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走在三径之上:从陶渊明到周敦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勤合
-
机构
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4-49,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20YB205)
九江学院教改课题(XJJGYB-19-40)。
-
文摘
周敦颐虽然在《爱莲说》中自期为"莲",而与陶渊明的"菊"有所区别,但在精神上却是与陶渊明相通的。仕宦三十余年,周敦颐内心一直怀着归隐的愿望,时人也把他比作陶渊明。只是因为缺乏"三径之资",周敦颐才选择了"吏隐"生活。周敦颐用"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宣示自己的"吏隐"更是一种"泥隐",从而表达他不同于"吏隐"者的理想和远追陶渊明而不能的心迹。所以,莲更多的是对菊的继承和与牡丹的区别。
-
关键词
陶渊明
周敦颐
泥隐
三径之资
莲
菊
牡丹
-
Keywords
Tao Yuanming
Zhou Dunyi
mud hidden
money of Three Paths
lotus
chrysanthemum
peon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掼乌纱
- 2
-
-
作者
黄元开
-
机构
东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4期276-286,共11页
-
文摘
《掼乌纱》根据陶渊明种菊东流乡的传说,结合东晋时期山河破碎、吏治腐败、人民流离的史实,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彭泽令为轴心,敷衍出陶渊明侦破地方贪污税款案情节,试图对陶渊明的81天县令生涯作艺术解读。故事是虚构的,但其精神与陶渊明的社会理想、生活操守、处事情趣一致。剧本在文字和画面上借用了部分陶渊明诗文及其诗文意象。
-
关键词
李夫人
啬夫
五斗米
为五斗米折腰
无弦琴
灯暗
督邮
背白
三径之资
于亭
-
分类号
H10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何应辉作品
- 3
-
-
作者
何应辉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5,106-107,共4页
-
-
关键词
何应辉
西狭颂
三径之资
行草书
行书
石涛
九言
年表
一言
-
分类号
J292.28
[艺术—美术]
-
-
题名陶渊明的真意何在——读《结庐在人境》
- 4
-
-
作者
高双金
袁宏轩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33-36,共4页
-
文摘
《饮酒》诗是陶渊明的名作,这组诗共二十首。其中第五首《结庐在人境》写得最为出色。全诗是这样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饮酒》
采菊东篱下
隐逸诗
何能
抱朴守真
归去来辞
山水田园
登江中孤屿
三径之资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古今同形异义词例释(五)(双音节部分)
- 5
-
-
作者
秦焘
-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63-76,共14页
-
文摘
“阿姨”一词,今为儿童称呼母亲的姐妹和跟母亲年岁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又为对保育员或保姆的称呼。 古汉语中的阿姨则指有亲属关系的三种人: 一、称母亲的姐妹,即今天口语中的姨妈。
-
关键词
例释
三种人
亲属关系
双音节
春秋时期
茅坤
八大家文钞
同形异义词
焦仲卿妻
三径之资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陶渊明归隐性质浅论
- 6
-
-
作者
贾莉
-
出处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24-29,共6页
-
文摘
关于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及性质,学术界久有争论,至今未获统一认识.自古及今不少人都把陶渊明看作“不染尘俗”、“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并认为其气性清高傲岸,“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解职归田,表明了与腐朽统治者的不合作态度.实际上陶渊明一生曾四次出仕,四次归隐,其隐而复仕、仕而复隐的缘由,决非上述原因所能概括殆尽.本文在援引有关史料的基础上,拓宽视野,较多考察了诗人生活的社会及其作品的思想底蕴,并试就诗人归隐的原因及性质抒一己之见.
-
关键词
隐逸诗
思想底蕴
士不遇赋
自古及今
为五斗米折腰
《归去来兮辞》
《饮酒》
不合作态度
九首
三径之资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不为五斗米折腰
- 7
-
-
作者
郑执火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5年第8期102-102,共1页
-
文摘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隐逸·陶潜列传》。陶潜即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屈身事人,毅然弃职归乡,历来被认为是有骨气的表现。【原文】(陶潜)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学官),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
关键词
为五斗米折腰
亲老家贫
有骨气
三径之资
主簿
义熙
学官
晋书
《归去来兮辞》
镇军将军
-
分类号
H136.3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