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微物理过程对强对流风暴的影响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德俊 陈宝君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4-270,共7页
本文运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对美国SPACE计划(South Park Area Cumulus Experiment)1977年7月19日South Park地区一例强对流风暴进行了模拟,目的是考察不同云微物理过程对风暴的影响。不同微物理方案模拟对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风暴内部微物... 本文运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对美国SPACE计划(South Park Area Cumulus Experiment)1977年7月19日South Park地区一例强对流风暴进行了模拟,目的是考察不同云微物理过程对风暴的影响。不同微物理方案模拟对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风暴内部微物理过程的了解。结果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模拟的风暴内部动力场、强度有所不同。不考虑冰相过程的暖雨方案,模拟的风暴最弱;冰相过程中仅考虑冻结/融化潜热释放,模拟的风暴强度在后期稍弱。由于降水绝大部分由霰、雹转变而来,以及霰、雹粒子对运动场的影响及其相变潜热作用,冰相过程中如果不考虑霰、雹的模拟方案,模拟风暴的动力场及降水场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式 风暴 微物理过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跨区域人工影响暴雨强度的数值模拟Ⅰ:条件分析及增雨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庆九 李宏江 闵锦忠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0-798,共9页
利用IAP三维云模式对2005年7月一次强暴雨过程上游的水汽通量进行了人工影响试验,模拟和分析发现,AgI播撒速率的选择对增雨效果影响较大,仅当播撒速率在0.07 g/s以下时才有增雨效果;过冷云水发展到极大值时,以0.05 g/s播撒AgI获得的增... 利用IAP三维云模式对2005年7月一次强暴雨过程上游的水汽通量进行了人工影响试验,模拟和分析发现,AgI播撒速率的选择对增雨效果影响较大,仅当播撒速率在0.07 g/s以下时才有增雨效果;过冷云水发展到极大值时,以0.05 g/s播撒AgI获得的增雨效果最好,播撒过程使得自然云内的冰晶和雪晶出现的时间提前,含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式 人工增雨 暴雨
下载PDF
一次对流降水过程增雨催化时机的模拟分析和雷达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斌 向玉春 张鸿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0,I0001,共7页
为加深对对流云增雨催化机制的理解,避免催化指标的随意性,通过三维积云数值模拟和雷达加密探测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生在湖北省西北部多山地区的一次对流降水过程进行了增雨催化时机的分析和识别。首先运用三维积云模式,通过催化... 为加深对对流云增雨催化机制的理解,避免催化指标的随意性,通过三维积云数值模拟和雷达加密探测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生在湖北省西北部多山地区的一次对流降水过程进行了增雨催化时机的分析和识别。首先运用三维积云模式,通过催化模拟敏感试验,得出对流云增雨催化存在时间窗,最佳的催化时机应该为对流云发展的早期,催化后关键是增加雨和冰晶冻结后碰并霰增长这一冰相微物理过程的产量。根据模式分析结果,结合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发现对流回波在生成及发展上表现出一些规律性,可以作为通过雷达观测识别增雨催化的时机和潜力区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 人工增雨 催化时机 三维模式 雷达识别
下载PDF
利用三维云模式对一次强暴雨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方虹 覃军 李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5-118,122,共5页
利用三维准弹性中小尺度云模式,对武汉地区1998年7月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产生强降水云的微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揭示了暴雨云高效率降水的基本原因.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降水持续且降水强度大,云内上升... 利用三维准弹性中小尺度云模式,对武汉地区1998年7月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产生强降水云的微物理过程和降水机制,揭示了暴雨云高效率降水的基本原因.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降水持续且降水强度大,云内上升速度的长时间维持和云内较大水凝物含量为特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次暴雨过程中,云雨的自动转化碰并过程以及霰的融化致雨过程相对于其它微物理过程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暴雨 三维模式 微物理过程 数值模拟 降水机制 降水强度
下载PDF
河南省冰雹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丁建芳 杨敏 刘磊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1期47-53,共7页
利用1999—2010年共45个冰雹日个例(全省同一天有≥2站出现冰雹),分析冰雹日高低空、地面形势特征和降雹落区,发现降雹与500 h Pa环流形势关系密切。因此依据冰雹日08时500 h Pa高空形势及对流层低层的特点,将河南省冰雹天气形势划分为... 利用1999—2010年共45个冰雹日个例(全省同一天有≥2站出现冰雹),分析冰雹日高低空、地面形势特征和降雹落区,发现降雹与500 h Pa环流形势关系密切。因此依据冰雹日08时500 h Pa高空形势及对流层低层的特点,将河南省冰雹天气形势划分为西北气流型、东北冷涡型、华北冷涡型及低槽型4个天气类型,并依据不同的天气类型给出可能发生冰雹的大致落区。由于冰雹的形成除有利的天气形势背景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低层水汽辐合、大气不稳定层结、触发机制3个基本条件,因此本文进一步对河南省冰雹日当日500 h Pa低槽低涡位置、地面冷锋位置、地面温度、露点温度、探空资料等进行分月统计,获得冰雹预报的判别指标。基于以上条件,引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完全弹性三维冰雹云模式,依据河南省内及周边的共7个探空站资料制作河南省的区域客观预报。通过4个月的业务应用,发现利用micaps实时资料并结合三维冰雹云模式来预报河南省的冰雹天气,空报率较高,漏报率较低,提高了冰雹的预报时效,为重点防雹作业区争取到了充分的作业准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冰雹天气形势 降雹落区 三维冰雹模式 冰雹预报
下载PDF
多波长雷达识别冰雹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漆梁波 黄美元 +1 位作者 肖辉 洪延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40,共11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详细地讨论了云雨衰减作用和云中各粒子共存于同一空间给多波长雷达识别冰雹带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多波长雷达的回波时,这些讨论结果对分析和理解云降水过程有帮助。另外,本工...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详细地讨论了云雨衰减作用和云中各粒子共存于同一空间给多波长雷达识别冰雹带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多波长雷达的回波时,这些讨论结果对分析和理解云降水过程有帮助。另外,本工作能为改装多波长雷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长雷达 冰雹识别 数值研究 雷达回波 三维冰雹模式 衰减作用
下载PDF
应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制作河北省11地市冰雹预报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江波 王福霞 +1 位作者 买文明 王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8-51,共4页
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完全弹性三维冰雹云模式,使用河北省内三个探空站(张家口、北京、邢台)的探空资料,制作了河北省冰雹区域客观预报。在此基础上,应用MM5中尺度模式的预报资料制作河北省11地市的冰雹预报。预报结果表... 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完全弹性三维冰雹云模式,使用河北省内三个探空站(张家口、北京、邢台)的探空资料,制作了河北省冰雹区域客观预报。在此基础上,应用MM5中尺度模式的预报资料制作河北省11地市的冰雹预报。预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冰雹预报 三维冰雹模式 MM5中尺度模式 强对流天气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一次冰雹天气的三维冰雹云模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于水燕 史金丽 +1 位作者 衣娜娜 王凯 《内蒙古气象》 2017年第6期7-12,共6页
文章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呼和浩特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一是云水、雨水比含水量高值区可以反映出冰雹的生成位置,云水、雨水、雪水比含水量快速减小可以反映出冰雹云已经发展旺盛。霰粒子快速增长转变为冰雹,为冰雹云... 文章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呼和浩特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一是云水、雨水比含水量高值区可以反映出冰雹的生成位置,云水、雨水、雪水比含水量快速减小可以反映出冰雹云已经发展旺盛。霰粒子快速增长转变为冰雹,为冰雹云发展强盛贡献了主要力量;总含水量增长促使了冰雹云的发展变强。二是冰雹云生成前期及初期,在7km高空有强的风速辐散促进地面的辐合上升;冰雹云发展强盛时,强劲的上升气流促使7km高度的风速由辐散转为辐合。三维冰雹云模拟结果可为呼和浩特地区冰雹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三维冰雹模式 呼和浩特地区 强对流天气
下载PDF
雹云成雹机制及最佳催化方案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毅梅 周毓荃 李子华 《河南气象》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应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三维雹云模式 ,对河南南阳 1999年 5月 9日一次降雹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云内存在过冷水累积区 ,冰雹在过冷水累积区长大 ;使用不同催化方案催化后 ,均能起到减少地面降雹的作用 ,但是在... 应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三维雹云模式 ,对河南南阳 1999年 5月 9日一次降雹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云内存在过冷水累积区 ,冰雹在过冷水累积区长大 ;使用不同催化方案催化后 ,均能起到减少地面降雹的作用 ,但是在雹云形成的不同时间、不同的催化部位和使用不同的催化剂量 ,其消雹效果不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式 成雹机制 数值模拟 过冷水累积区 人工防雹
下载PDF
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周德平 陈宝君 +2 位作者 宫福久 耿素江 王吉宏 《辽宁气象》 2004年第2期4-5,共2页
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设计开发的三维冰雹云 (IAP)模式 ,使用 2 0 0 2年 7月 1 2日 2 0时沈阳探空资料 ,对当日降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这是 1次以冰相过程为主的冷云降水过程 ,前期云中对流较强 ,降水以冰雹为主 ;后期对... 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设计开发的三维冰雹云 (IAP)模式 ,使用 2 0 0 2年 7月 1 2日 2 0时沈阳探空资料 ,对当日降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这是 1次以冰相过程为主的冷云降水过程 ,前期云中对流较强 ,降水以冰雹为主 ;后期对流减弱 ,持续降雨。低层风切变和气旋存在是产生持续降雨的主要条件 ;微物理过程中 ,霰粒子的融化是降雨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降水 数值模拟 三维冰雹模式 风切变 气旋
下载PDF
三维冰雹云模式对重庆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李哲 郭若水 陈登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142,共9页
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7年4月17日凌晨发生在沙坪坝的冰雹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模式能够反映云体发展进程中的宏观动力学过程以及微物理过程.宏观方面:能够模拟出冰雹云发生、发展、成熟、消散的过程,在发展初期,对流层低层... 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7年4月17日凌晨发生在沙坪坝的冰雹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模式能够反映云体发展进程中的宏观动力学过程以及微物理过程.宏观方面:能够模拟出冰雹云发生、发展、成熟、消散的过程,在发展初期,对流层低层为气旋上升区,在冰雹云发展的成熟阶段,低层辐合达到最大,之后随着云体的消散,低层出现辐散下沉气流;微物理方面:能够模拟出各阶段的水汽混合比,固体水成物粒子之间的转化、增长过程.在80min时,对累积量分析可知,霰粒自动转化为冰雹、雹碰冻云水增长、雹碰冻霰增长三种过程是形成雹的主要过程,分别占到雹总生成量的84%,9%,4%;固态水成物粒子的积累过程和融化过程对降水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数值模拟 重庆 三维冰雹模式
下载PDF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祁蕾 《时代农机》 2018年第11期24-24,26,共2页
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并发展的完全弹性三维对流云数值模式,模拟了2006年8月14日发生在湖北省保康县地区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并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实时观测资料,分析了本次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中心强度,中心回波高度,... 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并发展的完全弹性三维对流云数值模式,模拟了2006年8月14日发生在湖北省保康县地区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并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实时观测资料,分析了本次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中心强度,中心回波高度,云顶高度,流场结构及上下层配置,含水量场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另外,模拟分析了冰雹,冰晶,雪等粒子形成的微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冰雹模式 数值模拟 湖北保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