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人献诗上书考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刘纯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5-58,74,共5页
唐人献诗上书考略王刘纯唐人有献诗上书而得授官职之举。所谓"献诗上书",是指渴求跻身仕途的士庶和意欲升迁的官吏,将自己所作的诗文颂赋及著述进献给皇帝,以求招拔重用的一种手段。在有唐一代的文人儒士圈子里,有相当一批人都有...
唐人献诗上书考略王刘纯唐人有献诗上书而得授官职之举。所谓"献诗上书",是指渴求跻身仕途的士庶和意欲升迁的官吏,将自己所作的诗文颂赋及著述进献给皇帝,以求招拔重用的一种手段。在有唐一代的文人儒士圈子里,有相当一批人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和经历,而且,也都或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文学
献赋
李群玉
投匦
授官
史记义林
诗歌创作
采诗
进士出身
上书
拜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上书、献策与选举制度的关系考察——以时政与选举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滢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唐代上书、献策拜官与时政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士人释褐、迁转中起了重要作用。唐代上书、拜官在士人释褐、迁转时的授官,明显高于进士科、制科、科目选出身的授官品阶,多为中、基层官的清望官,并为奇才异能之士提供了快速释褐、超资迁转...
唐代上书、献策拜官与时政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士人释褐、迁转中起了重要作用。唐代上书、拜官在士人释褐、迁转时的授官,明显高于进士科、制科、科目选出身的授官品阶,多为中、基层官的清望官,并为奇才异能之士提供了快速释褐、超资迁转的机会与途径,有效弥补了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选人遗才的问题,客观上促进了士人参与上书言事、评论时政的积极性。该制还为唐代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治国良策,有效地建立了最高统治者与基层士人沟通的渠道,从而弥补了时政之弊。唐代上书、献策取人与时政开明、皇帝纳谏风气紧密相关,主要集中在太宗、武则天、玄宗、德宗、宪宗朝,以玄宗朝取人最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上书
拜官
时务
科举
选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上书、献策与选举制度的关系考察——以“投匦”与考试为中心
3
作者
金滢坤
盛会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8,共10页
唐代上书、献策拜官是介于制举和吏部科目选之间的一种非常规的人才选拔方式,有效弥补了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的不足,以选拔天下遗才。文章主要梳理了唐代投匦制度的设立与演变,探讨了其与士人上书、献策的关系,重点论证了知匦使、理...
唐代上书、献策拜官是介于制举和吏部科目选之间的一种非常规的人才选拔方式,有效弥补了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的不足,以选拔天下遗才。文章主要梳理了唐代投匦制度的设立与演变,探讨了其与士人上书、献策的关系,重点论证了知匦使、理匦使与上书、献策的关系,厘清了唐代上书、献策考试制度,通过具体上书、献策拜官的事例考察,分析了其在唐代选举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唐代匦制专设招谏匦,鼓励士子上书言事、献策,以“匡正补过,裨于政理”,对士人上书、献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上书
拜官
投匦
科举
选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人献诗上书考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刘纯
机构
河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5-58,74,共5页
文摘
唐人献诗上书考略王刘纯唐人有献诗上书而得授官职之举。所谓"献诗上书",是指渴求跻身仕途的士庶和意欲升迁的官吏,将自己所作的诗文颂赋及著述进献给皇帝,以求招拔重用的一种手段。在有唐一代的文人儒士圈子里,有相当一批人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和经历,而且,也都或多...
关键词
唐代文学
献赋
李群玉
投匦
授官
史记义林
诗歌创作
采诗
进士出身
上书
拜官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上书、献策与选举制度的关系考察——以时政与选举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滢坤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16ZDA121)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隋唐五代童蒙文化研究”(2022NTSS04)。
文摘
唐代上书、献策拜官与时政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士人释褐、迁转中起了重要作用。唐代上书、拜官在士人释褐、迁转时的授官,明显高于进士科、制科、科目选出身的授官品阶,多为中、基层官的清望官,并为奇才异能之士提供了快速释褐、超资迁转的机会与途径,有效弥补了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选人遗才的问题,客观上促进了士人参与上书言事、评论时政的积极性。该制还为唐代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治国良策,有效地建立了最高统治者与基层士人沟通的渠道,从而弥补了时政之弊。唐代上书、献策取人与时政开明、皇帝纳谏风气紧密相关,主要集中在太宗、武则天、玄宗、德宗、宪宗朝,以玄宗朝取人最盛。
关键词
唐代
上书
拜官
时务
科举
选举
Keywords
Tang Dynasty
attaining governmental positions by submitting written counsels
current affairs
Imperial Examinations
selection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上书、献策与选举制度的关系考察——以“投匦”与考试为中心
3
作者
金滢坤
盛会莲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国学经典教育中心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16ZDA121)”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隋唐五代童蒙文化研究”(2022NTSS04)。
文摘
唐代上书、献策拜官是介于制举和吏部科目选之间的一种非常规的人才选拔方式,有效弥补了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的不足,以选拔天下遗才。文章主要梳理了唐代投匦制度的设立与演变,探讨了其与士人上书、献策的关系,重点论证了知匦使、理匦使与上书、献策的关系,厘清了唐代上书、献策考试制度,通过具体上书、献策拜官的事例考察,分析了其在唐代选举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唐代匦制专设招谏匦,鼓励士子上书言事、献策,以“匡正补过,裨于政理”,对士人上书、献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唐代
上书
拜官
投匦
科举
选举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人献诗上书考略
王刘纯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上书、献策与选举制度的关系考察——以时政与选举为中心
金滢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代上书、献策与选举制度的关系考察——以“投匦”与考试为中心
金滢坤
盛会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