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邹倩 冯莉娟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678-16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间质瘤(GIST)侵袭危险性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41例完善超声胃镜检查并且经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GIST患者的超声内镜结果及病理资料,分析超声胃镜特点与其侵袭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 141例患者,共有142处G...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间质瘤(GIST)侵袭危险性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41例完善超声胃镜检查并且经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GIST患者的超声内镜结果及病理资料,分析超声胃镜特点与其侵袭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 141例患者,共有142处GIST病灶。其中病灶位于食管的病例占9.2%,位于胃内的病例占86.6%,位于十二指肠的病例占4.2%。超声胃镜所测得的肿瘤直径0.38~7.55cm,中位大小为1.94 cm。139处病灶(97.9%)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其余3处病灶起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20处病灶(14.1%)形状不规则;7处病灶(4.9%)边界不清;42处病灶(29.6%)内部回声欠均匀,另有27处病灶(19.0%)表面可见溃疡糜烂,8处病灶(5.6%)发生囊性变,7处病灶(4.9%)可见钙化灶,11处病灶(7.7%)周围存在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42处上消化道GIST病灶核分裂象≤5/50HPF占87.3%,5/50HPF<核分裂象≤10/50HPF占11.3%,病灶核分裂象>10/50HPF占1.4%;按侵袭危险性分组,极低度侵袭危险性(VLR)组共71处病灶(50%)、低度侵袭危险性(LR)组共45处病灶(31.7%)、中度侵袭危险性(IR)组共17处病灶(12.0%)、高度侵袭危险性(HR)组共9处病灶(6.3%)。超声测得VLR组GIST直径为1.25(0.86,1.60)cm、LR组GIST直径为2.57(2.11,3.56)cm、IR组GIST直径为4.15(3.39,4.72)cm、HR组GIST直径为5.02(4.18,6.75)cm。4组间GIST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胃镜提示上消化道GIST存在肿瘤大小>3 cm、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溃疡糜烂、囊变、钙化以及周围区域淋巴结肿大等8项特点中的2项或以上特点,判断其为中高度侵袭危险性,反之则判断其为低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性,其分级结果与改良NIH标准的符合率可达83.1%。结论上消化道GIST超声胃镜下的特点能有效预测其侵袭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超声内镜 侵袭危险性
下载PDF
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及内镜超声在其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程斌 邹晓平 李兆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与传统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不同,其具有c-kit(CD117)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和一些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如何早期确诊GISTs并判断其分化方向和程度对制订...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与传统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不同,其具有c-kit(CD117)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和一些特殊的形态学特征.如何早期确诊GISTs并判断其分化方向和程度对制订治疗策略,防止转移与复发极为重要.一些学者应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观察了上消化道间质瘤(stromal cell tumors,SCTs)的声像学特征、病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也有学者采用EUS引导下细针穿刺,行细胞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获得术前确诊.现从以下几方面综述目前人们对GISTs的认识和理解,以及EUS在GISTs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内镜检查 超声检查 诊断 声像学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郑斯杰 王庆华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ual刀、IT刀进行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病变。结果 25例上消...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ual刀、IT刀进行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病变。结果 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中,位于胃窦7例、胃底5例、胃体7例、贲门1例、食管5例。病变大小为0.8~3.0cm,平均(1.6±0.6)cm。25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剥离。ESD手术时间为30~98min,平均(55.8±18.5)min。3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2例应用和谐夹及尼龙绳圈套扎成功闭合,1例行腹腔镜修补术。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100mL,术后均未出现迟发性穿孔和迟发性出血。结论 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上消化道间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疗效、出血量及并发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锦华 刘耀刚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2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对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28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ESD治疗,分析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对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28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ESD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围术期生理应激指标情况。结果:患者创面出血量在100mL以下,手术时间在30~100min以内。患者手术后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患者住院时间最短6d、最长12d,平均住院时间(9.00±3.00)d。发生出血并发症患者3例、穿孔患者2例、吞吐困难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经针对性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均消失。与术前相比,手术后第5d,患者CD3^(+)、CD4^(+)、CD8^(+)、CD4^(+)/CD8^(+)、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血清中皮质醇(Co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1、1.719、1.076、1.013、0.958、1.537,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应用ESD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创面出血量较少,手术并发症少,且不会对其免疫功能造成较大影响,生理应激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 上消化道间质 疗效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莺 徐雷鸣 +1 位作者 周敏 张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9年第12期31-32,共2页
目的总结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行超声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间质瘤的36例患者,行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治疗并给予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以及相应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34例顺利... 目的总结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行超声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间质瘤的36例患者,行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治疗并给予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以及相应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34例顺利完成治疗;1例术中黏膜剥离出血,1例由于误扎正常胃底黏膜而穿孔,均经止血及外科治疗好转。34例1个月后复查病灶完全脱落,2例二次手术病灶脱落;1例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效果好,并发症少,良好的配合技术和护理措施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绳结扎 内镜 上消化道间质 护理
下载PDF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间质瘤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喻文强 《右江医学》 2015年第3期365-368,共4页
上消化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目前普遍认为其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1983年Mazur等首次提出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GIST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证据和免疫组化标记,但因GIST一般起源于固有肌层,位置... 上消化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目前普遍认为其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1983年Mazur等首次提出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GIST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证据和免疫组化标记,但因GIST一般起源于固有肌层,位置深,经内镜活检一般钳取不到需要的组织,因此其诊断主要依据内镜、超声内镜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内镜 治疗 切除
下载PDF
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芳 程斌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7年第6期384-387,共4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内镜超声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4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内镜下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吉波 姚海芳 梁金荣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895-897,共3页
上消化道间质瘤(uper degestive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UDISTs)是生长于上消化道的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呈非定向分化的间叶肿瘤.常规活检只能夹取表面正常的黏膜,不能明确性质,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或门诊随访,... 上消化道间质瘤(uper degestive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UDISTs)是生长于上消化道的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呈非定向分化的间叶肿瘤.常规活检只能夹取表面正常的黏膜,不能明确性质,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或门诊随访,现在随着超声内镜的应用和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内镜下治疗 间质干细胞 内镜下切除 常规活检 间叶肿 定向分化 门诊随访
下载PDF
上消化道间质瘤1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晨智敏 张红光 +1 位作者 李雅君 皋岚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师 许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23-3625,共3页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已经病理学证实的80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分析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结果:CIST患者根据...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已经病理学证实的80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分析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结果:CIST患者根据危险性评估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组、高度侵袭危险性组两组。Logistic回归分析,低度侵袭危险性组患者与高度侵袭危险性组患者在超声内镜的肿瘤大小、肿瘤表面是否光滑、形态是否规则、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等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生长方式、肿瘤患病部位等特征无差异性(P>0.05),说明这2项因素与肿瘤的侵袭危险无相关性。肿瘤大小是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最危险的独立性因素因素(OR=4.745),表面是否光滑(OR=4.125)、形态是否规则(OR=4.065)、回声是否均匀(OR=3.854)、边界是否清晰(OR=3.687)也是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关键因素。结论: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有肿瘤大小、肿瘤表面是否光滑、形态是否规则、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等5个因素。内镜检查显示直径越大、表面不光滑甚至溃烂、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上消化道肿瘤的侵袭危险性越大,反之,侵袭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超声内镜 侵袭危险性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贻超 吴华平 +1 位作者 陈胜君 汪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间质瘤(uppe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8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治的5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GIST的胃镜及超声内镜影像特点。结果病理标本...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间质瘤(uppe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8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治的5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GIST的胃镜及超声内镜影像特点。结果病理标本检查所见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表面特征与胃镜、超声胃镜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17和CD34在极低侵袭风险组、低侵袭风险组、中侵袭风险组、高侵袭风险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7(41.1%)、24(96.0%)、5(100%)和0(0)、6(35.3%)、23(92.0%)、5(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17和CD34的阳性表达、肿瘤直径≥5 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表面粗糙伴溃疡或出血及回声不均匀是GIST侵袭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超声胃镜 侵袭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改良术在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吴联晖 宋鹏 +2 位作者 罗佳 林明芳 黄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改良术在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行内镜下治疗的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77例,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分为传统组22例与改良组55例,传统组患者予以内...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改良术在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行内镜下治疗的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77例,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分为传统组22例与改良组55例,传统组患者予以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改良组患者予以ESE改良术治疗,术后随访1.0~1.5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转外科手术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病理和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穿孔率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少于传统组(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2年,术后复查胃镜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改良的ESE技术应用于上消化道间质瘤治疗,不仅可完整切除瘤体,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内镜黏膜下肿挖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在上消化道小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承霖 蔡奇志 +3 位作者 翁忠 陈长旦 苏妙芳 王雯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究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在上消化道小间质瘤(sGIST)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病理意义。[方法]入选80例经内镜切除并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sGIST(直径≤2 cm)患者设为sGIST组,外科手术切除20例直径在>2~5 cm胃间质瘤设... [目的]探究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在上消化道小间质瘤(sGIST)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病理意义。[方法]入选80例经内镜切除并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sGIST(直径≤2 cm)患者设为sGIST组,外科手术切除20例直径在>2~5 cm胃间质瘤设为间质瘤组、同期病理证实为恶性间质瘤(直径>5~8 cm)的20例患者设为恶性组,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表达情况。[结果]恶性组患者的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阳性表达水平显著大于间质瘤组及sGIST组(P<0.05)。不同NIH危险度分级的患者,其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危险度与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kit蛋白、Ki67、CyclinD1、CyclinD3表达在上消化道sGIST已经出现表达,而且其表达程度与间质瘤NIH危险分级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上消化道sGIST恶性程度的指标,对于上消化道sGIST预后判断具有较大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KI67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D3 C-KIT蛋白
原文传递
上消化道间质瘤(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晨智敏 皋岚湘 +1 位作者 张红光 李雅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间质 上消化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