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黏附分子通过诱导EMT促乳腺癌转移和耐药 被引量:9
1
作者 师锐赞 何倚帆 +3 位作者 牛亚楠 高宇 陈敏 张轩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4-939,共6页
目的研究上皮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在乳腺癌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方法确定EpCAM在非肿瘤癌旁组织(adjacent non-tumor tissues,ANTTs)和乳腺癌组织的表达;siRNA法敲低三阴性乳腺... 目的研究上皮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在乳腺癌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方法确定EpCAM在非肿瘤癌旁组织(adjacent non-tumor tissues,ANTTs)和乳腺癌组织的表达;siRNA法敲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EpCAM;Transwell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确定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中的EpCAM、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对于ANTTs,EpCAM在乳腺癌组织表达增多,转移灶中进一步上调;相对于乳腺癌MCF-7细胞,EpCAM在MDA-MB-231细胞高表达;敲低MDA-MB-231细胞的EpCAM表达可降低其迁移、侵袭能力,减少其BCRP结论EpCAM可能通过诱导EMT促进乳腺癌的转移和耐药,其分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黏附分子 上皮间质转化 乳腺癌耐药蛋白 WNT/Β-CATENIN通路 转移 耐药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洁 杨猛 +4 位作者 彭维朝 陈平 鲁瑶 马宏光 黄林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24-2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阳性率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41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进行CTC富集,甲苯胺蓝染色,CK联合上皮黏附分子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CTC。采用χ2检...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阳性率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41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进行CTC富集,甲苯胺蓝染色,CK联合上皮黏附分子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CTC。采用χ2检验分析CTC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外周血CTC阳性率与分子分型、原发肿瘤T分期及TNM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年龄、激素受体、Ki67、Her-2表达、淋巴结、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平均随访75.9±2.59个月,CTC阳性组与CTC阴性组在远处转移及死亡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555)。结论:乳腺癌外周血CTC的检测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黏附分子 TNM分期
下载PDF
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磁珠对人肝癌、胃癌细胞株特异性富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郝文斌 相芬芬 +5 位作者 乐红红 范嫣 许健 刘巧丽 吴蓉 康向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4-E9)免疫磁珠与上皮黏附分子(Epcam)磁珠的联合应用能否提高免疫磁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富集效率。方法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磁...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4-E9)免疫磁珠与上皮黏附分子(Epcam)磁珠的联合应用能否提高免疫磁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富集效率。方法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磁珠连接,制备成免疫磁珠。通过制备的两种免疫磁珠及两种免疫磁珠的联合应用分别对MCF-7,BEL-7402和BGC-823细胞进行富集率检测。结果4-E9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57.8%,Epcam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65.8%。4-E9免疫磁珠对MCF-7,BGC-823和BEL-7402细胞富集率分别为(44±5.33)%,(71±11.33)%和(78.3±8.46)%,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55.5±8.67)%,(78.88±13.11)%和(84.31±6.83)%,两种免疫磁珠联合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80.4±8.33)%,(85.125±6.77)%和(93.23±4.33)%,联合磁珠组较4-E9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3,0.04)。联合磁珠组较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0.03,0.04)。结论两种免疫磁珠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Epcam免疫磁珠对BEL-7402,BGC-823及MCF-7细胞富集率,4-E9抗体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E9 上皮黏附分子 循环肿瘤细胞
下载PDF
EPCAM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不同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原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永强 吴迪 +4 位作者 李丽 苏鹏 刘倩菲 张涛 娜仁图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散发性结直肠癌(CRC)中不同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原理。方法 收集139例CRC组织蜡块制作组织芯片,使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CAM、β-catenin, c-Myc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散发性结直肠癌(CRC)中不同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原理。方法 收集139例CRC组织蜡块制作组织芯片,使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CAM、β-catenin, c-Myc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并对EpCAM染色结果与CRC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139例散发性CRC病例中,EpCAM在CRC中呈细胞膜强表达者占85.7%,弱表达或缺失者占14.3%与高表达者相比,弱表达病例的TNM分期(P=0.003)及淋巴结转移率(P<0.001)显著升高,二者在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且弱表达者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c-Myc的核表达率及Ki-67的增殖指数均高于强表达者。结论 既往研究认为,EpCAM过表达是CRC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的指标,然而本研究表明,EpCAM在部分散发性CRC的病例中膜表达减弱,这样的病例具有更高的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其原因可能与调节膜内蛋白水解(RIP)导致EpCAM胞内结构域(EpICD)的蛋白水解裂解进入胞质触发信号级联,导致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黏附分子 结直肠癌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EP-CAM、N-CAM1及C-KIT与原发性肝癌分级、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8
5
作者 段松 杨杰斌 +1 位作者 石丹 李晖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8-343,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cellularadhesionmolecule,EP-CAM)、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l,N-CAMl)及C-K/T与原发性肝癌分级、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重庆三峡...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cellularadhesionmolecule,EP-CAM)、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l,N-CAMl)及C-K/T与原发性肝癌分级、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肝硬化及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收集患者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癌及对照组织EP-CAM、N-CAMl、C-KIT表达情况,并收集所有肝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EP-CAM、N-CAMl、C-KIT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EP-CAM、N-CAMl、C-KIT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AFP水平、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低中分化肿瘤、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类型为胆管上皮癌、混合型肝癌及出现肝内外转移的肝癌患者EP-CAM、N-CAMl、C-KIT阳性率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肝癌患者肝组织EP.CAM与N-CAMl、C-KIT表达呈正相关(P〈0.05),肝组织N-CAMl与C-KIT表达呈正相关(P〈0.05);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50%、53.75%、37.50%,随访3年存活患者,EP-CAM、N-CAMl、C-KIT阳性率低于1年及2年存活患者(P〈0.05)。结论EP-CAM、N-CAMl、C-KIT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肿瘤包膜情况、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预后均有一定的关系,且参与肝癌侵袭、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 C-KIT基因 肝脏祖细胞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秋菊 刘斌 +4 位作者 邢传平 苏勤军 董亮 钱震 高自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3例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及6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并比较两者不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3例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及6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并比较两者不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肠黏膜组织和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P<0.05);在结直肠癌中,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8.375,14.284,7.948,均P<0.05);ESA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16.918,15.195,10.395,7.681,均P<0.05);ESA的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4,P=0.000).结论:ESA与CD44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密切相关,同步检测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上皮特异抗原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CD326 CD44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β-环连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建柱 张祥宏 +4 位作者 吴文新 严霞 刘艳丽 王俊灵 王凤荣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EP CAM)和 β 环连蛋白 (β catenin)在子宫颈鳞癌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 14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8例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P CAM、β cateni...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EP CAM)和 β 环连蛋白 (β catenin)在子宫颈鳞癌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 14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8例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P CAM、β 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EP CAM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细胞膜的过表达率分别为 0、7.1%、2 0 .0 %、6 2 .5 %和 5 5 .3% ,其中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EP CAM的过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CINⅠ组 (P <0 .0 0 1)。正常宫颈鳞状上皮未见 β catenin的异常表达 ,CINⅠ、Ⅱ、Ⅲ和鳞状细胞癌组β 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2 8.6 %、4 0 .0 %、6 2 .5 %和 84 .2 % ,β catenin异常表达率随CIN分级的提高和癌变而相应增高。EP CAM的过表达与子宫颈鳞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0 1)。结论 EP CAM、β catenin可能参与了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过程 ,EP CAM的过表达、β 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子宫颈鳞状上皮癌变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 子宫肿瘤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Β-环连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分类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寒露 阴建 +4 位作者 陈立文 李宁 刘志安 胡志斌 沈洪兵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EpCAM)分类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NSCLC患者的外周血样品各7.5 ml,其中3例患者在每一治疗周期结束时采集外周血样品用于动态监测C... 目的:探讨利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EpCAM)分类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NSCLC患者的外周血样品各7.5 ml,其中3例患者在每一治疗周期结束时采集外周血样品用于动态监测CTCs。以阴性?磁性法分离和富集CTCs,经EpCAM和CK 7/8免疫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鉴定CTCs并计数。结果47例患者的血液样品中,表达EpCAM的CTCs检出率为48.9%(23/47),其中Ⅰ~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64.3%(9/14)、40.0%(4/10)和43.5%(10/23)。不表达EpCAM的CTCs检出率为87.2%(41/47),其中Ⅰ~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8.6%(11/14)、90.0%(9/10)和91.3%(21/23)。两类CTCs的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Ⅰ~Ⅱ期和Ⅲ期患者的两类CTCs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Ⅳ期患者的两类CTC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分期患者外周血中,不表达 EpCAM 的 CTCs 数量均明显高于表达 EpCAM 的 CTCs 数量(均 P<0.05)。Ⅳ期患者中,不表达EpCAM的CTCs>90%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30),不表达EpCAM的CTCs在50%~90%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P=0.001)。不表达EpCAM的CTCs>50%时,患者的治疗普遍无效( P=0.033)。结论 EpCAM 分类检测 CTCs,有助于评估NSCLC患者的远处转移和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治疗
原文传递
EPCAM、CD44和CD2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世斌 肖隆斌 +3 位作者 许峰峰 吴文辉 李守智 李明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联合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2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 目的:联合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2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5例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标本中EPCAM、CD44和CD24的表达。分析95例胃癌临床病理资料与这3种蛋白阳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EPCAM阳性56例(58.95%),CD44阳性41例(43.16%),CD24阳性56例(58.95%)。其中EPCAM+CD44+30例(31.58%),EPCAM+CD24+45例(47.37%),CD44+CD24+32例(33.68%),EPCAM+CD44+CD24+25例(26.32%)。(2)EPCAM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WHO组织学分型有关;CD44与BORRMANN分型、WHO组织学分型、CEA值有关;CD24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脏器侵犯有关;三者阳性与浸润深度、肿瘤位置、WHO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3)EPCAM、CD44阳性组的生存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CD44+CD24+与EPCAM-CD44-CD24-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AM、CD44和CD2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初筛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CD44 CD24 胃肿瘤
下载PDF
色素内镜联合细胞黏附分子检测对肠上皮化生型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振芹 赵卫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色素内镜Lugol′s液食管染色及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 )检测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内镜下怀疑BE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实验组)患者49例,行2% Lugol′s液食管染色,在食管不着色区或淡着色... 目的:探讨联合色素内镜Lugol′s液食管染色及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 )检测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内镜下怀疑BE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实验组)患者49例,行2% Lugol′s液食管染色,在食管不着色区或淡着色区靶向活检2~4块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检查,同时行免疫组化检测EpCAM 表达情况;B组(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随机活检2~4块,送 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病理诊断BE 39例,其中15例为肠化型,经免疫组化染色有28例EpCAM 阳性表达;对照组常规病理确诊BE 23例,其中8例为肠化型BE。两组BE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终肠化型BE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gol′s液食管染色指导下靶向活检可以提高BE的检出率,联合Ep-CAM检测可显著提高肠化型BE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gol's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BARRETT食管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志EpCAM和CD133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群雄 苏子剑 +1 位作者 王聪仁 庄建良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8-633,共6页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CD13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肝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人肝癌组织中EpCAM...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CD13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肝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人肝癌组织中EpCAM和CD133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和生存分析,研究EpCAM、CD133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133和EpCAM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癌旁组织中CD133未见表达。CD133在有血管浸润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浸润血管组(P<0.05),而术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400ng/mL、低分化和肿瘤浸润血管的癌组织中EpCAM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肝癌EpCAM蛋白表达与CD13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CD133表达强阳性的肝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CD133表达强度较低组。如果将EpCAM表达强阳性和中等阳性的肝癌患者合为一组,可见EpCAM中-强阳性表达的肝癌患者生存期短于EpCAM低表达者。通过术前AFP水平分层分析可见,术前AFP水平>400ng/mL组中EpCAM中-强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期与低度阳性表达患者相比明显缩短。肿瘤数目、术前AFP水平、有无肿瘤包膜和CD133表达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D133和EpCAM可能参与肝癌发展的恶性进程,其高表达提示肝癌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推测EpCAM+AFP+可能是肝癌恶性程度更高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抗原 CD133 基因表达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CAM、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付丽梅 杨名辉 +1 位作者 付明霞 李新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835例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观察组),其中腺腔A型229例份(A组)、腺腔B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835例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观察组),其中腺腔A型229例份(A组)、腺腔B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263例份(B组)、腺腔B型(HER2阳性)92例份(C组)、HER2过表达型90例份(D组)、三阴型161例份(E组),另取60例份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作对照(对照组),检测各组Ep CAM、Vimentin、N-Cadherin,并分析三者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Ep CAM、Vimentin、N-Cadherin阳性率分别为53.4%、11.4%、9.7%,对照组分别为11.7%、0、0,两组比较,P均<0.05;A、B、C、D、E组Ep CAM阳性率两两比较(除D组分别与B、E组比较外),A组Vimentin阳性率分别与B、C、D、E组比较,B组Vimentin阳性率分别与E组比较,E组N-Cadherin阳性率与A、B组比较,B组N-Cadherin阳性率分别与C、D组比较,P均<0.05。Ep CAM、Vimentin、N-Cadherin表达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临床分期有关,而且Ep CAM与HER2有关(P均<0.05)。观察组中Ep CAM与Vimentin、N-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0.214、0.136,P均<0.05),A、C、E组中Ep CAM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301、0.290、0.270,P均<0.05),C、E组中Ep CAM与N-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0.003、0049,P均<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 CAM、Vimentin、N-Cadherin表达升高,尤其在三阴型中呈高表达,其可能参与该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波形蛋白 N-钙黏附蛋白
下载PDF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与肺癌、乳腺癌及部分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崔佳丽 王清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最早在结肠癌细胞中被发现,其可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及信号转导等过程。正常情况下,EpCAM仅表达于正常上皮细胞,然而研究发现,其在人类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中存在且高表达。EpCAM参与肿瘤进...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最早在结肠癌细胞中被发现,其可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及信号转导等过程。正常情况下,EpCAM仅表达于正常上皮细胞,然而研究发现,其在人类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中存在且高表达。EpCAM参与肿瘤进展的多个环节,其在肿瘤中独特的表达模式也使其成为最重要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pCAM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肺癌、乳腺癌和部分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揭示了EpCAM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其作为治疗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肺肿瘤 乳腺肿瘤 结肠肿瘤 胃肿瘤 肝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综述
下载PDF
靶向下调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对结直肠癌干细胞功能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涂雪松 胡利霞 +1 位作者 瞿广桥 徐慧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靶向下调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CAM)对结直肠癌干细胞增殖、侵袭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肿瘤微球法从人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中获取结直肠癌干细胞,用结直肠癌干细胞表面特殊标志物[ECAM和人类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对其进行鉴... 目的研究靶向下调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CAM)对结直肠癌干细胞增殖、侵袭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肿瘤微球法从人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中获取结直肠癌干细胞,用结直肠癌干细胞表面特殊标志物[ECAM和人类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对其进行鉴定并进行后续研究。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介导完成转染,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ECAM抑制组),对照组(转染公共抑制剂lipofectamine 2000-抑制剂),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并进行培养,取3组对数期的细胞分别给予几个浓度(1,5,10,15,20,25,30,35,40,45,50 mg·L^(-1))伊立替康和几个浓度(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 mg·L^(-1))卡培他滨,继续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用药前后3组细胞中ECAM mRNA的表达水平,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用药前后3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药物敏感性,用Transwell小室检测3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在富集前后的LoVo细胞系中,EpCAM^+CD44^+双阳结直肠癌干细胞的百分率分别是0.95%,85.78%,与富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中EpCAM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17±0.64,7.94±0.83,2.16±0.12,对照组和实验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组细胞构建成功。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中侵袭细胞分别为79.22±5.25,80.12±4.89,31.23±2.36。对照组和实验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伊立替康对结直肠癌干细胞的IC_(50)分别为(20.25±4.35),(19.22±3.99),(10.24±2.04)mg·L^(-1);这3组的卡培他滨对结直肠癌干细胞的IC_(50)分别为(320.13±23.65),(315.79±21.03),(250.22±15.45)mg·L^(-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下调ECAM可以有效地抑制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干细胞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人类细胞分化抗原44 增殖 侵袭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OX-LDL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对TLR-4和EpCA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为 张葵 +2 位作者 张宸豪 李强 李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5、50、100和200mg·L-1 OX-LDL),处理...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5、50、100和200mg·L-1 OX-LDL),处理后细胞继续培养24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周期与凋亡以及EpCAM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50、100和200mg·L-1 OX-LDL组ECV-304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活力和MMP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25和50mg·L-1 OX-LDL组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而G0/G1期细胞略减少,SubG1期细胞(凋亡细胞)随OX-LDL浓度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50mg·L-1 OX-LDL组24h时ECV-304细胞膜表面TLR-4和EpCAM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OX-LDL具有提高内皮细胞ROS水平、降低细胞活力和MMP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损伤效应,此过程中ECV-304细胞中TLR-4和EpCAM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活性氧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TOLL 样受体-4
下载PDF
E-cad及EpCA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猷伟 方旖骅 +1 位作者 杨媛媛 颜士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9-632,共4页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黏素(E-cad)及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0例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30例复杂型或伴不典型增生子宫...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黏素(E-cad)及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30例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30例复杂型或伴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40例子宫内膜癌中Ecad及EpCAM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E-cad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至癌性内膜的发展过程中以及随着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转移及FIGO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EpCAM则反之(P<0.05);E-cad及EpCAM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E-cad蛋白的低表达与EpCAM蛋白的高表达和两者之间的负相关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关,同时提示了以Wnt信号通路为基础的分子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上皮型钙黏素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DNA双加氧酶TET家族蛋白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红英 张军 《中国医药》 2023年第9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探讨TET家族蛋白1(TET1)在调控上皮性卵巢癌(EO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EOC细胞系中瞬时转染TET1过表达质粒,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EOC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免疫... 目的探讨TET家族蛋白1(TET1)在调控上皮性卵巢癌(EO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EOC细胞系中瞬时转染TET1过表达质粒,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EOC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EpCAM上游转录因子β-连环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检测β-连环蛋白的上游抑制因子叉头框基因O4(FOXO4)基因启动子区5hmC和5mC含量变化。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TET1与FOXO4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情况。利用EOC组织芯片对TET1与β-连环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过表达TET1明显抑制EOC细胞系OVSAHO和JHOS4的细胞迁移能力,且明显抑制EpCAM的表达。TET1过表达后促进β-连环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发生变化,其核内聚集明显减少,β-连环蛋白与EpCAM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亦明显减少。TET1过表达可以促进FOXO4的表达,进而抑制β-连环蛋白进入细胞核发挥转录因子作用。当FOXO4表达被敲低后,β-连环蛋白的细胞核内分布明显增加。在浆液性卵巢腺癌组织样本中,71.8%(28/39)TET1表达呈阳性,15.4%(6/39)β-连环蛋白表达呈阳性,TET1与β-连环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χ^(2)=4.745,P=0.030)。结论TET1通过调控FOXO4/β-连环蛋白/EpCAM轴抑制EOC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TET家族蛋白1 Β-连环蛋白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叉头框基因O4
下载PDF
EpCAM,Vimentin和N-Cadherin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新军 马风妹 +2 位作者 付丽梅 付明霞 吴戈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753-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EpCAM、Vimentin和N-Cadherin在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法检测161例TNBC中EpCAM、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pCAM、Vimentin... 目的:探讨EpCAM、Vimentin和N-Cadherin在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法检测161例TNBC中EpCAM、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pCAM、Vimentin及N-Cadherin在161例TNB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2.1%、20.5%、17.4%。EpCAM表达与Vimentin、N-Cadherin均具有正相关性。EpCAM和Vimentin蛋白阳性率均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淋巴结阳性、TNM分期增高而增高(均为P<0.05);N-Cadherin表达率随着TNM分期增高而增高(P=0.000)。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显示,EpCAM、Vimentin和N-Cadherin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均为P<0.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当仅经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校正时,EpCAM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26),但纳入Vimentin和N-Cadherin后,EpCAM则不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5)。结论:EpCAM在TNBC中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并与EMT关系密切,EpCAM与EMT可能参与TNBC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上皮-间质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EpCAM和CK1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宇珊 《现代医学》 2016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胃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胃癌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确诊胃癌并在胃肠外科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手术的105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胃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其与胃癌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确诊胃癌并在胃肠外科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手术的105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所获得的胃组织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两组组织芯片Ep CAM和CK19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比两组阳性率的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中Ep CAM和CK19的表达与胃癌的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p CAM和CK19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为35.282、15.137,均P<0.05)。Ep CAM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以及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为0.585、0.514、0.623、1.025,均P<0.05);CK19与上述各因素无相关性(P>0.05)。Ep CAM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0.605,P<0.05);CK19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Ep CAM和CK19在癌变胃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未癌变的胃组织,且Ep CAM与胃癌的转移呈正相关,与其预后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角蛋白19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琦文 叶再元 +2 位作者 徐继 赵仲生 王元宇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443-44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EPCAM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EPCAM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EPCAM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EPCAM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EPCAM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92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50例(54.3%)EPCAM蛋白为阴性表达,42例(45.7%)呈弱阳性表达。在436例胃癌组织中,EPCAM蛋白高表达179例(41.1%),低表达257例(58.9%),主要在细胞包膜表达。EPCAM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0 05)。EPCAM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57 2%)明显低于EPCAM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17.3%,P<0.05)。Ⅰ、Ⅱ和Ⅲ期EPCAM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EPCAM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Ⅳ期EPCAM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EPCAM表达、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均P<0.05)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CAM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的TNM分期显著相关,提示EPCAM可以作为胃癌的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以及治疗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侵袭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