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膜囊与毗邻结构空间关系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明静 徐浩铜 +3 位作者 李颖 雷秀兵 史恺 田伏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8期657-661,共5页
目的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深入了解网膜囊的解剖特征,以弥补厚层断面解剖与CT图像无法清晰显示网膜囊及其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的不足。方法从2号中国可视人数据库(CVH2)获取上腹部图像数据,对网膜囊各隐窝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数据分割,三维可... 目的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深入了解网膜囊的解剖特征,以弥补厚层断面解剖与CT图像无法清晰显示网膜囊及其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的不足。方法从2号中国可视人数据库(CVH2)获取上腹部图像数据,对网膜囊各隐窝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数据分割,三维可视化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后进行两种重建图像的整合,并在断层与三维多角度观察网膜囊各隐窝与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在53例肝硬化伴大量腹水患者的CT多平面重建图像上观察上述空间关系,并判断上、下隐窝通连情况。结果网膜囊由上隐窝、前庭部、下隐窝和脾隐窝组成。网膜囊大孔是上、下隐窝的分界标志,也是上、下隐窝通连的唯一路径,CT图像显示其通连方式分为通连和不通连两型,36例(67.9%)患者的CT图像上可见上、下隐窝直接通连,17例(32.1%)患者不通连。网膜孔右侧正对门腔间隙,该间隙最小前后径为4.5 mm。三维图像显示胃裸区位于上隐窝、下隐窝和脾隐窝之间。脾隐窝被左侧的脾裸区包饶。结论本研究运用CVH2图像可视化技术呈现了网膜囊及其与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这将有助于提高网膜囊区域病变的鉴别诊断和解剖定位的准确性,从而降低网膜囊区病变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网膜囊 左膈下腹外膜间隙 胃裸区
下载PDF
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旁正中矢状面CT影像学 被引量:3
2
作者 林伟 陈彬 章士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旁正中矢状面CT改变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旁正中矢状面CT重建,在腰椎旁正中矢状面观察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旁正中矢状面CT改变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旁正中矢状面CT重建,在腰椎旁正中矢状面观察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旁正中矢状面CT图像上表现为:①椎间隙变窄,造成椎间孔上下变窄,占63%。②上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造成椎间孔上隐窝前后变窄,占20%。③椎体上、下缘骨赘形成,造成椎间孔上隐窝变窄,占10%。④椎体前下滑移,导致椎间孔上下隐窝错位,引起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占7%。结论:旁正中矢状面CT重建图像在观察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比常规CT横断面更敏感。能充分显示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形态学改变,为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孔 神经根 螺旋CT
下载PDF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被引量:2
3
作者 冉向群 赵祎 《中国厂矿医学》 2005年第4期325-326,共2页
目的探讨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改制的扁桃体穿刺针,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33例,与前期经传统切开方法治疗同类患者30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上隐窝穿刺组无1例并发症,2组疗... 目的探讨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改制的扁桃体穿刺针,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33例,与前期经传统切开方法治疗同类患者30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上隐窝穿刺组无1例并发症,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组织损伤少、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探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周围脓肿 穿刺 药物
下载PDF
椎弓根上隐窝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子全 余可谊 +2 位作者 蔡思逸 沈建雄 王以朋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68-172,共5页
背景:行侧隐窝减压术以缓解神经根性症状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关键,已有文献报道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技术是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目的:总结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背景:行侧隐窝减压术以缓解神经根性症状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关键,已有文献报道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技术是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目的:总结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探讨椎弓根上隐窝结构的内镜下显露和减压技术。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间31例主要表现为侧方椎管狭窄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行腰椎侧隐窝减压术。记录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坐骨神经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随访(12.4±2.9)个月。术后末评分均较术前降低[(1.8±0.6)分vs(4.4±1.1)分,(1.2±0.7)分vs(5.4±1.1)分,(18.6±4.3)分vs(47.2±7.6)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9.57、16.96、18.02,P均<0.01)。按照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优15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3%(28/31)。结论: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以侧方椎管狭窄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良好疗效,适应证的选择非常重要,应注重腰椎管狭窄的病理学解剖分析,尤其重视椎弓根上隐窝的减压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 椎弓根 狭窄 减压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CT检查图像的心包上隐窝形态观察、体积测算
5
作者 成启雯 程德洲 +2 位作者 张秀兰 杨元山 黄劲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54-56,共3页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CT检查图像,观察心包上隐窝(SPR)的形态,并测算其体积,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的受检者928例,按年龄分为儿童组(7~12岁)、青少年组(13~17岁)、青年Ⅰ组(18~30岁)、青年Ⅱ组(31~45岁)、中年组(4...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CT检查图像,观察心包上隐窝(SPR)的形态,并测算其体积,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的受检者928例,按年龄分为儿童组(7~12岁)、青少年组(13~17岁)、青年Ⅰ组(18~30岁)、青年Ⅱ组(31~45岁)、中年组(46~69岁)、老年组(>69岁)。928例受检者均使用64层及以上螺旋CT行常规胸部CT扫描,图像传输至ADW 4.7工作站进行图像观察和后处理。CT检查图像重建后,在横断位上观察SPR形态,并分析不同形态的SPR在各年龄组中的占比。CT检查图像重建后,在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三个方位测量SPR最长径、最短径,并测算其体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SPR体积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T检查图像上显示出SPR 846例,SPR显示率为91.2%。在可显示SPR的846例受检者中,在CT横断位上可观察到7种SPR形态:半圆形13例、卵圆形20例、囊袋状313例、三角形74例、线形173例、新月形161例、不规则形94例。其中,不规则形在儿童组(83.9%)和青年少年组(60.0%)中最常见,新月形在青年Ⅰ组(37.9%)中最常见,囊袋状在中年组(33.7%)和老年组(43.5%)中最常见。SPR的最长径为(15.27±3.80)mm,最短径为(5.92±2.14)mm,SPR的体积为(1.39±0.97)mm^(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PR体积与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45,P<0.0001)。结论高分辨率CT检查图像可清晰显示SPR的形态,囊袋状是SPR在CT横断位上最常见的形态,且在不同年龄阶段SPR形态不同。SPR体积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心包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芳 姜学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的解剖特征及其在中耳炎性病变时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正常耳和不同类型中耳炎患者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大小进行观察、测量。结...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的解剖特征及其在中耳炎性病变时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中耳炎性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正常耳和不同类型中耳炎患者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大小进行观察、测量。结果:正常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前后径为(3.83±1.28)mm,垂直径为(3.67±1.14)mm,高度为(3.76±0.36)mm,齿突长度为(2.84±0.38)mm,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P>0.05)。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以及齿突长度)均与乳突气化类型无关(均P>0.05);本组有8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结构有确切的、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占40%(8/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明显小于正常耳,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则可能影响中耳通气引流系统,进而于鼓膜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最终形成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耳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与正常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充分考虑咽鼓管上隐窝在中耳胆脂瘤发病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中耳炎 薄层CT 形态学
原文传递
网膜囊上隐窝的CT应用解剖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树伟 王永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在42套腹部断面标本及50例整尸上观察到:网膜囊上隐窝呈“V”形间隙围绕肝尾状叶,前界为小网膜及肝左叶,后界是膈,顶由肝冠状韧带或膈形成,下抵胰,左邻食管;在正中矢状面上均出现肝尾状叶,且尾状叶套入或游离于网膜囊上隐窝。这些结果对... 在42套腹部断面标本及50例整尸上观察到:网膜囊上隐窝呈“V”形间隙围绕肝尾状叶,前界为小网膜及肝左叶,后界是膈,顶由肝冠状韧带或膈形成,下抵胰,左邻食管;在正中矢状面上均出现肝尾状叶,且尾状叶套入或游离于网膜囊上隐窝。这些结果对在 CT 图像上鉴别尾状叶周围的积液及肿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囊 小网膜 CT 解剖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詹俊杰 李明 +1 位作者 钟震亚 姚亚芬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对咽鼓管骨部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30耳)成人尸头标本和40耳成人颞骨干标本进行了临床解剖学研究,内容包括STR的解剖界限和大小、STR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STR的临床定位以及咽鼓管骨部的四壁结构等...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对咽鼓管骨部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30耳)成人尸头标本和40耳成人颞骨干标本进行了临床解剖学研究,内容包括STR的解剖界限和大小、STR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STR的临床定位以及咽鼓管骨部的四壁结构等。结果:STR顶壁前后径为(5.28±0.64)mm、内外径为(5.73±0.57)mm、STR顶壁厚为(0.65±0.05)mm。通过STR的准确定位,采用经颅中窝直接开放STR的方法来实施咽鼓管骨部手术是可行的,且无需暴露以锤砧关节为主要内容的上鼓室,故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手术程序简单化、难度降低及听骨链损伤机会明显减少等优点。此外,STR与面神经的解剖关系提示可经STR内壁行膝状神经节及其附近神经根减压。结论:STR对经颅中窝咽鼓管骨部手术和面神经减压手术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解剖学 咽鼓管 咽鼓管成形术 面神经 减压
下载PDF
网膜囊上隐窝的横断层解剖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昭明 杨朝鲜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为网膜囊脓肿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0具成人尸体上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进行观察。 5具成人尸体于网膜囊内行乳胶灌注后 ,观察乳胶在网膜囊内的蔓延情况而作网膜囊整体探查。结果 :探明了网膜囊上隐窝的周... 目的 :为网膜囊脓肿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0具成人尸体上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进行观察。 5具成人尸体于网膜囊内行乳胶灌注后 ,观察乳胶在网膜囊内的蔓延情况而作网膜囊整体探查。结果 :探明了网膜囊上隐窝的周界 ,尤其是网膜囊上隐窝和肝尾状叶的关系。结论 :掌握网膜囊上隐窝与肝尾状叶的位置关系对肝尾状叶周围的积液和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影像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囊 横断层解剖 肝尾状叶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与胆脂瘤型中耳炎病程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博 张芳 姜学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较正常耳小,不同...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探讨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学改变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颞骨薄层CT摄片方法,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上隐窝的大小进行测量。结果患耳的咽鼓管上隐窝形态较正常耳小,不同病程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患耳咽鼓管上隐窝形态(前后径、垂直径与高度)改变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5)。结论患耳咽鼓管上隐窝与正常耳相比,其较小的形态可能在疾病发生前已经存在,而非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提示咽鼓管上隐窝的形态可影响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形成。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中,尤其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应在术中扩大咽鼓管上隐窝,改善中耳气体引流通道,以期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胆脂瘤型中耳炎 中耳薄层CT
下载PDF
咽鼓管上隐窝形态与胆脂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虹 曹和涛 +5 位作者 陆健 王鸿帼 张勤慧 刘婷婷 苏海 周亚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STR骨性结构完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肉芽肿型)16例(18耳)、胆脂瘤71例(71耳)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及正常组(所有健耳...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STR骨性结构完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肉芽肿型)16例(18耳)、胆脂瘤71例(71耳)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及正常组(所有健耳)三组,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分别测量各组STR前后径(AP)、横径(T)、上下径(SI),比较各组间、正常组左侧及右侧STR大小及结合STR形态前后诊断准确性。每两组间STR三径线均值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测量结果。结果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正常组左侧及右侧耳STR的AP、T和SI平均值分别为:2.82±0.87、2.99±0.74和2.53±0.71;3.65±1.21、3.39±0.72和3.57±0.4;4.25±1.22、3.75±0.99和4.02±0.98及4.06±1.08、3.80±0.71和3.80±1.03。其中胆脂瘤组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胆脂瘤组与正常组AP、T和SI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与正常组及正常组不同侧别耳AP、T和SI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STR形态本组诊断准确性由73.0%提高到89.9%。AP、T和SI诊断胆脂瘤的准确性分别为76.8%、69.7%和84.5%。结论胆脂瘤患耳STR主要径线显著小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耳及所有正常耳;推测STR形态较小或为一种先天变异状态,为胆脂瘤易患因素之一,可作为影像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组 中耳炎
原文传递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浩亮 于锋 林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术中打通咽鼓管上隐窝及上鼓室膈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6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的中耳胆脂瘤患者65例(67耳)根据术式分为三组:完璧式乳突切开组(简称完璧组)16耳,术前语频平均听阈 46.6±17.5 dB HL,气骨导差(AB...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术中打通咽鼓管上隐窝及上鼓室膈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6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的中耳胆脂瘤患者65例(67耳)根据术式分为三组:完璧式乳突切开组(简称完璧组)16耳,术前语频平均听阈 46.6±17.5 dB HL,气骨导差(ABG) 24.8±7.8 dB,保留上鼓室外侧壁及外耳道后壁完整性,术中相应开放管上隐窝通道及后鼓室通道;上鼓室切开组11耳,术前平均听阈 39.1±10.5 dB HL,ABG 19.0±7.2 dB,开放管上隐窝通道;乳突开放缩窄组40耳,术前平均听阈 49.1±18.8 dB HL,ABG 26.0±9.2 dB,行乳突根治术,骨粉填塞部分乳突腔,不处理管上隐窝。术后随访1年,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术后1年,完璧组干耳率为100%(16/16),复发率为0,听力提高率为 87.5%(14/16),气导平均听阈为 30.5±10.1 dB HL,ABG为 10.9±5.2 dB;上鼓室切开组干耳率为100%(11/11),复发率为0,听力提高率为100%(11/11),气导平均听阈为 23.3±7.5 dB HL,ABG为 8.1±4.3 dB;乳突开放缩窄组干耳率为 97.5%(39/40),复发率为5%(2/40),听力提高率为 72.5%(29/40),气导平均听阈为 35.3±9.8 dB HL,ABG为 12.5±5.7 dB。结论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有利于中耳及乳突的气体交换,可提高疗效,减少胆脂瘤复发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咽鼓管 鼓室膈
下载PDF
完壁式乳突根治术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对中耳胆脂瘤患侧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凤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CWUM)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STR)对中耳胆脂瘤(MEC)患侧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78例MEC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术(CWUM)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STR)对中耳胆脂瘤(MEC)患侧耳纯音听阈、气骨导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78例MEC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WUM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术中开通咽鼓管上隐窝的CWUM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的纯音听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干耳情况、鼓膜愈合情况、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略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干耳率为94.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结论CWUM术中开通STR可以提高MEC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侧听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壁式乳突根治术 咽鼓管 中耳胆脂瘤
下载PDF
颞骨解剖参数与胆脂瘤关系的CT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虹 姜建威 曹和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胆脂瘤患者颞骨CT解剖参数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咽鼓管上隐窝(STR)骨性结构完整的胆脂瘤患者87例(一侧患病对侧正常,设为病例组)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病例组患侧组、病例组健侧组;40名正常人设为... 目的研究胆脂瘤患者颞骨CT解剖参数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咽鼓管上隐窝(STR)骨性结构完整的胆脂瘤患者87例(一侧患病对侧正常,设为病例组)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病例组患侧组、病例组健侧组;40名正常人设为对照组。测量咽鼓管外耳道角(ATA)、STR的横径(T)、外耳道上棘乙状窦间距离(H-SS)、齿突长度(Cog)。结果对照组、病例组健侧组、患侧组ATA分别为(149.63±9.39)°、(147.13±4.90)°、(145.86±5.80)°,T分别为(3.56±0.68)mm、(3.43±0.55)mm、(3.01±0.72)mm,Cog分别为(1.71±0.34)mm、(1.68±0.44)mm、(1.31±0.36)mm,H-SS分别为(13.9±2.24)mm、(12.69±2.96)mm、(11.82±3.53)mm。对照组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患侧组ATA、T、Cog、H-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侧组与健侧组仅Co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健侧比较仅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ATA/H-SS、Cog/T、H-SS/T有低度相关性(r=0.39,-0.38,0.36;P<0.05);病例组ATA/H-SS有低度相关性(r=-0.307,P<0.05),其余各组数据均无相关性。结论颞骨各解剖参数构成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相互影响,部分解剖参数异常及各参数间关系失衡或使一些患者易于罹患胆脂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计算机断层 X-摄影术 胆脂瘤型中耳炎 咽鼓管
原文传递
咽鼓管上隐窝形态特征MSCT多平面重组观察及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婷婷 曹和涛 +2 位作者 黄虹 苏海 于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特征,探讨MSCT测量其大小的合理方法。方法两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20例40侧正常颞骨MSCT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沿听眦线(A法)、基线30°夹角线(B法)、水平线(C法)及听小骨(D法)重组Collins层面,沿锤... 目的观察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特征,探讨MSCT测量其大小的合理方法。方法两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20例40侧正常颞骨MSCT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沿听眦线(A法)、基线30°夹角线(B法)、水平线(C法)及听小骨(D法)重组Collins层面,沿锤砧关节长轴平行及垂直方向实时重组观察STR周壁形态,采用VR观察其大体形态特征,测量其最大深度(AP)和最大宽度(T)。取2位医师测量平均值作为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其变异系数,测量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STR前内、前外及前顶壁依据其气化程度呈不同程度弧形特征,后内和后外壁均较平直,大体形态呈现漏斗状。A^D四种方法AP均值依次为:(4.07±1.18)mm、(4.38±1.10)mm、(4.02±1.09)mm和(4.31±0.88)mm,其中,方法B和D显著大于方法A和C,变异系数:A>C>B>D;T均值分别为:(4.16±1.07)mm、(3.68±0.98)mm、(4.11±1.02)mm和(3.67±0.79)mm,其中,方法A和C显著大于方法B和D,变异系数:B>A>C>D。结论沿听小骨重组,解剖标志明确,操作简单,数据稳定,可作为测量STR大小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 多平面重组 测量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鼓室管上隐窝及其周围结构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鸣 陈心华 康仲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5,18,共4页
目的 :观察鼓室管上隐窝的胚胎发育和毗邻关系 ,为鼓室疾病的诊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取 12~ 3 5周死胎颞骨标本 48侧 ,采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学切片两种方法 ,观察管上隐窝和该区域重要结构的胚胎发育特点和局部解剖学关系。结果 :管... 目的 :观察鼓室管上隐窝的胚胎发育和毗邻关系 ,为鼓室疾病的诊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取 12~ 3 5周死胎颞骨标本 48侧 ,采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学切片两种方法 ,观察管上隐窝和该区域重要结构的胚胎发育特点和局部解剖学关系。结果 :管上隐窝在胚胎 2 0周出现 ,是上鼓室向前延伸的漏斗形骨龛 ,具有六个壁。骨帘在 2 4~ 2 8周出现。结论 :骨帘在匙突前方参与构成面神经管水平段外侧壁的一部分 ,切除骨帘是建立上鼓室通气和引流的理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 骨窜 发育 胎儿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术中双对比脑室造影的观察分析
17
作者 平龙兴 顾卫国 +2 位作者 刘建农 黄坚 朱风清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1年第Z1期143-144,共2页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成败与脑内靶点的精神与否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清晰显示脑内目标结构参考点,才能准确无误地确定靶点,尤其显示室间孔、前连合、松果体隐窝至关重要。为达到上述三者均显示清楚,我们在30例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22例进行了...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成败与脑内靶点的精神与否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清晰显示脑内目标结构参考点,才能准确无误地确定靶点,尤其显示室间孔、前连合、松果体隐窝至关重要。为达到上述三者均显示清楚,我们在30例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22例进行了双对比脑室造影,用过滤氧气12~15ml和小剂量Omnipaque 5~7ml注入脑室,简便、安全、满意。本组病例中有11例室间孔双壁显示清楚,17例松果体上隐窝清楚,14例松果体隐窝清晰。全部造影片均能符合手术需要。在22例中有7例造影剂少许外溢入大脑纵裂及小脑天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造影 立体定向术 室间孔 松果体 造影片 前连合 松果体 大脑纵裂 OMNIPAQUE 造影剂
下载PDF
高位网膜囊上隐窝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和涛 苏海 +4 位作者 陆健 王鸿帼 吴献华 黄虹 周亚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高位网膜囊上隐窝(HSOR)形成机制及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表现。方法搜集MSCT横断位腔静脉裂孔(VCH)和食管裂孔(EH)发现囊状脂肪或水样密度影122例,获取亚毫米数据作MPR,分析其形态、大小、毗邻、与网膜囊连通关系及... 目的探讨高位网膜囊上隐窝(HSOR)形成机制及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表现。方法搜集MSCT横断位腔静脉裂孔(VCH)和食管裂孔(EH)发现囊状脂肪或水样密度影122例,获取亚毫米数据作MPR,分析其形态、大小、毗邻、与网膜囊连通关系及相关临床特点。结果 122例中脂肪密度影104例,水样密度影18例,位于VCH和EH的依次为58例、8例和46例、10例。其形态以半月形、类圆形或椭圆形为主,EH者显著大于VCH者。121例MPR直观显示其底部裂隙状脂肪或水样密度影与网膜囊相连及19例胃左动脉、2例VCH网膜小血管穿越膈肌裂孔,证实HSOR为SOR脂肪积聚或积液突入膈肌裂孔形成。HSOR临床诊断肝硬化及>50岁人群检出率显著增多,其腹部矢状径也显著增大(P<0.05)。结论 VCH和EH内半月形、类圆形及椭圆形脂肪或水样密度影、底部与网膜囊相连及网膜血管穿越膈肌裂孔为HSOR的MSCT MPR特征性表现;肥胖、肝硬化及高龄是其形成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原文传递
耳科学
19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3年第5期186-190,共5页
关键词 耳科学 鼓膜穿孔 咽鼓管功能 耳软骨炎 中耳腔 鼓室 乳突窦 提肌 鼓室积液 中耳乳突炎
原文传递
听小骨显微外科解剖学的研究(摘要) Ⅱ.听小骨的动脉供应
20
作者 韩永坚 张克劬 章明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2年第1期40-41,共2页
20具新生儿尸体,由颈总动脉注入碳素墨汁乳胶液,福马林固定数天后,经耳后切口,凿开乳突,进入鼓窦。再除去鼓环,将鼓膜翻起,在解剖显微镜下,放大10至16倍,观察听小骨的动脉分布,并追溯其来源。初步观察结果如下。一、锤骨和砧骨的动脉:... 20具新生儿尸体,由颈总动脉注入碳素墨汁乳胶液,福马林固定数天后,经耳后切口,凿开乳突,进入鼓窦。再除去鼓环,将鼓膜翻起,在解剖显微镜下,放大10至16倍,观察听小骨的动脉分布,并追溯其来源。初步观察结果如下。一、锤骨和砧骨的动脉:锤骨和砧骨的动脉主要来自鼓室前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小骨 鼓室 砧骨长脚 动脉供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