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期双流法在CT肺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 1
-
-
作者
薛莉薇
许念洁
刘元芬
-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
出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56-262,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18Y9027)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项目(0256002)。
-
文摘
目的 评价三期双流法在CT肺动脉造影(CTPA)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2—12月可疑肺动脉栓塞患者80例,根据注射对比剂的不同方式分为传统双流组和三期双流组各40例,进行能谱CT扫描。测量或计算2组图像的各级肺动脉、右肺肺静脉和主动脉CT值、肺动脉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射束硬化伪影(BHA)指数。采用3分法对图像质量和安全性进行主观评分。比较2组图像的主客观结果。结果 客观评价方面,三期双流组在左肺动脉干、左肺上叶、左肺叶间、左肺下叶、右肺动脉干和右肺下叶基底段动脉CT值均高于传统双流组(P<0.05),其动静脉分离程度、BHA值亦显著优于传统双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质量评价方面,三期双流组的平均上腔静脉BHA、动静脉分离均大于传统双流组(P<0.05);主观安全性上,三期双流组的患者主观感受优于传统双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三期双流法CT肺动脉造影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CT肺动脉造影中能有效提升动静脉分离效果并减少BHA。
-
关键词
CT肺动脉造影
三期双流法
能谱成像
安全性
射束硬化伪影
-
Keywords
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the three phase dual flow method
energy spectrum scanning
safety
beam hardening artifact
-
分类号
R563.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