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划分方法
被引量:
28
1
作者
董春梅
马存飞
+2 位作者
林承焰
孙雪
袁梦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泥页岩层系中成分复杂,岩相划分方案不统一。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鉴定、全岩分析及有机地化数据分析,采用岩心宏观构造、有机质含量和岩石类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四组分三端元'分类为原则,建立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综合划分方案...
泥页岩层系中成分复杂,岩相划分方案不统一。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鉴定、全岩分析及有机地化数据分析,采用岩心宏观构造、有机质含量和岩石类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四组分三端元'分类为原则,建立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综合划分方案。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案引入有机质组分的含量,体现了泥页岩层系的构造特征、混积特征及其实用性,在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层系岩相划分研究中得以有效应用,可以为后续泥页岩储集空间研究、测井岩相识别和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四组分三端元
有机质体积分数
三级
命名
阜二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命名方案探讨
被引量:
15
2
作者
彭军
曾垚
+2 位作者
杨一茗
于乐丹
许天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基于国内外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及定名方案的回顾和总结,分析细粒沉积岩的岩矿特征,并对当前岩石分类及定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沿用三级命名法的原则,从粒级和矿物成分两个角度确定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定名的新方案:①...
基于国内外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及定名方案的回顾和总结,分析细粒沉积岩的岩矿特征,并对当前岩石分类及定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沿用三级命名法的原则,从粒级和矿物成分两个角度确定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定名的新方案:①以粒级(即砂级、粉砂级、泥级)为3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泥岩和粉砂岩两大类及12种岩石类型;②以矿物成分(即碳酸盐矿物、长英质碎屑矿物、黏土矿物)为3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碳酸盐岩、细粒长英沉积岩、黏土岩及混合细粒沉积岩4大类及18种岩石类型。同时考虑到有机质在非常规油气生成和评价中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第4端元参与定名,并以有机质含量0.5%和2.0%为界,划分出贫有机质、含有机质和富有机质3类。新方案贴近现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解决了细粒沉积岩定名中的概念混淆等问题,为细粒沉积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术语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岩石分类
三级
命名
法
粒级
矿物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解剖学研究的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主要分支命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程俊楠
柳志锦
+4 位作者
杨林
刘胜哲
张韬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
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69侧LCFA起源于股深动脉64侧(92.8%)、股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0.42)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0.91)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0.51)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1.1)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0.48)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2.4)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0.68)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4.6)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股前外侧皮瓣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三级
命名
法
解剖学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划分方法
被引量:
28
1
作者
董春梅
马存飞
林承焰
孙雪
袁梦影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3)
文摘
泥页岩层系中成分复杂,岩相划分方案不统一。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鉴定、全岩分析及有机地化数据分析,采用岩心宏观构造、有机质含量和岩石类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四组分三端元'分类为原则,建立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综合划分方案。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案引入有机质组分的含量,体现了泥页岩层系的构造特征、混积特征及其实用性,在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层系岩相划分研究中得以有效应用,可以为后续泥页岩储集空间研究、测井岩相识别和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奠定基础。
关键词
泥页岩
四组分三端元
有机质体积分数
三级
命名
阜二段
Keywords
shale
four-component and three-terminal element
the volume frac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ree-level named
the second Member of Funing Formatio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命名方案探讨
被引量:
15
2
作者
彭军
曾垚
杨一茗
于乐丹
许天宇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周期及高分辨率沉积旋回测井研究”(41872166)。
文摘
基于国内外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及定名方案的回顾和总结,分析细粒沉积岩的岩矿特征,并对当前岩石分类及定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沿用三级命名法的原则,从粒级和矿物成分两个角度确定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定名的新方案:①以粒级(即砂级、粉砂级、泥级)为3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泥岩和粉砂岩两大类及12种岩石类型;②以矿物成分(即碳酸盐矿物、长英质碎屑矿物、黏土矿物)为3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碳酸盐岩、细粒长英沉积岩、黏土岩及混合细粒沉积岩4大类及18种岩石类型。同时考虑到有机质在非常规油气生成和评价中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第4端元参与定名,并以有机质含量0.5%和2.0%为界,划分出贫有机质、含有机质和富有机质3类。新方案贴近现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解决了细粒沉积岩定名中的概念混淆等问题,为细粒沉积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术语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岩石分类
三级
命名
法
粒级
矿物成分
Keywords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rock
rock classification
three-level nomenclature
particle size
miner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解剖学研究的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主要分支命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程俊楠
柳志锦
杨林
刘胜哲
张韬
巨积辉
侯瑞兴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
出处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项目(QNRC2016224)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SJCX20_1076)
+3 种基金
苏州市姑苏卫生人才计划(2020075)
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关键技术应用研究(SS202092)
苏州市卫生科教临床重点病种诊疗技术专项(LCZX202026)
苏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SZS2019263)。
文摘
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69侧LCFA起源于股深动脉64侧(92.8%)、股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0.42)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0.91)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0.51)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1.1)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0.48)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2.4)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0.68)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4.6)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股前外侧皮瓣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三级
命名
法
解剖学
外科皮瓣
Keywords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
Three-stage nomenclature
Anatomy
Surgical flap
分类号
R323.7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划分方法
董春梅
马存飞
林承焰
孙雪
袁梦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命名方案探讨
彭军
曾垚
杨一茗
于乐丹
许天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解剖学研究的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主要分支命名中的应用探讨
程俊楠
柳志锦
杨林
刘胜哲
张韬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