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诺坝长英质麻粒岩包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勇胜 高山 +2 位作者 周炼 张利 金淑燕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汉诺坝地区周坝长英质麻粒岩包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它们部分为变沉积岩。从周坝麻粒岩相变沉积岩包体的 Sm- Nd同位素分析结果获得了 (424± 10) Ma的全岩-单矿物 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全岩 Sm- Nd同位素组成指示这些... 汉诺坝地区周坝长英质麻粒岩包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它们部分为变沉积岩。从周坝麻粒岩相变沉积岩包体的 Sm- Nd同位素分析结果获得了 (424± 10) Ma的全岩-单矿物 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全岩 Sm- Nd同位素组成指示这些包体可能与地表出露的太古宙麻粒岩有亲缘关系,但二者的 Pb- Pb与 U- Pb锆石年龄又反映二者成因不同。周坝长英质麻粒岩包体可能为残留于大陆下地壳的古老物质。 424 Ma的 Sm- Nd年龄可能反映了与加里东运动时期蒙古板块向华北地台俯冲而发生的变质与再就位抬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英质麻粒岩 同位素年代学 地球动力学 变质作用 下地包体 抬升作用
下载PDF
一个变泥质岩包体样品的系统热磁试验及其矿物学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庆生 刘振东 +2 位作者 刘青松 刘勇胜 高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6-881,共6页
利用一件采自河北汉诺坝周坝地区变泥质岩包体样品,结合系统的低温和高温磁性测量结果,探讨了应用热磁实验鉴别样品中所含原生磁性矿物的多解性问题.结果表明,饱和等温剩余磁化强度(SIRM)在室温~250℃以及280℃~380℃的降低分别由高... 利用一件采自河北汉诺坝周坝地区变泥质岩包体样品,结合系统的低温和高温磁性测量结果,探讨了应用热磁实验鉴别样品中所含原生磁性矿物的多解性问题.结果表明,饱和等温剩余磁化强度(SIRM)在室温~250℃以及280℃~380℃的降低分别由高钛钛磁铁矿的剩磁解阻过程(一种物理过程)以及由磁赤铁矿转换成赤铁矿(一种矿物相变)引起.样品在500℃以后磁化率的升高则是由磁铁矿从钛磁赤铁矿中出溶所致.因此,κT(即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中呈现约580℃居里点是由加热过程中次生的磁铁矿引起,而并非代表原始(即加热前)样品中的磁铁矿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矿物学 热磁实验 下地包体 河北汉诺坝
下载PDF
华北北部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河北汉诺坝下地壳包体提供的信息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孝德 林传勇 史兰斌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3-604,共12页
由玄武岩浆快速带到地表的下地壳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下地壳的直接信息.通过对华北汉诺坝玄武岩中下地壳麻粒岩相包体的详细研究探讨该地区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采用适宜于麻粒岩包体的温压计计算其平衡温度和压力:平衡温度在750~900℃之间... 由玄武岩浆快速带到地表的下地壳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下地壳的直接信息.通过对华北汉诺坝玄武岩中下地壳麻粒岩相包体的详细研究探讨该地区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采用适宜于麻粒岩包体的温压计计算其平衡温度和压力:平衡温度在750~900℃之间,平衡压力在0.8~1.2GPa之间,对应的来源深度为28~42km之间.这些数据补充和完善了原先所建立的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采用动态重结晶颗粒粒度应力计计算出包体在下地壳条件下发生变形时的差异应力为14~20MPa.在综合对比了当前常用的下地壳岩石高温流变律,认为Wilks等(1990)提出的麻粒岩流变律符合本区下地壳包体的流变特征,由此计算的下地壳应变速率为10-13~10-11s-1,高于该区上地幔的应变速率(10-17~10-13s-1);其对应的等效黏滞度为1017~1019Pa·s,低于上地幔的等效黏滞度.由所获数据做出的研究区下地壳流变学剖面表明,差异应力随深度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随深度增加应变速率变大而等效黏滞度变小.研究结果支持软弱下地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 流变学特征 下地包体 汉诺坝玄武岩 华北北部
原文传递
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波速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林传勇 张友南 +1 位作者 史兰斌 陈孝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7-285,共9页
下地壳岩石的波速测定可以提供有关下地壳物质组成及物理性质的重要信息。但是,由于下地壳难于直接采样,因此常常利用目前出露地表的古老麻粒岩地体样品来代表下地壳,但所获结果常常与实际情况不符。由新生代玄武岩携带到地表的下地壳... 下地壳岩石的波速测定可以提供有关下地壳物质组成及物理性质的重要信息。但是,由于下地壳难于直接采样,因此常常利用目前出露地表的古老麻粒岩地体样品来代表下地壳,但所获结果常常与实际情况不符。由新生代玄武岩携带到地表的下地壳包体则为我们提供有关下地壳的直接信息。本文对采自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包体进行了密度和高温高压波速测定。下地壳由不同类型的麻粒岩相岩石组成,其密度和波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所获波速不能直接与地震测深得到的下地壳波速进行对比,而需要进行波速的温度、压力校正,并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得到下地壳包体的原地波速6.13~6.90km/s,与该区地震资料得到的结果十分接近,并探讨了下地壳低速层的可能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包体 波速测定 高温高压 汉诺坝地区 河北 麻粒岩 地质
下载PDF
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孝德 林传勇 史兰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75-2784,共10页
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包体,由于从下地壳被快速携带至地表,因此保留了下地壳的直接信息。华北北部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除了含有丰富的幔源包体之外,还含有许多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该区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变形... 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包体,由于从下地壳被快速携带至地表,因此保留了下地壳的直接信息。华北北部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除了含有丰富的幔源包体之外,还含有许多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该区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和位错亚构造特征的详细研究,探讨下地壳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表明,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低温(<800℃)样品中确实发育显微破裂,但变形双晶、变形条带、扭折带也同样发育,动态重结晶作用也开始出现。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变形双晶、变形条带、变形纹、扭折带和重结晶新晶粒等塑性变形特征占主导地位,而显微破裂则主要表现为由塑性失配引起的显微破裂以及流体包裹体面。而明显不同于Ivrea带地体麻粒岩,在这些包体中未发现与韧性剪切有关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透射电镜观测表明,包体中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普遍发育自由位错、位错列、亚晶界、新晶界、变形双晶、包裹体列和出溶片晶等位错亚构造。上述观测结果表明,下地壳变形作用以塑性变形为主而不是准脆性变形,其变形机制主要为位错的滑移和攀移机制,其中包括机械双晶作用和动态重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 下地包体 变形显微构造 位错亚构造 变形机制
下载PDF
华北东南缘夹沟前寒武纪镁铁质下地壳包体的变质演化和P-T轨迹 被引量:4
6
作者 聂佳珍 刘贻灿 杨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9,共15页
华北东南缘中生代闪长斑岩中深源麻粒岩包体或捕掳体属于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针对石榴斜长角闪岩和石榴麻粒岩两类镁铁质下地壳包体进行详细的野外观察、岩相学观察和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子石呈微弱的环带结构,石榴斜长角... 华北东南缘中生代闪长斑岩中深源麻粒岩包体或捕掳体属于前寒武纪下地壳岩石。针对石榴斜长角闪岩和石榴麻粒岩两类镁铁质下地壳包体进行详细的野外观察、岩相学观察和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子石呈微弱的环带结构,石榴斜长角闪岩中,由核部至边部X_(Mg)为0.25~0.32,逐渐升高;XCa为0.27~0.19,逐渐降低。而在石榴麻粒岩中,由核部至边部XMg和XCa均呈现为逐渐降低,分别为0.25~0.19和0.28~0.17。两类岩石中,以包体形式产出的单斜辉石和基质单斜辉石的核部具有较高的钠和铝含量,基质单斜辉石的边部钠和铝的含量相对较低,斜长石以中长石为主,不同产状的斜长石钙含量变化很大,以包体形式存在的斜长石钙含量较高,其成分为An27Ab70Or3(石榴斜长角闪岩)和An29Ab69Or3(石榴麻粒岩);以基质变斑晶和后成合晶产出的斜长石钙含量较低,分别为An5-36Ab62-95Or0-2和An6-48Ab50-94Or0-1(石榴斜长角闪岩),An5-51Ab48-94Or1-2和An32-79Ab21-68Or0-3(石榴麻粒岩)。不同类型角闪石的钛含量有较大差别:棕色角闪石的钛含量较高,w(TiO2)一般为0.53%~1.44%;而绿色角闪石钛含量较低,w(TiO2)一般为0.03%~0.38%。研究结果证明夹沟镁铁质下地壳包体经历了高压麻粒岩相、低压麻粒岩-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变质过程。传统地质温压计限定的前三个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分别为824℃~844℃/1.5GPa^1.9GPa,667℃~730℃/1.0GPa^1.3GPa和609℃~646℃/0.4GPa^0.8GPa,显示近等温减压的顺时针P-T-t轨迹,指示它们形成于晚古元古代板片俯冲或弧-陆碰撞的构造环境。因此,研究区属于胶-辽-吉带的西延并共同构成了华北东部一条古元古代碰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南缘 镁铁质下地包体 麻粒岩相 变质演化 P-T轨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