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性乳癌组织中基底标记物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
1
作者 姜丽娜 张连平 裴新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2-324,共3页
近年来,乳癌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者定义为三阴性乳癌(triple-negativebreast cancer,TNBC)[1]。
关键词 阴性乳癌 基底细胞样型乳癌 预后
下载PDF
钼靶联合超声在诊断三阴性乳癌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周晓华 崔海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3期4061-4063,共3页
目的为了能够提高三阴性乳癌的检出率,争取早发现和早治疗,探讨和研究在检查过程中选取乳腺钼靶和超声联合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三阴性乳癌病例,每个病例均进行了钼靶检查及超声检查,分别根据每种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 目的为了能够提高三阴性乳癌的检出率,争取早发现和早治疗,探讨和研究在检查过程中选取乳腺钼靶和超声联合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三阴性乳癌病例,每个病例均进行了钼靶检查及超声检查,分别根据每种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再根据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分析的结果重新将所有病例分组;对比钼靶、超声及联合应用这3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析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钼靶和超声单独应用的检出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联合应用的检出率和单独应用任何一种方法检测的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高于钼靶或超声的单独应用的检出率。结论在三阴性乳癌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联合应用钼靶超声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病变并提高病变检出率,为早期治疗争取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癌 超声 钼靶 检出率
原文传递
KIF3B基因对三阴性乳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和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润泽 郑艳 +3 位作者 贾惠卿 迟菁华 项锋钢 王成勤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研究KIF3B基因对三阴性乳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特性和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IF3B在人三阴性乳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中的表达,取KIF3B高表达细胞MDA-MB-231用于后续实验。用sh-NC质粒转染... 目的研究KIF3B基因对三阴性乳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特性和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IF3B在人三阴性乳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中的表达,取KIF3B高表达细胞MDA-MB-231用于后续实验。用sh-NC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作为对照组,用sh-KIF3B沉默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作为实验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因沉默效率和基因沉默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表达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KIF3B在三阴性乳癌细胞MDA-MB-231中高表达,而在MDA-MB-468中低表达(t=19.92,P<0.01)。沉默MDA-MB-231细胞KIF3B基因后,细胞迁移、侵袭数目明显减少(t=29.54、18.32,P<0.01),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而G_2/M期细胞比例增加(t=4.82、19.05,P<0.01),同时细胞增殖能力被显著抑制(F=7.56~270.09,P<0.01),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明显增加(F=26.37~167.11,P<0.01),E-cadherin表达升高(t=19.71,P<0.01),而MMP-2和MMP-9表达降低(t=26.57、16.11,P均<0.01)。结论沉默三阴性乳癌MDA-MB-231细胞KIF3B基因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增加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并可以通过EMT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3B 阴性乳癌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细胞周期 多柔比星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ER-β对三阴性乳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IL-8表达影响
4
作者 姚瑶 吕志栋 +2 位作者 夏菁 崔茹婷 孔滨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480-485,共6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对三阴性乳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外源性ER-β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三阴性乳癌细胞MDA-MB-231。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和IL-8干预组。通过细胞增...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对三阴性乳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外源性ER-β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三阴性乳癌细胞MDA-MB-231。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和IL-8干预组。通过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变化。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R-β、IL-8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表达。结果ER-β过表达慢病毒转染MDA-MB-231细胞后,ER-β的表达明显增加,而IL-8表达明显降低(F=31.17、60.26,P<0.05)。上调ER-β的表达明显抑制了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凋亡率的增加(F=70.89~459.50,P<0.05),同时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F=20.67、89.64,P<0.05)。但是外源性IL-8能够部分逆转ER-β对细胞迁移能力及凋亡的调控作用(P均<0.05),而对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上调ER-β的表达可以抑制IL-8的表达,从而抑制三阴性乳癌细胞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癌 雌激素受体Β 白细胞介素8 细胞运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GP方案对比GT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盛莉莉 朱益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或紫杉醇(GT)一线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7例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出现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入GP组和GT组,其中GP... 目的: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或紫杉醇(GT)一线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7例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出现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入GP组和GT组,其中GP组35例,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1 000 mg/m^2,第1、8天,顺铂(Cisplatin,DDP)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d为一周期;GT组32例,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紫杉醇(Paclitaxel,PTX)175 mg/m2,每21 d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毒副反应,根据毒副反应的程度调整药物用量。每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6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GP组CR4例(11.43%),PR 16例(45.71%),SD 6例(17.14%),PD 9例(25.71%),ORR 57.14%,DCR 74.28%,中位PFS 7.4个月,中位OS 18.6个月;GT组CR 2例(6.45%),PR 11例(35.48%),SD 6例(19.35%),PD 12例(38.71%),ORR 41.94%,DCR 61.29%,PFS 6.1个月,OS 16.5个月。两组间ORR、DCR、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PFS明显优于GT组(P<0.05);两组患者中转移部位为软组织者疗效明显优于转移部位为内脏器官者(P<0.01),ECOG评分较好者疗效优于ECOG评分较差者(P<0.05)。常见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GP组的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血红蛋白减少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高于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T组的脱发发生率明显高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P方案和GT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定,毒副作用可耐受,GP可能为一线治疗转移性TNBC的一个较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乳癌腺癌 转移性 一线 吉西他滨 紫杉醇 化疗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三阴性乳癌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探索
6
作者 聂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液体活检在三阴性乳癌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2例三阴性乳癌基因突变患者,对其游离DNA(cfDNA)与循环肿瘤细胞(ctc)进行检测,同时对cfDNA与ctc的敏感度与特异性进行... 目的探讨液体活检在三阴性乳癌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2例三阴性乳癌基因突变患者,对其游离DNA(cfDNA)与循环肿瘤细胞(ctc)进行检测,同时对cfDNA与ctc的敏感度与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约有80.65%(50/62)的患者能够检测出基因突变现象;所有患者均可检测出cfDNA或ctc突变。结论液体活检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明确三阴性乳癌基因突变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地判断患者的复发或转移风险,进而能够予以良好的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阴性乳癌 基因突变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