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电影化:夏衍剧作审美价值的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斯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夏衍的创作是在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思潮的交汇、冲击、影响中走向成熟的。他的作品被称为"现代现实主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理念。戏剧电影化是夏衍剧作的独创之处,有着特定的"上海语境"... 夏衍的创作是在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思潮的交汇、冲击、影响中走向成熟的。他的作品被称为"现代现实主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理念。戏剧电影化是夏衍剧作的独创之处,有着特定的"上海语境"和"蒙太奇"等电影手法的影响。研究夏衍戏剧创作的电影化倾向,可以窥探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的建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衍 戏剧电影化 上海语境 审美价值 蒙太奇
下载PDF
上海语境与沈从文1928—1931年文学创作的关联及其他 被引量:1
2
作者 龙永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上海是现代中国最为摩登的都市,也是中国最大的租界。沈从文与上海的对话,是一种靠近与疏离、拥抱与拒绝的错杂混沌。为了获得上海读者的"大多数",沈从文集中书写了湘西与都市的爱欲生活,并对上海语境中暧昧情色趣味表现出了... 上海是现代中国最为摩登的都市,也是中国最大的租界。沈从文与上海的对话,是一种靠近与疏离、拥抱与拒绝的错杂混沌。为了获得上海读者的"大多数",沈从文集中书写了湘西与都市的爱欲生活,并对上海语境中暧昧情色趣味表现出了一定的顺应;为了追随上海语境中异域风、新奇风的时潮,他将湘西书写成上海人眼中的异域,并创作了许多极富浪漫意味的苗家传奇。与此同时,他也对上海语境进行着抗争,并致力于自我文学世界的构建。上海时期,其文学世界"城—乡"对照格局基本成型,其以爱欲为基点的生命哲学得以生成。再有,他对苗族族裔的凸显与苗族传奇的书写,不仅让其叙事获得了浪漫的诗性,也有着摆脱租界语境下民族认同危机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语境 沈从文 情色暧昧 异域情调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上海语境中顺应与抗争的混同——论沈从文1928—1931年的创作及其自我建构的努力
3
作者 龙永干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12,共9页
1928年到1931年,沈从文与上海的对话是一种靠近与疏离、认同与否定、拥抱与拒绝的错杂混沌。为了获得上海的"大多数",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顺应上海情色暧昧、异域时尚及猎奇心理的倾向。与此同时,他也以独特的文学世界对... 1928年到1931年,沈从文与上海的对话是一种靠近与疏离、认同与否定、拥抱与拒绝的错杂混沌。为了获得上海的"大多数",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顺应上海情色暧昧、异域时尚及猎奇心理的倾向。与此同时,他也以独特的文学世界对上述趣味进行着自我的抗争。正是在上海这一都市语境中,他的创作个性逐渐成熟,文学世界的"城—乡"对照格局得以建基,生命哲学的原初视点也得以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上海语境 顺应与抗争 自我建构
原文传递
现代的先锋与传统的沉淀——试论上海租界语境下施蛰存都市题材小说的创作
4
作者 王静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S2期89-90,共2页
施蛰存将自己所掌握的西方文化资源组织进小说叙述之中,勾勒出一幅独特的上海都市线条。然而,他笔下这个对现代都市共同体的想象中,渗透着传统的情怀,他在对西方创作手法的迎与拒双向运动中不断增强着迎纳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因此,上... 施蛰存将自己所掌握的西方文化资源组织进小说叙述之中,勾勒出一幅独特的上海都市线条。然而,他笔下这个对现代都市共同体的想象中,渗透着传统的情怀,他在对西方创作手法的迎与拒双向运动中不断增强着迎纳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因此,上海对于施蛰存的意义,不在于提供了有关写作的对象,而在于快捷地提供了新异的西方观念,施蛰存在上海都市中,烙印上了一个都市外来者的身份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租界语境 现代手法 传统情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