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普善山庄与公共租界无主尸体处理问题初探
1
作者 彭永昌 《史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7,217,218,共13页
慈善团体与市政服务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纽带联系。明清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慈善团体为社会提供诸如育婴、恤嫠、养老、施棺、义葬等“准市政”功能。在近代国家转型和基层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慈善组织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市... 慈善团体与市政服务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纽带联系。明清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慈善团体为社会提供诸如育婴、恤嫠、养老、施棺、义葬等“准市政”功能。在近代国家转型和基层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慈善组织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市政管理的范围之中,从而完成了慈善组织与市政服务的结合。在近代上海“一市三府”的特殊地方行政体系之下,中国人所创办的慈善团体普善山庄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较为妥善地处理了公共租界街头无主尸体收殓这一市政问题。在此过程中,普善山庄与工部局合作关系的建立以及后续一系列的互动过程,展现出近代民国上海的慈善团体参与市政服务的一种路径,并为我们理解近代慈善团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市政服务 普善山庄 上海工部局
原文传递
传统与现代:工部局乐队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的推动与影响探究
2
作者 仇红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音乐机构,以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成为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与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乐队借鉴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的“中国...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音乐机构,以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成为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与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乐队借鉴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的“中国风格”交响音乐作品,是一次中西音乐融合的新尝试,同时也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积累,更为中国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创新思路。工部局乐队时期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栽培与扶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西方音乐文化的理念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音乐素养的音乐人才,也为推动日后中国音乐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 中国音乐家 音乐教育 影响
下载PDF
近代上海医官对霍乱致病论的认知与分流
3
作者 刘士永 刘豪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5期180-181,共2页
1884年前后,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当属德国著名细菌学家科赫先后在埃及和印度进行的霍乱调查。受此影响,上海工部局于同年首次对霍乱进行细菌学检验。1882-1885年,上海霍乱疫情反复爆发。
关键词 霍乱疫情 细菌学检验 细菌学家 近代上海 医官 里程碑意义 上海工部局
原文传递
上海工部局对外侨征税的困境与方法(1854—1869)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淇斌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1854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初创,拥有为"公共利益"而征税之权,并为此成立税务小组,对外侨征收房捐、地税和码头捐,但此时工部局并无具体征税及追缴细则可依照。1863年虹口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 1854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初创,拥有为"公共利益"而征税之权,并为此成立税务小组,对外侨征收房捐、地税和码头捐,但此时工部局并无具体征税及追缴细则可依照。1863年虹口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范围扩增,界内外侨国籍也更为复杂。因无法可依,上海英美租界内出现大量外侨欠税和逃税现象,对此工部局也无强制追缴欠税手段,但工部局在此阶段通过建立科学税率、估价体系,调整征税制度,完善征税方式,使其征税逐渐合理化。直至1865年,工部局通过有组织的诉讼手段追缴欠款,并获得英国高等法院专业的法律判决支持,取得各国驻沪领事一致同意对所有外侨统一征税,才使工部局征税权从合理走向合法。1869年《土地章程》修改,将工部局对外侨征税权的合理与合法成果明文确定,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 外侨 欠税 控诉 征税权
原文传递
“救己”到“救人”:工部局早期医疗服务与城市公共医疗的起源(1854-1898)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振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9-247,共9页
从1870年设立兼职卫生官,到1898年专职卫生官和卫生管理机构的出现,上海工部局的医疗服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仅关注雇员健康到关注公共医疗的过程,体现出了从"救己"到"救人"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工部局的医疗... 从1870年设立兼职卫生官,到1898年专职卫生官和卫生管理机构的出现,上海工部局的医疗服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仅关注雇员健康到关注公共医疗的过程,体现出了从"救己"到"救人"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工部局的医疗服务惠及了租界内居民的健康,但其出发点和主观目的仍是"救己"。但无论如何,工部局作为城市自治管理机构,其早期医疗服务已经开始呈现近代城市公共医疗服务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 医疗服务 租界
下载PDF
亨德森与上海工部局的卫生治理研究(1868~1898)
6
作者 郭淇斌 《城市史研究》 2022年第2期361-374,共14页
1868年,亨德森来到上海,成为上海工部局医药承包商科克希尔“百医生诊所”的合伙人和继承人。次年,上海工部局改组市政卫生机构,将医官、肉类稽查和卫生稽查统一置于卫生处管辖,由亨德森博士担任首届医官,直至1899年退休。亨德森在任期... 1868年,亨德森来到上海,成为上海工部局医药承包商科克希尔“百医生诊所”的合伙人和继承人。次年,上海工部局改组市政卫生机构,将医官、肉类稽查和卫生稽查统一置于卫生处管辖,由亨德森博士担任首届医官,直至1899年退休。亨德森在任期间,出台了一系列防治霍乱、牛瘟和性病等恶性传染病的政策,并引入西方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对传染病做病源调查。亨德森丰富的专业医学知识,推进了上海工部局公共卫生治理模式由承包商“市场委托”向“市政治理”转变,为20世纪初工部局市政卫生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德森 上海工部局 传染病 治理能力
下载PDF
自治抑或协防:上海工部局治理绑架犯罪的困境(1927—1931)
7
作者 郭淇斌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8,共12页
近代上海"五方杂处","华洋混居"。城市犯罪在多种政治势力的交织中滋生,绑架犯罪颇为猖獗。上海工部局在治理绑架犯罪时,积极推进警政改革和捕房纪律整顿,以市政自治维护租界秩序,亦尝试与租界华人团体和上海市政... 近代上海"五方杂处","华洋混居"。城市犯罪在多种政治势力的交织中滋生,绑架犯罪颇为猖獗。上海工部局在治理绑架犯罪时,积极推进警政改革和捕房纪律整顿,以市政自治维护租界秩序,亦尝试与租界华人团体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加强秩序协防,但由于各自的动机、目标和理念的差异,各方互相猜忌和指责,使治理绑架犯罪的效率和效益始终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面对上海公共租界绑架犯罪日盛,华人居民安全感降低,工部局指责华界社会"不合作",华人抨击工部局"无能",华界政府的协防也因不符合租界市政自治被工部局摈弃,"合作"消逝而转为"冲突"。上海工部局陷于自治抑或协防的困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 上海市政府 华人团体 绑架犯罪
原文传递
上海工部局早期市政权的建立与扩展(1854~1863)
8
作者 郭淇斌 郭倩 《城市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11-128,共18页
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大量华人难民涌入英租界,而外侨居民或破产或攫取暴利,上海华洋分治格局解体。翌年,英租界成立工部局行使警权,以保障英租界侨民既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租界华人膨胀,上海工部局积极推进自... 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大量华人难民涌入英租界,而外侨居民或破产或攫取暴利,上海华洋分治格局解体。翌年,英租界成立工部局行使警权,以保障英租界侨民既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租界华人膨胀,上海工部局积极推进自身行政机构改革,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和专业化 ,以获取外侨社会的支持;其财政目标重点也从行使警权转向租界基础建设,将华人纳入外侨市政规划,树立在华民中的市政权威。上海工部局与英国公使在租界华人管理权上的争执,也促使工部局加快巩固市政自治权。在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上海工部局最终结束了简易、松散的组织局面,凝聚了外侨,治理了华民,确立了强有力的市政自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 市政自治 英国驻京公使 华人难民 捐税
下载PDF
基于上海工部局年报(1924-1942年)统计的工部局局属建筑管理研究
9
作者 朱晓明 《新建筑》 2016年第5期50-55,共6页
上海公共租界曾是中国运营时间最长和法律最完善的一个租界,上海工部局年报是一份英文的全年工作简报及次年度预算汇报。1924—1942年是上海作为远东建筑中心的建设高峰期,年报中对这一时期的建设记录具有难以替代的历史价值。工部局负... 上海公共租界曾是中国运营时间最长和法律最完善的一个租界,上海工部局年报是一份英文的全年工作简报及次年度预算汇报。1924—1942年是上海作为远东建筑中心的建设高峰期,年报中对这一时期的建设记录具有难以替代的历史价值。工部局负责公共租界内的大量中外建筑审批,属于工部局自有财产的局属建筑数量并不多但系统性很强,在工部局年报中具有详细连贯的记录。根据年报统计,对工部局局属建筑设计、质量管理进行梳理,以期挖掘建筑质量的历史成因,为上海近代建筑技术演变研究提供新的文献视角和实物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 工务处 年报 施工 历史建筑
下载PDF
《上海工部局乐队史》写作三题:“音乐上海学”的阐释、建构与隐喻 被引量:9
10
作者 汤亚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6,6,共10页
文章就《上海工部局乐队史》一书的写作讨论了三个议题:其一,音乐上海学:工部局乐队史的多元阐释;其二,资料与写作:碎片化的历史建构;其三,语境与意义:帝国流散、都市空间与文化政治。继而提出对于"音乐上海学"的构建与述求。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乐队史》 “音乐上海学” 新史学 流散
下载PDF
上海工部局乐队管理机构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艳莉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2,共8页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中国近代最具代表性的西式管弦乐队之一。其形成与演变,历经六十余年,乐队在职业化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不同时期乐队的发展理念,更依赖于官方组织机构的大力扶持和适时导向。工部局董事会与乐队委员会,作为工部局...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中国近代最具代表性的西式管弦乐队之一。其形成与演变,历经六十余年,乐队在职业化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不同时期乐队的发展理念,更依赖于官方组织机构的大力扶持和适时导向。工部局董事会与乐队委员会,作为工部局乐队的管理机构,各自行使不同的职能保障了乐队的良好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乐队 工部局 工部局董事会 工部局乐队委员会
原文传递
解放前的交响音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震亚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看过李凌同志在2002年《人民音乐》第二期发表的《解放前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史话》,想就此问题补充一些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半个世纪,清王朝覆灭,曲曲折折地建立了国民党的政权,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有八年抗战和... 看过李凌同志在2002年《人民音乐》第二期发表的《解放前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史话》,想就此问题补充一些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半个世纪,清王朝覆灭,曲曲折折地建立了国民党的政权,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有八年抗战和四年解放战争.国家没有真正统一,存在着不同的政权.帝国主义的租界实为国中之国,在日本侵略军卵翼下成立了伪满洲国,广大沦陷区被日本人统治着,又有解放区的红色政权,我国的交响音乐就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艰难地诞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解放前 交响音乐 上海工部局乐队 管弦乐团 大管弦乐团 演出活动
原文传递
梅·帕器与上海工部局乐队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步曾 《音乐爱好者》 2004年第10期28-30,共3页
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是草创于1879年的上海工部局管乐队,后来扩大为管弦乐队,到今年已经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但在成立后的四十年中,陈容不强,名声不响。直到1920年起由梅·帕器接任指挥,招兵买马、加强阵容,才逐步赢得“远东第一”... 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是草创于1879年的上海工部局管乐队,后来扩大为管弦乐队,到今年已经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但在成立后的四十年中,陈容不强,名声不响。直到1920年起由梅·帕器接任指挥,招兵买马、加强阵容,才逐步赢得“远东第一”交响乐队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帕器 上海工部局乐队 作曲家 钢琴家 演奏艺术 演出活动 演奏曲目
下载PDF
上海工部局乐队广播音乐活动研究(1925—1945)
14
作者 林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7,165,共13页
1925年3月,美商上海开洛电台首次转播上海市政厅音乐会,开启了上海工部局乐队与广播媒介合作的历史。此后,乐队广播音乐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1920年代时断时续的“电台转播”阶段;1930年代为大东电台量身定制“广播音乐会”阶段;1940年... 1925年3月,美商上海开洛电台首次转播上海市政厅音乐会,开启了上海工部局乐队与广播媒介合作的历史。此后,乐队广播音乐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1920年代时断时续的“电台转播”阶段;1930年代为大东电台量身定制“广播音乐会”阶段;1940年代数量稀少的广播音乐活动阶段。上海工部局乐队广播音乐的历史并不连贯,其活跃程度呈现出“橄榄形”。该文以广播视角分析了乐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上海工部局乐队 上海交响乐团 大众化
下载PDF
“音乐季”于近代中国发轫的历史述评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艳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9,共8页
"音乐季"在中国是个舶来品,它为交响乐团纳入职业化轨道、实现管理程序化、促进艺术进入市场及市场国际化提供了必要条件,是体现一个交响乐团职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中国人自己组建的交响乐团实施音乐季是很晚近的事情,然追... "音乐季"在中国是个舶来品,它为交响乐团纳入职业化轨道、实现管理程序化、促进艺术进入市场及市场国际化提供了必要条件,是体现一个交响乐团职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中国人自己组建的交响乐团实施音乐季是很晚近的事情,然追溯音乐季于中国的发轫却是在20世纪初叶,其首先由"上海工部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引进,并通过多样化作品、专业化演出场所、职业化管理逐渐在近代中国呈现出这一新型的音乐模式,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团乃至今天的交响乐团的职业化进程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季 上海工部局乐队 音乐作品 演出场所 职业化管理
下载PDF
面向建筑师与业主的存量建筑再生适应性潜力评价研究
16
作者 宋秉文 索健 寇宁博 《住宅产业》 2023年第11期39-43,共5页
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存量建筑的原有功能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这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然而,在国内存量建筑再生实践过程中,前期策划阶段往往依赖建筑师的个人经验和业主对市场的个人判断,缺乏客观、普适的科学评价工具。... 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存量建筑的原有功能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这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然而,在国内存量建筑再生实践过程中,前期策划阶段往往依赖建筑师的个人经验和业主对市场的个人判断,缺乏客观、普适的科学评价工具。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yaahp软件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建立适应性潜力评价方法。并以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验证,为建筑再生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再生 适应性潜力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下载PDF
从捕房乐队到职业管弦乐队——略论上海工部局乐队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艳莉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0年第1期142-143,共2页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目前所知,由西方人在中国创立的最早的职业西式管弦乐队,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工部局乐队从1879年草创公共乐队至1945年由中国政府接管,66年里,从一个小型的业余管乐队发展成为职业的双管甚至三管... 上海工部局乐队是目前所知,由西方人在中国创立的最早的职业西式管弦乐队,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工部局乐队从1879年草创公共乐队至1945年由中国政府接管,66年里,从一个小型的业余管乐队发展成为职业的双管甚至三管编制的交响乐团,为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交响乐团的创建起到了样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工部局乐队 梅百器 公共乐队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西式管弦乐团与中国音乐家关系之探究——以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艳莉 林媛 隋欣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管弦乐队当属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该乐队是由西人在中国创立的最早的职业西式管弦乐队之一,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工部局乐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尤其与...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管弦乐队当属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该乐队是由西人在中国创立的最早的职业西式管弦乐队之一,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工部局乐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尤其与中国音乐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工部局乐队不仅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且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中国音乐家
下载PDF
为抗战发出怒吼——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系列故事(四)
19
作者 盛夏 《琴童》 2020年第6期16-18,共3页
怒摔指挥棒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回到上海,回到了母亲身边。他一边教学生,挣钱赡养母亲,一边参加当时进步文化界的许多活动,结识了吕骥、任光、贺绿汀、张曙等大批音乐家。不久,冼星海经人介绍,担任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指挥。到了工部局他... 怒摔指挥棒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回到上海,回到了母亲身边。他一边教学生,挣钱赡养母亲,一边参加当时进步文化界的许多活动,结识了吕骥、任光、贺绿汀、张曙等大批音乐家。不久,冼星海经人介绍,担任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指挥。到了工部局他才发现,乐队里竟没有一名中国演奏员。一天,冼星海在排练大厅里指挥乐队排练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他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指挥着,但乐队却演奏得浮华轻佻、拖拖拉拉。于是,他停下手中挥舞的指挥棒,耐心地向乐手们讲解乐曲所要表达的内涵,对乐曲的表现手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乐队中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大家对他的话不屑一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音乐家 上海工部局乐队 冼星海 贝多芬 贺绿汀 工部局 系列故事 指挥棒
原文传递
“功夫在诗外”——由汤亚汀《帝国飞散变奏曲:上海工部局乐队史(1879~1949)》所想到的 被引量:1
20
作者 宫宏宇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4-160,共7页
汤亚汀将自己的专著定位于对"城市流散地"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对工部局乐队本身的研究。他引用了当事人的回忆,同时也融入了多学科的视角,挖掘出了新的、多语种的史料,并进行了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诠释。
关键词 《帝国飞散变奏曲》 上海工部局乐队 汤亚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