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阵发症患者高分辨MR和前庭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国庆 姜岐涛 +3 位作者 韩峰 孔玉 柏燕燕 朱祖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3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评估高分辨磁共振影像技术诊断前庭阵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分析前庭阵发症血管压迫侧和前庭功能受累侧一致和矛盾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例前庭阵发症患者和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运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 目的评估高分辨磁共振影像技术诊断前庭阵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分析前庭阵发症血管压迫侧和前庭功能受累侧一致和矛盾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例前庭阵发症患者和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运用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和三维时间飞跃血管成像序列技术,分析第Ⅷ脑神经和血管压迫情况,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高分辨磁共振诊断前庭阵发症敏感度100%,特异度70%,血管压迫距离脑干0~10mm,20例患者中14例(70%)为小脑前下动脉,2例(10%)为小脑后下动脉,2例(10%)为静脉,2例(10%)为椎动脉。5例(25%)前庭神经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9例(45%)表现神经血管压迫侧同前庭神经功能下降或缺失侧一致,6例(30%)神经血管压迫侧同前庭神经功能下降或缺失侧不一致。结论前庭阵发症患者神经血管压迫侧和前庭功能受累侧存在一致和矛盾,联合详细的前庭神经功能检查和高分辨MR可进一步明确前庭阵发症受累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阵发症 高分辨磁共振 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三维时间飞跃血管成像 前庭神经功能 神经血管压迫 眩晕 前庭蜗神经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对烟雾病血管重建评价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谦 程晓青 +4 位作者 周长圣 倪玲 罗松 黄伟 卢光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颅内外血管重建的烟雾病患者,23例患者共行25侧血管重建术,包括21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STA-MCA+ED...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颅内外血管重建的烟雾病患者,23例患者共行25侧血管重建术,包括21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STA-MCA+EDMS)和4侧脑-脑膜-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患者术前一周内均行3D TOF MRA及DSA检查,术后一周内复查3D TOF MRA。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图像进行观察。术前对颞浅动脉的图像显示以3分制计分法(优秀、良好、差)进行影像评分。术后以5分制计分法对搭桥血管成像质量及通畅性进行影像评分。对术后3D TOF MRA显示搭桥血管闭塞的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搭桥血管情况。结果:术前46侧经DSA证实通畅的颞浅动脉,3D TOF MRA显示优秀36条(78.26%),良好10条(21.74%)。术后3D TOF MRA对搭桥血管的平均质量评分为3.88±0.44,无明显的伪影出现。搭桥血管的平均通畅性评分为2.8±1.26。通过与CTA对照,3例搭桥血管穿颅段出现假性闭塞。结论:3D TOF MR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临床上需要注意搭桥血管在穿颅段可能存在假性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三维时间飞跃法MRn血管成像 颅内外血管搭桥
下载PDF
3D-TOF-MRA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颢 严金明 +2 位作者 张辉 徐凯 李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RA,3D-TOF-MRA)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vralgia,TN)和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TN患者和100例HFS患... 目的:分析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RA,3D-TOF-MRA)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vralgia,TN)和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TN患者和100例HFS患者,术前行3D-TOF-MRA序列扫描,盲法诊断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神经根部形态学异常情况的分类分型评估,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D-TOF-MRA序列显示责任血管的阳性率。结果:140例受检者均为单侧,TN患者右侧26例,左侧14例,HFS患者右侧49例,左侧51例。40例TN患者血管与神经无明确接触1例、可疑接触2例、明确接触19例、压迫18例,其中压迫神经所致神经萎缩1例。100例HFS患者,血管与神经无明确接触0例、可疑接触6例、明确接触58例、压迫36例。手术病理结果发现,40例TN病例中责任血管阳性病例40例,100例HFS患者责任血管100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3D-TOF-MRA序列诊断TN和HFS病例责任血管阳性率为92.5%和94.0%。结论:3D-TOF-MRA诊断血管压迫性TN和HFS的应用价值明确,能清晰显示压迫血管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有较高诊断阳性率,利于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三维时间飞跃MRI血管成像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付晓君 唐红 +2 位作者 王建祯 程诚 安沂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12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MRI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中的价值。方法 55例面肌痉挛患者均于显微血管减压术前及术后7d行3D-TOF-MRA检查,比较术...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MRI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中的价值。方法 55例面肌痉挛患者均于显微血管减压术前及术后7d行3D-TOF-MRA检查,比较术前、术后面神经根与责任血管关系,记录术中所见。结果术前患侧3D-TOF-MRA检查显示面神经根与责任血管接触50例,可疑接触3例,无接触2例;术中见面神经根与责任血管接触50例,可疑接触4例,无接触1例;术后患侧3D-TOF-MRA检查显示面神经根与责任血管接触13例,可疑接触24例,无接触18例;术前3D-TOF-MRA结果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D-TOF-M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前行3D-TOF-MRA检查可明确面神经和责任血管的关系,指导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血管减压术 三维时间飞跃MRI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多模态MRI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价值
5
作者 王健 陈海 +1 位作者 沈晶 伍建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究利用多模态MRI技术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缺血半暗带(IP)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6例单侧MCA狭窄伴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治疗前均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 目的探究利用多模态MRI技术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缺血半暗带(IP)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6例单侧MCA狭窄伴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治疗前均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其中48例在治疗7天行3D-ASL、DWI复查,6例在治疗30天再次行3D-ASL、DWI复查。依据3D-TOF-MRA提示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其中0~1级为重度狭窄组,2~4级为轻中度狭窄组。根据病灶最大层面DWI高信号面积、3D-ASL异常灌注面积评估IP,测量梗死核心区、IP区与对侧镜像区的脑血流量(CBF),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P范围。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和30天行NI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重度狭窄组31例(47%),轻中度狭窄组35例(53%)。46例(70%)存在IP区,其中重度与轻中度狭窄组分别为28例(60.9%)和18例(39.1%)。46例CBF比较显示,梗死核心区<IP区<对侧镜像区(P<0.05)。在两组治疗前存在IP区并经治疗7天后复查的32例患者中比较显示,轻中度与重度狭窄组IP范围减小分别为10例(71.4%)和9例(50.0%),两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7天CB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组间在治疗前、治疗7天CBF及两次差值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30天NIHSS评分均降低(P<0.05)。轻中度组与重度组预后的好转、稳定与进展比率分别为74.3%vs54.8%,20.0%vs38.7%和5.7%vs6.5%。两组间临床预后好转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中度狭窄组预后明显好于重度狭窄组。结论利用多模态MRI技术可准确评估单侧MCA狭窄所致ACI患者IP区及治疗前后IP区脑血流恢复情况,对随访和评价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MRI融合技术对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分析
6
作者 苏小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融合技术对提高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三叉神经痛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选回波(3D-SPACE)及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融合技术对提高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三叉神经痛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选回波(3D-SPACE)及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序列扫描,然后进行信息采集,均行伽玛刀治疗。分析血管和神经关系。结果:与伽玛刀术中比较,3D-SPACE、3D-TOF-MRA、3D-SPACE与3D-TOF-MRA融合成像诊断血管神经压迫的程度轻于术中,Ⅲ级压迫符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伽玛刀术中有无责任血管为标准,3D-SPACE、3D-TOF-MRA、3D-SPACE与3D-TOF-MRA融合成像无责任血管的准确率分别为89.36%(84/94)、91.49%(86/94)、97.87%(92/94);患者患侧的三叉神经面积(2.96±0.83)mm2,明显小于健侧的(5.01±0.34)mm2(P<0.05);两位医师对三种序列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情况评判诊断统一性较强(Kappa值分别是0.67、0.70、0.70,P<0.001)。结论: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术前定位准确性,清晰地显示血管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术前的评估和指导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手术 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选回波 准确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D TOF MRA对烟雾病搭桥术后血管通畅性的评价效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大立 史岩鹏 陈彬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对烟雾病搭桥术后血管通畅性的评价效用.方法 对40例烟雾病患者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和CT血管成像检查,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共显示颞浅动脉80条,三维时间飞跃... 目的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对烟雾病搭桥术后血管通畅性的评价效用.方法 对40例烟雾病患者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和CT血管成像检查,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共显示颞浅动脉80条,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显示颞浅动脉清晰率为100%,明显高于CT血管成像检查的92.5%(P<0.05).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和CT血管成像显示搭桥血管颅外段及穿颅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显示搭桥血管颅内段情况好于CT血管成像检查(P<0.05),评分达到4分的比例达57.5%.结论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评价烟雾病搭桥术后血管通畅性优于CT血管成像检查,特别是在颅内段显示上,但对穿颅段血管狭窄有夸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 CT血管成像 烟雾病 血管通畅性
下载PDF
3D TOF MR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骆众星 李萌 谢斯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5期230-23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MRA和DSA诊断。经MRA检测后再经MRP... 目的:研究分析对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MRA和DSA诊断。经MRA检测后再经MRP、MIP和VR法重建,并与患者的DSA结果对比。结果:所选研究对象经DSA检测有38个动脉瘤,经MRA VR重建检测出35个动脉瘤,检出率为91.11%;经MRP和MIP检查出有33个动脉瘤,检出率为86.84%。结论:3D TOF MR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为临床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时间飞跃血管成像 核磁共振
下载PDF
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MRA)在评价烟雾病搭桥血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岳庆红 刘吉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析并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评价烟雾病搭桥血管的应用价值并作分析。方法:给予40例烟雾病患者行CTA和3D TOF MRA检查,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CTA与3D TOF MRA的颅内段及颅外段各个节段... 目的:探析并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评价烟雾病搭桥血管的应用价值并作分析。方法:给予40例烟雾病患者行CTA和3D TOF MRA检查,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CTA与3D TOF MRA的颅内段及颅外段各个节段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CTA的颅内段显示搭桥血管明显低于3D TOF MRA(P<0.05)。结论:3D TOF MRA评价烟雾病搭桥血管临床效果优于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CTA)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 烟雾病 搭桥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