判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影响生活质量评分(BS)、24h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及国际LUTS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尿流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通淋汤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安全、有效的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瘀通淋汤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尿路刺激症状
下载PDF
逐瘀通淋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新来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6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逐瘀通淋汤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逐瘀通淋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单... 目的:观察采用逐瘀通淋汤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逐瘀通淋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排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通淋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刺激症状 前列腺切除术 逐瘀通淋汤 抗生素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前沿及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波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多引起下尿路刺激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从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促使病人就医^([1-2])。据统计,2025年我国BPH病人数量将达到7 500万人^([3]...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多引起下尿路刺激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从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促使病人就医^([1-2])。据统计,2025年我国BPH病人数量将达到7 500万人^([3])。外科手术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治疗手段,多种治疗方式不断发展,各种术式利弊也各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路刺激症状 微创治疗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汽化术 前列腺热蒸汽消融术 临时置入式镍钛装置
下载PDF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肖胜初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9期157-158,158,共2页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西医治疗,为治疗组患者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和逐瘀通淋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7天的治疗后,在治疗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痊愈,有12例患者显效,有2例患者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在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治愈,有10例患者显效,有9例患者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8%。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在24小时内排尿的次数及排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尿路刺激症状消失、排尿次数改善、排尿量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的几率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的下尿路刺激症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切除术 尿路刺激症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卫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949-95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特拉唑嗪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组加用归芍猪苓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4h排尿次数、IPSS...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特拉唑嗪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组加用归芍猪苓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4h排尿次数、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转阴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66.67%,尿路感染转阴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刺激症状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路刺激症状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女性膀胱颈口梗阻3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郎建 闫晓州 +2 位作者 周玉泉 张成 罗赛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95-496,503,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口梗阻(FBOO)的诊断依据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FBOO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B超,从门诊难以用药物治疗的反复下尿路刺激症状女性患者中,确诊出FBOO患者33例,用奥林帕斯等离子电切镜行...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口梗阻(FBOO)的诊断依据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FBOO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B超,从门诊难以用药物治疗的反复下尿路刺激症状女性患者中,确诊出FBOO患者33例,用奥林帕斯等离子电切镜行膀胱颈后唇切除,5点、7点、12点切开。平均手术时间20min,术后留置尿管2d左右。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并发症。30例术后效果满意,3例术后效果不满意。结论把握好女性膀胱颈口梗阻诊断依据、产生膀胱颈口梗阻的原因及手术适应证是取得手术满意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膀胱颈口梗阻 尿路刺激症状 尿动力学 等离子电切
下载PDF
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男性下尿路症状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谷巍 毕宝曰 +3 位作者 周雅然 金小仙 张向宇 韩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热敏灸与药物萘哌地尔治疗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针刺以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偏历、曲泉为主穴,热敏灸以气海、关元为主穴,依据证候体征加...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热敏灸与药物萘哌地尔治疗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针刺以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偏历、曲泉为主穴,热敏灸以气海、关元为主穴,依据证候体征加减配穴,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对照组予口服萘哌地尔片,每次25 mg,每日1次。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P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Qmax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Ru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IPSS评分、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结合热敏灸疗法可显著改善LUTS患者下尿路刺激症状,疗效优于口服萘哌地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刺激症状 针刺 热敏灸
原文传递
宁泌泰治疗体外碎石后的下尿路刺激症状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查四敏 吴江河 +3 位作者 刘杰 程剑 杨勤飞 张训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宁泌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碎石后的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彩超报告为依据,结石大小为0.6~1.0 cm,肾集合系统分离<2 cm,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后出... 目的:探讨宁泌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碎石后的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彩超报告为依据,结石大小为0.6~1.0 cm,肾集合系统分离<2 cm,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后出现下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的患者入选,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均为碎石后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即开始口服宁泌泰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排石颗粒。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泌泰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碎石后出现的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泌泰 输尿管段结石 体外碎石 尿路刺激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