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划分方法 被引量:28
1
作者 董春梅 马存飞 +2 位作者 林承焰 孙雪 袁梦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泥页岩层系中成分复杂,岩相划分方案不统一。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鉴定、全岩分析及有机地化数据分析,采用岩心宏观构造、有机质含量和岩石类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四组分三端元'分类为原则,建立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综合划分方案... 泥页岩层系中成分复杂,岩相划分方案不统一。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下鉴定、全岩分析及有机地化数据分析,采用岩心宏观构造、有机质含量和岩石类型相结合的方法,以'四组分三端元'分类为原则,建立一种泥页岩层系岩相综合划分方案。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案引入有机质组分的含量,体现了泥页岩层系的构造特征、混积特征及其实用性,在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层系岩相划分研究中得以有效应用,可以为后续泥页岩储集空间研究、测井岩相识别和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四组分三端元 有机质体积分数 三级命名 阜二段
下载PDF
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命名方案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军 曾垚 +2 位作者 杨一茗 于乐丹 许天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基于国内外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及定名方案的回顾和总结,分析细粒沉积岩的岩矿特征,并对当前岩石分类及定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沿用三级命名法的原则,从粒级和矿物成分两个角度确定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定名的新方案:①... 基于国内外细粒沉积岩岩石类型及定名方案的回顾和总结,分析细粒沉积岩的岩矿特征,并对当前岩石分类及定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沿用三级命名法的原则,从粒级和矿物成分两个角度确定细粒沉积岩岩石分类及定名的新方案:①以粒级(即砂级、粉砂级、泥级)为3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泥岩和粉砂岩两大类及12种岩石类型;②以矿物成分(即碳酸盐矿物、长英质碎屑矿物、黏土矿物)为3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碳酸盐岩、细粒长英沉积岩、黏土岩及混合细粒沉积岩4大类及18种岩石类型。同时考虑到有机质在非常规油气生成和评价中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第4端元参与定名,并以有机质含量0.5%和2.0%为界,划分出贫有机质、含有机质和富有机质3类。新方案贴近现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解决了细粒沉积岩定名中的概念混淆等问题,为细粒沉积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术语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岩石分类 三级命名 粒级 矿物成分
下载PDF
基于解剖学研究的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主要分支命名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程俊楠 柳志锦 +4 位作者 杨林 刘胜哲 张韬 巨积辉 侯瑞兴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 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69侧LCFA起源于股深动脉64侧(92.8%)、股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0.42)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0.91)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0.51)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1.1)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0.48)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2.4)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0.68)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4.6)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股前外侧皮瓣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三级命名 解剖学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