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DSA与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晓龙 凌锋 +5 位作者 沈天真 黄祥龙 王大明 张鸿祺 缪中荣 宋庆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 比较三维 (3D)DSA与二维 (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 2名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行 3DDSA和 2DDSA检查 ,双盲法诊断 3DDSA和 2DDSA分别发现的动脉瘤的个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的关系是否清楚、动脉瘤囊... 目的 比较三维 (3D)DSA与二维 (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 2名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同行 3DDSA和 2DDSA检查 ,双盲法诊断 3DDSA和 2DDSA分别发现的动脉瘤的个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的关系是否清楚、动脉瘤囊内有无穿支。结果 发现的 30个动脉瘤中 3DDSA的假阳性数和假阴性数均为 0 ;2DDSA的假阳性数和假阴性数均为 2个。 3DDSA对 30个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均显示清楚 ,发现 2个动脉瘤囊内有穿支 ;2DDSA仅对 8个动脉瘤 (其中 4个后交通动脉瘤 ,3个前交通动脉瘤和 1个颈眼动脉瘤 )和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显示清楚 ,无法证实动脉瘤囊内有无穿支。结论  3D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面明显优越于 2D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 动脉瘤 诊断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三维DSA与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翟水亭 李天晓 +4 位作者 曹会存 宗登伟 王子亮 白卫星 刘建文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6期33-35,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三维DSA(3D DSA)与二维DSA(2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说明3DDSA优于2D 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和3D DSA检查,常规2D DSA检查后即行旋转DSA检查。由3D工作站生成容积再现图像(VR)。从以下5方... 目的通过对比三维DSA(3D DSA)与二维DSA(2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说明3DDSA优于2D 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和3D DSA检查,常规2D DSA检查后即行旋转DSA检查。由3D工作站生成容积再现图像(VR)。从以下5方面随即评价2D DSA、旋转DSA和3D DSA:①图像整体质量,②动脉瘤的显示,③动脉瘤形状的显示,④动脉瘤瘤颈的显示,⑤动脉瘤与毗邻血管的显示。对50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动脉瘤的显示:2D DSA未能发现3个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在旋转DSA上为不确定。VR可以发现所有的动脉瘤。②图像的整体质量:2D DSA可以清楚显示细小动脉,图像整体质量优于旋转DSA和3D DSA。③动脉瘤形状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 DSA和旋转DSA。④动脉瘤瘤颈和动脉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 DSA和旋转DSA。结论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方面优于2D DSA和旋转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二维dsa 三维dsa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三维DSA及仿真内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中庆 于爱军 +3 位作者 王琳 朱铭 王晓莉 乔元岗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DSA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所做三维DSA影像与传统二维DSA进行比较,分析颅内动脉瘤在三维DSA上的影像表现。结果与二维DSA相比,三维DSA在对动脉瘤显示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3D DSA的... 目的评价三维DSA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所做三维DSA影像与传统二维DSA进行比较,分析颅内动脉瘤在三维DSA上的影像表现。结果与二维DSA相比,三维DSA在对动脉瘤显示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3D DSA的重建技术对影像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在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 动脉瘤 仿真内镜
下载PDF
像素移位技术在脑血管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少睿 高伟 +1 位作者 项玉梅 苏浩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像素移位技术在脑血管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常规自动重建三维DSA图像和通过像素移位技术进行处理后生成的三维DSA图像,并由3位影像... 目的探讨像素移位技术在脑血管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常规自动重建三维DSA图像和通过像素移位技术进行处理后生成的三维DSA图像,并由3位影像学专家采用双盲法对不同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优质、可接受、差)和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常规自动重建的优质图像31例,差质图像18例,发现微小动脉瘤5枚;而应用像素移位技术重建后得到优质图像52例,差质图像7例,发现微小动脉瘤14枚,两种方法生成的图像质量和发现微小动脉瘤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像素移位技术,重建三维图像能使脑血管三维DSA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提高了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像素移位 移动伪影 三维dsa 脑动脉瘤
下载PDF
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方雨迪 何晓 +1 位作者 吕超伟 纪伟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22期1-2,158,共3页
目的:通过三维DSA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意义。方法:收集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三维DSA检查并全部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发现39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例为颅内多发动脉瘤6个,4个... 目的:通过三维DSA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意义。方法:收集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三维DSA检查并全部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发现39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例为颅内多发动脉瘤6个,4个微小动脉瘤,1例为脑动脉血管扭曲畸形;三维DSA显示微小动脉瘤的结构及小动脉血管间关系较常规DSA明显优越,所有血管三维重建的图像均能清晰的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39个动脉瘤全部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栓塞程度0级33个,1级6个。结论:三维DSA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出率及动脉瘤瘤体、瘤颈结构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关系显示的清晰度较常规DSA明显提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血管介入栓塞技术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常规dsa 三维dsa 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任伟 汪姝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究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择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实施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并详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 目的探究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择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实施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并详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回顾分析。结果 48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三维DSA与MRI融合诊断,18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DSA与CT融合诊断,其中诊断发现有43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畸形团直径小于3cm,有10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畸形团直径在3~6cm范围内,有13例患者的动脉畸形在小脑部位,所有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关诊断与治疗。结论通过术前影像融合技术能为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建议,有助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改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 MRI CT 影像融合技术 颅内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积极稳妥地开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定尧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422-423,共2页
颅内动脉瘤起病突然,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如能及时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生命。目前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主要有CTA、MRA和DSA,其中三维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瘌的金标准。三维DSA能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 颅内动脉瘤起病突然,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如能及时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生命。目前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主要有CTA、MRA和DSA,其中三维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瘌的金标准。三维DSA能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以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非常有利于动脉瘤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 三维dsa 病因诊断 外科手术夹闭 载瘤动脉 死亡率 CTA
下载PDF
三维DSA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血管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红燕 刘亚 +1 位作者 原宝华 屈天荣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三维DSA图像具有显示血管解剖清晰、立体感强的特点。文章结合血管疾病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其在血管疾病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关键词 三维dsa 血管疾病 教学
下载PDF
CTA及仿真内镜技术联合DSA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纪欢 李玉林 谢锋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及仿真内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且术前行CT仿真内镜检查的35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仅行CTA或DSA检查但未...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及仿真内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且术前行CT仿真内镜检查的35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仅行CTA或DSA检查但未行CT仿真内镜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评估动脉瘤情况,以及术后1周并发症和术后2周GO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迟发性脑出血、脑麵、神经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GOS≥4分人数及GOS评分均值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前,采用CT仿真内镜联合三维DSA更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病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A 仿真内镜 三维dsa 介入
下载PDF
DSA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妇产科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余梁 李兵 +3 位作者 孙涛 袁东存 王新婧 蒋威 《妇儿健康导刊》 2022年第8期37-4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DSA三维重建成像在妇产科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DSA检查患者46例(92侧),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使用三维DSA技术,对照组(21例)使用常规DSA技术... 目的探讨DSA三维重建成像在妇产科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DSA检查患者46例(92侧),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使用三维DSA技术,对照组(21例)使用常规DSA技术,对两组对比剂用量、X线照射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对比剂用量、X线照射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分别为(22.0±3.2)ml、(11.1±2.3)min、(127.3±7.5)mGy、(12.3±2.3)min,对照组的对比剂用量、X线照射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分别为(41.2±4.7)ml、(21.6±5.8)min、(363.0±20.9)mGy、(35.4±6.8)min,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三维重建成像下操作可降低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缩短手术时间,在妇产科介入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 重建成像 妇产科介入诊疗
下载PDF
三维DSA及CT仿真内镜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治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纪欢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0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DSA及CT仿真内镜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治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的证实有颅内动脉瘤且术前行CT仿真内镜检查的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CTA或DSA证实有颅内动脉瘤未行仿真内镜检查的患... 目的研究三维DSA及CT仿真内镜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治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的证实有颅内动脉瘤且术前行CT仿真内镜检查的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CTA或DSA证实有颅内动脉瘤未行仿真内镜检查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常规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实验组术前CT仿真内镜检查,对颅内动脉瘤得出虚拟血管内窥镜图像,术前评估动脉瘤相关情况后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并发症情况,术后2周的动脉瘤栓塞后情况。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5.71%,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实验组GOS评分(4.22±0.53)分,高于对照组(3.15±0.32)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治中,采用三维DSA及CT仿真内镜的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预后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 CT仿真内镜 颅内动脉瘤 介入诊治
下载PDF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举行GE1.5T MR、三维DSA及数字胃肠机开机典礼暨学术报告会
12
作者 王骏 《影像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GE 1.5TMR 三维dsa 数字胃肠机 学术报告会
下载PDF
3D-DSA与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作者 周新华 陈良义 +1 位作者 翁磊华 吕绍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DSA血管成像(3D-DSA)及数字平板造影机的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目的探讨三维DSA血管成像(3D-DSA)及数字平板造影机的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54例)。对照组采用3D-DSA引导,观察组采用DynaCT引导,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支架再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个月、8个月及12个月mRS评分、支架成形术耗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yna-CT的术前规划、观察到支架表面图像与术中所见吻合,手术成功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63.16%(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支架再狭窄、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naCT用于颅内支架置入术中能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支架成形术耗时,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降低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血管成像 数字平板造影 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 颅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三维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振波 《当代医学》 2019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运用到诊断颅内动脉瘤血管性病变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36例,借助三维DSA型造影对所有患者施行诊断... 目的观察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运用到诊断颅内动脉瘤血管性病变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36例,借助三维DSA型造影对所有患者施行诊断以当作DSA组,选取借助造影监测(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对所有患者施行诊断以当作CTA组与MRA组,并汇编适宜的治疗类规划。结果通过三维DSA型技术施行诊断后,共29例患者即脑动脉瘤,4例患者即烟雾病,3例患者不具备造影异常型表现。29例脑动脉瘤患者接纳了DSA造影三维成像后,监测而得37个动脉瘤。全部患者在借助不一致的造影型技术施行诊断后,DSA组患者病症的检出率即94.44%,大于CTA组患者的61.11%与MRA组患者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DSA型造影运用到对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辅以诊断后,具备高效、精准等优势,给治疗类规划的选取予以了尤为关键的影像学凭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价值 三维dsa技术 运用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应用三维DSA技术导航定位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陈玉双 杨妙芬 +3 位作者 庄少鹉 刘敬山 吴采华 黄文镇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导航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介入科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30例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导航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介入科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30例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n=110,传统二维DSA引导)与观察组(n=120,三维DSA技术导航定位)。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操作时间、检测过程相关剂量、术中引导难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微导管导引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比剂用量、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水平及术中引导难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应用三维DSA技术导航定位,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微导管导引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降低对比剂用量、AK、DAP水平及术中引导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 三维dsa技术 导航定位 术中引导难度
下载PDF
MSCT与三维DSA重建成像在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东 唐兴 +1 位作者 何承勇 蒋世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38-40,43,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瘤大小、部位、瘤颈等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以3D-DSA重建成像结果为标准评估MSCT诊断价值。结果71例疑诊患者中经3D-DSA及MSCT重建成像均确诊颈内动脉瘤64例,经3D-DSA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7例(57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7例(16枚),共73枚,其中单泡型51枚,双泡及多泡型22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34.14%。MSCT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8例(58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6例(13枚),共71枚,其中单泡型57枚,双泡及多泡型14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19.72%,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与3D-DAS重建成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3D-DSA重建成像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重建成像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8.43%、特异度85.71%,准确率97.18%,阳性预测值98.43%,阴性预测值85.71%,Kappa值为0.857,具有较强一致性(P<0.05)。结论MSCT重建成像可较为准确地对颈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分型,患者术前采用MSCT重建成像进行评估能够为其手术治疗提供全面、直观、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三维dsa重建成像 颈内动脉瘤 构型
下载PDF
三维DSA重建用于评估髂静脉压迫病变严重程度
17
作者 王强 丁奇 梁思渊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索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重建用于评估髂静脉压迫病变受压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台州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收治的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初步筛选为髂静脉压迫病变患者72例,进一步经股静脉穿刺行二维DSA... 目的:探索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重建用于评估髂静脉压迫病变受压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台州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收治的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初步筛选为髂静脉压迫病变患者72例,进一步经股静脉穿刺行二维DSA和三维DSA重建评估髂静脉压迫情况,依据二维DSA下髂静脉压迫程度将其分成三个亚组(<50%、50%~70%、>70%),比较两种造影方式对髂静脉压迫病变显示的效果,并初步探索三维DSA重建用于反映髂静脉压迫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随着髂静脉压迫狭窄程度的加重,三维DSA下反映髂静脉压迫的压迫位点,侧枝显影和髂静脉压迹等占比都上升。以髂静脉狭窄率为因变量行有序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侧髂静脉显影和髂外静脉压迹对髂静脉压迫狭窄严重程度有影响,对侧髂静脉显影反映髂静脉压迫严重度是不显影的16.66倍(P=0.003),髂外静脉压迹显影反映髂静脉压迫严重度是不显影的19.13倍(P<0.001),对侧髂静脉有显影和髂外静脉有压迹的患者髂静脉压迫越严重。结论:三维DSA重建可以更好地反映髂静脉压迫病变的信息,其中侧枝显影和髂静脉压迹可以有效反映髂静脉受压严重程度,有望作为评估髂静脉压迫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重建 二维dsa 髂静脉压迫病变
下载PDF
旋转DSA在肝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
18
作者 王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于肝脏介入治疗工作中,取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加以帮助,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实验时间择定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区间,将实验地点择定为本院介入科,将实验对象择定为开展肝脏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共涉及100例。将分组工... 于肝脏介入治疗工作中,取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加以帮助,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实验时间择定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区间,将实验地点择定为本院介入科,将实验对象择定为开展肝脏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共涉及100例。将分组工具择定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共涉及50例、观察组共涉及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介入治疗,对照组择取传统DSA技术进行辅助,观察组择取旋转三维DSA技术进行辅助。将评比项目择定为两组的检查照片质量分级情况,不良反应产生结果,病灶及动脉显示具体情况。结果 评比观察组的检查照片质量分级情况,发现甲级率更高、丙级率更低(P<0.05)。评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结果,发现出血、发热、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等不良反应产生率均更低(P<0.05)。对组间的病灶及动脉显示详情施以对比操作,观察组所取得的小病灶侧枝循环显示率统计数据、小病灶供血动脉显示率统计数据、小病灶显示率统计数据、侧枝循环血管显示率统计数据等均更高(P<0.05)。结论 于肝脏介入治疗工作中,择取旋转三维DSA技术进行辅助,可以提升检查照片质量、提高病灶及动脉显示率,降低不良反应产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介入治疗 旋转三维dsa技术 检查照片质量 病灶及动脉显示率
下载PDF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卫东 倪贵华 +2 位作者 倪小宇 吴嶛 徐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1870-1876,共7页
目的探讨3D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01-2018-06行DSA旋转造影和3D 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2... 目的探讨3D DSA仿真内镜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7-01-2018-06行DSA旋转造影和3D DSA仿真内镜成像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DSA旋转造影图像通过球管和影像增强器的分2次同步旋转获得,应用InSpace软件对原始旋转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选择血管狭窄处,用Fly Through软件进行仿真内镜成像,观察血管腔内的结构情况。结果18个月内共12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DSA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成像,118例患者第一次造影即获得清晰的旋转造影和仿真内镜图像,5例因造影期间头部运动,成像不清晰,通过两次造影获得清晰图像。共发现163处血管狭窄,内膜形态光滑109处,不光滑54处;斑块偏心106处,基本不偏心57处。95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均<30%,预后良好。95例支架置入的患者均进行三维DSA血管内镜随访,术后6个月时81例患者的支架被内膜完全覆盖、管腔光滑;术后12个月时95例患者的支架均被内膜覆盖完全。结论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评估动脉管腔结构的方法,并可用于指导支架置入后个体化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仿真三维dsa血管内镜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仿真内镜 三维重建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下载PDF
观察三维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白玉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S01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在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当中,三维DSA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4月到2019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中抽取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入院后需要分别接受常规CTA检查和三维DSA技术诊治,观察患者接受不... 目的分析在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当中,三维DSA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4月到2019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中抽取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入院后需要分别接受常规CTA检查和三维DSA技术诊治,观察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检查后的确诊情况。结果患者接受三维DSA技术诊治的确诊率要高于CTA,且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达到了100%,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对于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而言,实施三维DSA诊治的整体情况更好,该方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dsa技术 CTA 诊治 确诊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