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堇与DNA相互作用及DNA光散射/荧光比率测定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原芳 黄承志 谭克俊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9-532,共4页
在pH4.56的BR缓冲溶液中,DNA能使硫堇的光散射增强,荧光发生猝灭。本实验基于硫堇的三维光谱讨论了其发光属性,并通过在普通荧光光度计上单次扫描同时获得的539nm处的光散射强度(I539)与630nm处的荧光强度(F630)之比,建立了测定痕量... 在pH4.56的BR缓冲溶液中,DNA能使硫堇的光散射增强,荧光发生猝灭。本实验基于硫堇的三维光谱讨论了其发光属性,并通过在普通荧光光度计上单次扫描同时获得的539nm处的光散射强度(I539)与630nm处的荧光强度(F630)之比,建立了测定痕量DNA的光散射/荧光比率法。当硫堇的浓度为1.0×10^-4mol/L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6mg/L,检测限为(3σ)为12.0μg/L。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DNA合成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94.9%~107.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堇 脱氧核糖核酸(DNA) 光散射/荧光比率 三维光谱
下载PDF
双苯甲亚胺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特征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斌 李原芳 黄承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共5页
用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吸收光谱研究了双苯甲亚胺(Hoechst33258)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双苯甲亚胺与DNA之间既有嵌入作用也有静电作用;三维光谱证实体系的荧光对光散射的测定不产生干扰.优化条件下,测定DNA... 用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吸收光谱研究了双苯甲亚胺(Hoechst33258)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双苯甲亚胺与DNA之间既有嵌入作用也有静电作用;三维光谱证实体系的荧光对光散射的测定不产生干扰.优化条件下,测定DNA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mL,检出限(3σ)为0,03μg/mL,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回收率在95,2%-10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甲亚胺 脱氧核糖核酸 共振光散射 三维光谱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解静芳 徐敏 +2 位作者 王学峰 刘丽娜 孟紫强 《分析仪器》 CAS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析BSA及BSA-二氧化硫衍生物相互作用后体系的光谱特征。结果:①在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硫衍生物能使BSA的内源荧光发生有规律的猝灭,...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析BSA及BSA-二氧化硫衍生物相互作用后体系的光谱特征。结果:①在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硫衍生物能使BSA的内源荧光发生有规律的猝灭,猝灭作用可能为静态猝灭。②得出了二氧化硫衍生物和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且作用力较弱。③三维荧光光谱表明,二氧化硫衍生物对BSA的构象影响不明显。结论:二氧化硫衍生物与BSA可能的结合方式为二氧化硫衍生物与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结合反应,生成不发荧光或者荧光强度较弱的基态复合物,使BSA荧光发生部分猝灭,但对BSA构象影响不明显,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二氧化硫衍生物 荧光猝灭 三维光谱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多组分稀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军 陈观铨 +1 位作者 胡继明 曾云鹗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2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文研究了HFA-TOPO-Triton X-100体系中铕、钐、铽和镝的三维荧光光谱,拟定了三维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这四个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荧光 三维光谱 稀土
下载PDF
SO2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5
作者 解静芳 刘丽娜 +3 位作者 徐国杰 王学峰 邢菲 于晓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荧光猝灭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SO2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征。结果计算了不同温度下SO2与BSA的作用常数及其热力学常数,确定了SO2对BSA的荧光猝灭不是由于动态碰...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荧光猝灭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SO2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征。结果计算了不同温度下SO2与BSA的作用常数及其热力学常数,确定了SO2对BSA的荧光猝灭不是由于动态碰撞所引起,而是由于形成了复合物而引起的静态猝灭,SO2与BSA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二者之间的结合近似只有1个结合位点;SO2对BSA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结论SO2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SO2进入体内与体液作用会立即转变为体内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二氧化硫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发射光谱 三维光谱
下载PDF
应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冷榨花生油的特征
6
作者 范璐 霍权恭 +2 位作者 李旭 谷克仁 向国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不同油脂的同步荧光光谱的差异性,研究冷榨花生油荧光光谱特征。收集几十种花生油、玉米油和棕榈油样品,设置激发光波长范围和发射波长范围分别为220~350 nm和230~750nm,波长差设为10 nm的间隔并连续变化,狭缝宽度为10 nm,试样以1... 基于不同油脂的同步荧光光谱的差异性,研究冷榨花生油荧光光谱特征。收集几十种花生油、玉米油和棕榈油样品,设置激发光波长范围和发射波长范围分别为220~350 nm和230~750nm,波长差设为10 nm的间隔并连续变化,狭缝宽度为10 nm,试样以1∶19(V∶V)溶于乙酸乙酯中,扫描油脂三维同步荧光光谱。结果显示,3种油脂的同步荧光光谱有着部分相同的光谱区,但荧光峰的波长差、波长分布范围、峰的数量、峰的强度和峰的形状有着明显的差异,荧光强度最强的是棕榈油,花生油的最弱,此现象说明3种油脂中可能具有相同的荧光物质或结构类似的荧光物质,但种类分布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同是花生油但加工方式不同,其同步荧光光谱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冷榨花生油的同步荧光光谱比较弱的现象,研究添加玉米油和棕榈油后荧光光谱的改变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其荧光强度在322 nm和348 nm处,随添加玉米油和棕榈油量的不同,同步荧光光谱发生一定规律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花生油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光谱 识别
原文传递
三维光谱学——二维红外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琪 胡鑫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5-179,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类重要的光谱学分析方法—三维光谱学方法 ,对其中的时间分辨光谱和二维红外光谱作了详细的介绍 ,包括它们的基本原理、获取谱图的方法、谱图的性质等。介绍了二维红外光谱方法在光谱学分析中的一些应用领域。三维光谱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类重要的光谱学分析方法—三维光谱学方法 ,对其中的时间分辨光谱和二维红外光谱作了详细的介绍 ,包括它们的基本原理、获取谱图的方法、谱图的性质等。介绍了二维红外光谱方法在光谱学分析中的一些应用领域。三维光谱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光谱分析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谱 时间分辨光谱 光谱学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卫星光谱模拟的土壤电导率估算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曹肖奕 丁建丽 +4 位作者 葛翔宇 梁静 陈文倩 陈香月 唐普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土壤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是评价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实测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EC及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波谱响应技术模拟Landsat 8 OLI、Sentinel 2、Sentinel 3卫星的宽波段数据。构建宽波段模... 土壤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是评价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实测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EC及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波谱响应技术模拟Landsat 8 OLI、Sentinel 2、Sentinel 3卫星的宽波段数据。构建宽波段模拟数据及其5种预处理后的三维光谱指数(Three-dimensional spectral index,TDSI),采用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GBRT)建立3种卫星土壤EC估算模型,并比对加入TDSI后模型精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EC条件下,3种卫星具有相似的光谱趋势,均在红、近红外波段附近反射率较高;TDSI与土壤EC相关性基本均在0.4以上,最大程度保留了与土壤EC敏感度高的红、绿、蓝、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信息;GBRT对于土壤EC估算能力表现突出,3种卫星对土壤EC的最佳预测精度R2分别为0.831、0.847、0.903,在加入TDSI后,R2分别提高至0.835、0.857、0.935,综合分析发现,Sentinel 3对土壤EC估算效果最佳(R2=0.935,均方根误差RMSE=2.986 mS·cm-1,赤池信息准则AIC=57.500)。通过利用波谱响应技术结合TDSI深度挖掘波段间的协同信息,采用GBRT验证了不同卫星对土壤EC的估算效果,二者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模型预测精度,为干旱区土壤盐渍化定量监测与防控提供有利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响应 土壤电导率 光谱预处理 三维光谱指数 梯度提升回归树
下载PDF
黄瓜贮藏中微生物信息三维荧光判别及其数量监控模型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雪茹 李欣 +3 位作者 殷勇 于慧春 袁云霞 李孟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实现黄瓜贮藏过程中基于微生物内源荧光信息的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的快速实时监控,并为腐败预判提供依据,在不同贮藏时间对黄瓜表面进行三维荧光信息采集。运用多项式插值方法去除原始光谱中的瑞利散射,并进行Savitzky-Golay多项式平... 为实现黄瓜贮藏过程中基于微生物内源荧光信息的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的快速实时监控,并为腐败预判提供依据,在不同贮藏时间对黄瓜表面进行三维荧光信息采集。运用多项式插值方法去除原始光谱中的瑞利散射,并进行Savitzky-Golay多项式平滑降噪处理。采用核心一致诊断(core consistency diagnostic,CORCONDIA)法对组件数进行估计,以避免黄瓜在贮藏过程中表面微生物自身的代谢作用对样本荧光信号的分析造成干扰。运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lternating trilinear decomposition,ATLD)算法,按该组件数对三维荧光矩阵进行分解,获得不同组件的相对激发强度光谱、相对发射强度光谱和相对浓度阵。解析结果表明:通过CORCONDIA法在函数值大于60%的前提下,确定组件数为4。以ATLD算法分解出的4个组件中,组件1和组件3呈现特殊双峰结构,其特征激发-发射光谱与微生物主要内源荧光物质,即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的荧光指纹图谱吻合,且组件1所代表的类色氨酸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运用荧光区域积分法对组件1的特征光谱中高激发类色氨酸和低激发类色氨酸区域的荧光总量进行定量分析,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构建了标准化区域积分值与微生物数量间的函数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二元四次逐步回归方法构建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可达98.3098%。采用1个未参与模型建立的样本对预测模型进行检测,获得微生物数量的相对误差为1.0371%。结论:在对黄瓜表面荧光光谱中微生物信息判别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黄瓜贮藏过程中基于微生物三维荧光信息的微生物数量变化监控模型的构建,为实时监控腐败进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谱信息 微生物数量 交替三线性分解 荧光区域积分 多元逐步回归 监控模型
下载PDF
基于实测光谱和国产高分五号高光谱卫星的铁尾矿表层含水率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粤 包妮沙 +3 位作者 周斌 顾晓薇 刘善军 虞茉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5-1233,共9页
尾矿库作为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在尾砂含水量过高时有溃坝风险,低含水量状态下产生扬尘则会危害周围环境。尾砂含水量实时、动态监测对于尾矿库安全状况及矿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采样化验手段,高光谱遥感拥有观测面... 尾矿库作为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在尾砂含水量过高时有溃坝风险,低含水量状态下产生扬尘则会危害周围环境。尾砂含水量实时、动态监测对于尾矿库安全状况及矿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采样化验手段,高光谱遥感拥有观测面积大、数据实时易获取、光谱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快速、高精度尾矿水分监测提供了手段。以鞍山-本溪铁矿群中的高硅型铁尾矿为研究区,实地采集尾砂样品77个,利用可见光-近红外(350~2500 nm)光谱仪获取其光谱数据,分析不同含水率尾砂光谱特征及机理;引入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重采样法(CARS)筛选水分敏感波段,并基于敏感波段建立三维波段光谱指数(TBI),结合随机森林(RF)、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PSO-ELM)及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建立尾砂水分反演模型,以国产高分五号高光谱卫星为数据源进行模型应用,获取尾矿库表层含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尾砂光谱反射率随含水率升高明显下降,在1455和1930 nm处出现O—H吸收特征,吸收深度随含水率减小而逐渐减小;(2)基于CARS方法能够对高光谱数据(305波段)有效降维,筛选出18个水分敏感波段,进一步利用敏感波段构建不同形式的尾砂含水率TBI指数集,其中三维差值指数TBI5=(R1097.47-R1990.67)-(R1990.67-R437.39),与水分含量相关性最高,达到0.84;(3)对比RF,PSO-ELM及CNN方法以及不同形式的输入数据,基于尾砂含水率TBI指数联合反射率数据集作为输入数据进行CNN建模,室内光谱模型达到验证精度R2=0.92,相对分析误差RPD=3.43,基于该模型利用高分五号卫星数据反演可获取研究区尾砂含水率空间分布结果,实地验证R2达到0.79,相对分析误差RPD=2.20,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铁尾矿水分含量大面积实时快速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三维光谱指数 国产高分五号卫星 铁尾矿 尾砂含水率
下载PDF
基于三维光谱指数的春小麦SPAD高光谱估算
11
作者 刘晓翠 吾木提·艾山江 尼加提·卡斯木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51-157,共7页
为探讨三维光谱指数(TBI)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估算的可行性,在田间尺度上以春小麦为目标,采集抽穗期冠层高光谱数据并计算任意波段组合的三维光谱指数,构建基于最优三维光谱指数... 为探讨三维光谱指数(TBI)对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估算的可行性,在田间尺度上以春小麦为目标,采集抽穗期冠层高光谱数据并计算任意波段组合的三维光谱指数,构建基于最优三维光谱指数的春小麦SPAD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400~1300 nm波段处三维光谱指数TBI-1_((849、850、850 nm))、TBI-2_((849、850、997 nm))、TBI-3_((850、849、850 nm))、TBI-4_((849、849、850 nm))分别与SPAD呈极显著相关(P<0.01);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春小麦SPAD估算模型,通过模型的估算对比发现,KNN算法构建的模型估算效果(R^(2)=0.79,RMSE=2.68,RPD=2.25)优于ANN、SVR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SPAD 机器学习 三维光谱指数 光谱
下载PDF
基于三维光谱角统计的光谱图像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维一 陈钱 +2 位作者 何伟基 顾国华 苗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5-128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光谱角统计的光谱图像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对影像上横向、竖向和对角方向相邻像元间采用光谱角计算相似度,构成一个三维的信息统计模型。该模型反映了相邻像元间所代表物质的相似度,通过在统计模型中设置不同的阈...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光谱角统计的光谱图像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对影像上横向、竖向和对角方向相邻像元间采用光谱角计算相似度,构成一个三维的信息统计模型。该模型反映了相邻像元间所代表物质的相似度,通过在统计模型中设置不同的阈值和提取不同轴向的切片,可以从影像中提取代表同种物质的均匀区域和边缘信息,用于监督分类中训练样本的采集。该统计方法与直方图、散点图等传统统计工具相比,鲁棒性和可靠性更高,提取的信息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谱 光谱 直方图 散点图 端元提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西瓜中氯吡脲的残留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雯蔚 孙亚威 +1 位作者 陈圆圆 陈昌云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1期40-46,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测定西瓜中残留的膨大剂(即:氯吡脲)。西瓜样品溶于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提取物经固相萃取柱(ENVI-18)富集、净化后,在265 nm处,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V∶V)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测定西瓜中残留的膨大剂(即:氯吡脲)。西瓜样品溶于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提取物经固相萃取柱(ENVI-18)富集、净化后,在265 nm处,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V∶V)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2.5~80.0 m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0%~107.0%,氯吡脲的最低检测限为0.001 mg/kg,用三维光谱-色谱图进行比对,相似度高。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和特征性高,可用于西瓜中氯吡脲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脲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三维光谱-色谱图
下载PDF
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68
14
作者 傅平青 刘丛强 吴丰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24-2028,共5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河流、湖泊等不同来源溶解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性。河流DOM的 三维荧光光谱图中含有类富里酸荧光峰A和C以及类蛋白荧光峰B和D,一般而言,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 比较大,或者只有类富里酸荧光,但是受人类活动污染...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河流、湖泊等不同来源溶解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性。河流DOM的 三维荧光光谱图中含有类富里酸荧光峰A和C以及类蛋白荧光峰B和D,一般而言,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 比较大,或者只有类富里酸荧光,但是受人类活动污染河流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图中具有极强的类蛋白荧 光。同样,红枫湖DOM可以由陆源输入,还可以由水体内微生物活动产生,具有4个荧光峰,受人类活动 影响比较显著的百花湖DOM则表现出强的类蛋白荧光。贵阳市地下水中EOM含量相对较低,一般只含有 类富里酸荧光峰,但是若受生产生活污水污染,也可检测出强的类蛋白荧光峰。考察DOM含量(以DOC表 示)与类富里酸荧光强度(peak C)以及在254 nm处紫外吸收光谱强度的关系时发现它们都具有良好的线性 相关关系(r2=0.82和0.95),而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与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之间也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 系(r2=0.96)。此外,pH对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具有显著影响,并且类富里酸荧光峰A和C的pH值效应 基本一致,荧光强度最大值出现在pH 10左右,类蛋白荧光峰B的pH值效应与之略有区别,荧光强度最大 值出现pH 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腐殖质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腐殖酸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00
15
作者 傅平青 刘丛强 +1 位作者 尹祚莹 吴丰昌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1-308,共8页
腐殖质的荧光特性被广泛用来解析其在各种天然环境中的来源及分布。由于荧光光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不破坏样品结构的优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腐殖质的结构和官能团等特征。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研究了Fluka腐殖酸的荧光... 腐殖质的荧光特性被广泛用来解析其在各种天然环境中的来源及分布。由于荧光光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不破坏样品结构的优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腐殖质的结构和官能团等特征。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研究了Fluka腐殖酸的荧光光谱特性,结果显示,离子强度(0~0.05mol/LKClO4)对Fluka腐殖酸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影响非常小,而腐殖酸的浓度(5~100mg/L)和溶液pH(2~12)对其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影响显著。当腐殖酸浓度增大时,荧光峰出现明显红移现象。荧光强度一般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当pH大于10后呈下降趋势,我们从垃圾渗滤液溶解有机质的实验结果中也得到相同结论;在浓度为50mg/L和100mg/L的Fluka腐殖酸中,荧光峰B(fulvic-like)的荧光强度却在pH=5.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与前人报道的土壤富里酸的行为一致,质子化常数lgK'HL分别为3.57和3.13,与二羧基化合物接近,说明荧光峰B可能与Fluka腐殖酸结构中的羧基有关;荧光峰A与荧光峰B的荧光强度比值r(A/B)在0.61~2.59之间,并且在pH=2~11范围内,r(A/B)与pH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荧光峰A和荧光峰B随着pH值的改变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ka腐殖酸 溶解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特性
下载PDF
百草枯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光谱 被引量:83
16
作者 颜承农 张华新 +3 位作者 刘义 梅平 李克华 童金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727-1732,共6页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百草枯(P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试验发现,PQ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BSA...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百草枯(P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试验发现,PQ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BSA与PQ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发生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根据F?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位置距离212位色氨酸残基2.07nm.由Lineweaver-Burk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LB(297K:2.035×104L?mol-1;304K:3.256×104L?mo-1;311K:2.889×104L?mol-1)及对应温度下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18.50kJ?mol-1;?S=144.7J?K-1/145.2J?K-1/141.0J?K-1;?G=-24.50kJ?mol-1/-25.66kJ?mol-1/-25.36kJ?mol-1),证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同时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Q对BSA构象的影响,为预防和医治PQ中毒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牛血清白蛋白 结合反应 热力学参数 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结合作用 非辐射能量转移 荧光猝灭作用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吸收及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101
17
作者 高洁 江韬 +5 位作者 李璐璐 陈雪霜 魏世强 王定勇 闫金龙 赵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DOM的地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区县消落带土壤CDOM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忠县>丰都>涪陵>万州>巫山>云阳>奉节>开县,其中,忠县...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DOM的地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区县消落带土壤CDOM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忠县>丰都>涪陵>万州>巫山>云阳>奉节>开县,其中,忠县、丰都和涪陵土壤CDOM浓度[a(355)]、芳香性(SUVA254)和疏水组分(SUVA260)明显高于其它区县,而其腐殖化程度(HIX)均低于其它区县.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DOM中含有类腐殖质荧光团A、C、M和类色氨酸荧光团T,其中紫外区类腐殖质荧光团A的荧光区域积分比例最大.另外,类色氨酸荧光团T与a(355)呈极显著相关(r=0.674,P<0.01),影响CDOM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类蛋白荧光峰T.3D-EEM总荧光强度(TOT)可作为表征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CDOM荧光团浓度的指标.消落带土壤DOM腐殖化程度较低,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另外,消落带干湿交替作用对不同高程土壤DOM地化特征影响的差异较小,这可能与当地农业活动、沿岸植物生长以及DOM矿化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溶解性有机质 干湿交替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分析太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94
18
作者 宋晓娜 于涛 +2 位作者 张远 张彦 尹秀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21-2331,共11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太湖125个样点表层(0.5m)和底层(1.5m)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对不同湖区DOM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大部分湖区水体DOM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其中,竺山湾DOM中的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含量...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太湖125个样点表层(0.5m)和底层(1.5m)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对不同湖区DOM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大部分湖区水体DOM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其中,竺山湾DOM中的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含量均较其它湖区高.太湖水体DOM的分布存在区域差异性,即:竺山湾湖区>西部湖区>梅梁湾>湖心区>贡湖湾>南部湖区.分析认为,太湖DOM的来源具有陆源输入与内源微生物降解的双重特征,但竺山湾和西部湖区以陆源输入为主,而梅梁湾、贡湖、南部湖区及湖心区以内源微生物降解为主.分析各类荧光峰强度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发现,太湖水体DOM4类荧光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OM的4类荧光峰均与总氮(TN)、总磷(TP)、硝酸根离子(NO3-)、铵根离子(NH4+)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DOM的各类荧光峰强度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可能是由于水体DOM含量升高后,微生物比较活跃,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致;DOM的各类荧光峰强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可能与不同湖区样品中一些非荧光物质在DOM中的比例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指数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三维荧光区域积分评估城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去除 被引量:87
19
作者 姚璐璐 涂响 +3 位作者 于会彬 徐东耀 韩璐 宋永会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1-416,共6页
以三维荧光技术为手段,结合荧光区域积分和聚类分析,考察某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可以表征城市污水中易降解、可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能够有效识别污水... 以三维荧光技术为手段,结合荧光区域积分和聚类分析,考察某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可以表征城市污水中易降解、可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能够有效识别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指纹特征。城市污水中类蛋白等易降解物质含量约占总荧光物质的50%,在污水厂曝气池缺氧段,易降解基质被大量去除。曝气池顺水流方向约225 m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已基本完成。三维荧光光谱中区域II和III的积分标准体积与TOC的皮尔森相关指数分别为0.964和0.970。和其他荧光指数相比,这2个区域的积分标准体积与TOC的相关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城市污水 溶解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 被引量:73
20
作者 李昊 周律 +1 位作者 李涛 邢丽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为2.5 L/min、进气中臭氧质量浓度为12.5 mg/L、臭氧通气时间为30 min、后续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约为40%,色度去除率大于95%,处理后废水色...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为2.5 L/min、进气中臭氧质量浓度为12.5 mg/L、臭氧通气时间为30 min、后续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约为40%,色度去除率大于95%,处理后废水色度小于5倍,COD为45~70 mg/L,BOD5为10~13 mg/L,BOD5/COD=0.2,出水可生化性有所提高。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被降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三维荧光光谱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