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二次或三次注射疗法治疗严重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秦健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每日2次或3次皮下注射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T2DM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选择56例经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将其分为诺和锐30二针组(A组)和诺和锐30三针组(B组),停用促进... 目的探讨每日2次或3次皮下注射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T2DM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选择56例经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将其分为诺和锐30二针组(A组)和诺和锐30三针组(B组),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继续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的8个时点血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3∶00)、一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和HbA1c。结果 (1)两组治疗后的8个时点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2)B组的午餐后血糖及晚餐前血糖低于A组(P<0.01),其他各点血糖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血糖达标率优于A组,一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对于严重T2DM患者每日3次注射诺和锐30较每日2次注射能更好、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并具有更少的低血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和锐30 二针疗法 三针疗法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国政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1期2139-2140,共2页
目的观察以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及三针疗法、中药口服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联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31例(82.91%),显效1... 目的观察以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及三针疗法、中药口服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联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31例(82.91%),显效17例(10.76%),好转8例(5.06%),无效2例(1.27%),总有效率98.73%。结论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整体松解术 改良式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法 三针疗法
下载PDF
靳瑞教授倡导“三针”的特点及其应用举要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瑞玲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5期580-580,582,共2页
“靳三针”体现了医家同源的理论。“三”为阳数属少阴 ,“三”有生生不息、无限扩散之意。“靳三针”组穴部分穴位是远近结合、上下相通组成 ,以三个穴或二穴名三个穴为一组穴 ,突破了传统单、双配对的形式 ,可分类主治、灵活使用 ,精... “靳三针”体现了医家同源的理论。“三”为阳数属少阴 ,“三”有生生不息、无限扩散之意。“靳三针”组穴部分穴位是远近结合、上下相通组成 ,以三个穴或二穴名三个穴为一组穴 ,突破了传统单、双配对的形式 ,可分类主治、灵活使用 ,精于辨证 ,选穴简单。“靳三针”在治疗脑病显示了潜在优势 ,采用弱智四项 (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智三针 ) ,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力、改善适应性行为障碍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瑞 三针 特点 三针疗法 临床应用 脑病
下载PDF
近8年“靳三针”疗法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官友敏 刘茜言 +3 位作者 徐艺文 莫谨楠 钟正 黄泳 《河南中医》 2019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分析近8年靳三针疗法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靳三针或三针为检索式,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靳三针"疗... 目的:分析近8年靳三针疗法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靳三针或三针为检索式,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靳三针"疗法的文献,共纳入文献703篇。结果: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为2006-2009年的7. 03倍,文献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动物实验类及其他类文献(包括个人经验、名家医案等)稍有增加,理论研究类有所减少; 703篇文献中,临床研究类包括临床试验和临床观察两部分共612篇,占89%,动物实验类文献共17篇,占2%,理论研究类文献共15篇,占2%,其他报道文献(包括个人经验、名家医案等)共59篇,占9%。结论:"靳三针"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相关临床研究也正向多领域、多方向开展,重点研究的疾病包括脑病、五官类疾病、痛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 文献计量学 靳瑞 三针疗法
下载PDF
三针组方原理及其处方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赖新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文对我校博士导师靳瑞教授自创的“三针疗法”(简称“靳三针”)的组方原理及其处方特点作了概述。指出“靳三针”的组方原理: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经络的表里循行以及腧穴的主治异同,融合各种取穴方法的优点,其用为三,其化无穷... 本文对我校博士导师靳瑞教授自创的“三针疗法”(简称“靳三针”)的组方原理及其处方特点作了概述。指出“靳三针”的组方原理: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经络的表里循行以及腧穴的主治异同,融合各种取穴方法的优点,其用为三,其化无穷。其处方特点则包括:三针为主,辨证配穴;力专效宏,取穴简捷;分类主治,配穴有度;共性定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瑞 选穴 三针疗法
下载PDF
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5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齐磊 张凡凡 +5 位作者 程宏毅 王雷 王建武 李文高 肖豪 党建军 《陕西中医》 2015年第5期603-604,609,共3页
目的:探讨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门诊患者采用三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第一针于肩胛冈冈下肌中线与肩胛下角线交点处取穴;第二针于肩峰与肩胛下角的连线与冈下肌中线的交点处取穴;第三针于肩胛冈中... 目的:探讨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门诊患者采用三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第一针于肩胛冈冈下肌中线与肩胛下角线交点处取穴;第二针于肩峰与肩胛下角的连线与冈下肌中线的交点处取穴;第三针于肩胛冈中点向下2cm处取穴,此处进针,采用捻转泻法,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每日一次,每次30min,共治疗14次,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说明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疗效显著;5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显效率为96%,随访1个月无复发。结论:本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病理体征方面均不相同。采用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 @三针疗法
下载PDF
靳瑞教授针灸临床特色撷英
7
作者 王升旭 赖新生 《针灸临床杂志》 1998年第8期10-11,共2页
靳瑞,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弱智儿童专家、著名针灸学家。其独创的“靳三针”疗法在国内外独树一帜,羸得广泛赞誉。在繁忙的临床、教学、社会活动之余,靳教授笔耕不辍,出版30余部专著,主编第5版《针灸医籍选》... 靳瑞,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弱智儿童专家、著名针灸学家。其独创的“靳三针”疗法在国内外独树一帜,羸得广泛赞誉。在繁忙的临床、教学、社会活动之余,靳教授笔耕不辍,出版30余部专著,主编第5版《针灸医籍选》教材。作为一名学者、知名教授,靳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靳瑞 三针疗法 多针多穴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的克星——“乳部三针疗法”
8
作者 孙长旺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998年第1期10-11,共2页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为“乳癖”,在医学典籍中多有论述,皆因肝气不舒和冲任不调所致。此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盖因此期各器官相应发生变化,易现乳房作胀、结块,伴心烦易怒、月经失调。肝之经脉上行于乳中,绕乳而行,有调节乳汁分泌和月经的功...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为“乳癖”,在医学典籍中多有论述,皆因肝气不舒和冲任不调所致。此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盖因此期各器官相应发生变化,易现乳房作胀、结块,伴心烦易怒、月经失调。肝之经脉上行于乳中,绕乳而行,有调节乳汁分泌和月经的功能,肝之濡养又仰赖肾经滋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三针疗法 月经不调 三阴交 月经失调 中年妇女 肝气不舒 气血两虚型 经络循行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9
作者 刘加池 周斌 +1 位作者 刘洪云 王康峰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1年第1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三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三针疗法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病例126例,并选择同一时期采用传统针刺疗法的病例7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100%、对照组总显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三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三针疗法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病例126例,并选择同一时期采用传统针刺疗法的病例7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100%、对照组总显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的针刺疗法相比,三针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更佳,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偏瘫 后遗症 三针疗法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60
10
作者 徐世芬 顾金花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以及单独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靳三针加康复训练治疗)36例,对照组(康复...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以及单独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靳三针加康复训练治疗)36例,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35例,两组疗程均为28 d。治疗前后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评定量表(ADL)、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功能综合评定(FCA)进行两组的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痉挛程度、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P<0.01)。治疗组在上肢FMA评分的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在NDS及下肢FMA、ADL、FCA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肌痉挛 三针疗法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针刺配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9
11
作者 崔韶阳 许明珠 +4 位作者 王曙辉 唐纯志 赖新生 季鹏东 钟非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星期后...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星期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患者步行能力,采用Twichell-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阶段评价量表进行偏瘫肢体的Brunnstrom分期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及MBI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AC分级及下肢Brunnstrom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能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梗死 偏瘫 镜像疗法 三针疗法
下载PDF
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谢芹 庄礼兴 +1 位作者 贺君 韩德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疗程28d。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疗程28d。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综合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三针疗法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靳三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娜 唐巧萍 熊友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7-660,共4页
目的:比较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靳三针疗法,穴取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 目的:比较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靳三针疗法,穴取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膝三针、足三针及承筋、承山等,然后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并辅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连续进行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估及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55.32±17.10vs 47.48±17.1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腓肠肌Ashworth痉挛分级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36/40)vs(72.5%(29/40),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疗效优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三针疗法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原文传递
用Fugl-Meyer量表评价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 被引量:36
14
作者 韩德雄 庄礼兴 张莺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来源于7家医院的25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配为靳三针组83例、康复组84例、靳三针结合... 目的: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来源于7家医院的25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配为靳三针组83例、康复组84例、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结合组)8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靳三针组采用靳三针疗法,取穴以颞三针为主,根据痉挛瘫和弛缓瘫不同结合辨证配以曲池、外关、合谷及伏兔、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留针30 min;康复组根据痉挛瘫和弛缓瘫不同给予适宜的康复训练;结合组采用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3组疗程均为28 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4、28 d后用四肢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28 d治疗后,靳三针组和结合组患者的显效率优于康复组(P<0.05)。治疗14 d和28 d后,3组患者ND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结合组NDS评分较康复组下降明显(均P<0.05)。经28 d治疗后,结合组FMA评分高于其它两组(均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三针疗法 康复训练 三针结合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靳三针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尼莫地平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32期3587-3590,共4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尼莫地平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病理症状、P300认知电位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尼莫地...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尼莫地平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病理症状、P300认知电位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尼莫地平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靳三针针刺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病理症状、P300认知电位(P300峰潜伏期、P300波幅)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P300波幅及GSH-Px和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 05),ADAS-cog评分、NPI评分、P300峰潜伏期及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靳三针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尼莫地平治疗老年痴呆症能够有效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改善和恢复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三针疗法 针刺手法 认知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麦粒灸配合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澍欣 张宾 +1 位作者 徐展琼 庄礼兴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麦粒灸+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麦粒灸+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井穴麦粒灸配合针刺治疗(靳三针疗法),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Ashworth痉挛分级、改良BI评分和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配合靳三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痉挛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靳三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麦粒灸 三针疗法
原文传递
针刺对宫内窘迫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高静 赖名殷 +4 位作者 秦玮珣 袁青 武玉 黎少玲 陈洁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5-280,324,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宫内窘迫缺血缺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行为学、海马神经元自噬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调控海马神经元自噬改善新生儿HIBD的机制。方法:SD孕鼠6只,2只孕鼠以宫内窘迫延迟剖宫产法行HIBD造... 目的:观察针刺对宫内窘迫缺血缺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行为学、海马神经元自噬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调控海马神经元自噬改善新生儿HIBD的机制。方法:SD孕鼠6只,2只孕鼠以宫内窘迫延迟剖宫产法行HIBD造模,2只孕鼠作为HIBD模型新生大鼠代乳鼠,2只孕鼠自然分娩正常新生大鼠。自然分娩的9只新生大鼠为正常组,HIBD新生大鼠按体质量、性别因素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9只。针刺组大鼠于出生后第14天予"靳三针"针刺,每穴快速捻转10次,每日1次,持续14 d。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自主活动能力、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自噬小体形态和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LC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走出中央区域时间、逃避潜伏期、第1次穿越原平台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P<0.05,P<0.001),中央区域路程和总路程、活动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P<0.05),海马区神经元可见核膜锯齿样改变,核周间隙增宽,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扩张,自噬小体增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走出中央区域时间、逃避潜伏期、第1次穿越原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P<0.001),中央区域路程和总路程、活动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P<0.05),海马区神经元可见完整连续核膜,细胞器形态较好,自噬小体明显增多,Beclin-1、LC3Ⅱ/Ⅰ比值明显升高(P<0.001)。结论:针刺可能通过上调Beclin-1和LC3Ⅱ/Ⅰ的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元自噬,改善HIBD新生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脑损伤 宫内窘迫 针刺 三针疗法 自主活动能力 学习记忆能力 海马 神经元自噬
原文传递
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贺君 庄礼兴 林涵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介入时间及穴位配伍。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靳三针疗法的针刺时机、选穴配伍这两个因素两个不同水平进行2×2析因设计:A组(中风后l-14天+颞三针、手足三针);B组(中风后1-14... 目的:探讨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介入时间及穴位配伍。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靳三针疗法的针刺时机、选穴配伍这两个因素两个不同水平进行2×2析因设计:A组(中风后l-14天+颞三针、手足三针);B组(中风后1-14天+颞三针、手足挛三针);C组(中风后15—30天+颞三针、手足三针);D组(中风后15-30天+颞三针、手足挛三针);在治疗前后观察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等疗效评定,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的针刺干预时机、选穴配伍进行优化选择。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240例,脱落16例,A组57例,B组56例,c组56例,D组55例,在考察的因素与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提示B组(中风后1-14天+颞三针i手足挛三针)疗效最优。结论:①在内科及常规治疗同等的基础上,在中风后1-14天之内(急性期),采用靳三针疗法配合手足挛三针,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等疗效评定能起到最佳的改善效应。②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刺方案初步优选:中风后急性期内(1—14天),介入靳三针配合手足挛三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可得到最佳临床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针疗法 中风 痉挛性瘫痪 手足挛三针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靳三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石素宁 于洪宇 +1 位作者 丛壮 刘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9-671,共3页
脑卒中后下肢活动障碍对患者本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下肢功能活动的恢复程度是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所以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活动,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步行能力[1].靳三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进行... 脑卒中后下肢活动障碍对患者本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下肢功能活动的恢复程度是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所以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活动,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步行能力[1].靳三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针灸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的治疗,而运动疗法是一种低成本的、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方法,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适宜的运动训练对学习、记忆及空间识别、行为能力的提高均有明显的改善[2].但是靳三针疗法属于被动康复,患者主要接受医师的针灸治疗,主动运动疗法属于主动康复,患者接受肢体锻炼的重新学习.两种康复模式单独使用虽有一定疗效,但均存在自身的不足,本研究将被动康复与主动康复相结合,探讨其对下肢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提供初步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三针疗法 下肢功能 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 日常生活活动 针灸治疗
下载PDF
“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文熠 万福铭 丁淑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观察"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CRPS-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目的:观察"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CRPS-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主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筋骨三针疗法"治疗,取喙突骨点、肱骨大结节、盂下结节行筋膜扇形分离法,松解3~6针,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3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部肿胀值、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水肿、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①治疗后及治疗后40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值、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②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0 d观察组的VA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及治疗后40 d两组比较,手部肿胀值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CRPS-Ⅰ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肢运动能力,且疗效可长期持续;本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末梢水肿可能无明显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脑卒中 筋骨三针疗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