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史裂隙与想象性书写:抗战时期上海小说中的通货膨胀
1
作者 郑欣怡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城市生活进入战时状态,直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军的入侵与逐步占领,国民政府和汪伪政权的经济失策等负面因素,导致通货膨胀成为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的主要形态。抗战时期上海小说则通过书写疯狂增长的物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城市生活进入战时状态,直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军的入侵与逐步占领,国民政府和汪伪政权的经济失策等负面因素,导致通货膨胀成为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的主要形态。抗战时期上海小说则通过书写疯狂增长的物价、社会职业地位的变迁与投机活动的兴盛,折射并回应了通货膨胀这一社会生活重要命题。同时,考诸彼时上海这一中国金融中心的历史真实经济形态,能够发现上海小说作者们在反映抗战时期真实现象之外,文本写作也存在颇多变形。这种书写姿态的文史裂缝间,实则投映出作家内在的情感思绪以及文学自身所独具的力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上海小说 通货膨胀 文史裂隙
下载PDF
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寒梅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不同的身世阅历、艺术个性促使张爱玲王安忆在上海小说中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张爱玲的小说追求一种激光般的深度的艺术穿透力 ,她的意象化叙事与反讽叙事侧重于将读者的感受导入人的内心世界。王安忆则喜欢在广阔的时空里展开动人的... 不同的身世阅历、艺术个性促使张爱玲王安忆在上海小说中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张爱玲的小说追求一种激光般的深度的艺术穿透力 ,她的意象化叙事与反讽叙事侧重于将读者的感受导入人的内心世界。王安忆则喜欢在广阔的时空里展开动人的画面 ,她的叙事由直观写实向元叙述的转变 ,表明了她追求的是广度的艺术辐射面。王安忆比张爱玲更具宽阔的文化视野与不懈的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王安忆 上海小说 叙事策略 反讽叙事 意象化叙事 直观写实
下载PDF
上海小说中的城市居民声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诗婳 《歌海》 2014年第6期15-20,共6页
声音是城市的听觉生命,上海的城市听觉生命在空间特性中鲜活生动;作家是城市的见证者,消逝的声音在其笔墨中焕发新生。从作家的文字进入城市的时空隧道,上海城市的居民声景生龙活虎、光怪陆离,通过上海小说研究上海城市的居民生活的声态。
关键词 声景 上海小说 城市空间 城市记忆
下载PDF
论上海小说对上海现代文化形态的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剑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上海现代小说创作群主要有通俗、现代、左翼三大类型。他们以各自的思想立场、价值取向、创作观念和艺术追求支配自己的创作,解读上海现代文化形态。因而形成上海现代小说的三种类型和对上海文化形态解读的三种版本———新旧杂陈的花... 上海现代小说创作群主要有通俗、现代、左翼三大类型。他们以各自的思想立场、价值取向、创作观念和艺术追求支配自己的创作,解读上海现代文化形态。因而形成上海现代小说的三种类型和对上海文化形态解读的三种版本———新旧杂陈的花花世界,华服遮盖下的丑陋躯体;世纪末的病态梦魇者,患着文明病的荒谬存在;贫富、正邪交织成的生活之网,资本竞争、阶级冲突、民族搏杀的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说 文化形态 海派 左翼作用
原文传递
毛泽东在林放心中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琴安 《传媒观察》 1993年第12期8-10,共3页
凡是上海《新民晚报》的老读者,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林放”的大名,他的杂文精炼老辣、谈锋犀利,深得民众喜爱。其实,他的真名叫赵超构,是个老新闻工作者,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别看他个头不高,比毛泽东的年龄小去要将近20岁,但他... 凡是上海《新民晚报》的老读者,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林放”的大名,他的杂文精炼老辣、谈锋犀利,深得民众喜爱。其实,他的真名叫赵超构,是个老新闻工作者,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别看他个头不高,比毛泽东的年龄小去要将近20岁,但他生前却和毛泽东有过7次的会见和交谈。一、1944.5。—见毛泽东赵超构与毛泽东的最初认识,是在延安。那是1944年5月,有一个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赵氏以重庆《新民报》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这个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超构 《新民晚报》 新民报 不知道 办报方针 新闻工作者 政协副主席 谈话内容 兵运 上海小说
下载PDF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商补——再与左鹏军先生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大怀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91-209,共19页
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②(以下简称"左著")一书是近年来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著,为该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了可能。但或由于疏忽,或由于文献占有不全,该著在文献使用与考辨方面尚... 左鹏军先生《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②(以下简称"左著")一书是近年来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著,为该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了可能。但或由于疏忽,或由于文献占有不全,该著在文献使用与考辨方面尚存在部分瑕疵以及有待补正的空间。笔者曾在《戏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商补 新桃花扇 深度研究 孙为霆 王时 上海小说 寄鸥 贡少芹 陈小翠
原文传递
创伤书写和上海叙事——德国作家波伊克曼的“上海小说”评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晓春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波伊克曼的两部作品《从上海出发》和《回归上海》无论从描写对象,还是从它们有意识地与上海的历史文化建立联系来说,都可以算作"上海小说"。两部作品之间尽管存在题材、人物塑造和主题等层面的巨大差...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波伊克曼的两部作品《从上海出发》和《回归上海》无论从描写对象,还是从它们有意识地与上海的历史文化建立联系来说,都可以算作"上海小说"。两部作品之间尽管存在题材、人物塑造和主题等层面的巨大差异,但都以个人记忆为立足点,通过创伤书写步入历史的幽巷,烛照20世纪中国的曲折道路和多舛命运。两部小说以波澜不惊但细腻温情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不同以往的"上海故事",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关注,也为"上海小说"的写作开拓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因里希·波伊克曼 上海小说 创伤书写
原文传递
编后记
8
作者 虞建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2年第1期404-407,共4页
编完了《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3辑之后,突然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情。朋友邀我为《上海小说》写稿,由于久疏文学创作,未敢从命。但为了避免"不识抬举"之嫌,我寄去了一篇刚译完的短篇小说,是爱尔兰裔美国作家弗兰克·奥康纳(... 编完了《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3辑之后,突然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情。朋友邀我为《上海小说》写稿,由于久疏文学创作,未敢从命。但为了避免"不识抬举"之嫌,我寄去了一篇刚译完的短篇小说,是爱尔兰裔美国作家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的《异乡客》(Guests of the Nation)。很快,杂志主编阿章先生回了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后记 上海小说 奥康纳 兰克 “纯文学” 翻译小说 谭恩美 文本形式 NATION 疏文
下载PDF
朋友,注意你的心理健康——滕佳辞世采访组稿札记
9
作者 刘红月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32,共3页
……将整个身心都投入播音事业的滕佳走了,人们对于她告别人间的方式众说纷纭,这些人中,《上海大众卫生报》的女编辑慧眼独具,于滕佳辞世的第四周,率先刊出了《心理健康地驾驭生命之舟》的重头文章,将人们的视角引入了必须关心中年人心... ……将整个身心都投入播音事业的滕佳走了,人们对于她告别人间的方式众说纷纭,这些人中,《上海大众卫生报》的女编辑慧眼独具,于滕佳辞世的第四周,率先刊出了《心理健康地驾驭生命之舟》的重头文章,将人们的视角引入了必须关心中年人心理健康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众卫生报 生活事件 心理疾患 上海小说 生理健康 心理平衡 婚姻家庭 专业报纸 罗健夫
下载PDF
由“公私二价”联想到的
10
作者 碧水 《财务与会计》 CSSCI 1992年第1期39-39,共1页
最近在《上海小说》上看到一幅题为"公私二价"的漫画,感想颇多。电视机修理部的王师傅,遇持病机来修者,即细审其机外观之成色,凡机壳破损牧甚者,即使内部机件无大毛病,亦必索大价。而修机的人立即按价付款,绝不吝啬。反之,则... 最近在《上海小说》上看到一幅题为"公私二价"的漫画,感想颇多。电视机修理部的王师傅,遇持病机来修者,即细审其机外观之成色,凡机壳破损牧甚者,即使内部机件无大毛病,亦必索大价。而修机的人立即按价付款,绝不吝啬。反之,则索价低廉。究其原因,外壳大损必公家之物,故竹杠一敲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说 二价 王师傅 英雄气概 漫天开价 天峨 有道
原文传递
戏剧的两难境界
11
作者 叶长海 《上海戏剧》 1988年第2期7-,共1页
大作的产生和戏剧评论有直接的关系,然而现在批评却陷入了困境。我们提倡评论家与戏剧家交朋友,这个朋友如何交法,特别是戏剧很不景气的时候。评论应当是直言不讳的,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吹捧。这里有两方面:有的评论者认为在戏剧... 大作的产生和戏剧评论有直接的关系,然而现在批评却陷入了困境。我们提倡评论家与戏剧家交朋友,这个朋友如何交法,特别是戏剧很不景气的时候。评论应当是直言不讳的,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吹捧。这里有两方面:有的评论者认为在戏剧不景气的情况出一个戏很不容易,尽管有这样那样不足,还是尽可能地鼓励。这种想法是可以谅解的。而有的评论则纯粹是哥们义气式的吹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说 感受力 女性文化 商业城市 文化环境 底层生活 文化条件
下载PDF
布鞋……
12
作者 朱金晨 《财政与发展》 1996年第7期46-,共1页
据说:京城里的那些影星、大款们,如今在家里休闲时,也兴起了穿布鞋的风气……据说:国内一甲A足球队的著名教练每每出现在甲A联赛赛场上,总是穿着一双布鞋督阵……
关键词 上海小说 我爱 可真 这个世界 纪实文学 十年 五十年代 自我感觉 美日
下载PDF
在解构中沉潜:上海沦陷区小说的“五四”底色——兼议抗战时期文学民族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谦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183,共8页
一般认为,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的严酷统治武力切断了新文学传统;狭窄言路下上海文学的异常繁荣被认为是畸形的、偶然的;异族统治下文学民族化的追求也被视为不可能。然而,异族高压、民族情绪、市民文化等多种话语力量的交错博弈形成了沦陷... 一般认为,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的严酷统治武力切断了新文学传统;狭窄言路下上海文学的异常繁荣被认为是畸形的、偶然的;异族统治下文学民族化的追求也被视为不可能。然而,异族高压、民族情绪、市民文化等多种话语力量的交错博弈形成了沦陷时期上海的异质文学空间,推动了理论与创作上极有文学史价值的"五四"重审。上海沦陷区小说一方面对"五四"经典主题、情节、人物进行着反讽叙事;另一方面也在题材选择和文学接受的调整中,继承发展了"五四"的精神实质。这一解构与沉潜并进的过程,促进了"五四"先锋质素的落地生根,展示了民族文学发展的另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沦陷区小说 “五四”传统 解构 沉潜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韩国作家朱耀燮上海背景小说中的底层民众书写
14
作者 范淑杰 《品位·经典》 2022年第16期13-16,共4页
20世纪20年代,旅华韩国作家朱耀燮以上海为背景创作了多篇文学作品,在《人力车夫》与《杀人》这两篇短篇小说中,着力塑造了以人力车夫阿靖与妓女吴宝为代表的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形象,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悲... 20世纪20年代,旅华韩国作家朱耀燮以上海为背景创作了多篇文学作品,在《人力车夫》与《杀人》这两篇短篇小说中,着力塑造了以人力车夫阿靖与妓女吴宝为代表的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形象,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他们悲惨人生的根源在于经济贫困和阶级压迫,批判了近代上海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耀燮 上海背景小说 底层民众
下载PDF
王安忆上海题材小说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15
作者 谢青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95-96,共2页
本文从上海城市身份重建与对"现代化"的思索两方面论述了王安忆上海题材小说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王安忆 日常生活意识 上海题材小说 重建
下载PDF
上海题材小说英译中的“上海人”形象
16
作者 董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24,共15页
上海题材的汉语小说呈现了上海人的形象,在将小说译为英文的过程中,译者在原文塑造的上海人形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翻译方法对上海人形象进行了适度提升,这些加工离不开译者翻译背后的动因。所选取的现当代上海题材小说的汉语原文在展现... 上海题材的汉语小说呈现了上海人的形象,在将小说译为英文的过程中,译者在原文塑造的上海人形象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翻译方法对上海人形象进行了适度提升,这些加工离不开译者翻译背后的动因。所选取的现当代上海题材小说的汉语原文在展现上海人正面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上海人偏负面的形象。其塑造的上海人偏负面的形象包含“狡猾算计”“虚荣势利”“崇外抑内”“惧内懦弱”“自傲排外”五个特征。英译本适度“优化”了前四个负面形象特征,在外国读者眼中,对应呈现出“勤劳务实”“大胆自信”“开放包容”“开明体贴”四个特征,而第五个特征“自傲排外”则得到了保留。上海人形象的处理与译者所处的文化有关,这些译者多为英美人,由于上海特殊的租界历史以及上海文化与欧美文化的种种联系,译者在心理上对上海人有一种亲近感;由于译者的汉学家背景,他们对中国文化熟悉、对中国人有好感;译者往往带着自身母语文化的价值观对异域文化形象进行想象、解读,而上海人及其背后的上海文化中的某些精神特质符合译者自身母语文化心理,因此译者表现出美化上海人的倾向。这些译者在提升上海人形象时所采用的“浅化”“等化”和“深化”等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有利于展现今天上海人积极开放的正面形象并促进上海城市对外形象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的形象 上海题材小说英译 形象提升
下载PDF
上海现代派小说的都市文化意识
17
作者 陈丽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现代派小说,从整体上看表现出了深深的都市文化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都市生活的现代性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多手法的描绘;对都市人深层心理的挖掘;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大量运用。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上海现代派小说 现代性 艺术手法 心理描绘
下载PDF
现代市民小说的女性特征
18
作者 张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2-67,共6页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整体上具有阴柔的女性气质,在文本的叙事方式、情节模式和思维特征等方面都有鲜明表现。这种女性气质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价值观的女性特征,另一方面来自当时现实语境的软性风潮。这种女性特征彰显了被&qu...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整体上具有阴柔的女性气质,在文本的叙事方式、情节模式和思维特征等方面都有鲜明表现。这种女性气质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价值观的女性特征,另一方面来自当时现实语境的软性风潮。这种女性特征彰显了被"国家/民族"男性叙事系统遮蔽的女性叙事,体现了现代市民小说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四十年代 上海现代市民小说 女性特征
下载PDF
1930—1940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的恋物特征
19
作者 张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5,共5页
1930—1940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在叙事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恋物特征,主要表现在恋物的列举式修辞、物质人化和人的物化修辞策略、物质细节的表意功能与情节推动力。现代市民小说以一种空间化、恋物化特征标志了现代市民新的思维模式的诞生... 1930—1940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在叙事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恋物特征,主要表现在恋物的列举式修辞、物质人化和人的物化修辞策略、物质细节的表意功能与情节推动力。现代市民小说以一种空间化、恋物化特征标志了现代市民新的思维模式的诞生,也标志着现代市民深层价值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0—1940年代 上海现代市民小说 恋物特征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的美学价值
20
作者 张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9-83,共5页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上海现代市民小说 雅俗互渗 大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