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 被引量:93
1
作者 摆万奇 张永民 +1 位作者 阎建忠 张镱锂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6-212,i003,共8页
基于1967、1987和2000年三期遥感数据和1:25万数字高程模型,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在地形、海拔、水系、道路交通、城镇和居民点分布等多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中,筛选出不同时期对大渡河上游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其... 基于1967、1987和2000年三期遥感数据和1:25万数字高程模型,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在地形、海拔、水系、道路交通、城镇和居民点分布等多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中,筛选出不同时期对大渡河上游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具有决定作用的驱动因子,并生成相应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概率适宜图,然后采用CLUE-S模型,模拟分析了1987年和2000年两个时点上金川、壤塘和马尔康三县18665 km2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用当年的现状图检验对比的结果表明,模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Kappa值分别达到0.86和0.89。在此基础上,针对三种政策情景,应用相同模型模拟预测了研究地区2010年时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CLUE-S模型 驱动因子 居民点 Logistic逐步回归 政策 城镇 上游地区 海拔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被引量:81
2
作者 张惠远 刘桂环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A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流域水资源 生态补偿机制 机制设计 流域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游地区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 被引量:65
3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40,1+1,共39页
本期发表了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的清理简报。牟托石棺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石器,是岷江上游地区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出土文物中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现象,反映了当地同周边地区的密切交往。
关键词 陪葬坑 石棺墓 出土器物 青铜器 石棺葬 长方形 玉石器 茂县 上游地区 重大发现
原文传递
长江上游地区滑坡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量:47
4
作者 夏金梧 郭厚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9-22,32,共5页
在长江上游地区100km2的范围内,共普查发现滑坡1736处,总体积133.97亿m3,滑坡平均密度1.37个/km2.平均面变形率1333.03万m3/1000km2。其中尤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的三大片即陇南陕南片、金沙江下游片及长江三峡库区片分布最为... 在长江上游地区100km2的范围内,共普查发现滑坡1736处,总体积133.97亿m3,滑坡平均密度1.37个/km2.平均面变形率1333.03万m3/1000km2。其中尤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的三大片即陇南陕南片、金沙江下游片及长江三峡库区片分布最为密集,具有规模大、活动性高、危害严重的特点.且近年来活动的频率和强度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在控制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中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上游地区 滑坡 分布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宫渊波 麻泽龙 +2 位作者 陈林武 胡庭兴 张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2,36,共6页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效益是研究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营造和自然恢复的湿地松林、桤柏混交林、刺槐(灌木)林 、刺槐林 和桤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冠截留、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能力、土壤渗...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效益是研究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营造和自然恢复的湿地松林、桤柏混交林、刺槐(灌木)林 、刺槐林 和桤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冠截留、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能力、土壤渗透性和枯落物持水性,作为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的指标,对不同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机理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明显高于农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的水源涵养效益也有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桤柏混交林、湿地松林、桤木林等优良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当前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工程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上游地区 低山暴雨区 水土保持林 结构模式 水源涵养效益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贡璐 潘晓玲 +2 位作者 师庆东 王志明 高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5,共5页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3S技术和数理...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3S技术和数理统计软件,在现代绿洲-荒漠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的分析了1990年~2000年塔里木河上游地区阿克苏-阿瓦提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同时对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10年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显著,农田、居民点、盐碱地景观大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水域、湿地景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整个地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减少,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增加,人类对生态景观的干扰程度不断增强.引起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为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是引起农田变化的主要因子.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景观更趋破碎,这也是人类改造与利用自然景观的趋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格局变化 塔里木河 因子分析 景观空间格局 陆地生态系统 上游地区 水土资源 人类活动 生态脆弱带 景观生态学 2000年 1990年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优势度指数 环境危机 开发程度 统计软件 3S技术 研究成果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赵虎 晏磊 季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在干旱区 ,水资源十分匮乏。若能有效的控制塔里木河上游耕地面积的扩张 ,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则能解决塔里木河流域长期以来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 ,这对塔里木河流域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上游土地利用动态... 在干旱区 ,水资源十分匮乏。若能有效的控制塔里木河上游耕地面积的扩张 ,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则能解决塔里木河流域长期以来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 ,这对塔里木河流域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则为上游耕地现状和趋势发展提供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本文利用 1 95 9年、1 983年、1 992年和 1 996年四个时期的航片及卫片资料 ,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典型图幅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和居民点面积逐年扩大 ,湖泊面积明显缩小 ,而天然植被面积趋于缩小 ,难利用面积变化不大。为此 ,有关部门应严格控制目前这种耕地继续扩张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上游地区 土地资源
下载PDF
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罗开玉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3-436,共24页
古代川西高原、滇西高原及西藏东邮高原、即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岷江流域,无论是史前时代还是历史时代,有关文献记载都极为简略。建国以后,这一地带的文物考古工作,以调查清理石棺葬为主。石棺葬的基本特点是:用石板... 古代川西高原、滇西高原及西藏东邮高原、即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岷江流域,无论是史前时代还是历史时代,有关文献记载都极为简略。建国以后,这一地带的文物考古工作,以调查清理石棺葬为主。石棺葬的基本特点是:用石板或小石块砌墓室;以一次葬、单人葬为主;除晚期少数火葬墓外,一般不用葬具。通过大量的工作,我们逐步认识到石棺葬是古代这一地带的主要墓葬类型,早在当地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当中原地区夏商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石棺墓 石棺葬 川西高原 墓葬形制 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 雅砻江 青衣江流域 西部高原
原文传递
论贾湖一期文化遗存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弛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3,共8页
舞阳贾湖遗址位于河南南部的淮河上游地区,遗址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1983~2001年共发掘7次,揭露面积为2600多平方米。这是当时所知裴李岗文化时期面积最大、发掘面积最大、揭露遗存最丰富的遗址。前6次的发掘报告完整地报道了发掘的... 舞阳贾湖遗址位于河南南部的淮河上游地区,遗址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1983~2001年共发掘7次,揭露面积为2600多平方米。这是当时所知裴李岗文化时期面积最大、发掘面积最大、揭露遗存最丰富的遗址。前6次的发掘报告完整地报道了发掘的内容,将所有遗存分为三期九段,通过与周边其他同时期文化和遗存的对比,认为贾湖这三期遗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发掘报告 贾湖遗址 2001年 裴李岗文化 上游地区 地方特征 面积
原文传递
嫩江上游流域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祥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903-907,共5页
以 2级流域为研究单元 ,在流域结构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森林类型对降水再分配的观测 ,从林分、生态系统和流域不同尺度和水平上定量分析了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流域的水量平衡 .结果表明 ,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 以 2级流域为研究单元 ,在流域结构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森林类型对降水再分配的观测 ,从林分、生态系统和流域不同尺度和水平上定量分析了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流域的水量平衡 .结果表明 ,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率最大 ,表现出比天然白桦林、天然黑桦林和天然阔叶混交林具有较强的蓄水和拦截功能 .蒸散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输出的主要形式 ,天然阔叶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径流量相对较小 .蒸散也是农田和草地水分输出的主要形式 ,它们的蒸散值分别占降雨量的 91 0 6 %、81 0 2 %,草地蒸散值大于森林 ,具有较小的径流 ,表现出很强的蓄水保水作用 ,而农田蒸散值小于森林 ,径流量最大 .流域总蒸散占降水的 80 84%,径流占 2 3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流域 生态系统 森林 水量平衡 上游地区 森林类型
下载PDF
小米起源的研究——植物考古学新资料和生态学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志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S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小米 生态环境 谷子 地理环境 兴隆沟遗址 上游地区 磁山遗址 粟类作物 西辽河 谷粒 地点 栽培品种 祖本 种属鉴定 植物考古学 植硅石分析
下载PDF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长周期水文效应及管理策略——以太湖上游地区蠡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恒鹏 杨桂山 +1 位作者 刘晓玫 万荣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0-455,共6页
长周期水文效应作为不同强度暴雨事件的综合反映,对流域规划和管理决策非常重要。以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84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段TM/ETM获得土地利用分布地图,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并基于研究区30年的降水序列... 长周期水文效应作为不同强度暴雨事件的综合反映,对流域规划和管理决策非常重要。以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84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段TM/ETM获得土地利用分布地图,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并基于研究区30年的降水序列,应用长周期水文分析模型L-THIA(Long-TermHydrologicImpactAssess-ment),计算3个时段土地利用特征对暴雨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文效应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减少流域水文效应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土地利用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水田、旱田向建筑用地的转化,从1984年到2002年,城镇及居民地扩展占流域总面积的4.1994%,地表径流量增加了6.17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文效应有较大差别,林地、湖滩湿地的敏感性最大,其次是水田和旱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水文效应 管理策略 长周期 河流域 上游地区 1984年 Impact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2000年 1995年 2002年 地表径流量 管理决策 流域规划 太湖地区 降水序列 分析模型 分析结果 建筑用地 研究区 敏感性
下载PDF
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明举 周海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587,591,共4页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和主要的污染源,三峡工程的建设也使得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更显紧迫,因此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点在于上游地区的综合治理...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和主要的污染源,三峡工程的建设也使得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更显紧迫,因此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点在于上游地区的综合治理,其关键是加大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的投入。文章提出了要切实加强长江流域的统一管理,加强立法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中国 生态环境 污染治理 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 上游地区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经验对促进长江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启示 被引量:18
14
作者 金泽虎 李青青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7,共8页
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在内的九个省和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均在其流域内,总体上覆盖大约20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人口和国内生产总... 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在内的九个省和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均在其流域内,总体上覆盖大约20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成。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和活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贸易便利化 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 综合保税区 经济发展 上游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效应 通关单
下载PDF
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 被引量:17
15
作者 盛丹平 郑云飞 蒋乐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2,F0002,共4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浦江县 浙江 稻作遗存 长江下游 上山 早期 上游地区 组成部分 河谷地带
下载PDF
红马山文化辨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伟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共16页
关键词 文化 嫩江流域 小兴安岭 上游地区 下游地区 松嫩平原 30年代 齐齐哈尔
原文传递
淮河上游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一鸣 黄春长 庞奖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通过对淮河上游地区河南新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粒度的测量分析,揭示了淮河上游地区沙质黄土和古土壤的物质来源。该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明显低于黄土高原区,而粒度明显比黄土高原区粗,属于沙质黄土。通过两地区粒度分布... 通过对淮河上游地区河南新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粒度的测量分析,揭示了淮河上游地区沙质黄土和古土壤的物质来源。该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明显低于黄土高原区,而粒度明显比黄土高原区粗,属于沙质黄土。通过两地区粒度分布的对比,揭示了它们有不同的粉尘源区,分属于不同的风成系统。淮河上游地区黄土是近源风尘沉积物,粉尘主要来源于孟津以东黄河冲积、洪积扇的松散河流沉积粉沙,实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产物。黄河的频繁决口、改道、泛滥沉积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其粗颗粒粉尘产生和搬运堆积的动力是东北风。淮河上游地区全新世早期粉尘是近源粗颗粒堆积,堆积速率可达18 6cm/ka,是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2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物质来源 古土壤 黄土高原区 堆积速率 源区 磁化率 上游地区 水土流失 淮河
下载PDF
基于土壤^(137)Cs监测的土壤侵蚀与有机质流失——以密云水库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华珞 张志刚 +4 位作者 李俊波 冯琰 赵红 尹逊霄 朱凤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3,共6页
本文运用137Cs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北京重要的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及白河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状况与有机质流失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量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0~20cm土层中山坡上137Cs含量低于坡中、坡下,但若山顶具有缓坡或山角下具有... 本文运用137Cs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北京重要的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及白河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状况与有机质流失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量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0~20cm土层中山坡上137Cs含量低于坡中、坡下,但若山顶具有缓坡或山角下具有陡坡则137Cs含量变化规律相反。根据水利部标准与土壤137Cs监测结果,密云水库周边大部分地区基本属于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部分地区侵蚀情况严重,达到了剧烈侵蚀的程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分布有很大影响,有机质含量分布为灌丛>林地>果园>农田;上游地区有机质含量高于水库周边地区土壤,表明人为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和有机质的流失。对于景观单一,地域较小的采样区进行三次曲线数学模拟,其相关系数高达0.9左右,表明在监测土壤137Cs、210Pb含量变化的同时,可以利用小区域数学模型直接预报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密云水库 土壤侵蚀 流失 土壤有机质含量 核素示踪技术 含量变化规律 土地利用方式 ^210PB 上游地区 周边地区 部分地区 试验结果 监测结果 含量分布 人为活动 数学模拟 三次曲线 相关系数 预报预测 数学模型 水利部
下载PDF
論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分期与族属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复华 李绍明 《四川文物》 1986年第2期2-10,共9页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就已有的资料看,它已影响川、滇两省。如四川木里县的石棺葬、云南德钦县的石棺墓和宁蒗县的古墓的文化内涵,均与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义有一定关系。此外,在阿坝、甘孜两个藏...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就已有的资料看,它已影响川、滇两省。如四川木里县的石棺葬、云南德钦县的石棺墓和宁蒗县的古墓的文化内涵,均与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义有一定关系。此外,在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雅安地区一些地方亦有石棺葬文化的发现。由于除阿坝州的古墓的石棺葬文化遗存发现较多,资料比较系统外,其他地区的石棺葬文化遗存则发现较少,材料亦不够系统,故目前对这类文化尚难于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仅就阿坝州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文化的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剖析,即: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 西南地区 文化遗存 文化影响 石棺墓 少数民族 古羌人 上游地区 阿坝州 羌族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土壤水盐变化与作物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新 李国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16,共6页
本文利用塔里木河上游灌区阿克苏水平衡站的有关试验观测资料,对绿洲农田地下水、土壤中水和盐的运动及植物耐盐性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土壤水盐运动的某些规律。
关键词 土壤 作物 塔里木河 上游地区 水分 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