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客文化与兴国客家山歌——原生态山歌的文化之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昌逵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X期123-125,共3页
一、原生态兴国客家山歌研究的焦点江西兴国不仅仅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县,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其独特的兴国山歌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 文化之源 洛山 民族音乐学 文化经典 丧葬仪式 同志哥 衬词 曲体
原文传递
赣南民歌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万陆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1年第2期10-18,共9页
赣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苑中深深扎根于赣南的一束奇葩异卉。自赣南开发起,几千年来,经过赣南劳动人民的创作与传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今天,它不仅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得到了国内各族人民的赞赏。尤其是其中... 赣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苑中深深扎根于赣南的一束奇葩异卉。自赣南开发起,几千年来,经过赣南劳动人民的创作与传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今天,它不仅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得到了国内各族人民的赞赏。尤其是其中的兴国山歌,更以它的刚健粗犷而又清新动听,高亢激越而又朴实平易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哎呀嘞——”之声不绝于耳,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唱。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基础,也有久远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山歌 奇葩异卉 艺术形式 时政歌 洛山 民歌风格 劳动生活 南安府 民间歌曲 采茶歌
下载PDF
苏区时期的兴国山歌——苏区音乐史研究之三 被引量:1
3
作者 凌绍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63-68,共6页
兴国山歌是流行于兴国及赣南一带客家地区的山歌,在五、六十年代曾稍有名气,那时人们称它为“哎呀嘞”山歌。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角度研究兴国山歌,探索兴国山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革命音乐史中的地位和特殊作用,在目... 兴国山歌是流行于兴国及赣南一带客家地区的山歌,在五、六十年代曾稍有名气,那时人们称它为“哎呀嘞”山歌。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角度研究兴国山歌,探索兴国山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革命音乐史中的地位和特殊作用,在目前来看尚属薄落弱之章。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索,以提供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和教学参考。一兴国县地处江西省的南部,是一个三面为山地环绕向中部南部倾斜以丘陵为主体的地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氵剑)江和(氵岁)水。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只有少数畲族居民分布在该县西北地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属中央苏区,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兴国县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兴国“老俵”(老百姓),素有唱山歌的风俗和传统,他们在务农、伐林、撑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山歌 苏区时期 四句半 西北地区 民歌手 韭菜开花 洛山 汉族民歌 教学参考 解放事业
下载PDF
赣州的客家人与客家精神
4
作者 赵楠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7,共3页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历史上一直处于赣南中心的赣县于汉高祖6年初建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县名,《山海经》上有关于赣县上洛山一带有"木客"的叙述,是人类对...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历史上一直处于赣南中心的赣县于汉高祖6年初建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县名,《山海经》上有关于赣县上洛山一带有"木客"的叙述,是人类对客家赣南最早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巨人 洛山 客家先民 于汉 中原汉族 中原文明 永嘉之乱 客家民系 男耕女织 武夷山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