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泥河湾“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分类地位的再思考(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富田幸光 金昌柱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7-303,共7页
自20世纪60年代,欧亚大陆晚新生代地层中陆续发现了p3由5个主要褶沟组成的兔类化石,并先后建立了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Gureev et Konkova,1964)和三裂齿兔(Tris- chizolagus Radulesco et Samson,1967)两属。近年,在中国安徽淮南... 自20世纪60年代,欧亚大陆晚新生代地层中陆续发现了p3由5个主要褶沟组成的兔类化石,并先后建立了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Gureev et Konkova,1964)和三裂齿兔(Tris- chizolagus Radulesco et Samson,1967)两属。近年,在中国安徽淮南大居山新生代晚期不同时代的洞穴、裂隙堆积物中发现了保存相当完整,数量颇多的上新五褶兔的材料。笔者在研究大居山新洞早上新世的上新五褶兔时, 将其与欧亚大陆该属内的已知种和三裂齿兔的各种进行了详细比较,发现产自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稻地组的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 Cai,1989被指定为上新五褶兔值得商榷。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的材料仅有1枚p3(GMC V 2008-1)和两枚中间颊齿(p4 或ml,GMC V 2008-2及m2,V 2008-3)。正型标本p3的中前褶沟(AR)中央、后外褶沟和后内褶沟后壁釉质层具有小褶曲,这些形态确实与上新五褶兔的特征有些相似。但褶曲的发育程度明显比上新五褶兔的弱;另外,其齿冠舌侧后缘向后内突出,后外褶沟和后内褶沟较平直并近与齿纵轴垂直,后外褶沟与后内褶沟深度相近等而与上新五褶兔也有所不同。褶沟的釉质层在两枚中间颊齿中较平直,与上新五褶兔显然也有较大的区别。就该p3而言,可以认为它属于一枚釉质构造极简单的上新五褶兔的前臼齿,也可以认为是釉质构造很复杂的三裂齿兔的p3。研究表明,在上新五褶兔和三裂齿兔的系统演化过程中,其颊齿褶沟釉质层的构造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向。作为上新世较晚期的“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的p3,指定为上新五褶兔显然有悖于该属釉质构造在地史中越来越复杂的演化事实,而指定为三裂齿兔则正好与该属釉质构造的演化趋势相符(Averianov and Tesakov,1997)。另外,从共生动物群和动物的生活习性看,安徽淮南发现的上新五褶兔与大量现代东洋界特有的类型共生(如Tupaiid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泥河湾 稻地动物群 三裂齿
下载PDF
安徽上新五褶兔两新种及淮南上新五褶兔化石(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富田幸光 金昌柱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71,共19页
近年,作者在安徽淮南大居山陆续发现了数量很多的上新五褶兔化石,其中包括保存较完整的数十个头骨及上百个下颌骨,均产自新洞、无名洞及铁四局洞穴、裂隙堆积,分别记述为大居山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dajushanensis sp.nov.和安徽上... 近年,作者在安徽淮南大居山陆续发现了数量很多的上新五褶兔化石,其中包括保存较完整的数十个头骨及上百个下颌骨,均产自新洞、无名洞及铁四局洞穴、裂隙堆积,分别记述为大居山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dajushanensis sp.nov.和安徽上新五褶兔Pl.anhuiensis sp.nov.两新种。淮南地区的晚新生代洞穴和裂隙堆积十分发育,其中常含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而且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区内洞穴和裂隙堆积垂直分布至少有6个水平层,最高的第6层海拔高度为160 m(如大居山老洞),第5层(如大居山新洞、无名洞)及第4层(如大居山铁四局洞穴)的海拔高度分别为130 m和90 m,属于新近纪,常含有丰富的上新五褶兔化石;第3层为第四纪早期(如大居山西裂隙),未见上新五褶兔,代之出现丝绸兔(Sericolagus sp.),第2层为中更新世(如大顶山西裂隙),出现野兔(Lepus sp.)。迄今为止,安徽淮南地区共发现了3种上新五褶兔化石,即淮南上新五褶兔Pl.huainanensis (金昌柱,2004)、大居山上新五褶兔Pl.dajushanensis sp.nov.及安徽上新五褶兔Pl. anhuiensis sp.nov.,至少涉及了3个不同地质时期的动物群:一为Pl.huainanensis,Kowalskia neimengensis,Adcrocuta eximia等代表的老洞晚中新世动物群,二为Pl.dajushanensis sp.nov.和Promimomys asiaticus等代表的新洞早上新世动物群,三为Pl.anhuiensis sp.nov.和Kowalskia yinanensis所代表的晚上新世动物群。淮南地区发现的3种上新五褶兔地史分布较连续,演化特征明显,它们构成上新五褶兔连续的进化系列。从晚中新世至晚上新世,淮南大居山上新五褶兔体型从小变大;p3较原始的釉岛状后内褶沟逐渐向舌侧开放(晚中新世种Pl. huainanensis的后内褶沟均为釉岛状,早上新世种Pl.dajushanensis为83.9%,晚上新世种Pl. anhuiensis为33.3%);p4-m2的前外褶沟逐渐退化,其下跟座舌侧的釉质层越来越变细。依性状分析,安徽发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淮南
下载PDF
安徽淮南新生代晚期老洞动物群的兔形类 被引量:9
3
作者 金昌柱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0-245,共16页
记述了新生代晚期兔形类的两新种 :淮南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huainanensissp .nov .和李氏翼兔Alilepusliisp .nov .,材料产自安徽淮南大居山洞穴堆积的不同层位。淮南上新五褶兔以个体小 ,p3的前褶沟结构简单 ,后内褶沟釉岛状 ,p4... 记述了新生代晚期兔形类的两新种 :淮南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huainanensissp .nov .和李氏翼兔Alilepusliisp .nov .,材料产自安徽淮南大居山洞穴堆积的不同层位。淮南上新五褶兔以个体小 ,p3的前褶沟结构简单 ,后内褶沟釉岛状 ,p4~m2具前外褶沟等特征而区别于属型种P .moldaviensis和其他已知种。它是该属迄今所知出现最早、最原始的种类。通过对新种和欧亚大陆其他已知种的比较研究 ,讨论了该属的系统演化关系 ,对属征作了修订。李氏翼兔以p3的后内、外褶沟的釉质层强烈褶曲 ,具衍生的前外褶沟 ,p4~m1的后外褶沟釉质层小褶曲发育而明显不同于欧亚大陆其他种 ,却与北美A .hibbardi、A .vagus等种类更接近 ,推测当时亚洲和北美之间很可能有动物的交流。李氏翼兔除了缺少前褶沟外 ,其他形态特征与上新五褶兔颇为相似 ,而且产出层位比淮南上新五褶兔低。依性状分析 ,上新五褶兔有可能直接起源于翼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生代 晚中世晚期 形类 淮南 李氏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