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看清末民初的地方戏剧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泉 《戏曲研究》 2006年第1期194-207,共14页
聊城山陕会馆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是山西、陕西两省商家祈神聚会的场所。会馆今存亭台楼阁160余间,戏楼是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西向,三层三间重檐歇山式建筑,与会馆主殿相对。戏楼建于砖台之上,由落地木隔区分... 聊城山陕会馆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是山西、陕西两省商家祈神聚会的场所。会馆今存亭台楼阁160余间,戏楼是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西向,三层三间重檐歇山式建筑,与会馆主殿相对。戏楼建于砖台之上,由落地木隔区分为前台与后台,后台两边各跨有侧室一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记 地方戏剧 聊城山陕会馆 易俗社 四喜 麟骨床 演出剧目 戏曲文化 斩子
原文传递
《群英会》:名剧伴京剧同行
2
作者 刘连群 《中国京剧》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群英会》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名剧之一。此剧历史悠久,人物于史有据,内容于书有依,舞台呈现于戏有源,伴随京剧艺术的兴起、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传唱不息。早在公元1790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调班社先后进京,历经半个多世纪的... 《群英会》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名剧之一。此剧历史悠久,人物于史有据,内容于书有依,舞台呈现于戏有源,伴随京剧艺术的兴起、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传唱不息。早在公元1790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调班社先后进京,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完成了京剧艺术的嬗变历程,各个班社争相编演新戏,三庆班推出代表作《三国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志》 《群英会》 京剧艺术 舞台呈现 皮黄 嬗变历程
原文传递
晚清关公戏演出与伶人的关羽崇拜 被引量:4
3
作者 么书仪 《戏曲研究》 2003年第1期1-30,共30页
关公崇拜之风,从清初到晚清都呈现久盛不衰的势头。这一风气的持久,首先是得力于清王朝的倡导,其次依靠了民间各种力量的支持。而其中伶界对关公的神化又起到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晚清以降,扮演关公和关公的扮演,逐渐形成一套虽不成... 关公崇拜之风,从清初到晚清都呈现久盛不衰的势头。这一风气的持久,首先是得力于清王朝的倡导,其次依靠了民间各种力量的支持。而其中伶界对关公的神化又起到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晚清以降,扮演关公和关公的扮演,逐渐形成一套虽不成文却极有约束力的章法。这套'章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外史 米喜子 戏曲研究 王鸿寿 菊部丛刊 齐如山 弋腔 唐鲁孙 同治
原文传递
试论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 被引量:3
4
作者 龚和德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18,共11页
一距今二百年是乾隆五十五年。为了给皇帝祝寿(爱新觉罗弘历八十岁),“承办皇会”的浙江盐务奉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之命,把一个产自安徽、唱二簧调为主的戏班带到了北京。这个戏班就是此后在北京有一百多年演出史、对京剧的形成作出过重... 一距今二百年是乾隆五十五年。为了给皇帝祝寿(爱新觉罗弘历八十岁),“承办皇会”的浙江盐务奉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之命,把一个产自安徽、唱二簧调为主的戏班带到了北京。这个戏班就是此后在北京有一百多年演出史、对京剧的形成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三庆徽部”。现在有些文章把1790年说成是“四大徽班”进京的年代,这不对。“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春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新觉罗弘历 四喜 高朗亭 闽浙总督 伍拉纳 乱弹戏 西皮调 张二奎
原文传递
《徽郡风化将颓宜禁说》所见徽班资料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万曙 《戏曲研究》 200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嘉庆年间歙县潜口人汪必昌的《徽郡风化将颓宜禁说》是研究徽班和"花、雅之争"的重要资料。该文为嘉庆年间抄本,藏安徽省博物馆,最近,承该馆汪庆源先生的帮助,得以阅读抄录,为助戏曲史研究者使用,全文迻录如下:
关键词 戏曲史 汪必昌 安徽省博物馆 引动春 曲文 戏曲研究 雅部 如愚
原文传递
徽班进京及徽剧在南方的流变(上) 被引量:2
6
作者 流沙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19,共8页
(一) 徽班之进入北京,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件大事。一是由于徽班的大举进京,使整个徽剧艺术获得了迅速地发展,产生一种新的流派。二是这种新派的徽班,因为融合了汉剧的声腔和剧目,对于后来京剧在北京的形成,
关键词 西皮调 中国戏曲史 高朗亭 消寒新咏 春台 听春新咏 魏长生 燕兰小谱
原文传递
“京剧三国戏”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春雨 《唐山文学》 2015年第5期121-122,共2页
"三国戏"研究由来已久,累代而渐成规模,成为"三国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而"京剧三国戏"作为"三国戏"的重要单元,迄今为止,学界尚无系统地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 "三国戏"研究由来已久,累代而渐成规模,成为"三国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而"京剧三国戏"作为"三国戏"的重要单元,迄今为止,学界尚无系统地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京剧三国戏"的研究情况进行爬梳,并对其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三国戏"研究自上世纪20年代胡适大力提倡开始,历经几代学人之努力,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粗入细的过程。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元杂剧、明清传奇中的"三国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 国志》 国演义 戏曲剧目 中国古典戏曲 清杂剧
原文传递
论京剧创始人程长庚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占拜 《中国京剧》 1992年第2期10-15,共6页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瑰宝。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也和世界上一切新生事物的诞生或崛起一样,总离不开它赖以形成、生存、发展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杰出人物。研究和探索京剧艺术形成和发展规律,自然就要研究京剧形成时期特定的社...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瑰宝。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也和世界上一切新生事物的诞生或崛起一样,总离不开它赖以形成、生存、发展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杰出人物。研究和探索京剧艺术形成和发展规律,自然就要研究京剧形成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追溯其渊源,探寻其祖始,以期能就京剧艺术的创始人问题得到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二奎 高朗亭 徐小香 艺术瑰宝 孙菊仙 谭鑫培 社会环境
原文传递
三庆班进京前后探微
9
作者 汪晓峰 《中国京剧》 2022年第5期48-53,共6页
在中国京剧史上,徽班进京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在这个过程中,三庆班因艺术人才大量涌现而成为“四大徽班”之首。班社最开始由夏文洀、余老四等动议成立于扬州,其后在安庆、杭州、扬州等城郊乡野流动演出。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大... 在中国京剧史上,徽班进京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在这个过程中,三庆班因艺术人才大量涌现而成为“四大徽班”之首。班社最开始由夏文洀、余老四等动议成立于扬州,其后在安庆、杭州、扬州等城郊乡野流动演出。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三庆班进京祝寿,此后班社长期驻扎京城。道咸同时期,三庆班在梨园泰斗程长庚的领导下,招贤纳士,并编排连轴大戏,一跃成为京城戏班之翘楚。清朝末年,三庆班虽有杨月楼、谭鑫培等名角,但受时代局限与影响,终究也只能无奈谢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京剧史 四大徽 谭鑫培 时代局限 标志性事件 程长庚
原文传递
京剧在新加坡的流传与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海玲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3-84,共2页
今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也是梅兰芳访美90周年,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更是全世界共享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的传播,除了陆路之外,向来都有水路传播的传统。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天下戏曲应诏赴京演出庆贺皇帝八十大寿,活动于江南... 今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也是梅兰芳访美90周年,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更是全世界共享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的传播,除了陆路之外,向来都有水路传播的传统。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天下戏曲应诏赴京演出庆贺皇帝八十大寿,活动于江南一带的"三庆班"就是从杭州被征调并沿着大运河进京的,它和其后陆续进京的"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对京剧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乾隆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兰芳访美 大运河 京剧 新加坡
原文传递
从京剧在云南的流变谈云南京剧艺术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方 《民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1期15-21,共7页
一、京剧在云南的流变 任何艺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一种从甲地流入乙地的艺术亦然;它要长期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得适应那里的气候、土壤等而变。变是必然规律,“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实践论》);... 一、京剧在云南的流变 任何艺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一种从甲地流入乙地的艺术亦然;它要长期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得适应那里的气候、土壤等而变。变是必然规律,“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实践论》);只是区别在于:突变或渐变,大变或小变,量变或质变,有意识变或无意识变,如何变及变成什么,等等。总之,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戏曲亦是如此。二百年前(1790年)徽班三庆班初进京时,并不意味着要变京剧,而是同陆续到京的其它徽班站稳脚跟,逐步融进楚、秦、京腔等艺术,渐次“北京化”后才变成京剧。清乾隆四十五年(1781),伊龄阿的奏折提到石牌腔、秦腔、弋阳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牌腔 弋阳 少数民族题材 《实践论》 地方剧种 伊龄阿 民族生活 必然规律
下载PDF
三庆班在沪鸿爪考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恒夫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7,共7页
京剧传播到上海之后,京津的皮黄班社的许多演员应邀来沪演出,而来自于"三庆班"的名角较多,其中又以杨月楼、谭鑫培影响最大,杨月楼成了演戏之地茶园的竞争对象,谭鑫培则誉满上海滩。受沪地班社体制与分配方式的影响,京师班社... 京剧传播到上海之后,京津的皮黄班社的许多演员应邀来沪演出,而来自于"三庆班"的名角较多,其中又以杨月楼、谭鑫培影响最大,杨月楼成了演戏之地茶园的竞争对象,谭鑫培则誉满上海滩。受沪地班社体制与分配方式的影响,京师班社渐渐由集体制改成了名角挑班制、包银制改成了票房分成制;因"三庆班"为京剧代表性的班社,故沪地媒体如《申报》《真报》等对它常有报道,这些报道现在成了研究彼时京剧史的宝贵资料。沪上兴起京剧之初,需要大量的京剧看家戏剧本,以便于艺人的演出与观众的欣赏。于是,上海书局便纷纷刻印,而多采用"三庆班"名角的脚本,今日留存于世的至少有200册之多,它们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行迹 考述 京剧史
原文传递
《中国京剧百美图》之陈德霖
13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49,2,共2页
陈德霖(1862-1930)京剧演员,工青衣。名钧璋,字麓耕,又字沛如,号漱云,小名石头。北京人。幼入四箴堂科班学武旦,后拜田宝琳为师改学青衣。出科后搭三庆班。
关键词 京剧 戏曲 陈德霖 徽部 萧太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晚清宫廷与民间武戏的交流融合
14
作者 徐建国 《戏曲研究》 2020年第1期171-185,共15页
晚清时期民间与宫廷戏曲交流较为频繁,咸丰末年,曾有过短暂的外班入宫承应的历史,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春台班、双和班、广和成班、万顺和班等戏班多次被传进宫中演戏。①光绪年间,宫中则演戏成风,光绪九年(1883)开始挑选外边伶人... 晚清时期民间与宫廷戏曲交流较为频繁,咸丰末年,曾有过短暂的外班入宫承应的历史,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春台班、双和班、广和成班、万顺和班等戏班多次被传进宫中演戏。①光绪年间,宫中则演戏成风,光绪九年(1883)开始挑选外边伶人进宫承差,光绪十九年(1893)始召外班入宫,此后京城最著名的三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九年 春台 四喜 宫廷戏曲 晚清时期 交流融合 承差
原文传递
藏在深闺人已识——浅谈京剧戏装
15
作者 戴定九 《汽车与社会》 2020年第19期62-63,共2页
京剧服饰,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手段之一,用以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个性以及生活习俗。京剧这个古老的传统剧种,有近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名震江南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相继入京,一时名优萃... 京剧服饰,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手段之一,用以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个性以及生活习俗。京剧这个古老的传统剧种,有近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名震江南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相继入京,一时名优萃集,各树旗帜,切磋演技,终以通俗易懂,舞步高雅而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徽 京剧服饰 春台 四喜 清代乾隆 外部形象 生活习俗
原文传递
我所知道的徽班进京
16
作者 翁偶虹 《群言》 1991年第2期34-35,32,共3页
京剧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产物,它是由徽剧孕育衍变发展而成的。1790年(乾隆55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80寿辰,三庆徽班进京演出,到现在已经是200年了。一般说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戏班而言,这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他们... 京剧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产物,它是由徽剧孕育衍变发展而成的。1790年(乾隆55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80寿辰,三庆徽班进京演出,到现在已经是200年了。一般说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戏班而言,这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他们的演出形式已接近于京剧,当然那时还没有京剧这个名词,遂统称为"皮黄"。在三庆班进京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喜 进京演出 春台 铁笼山 演出形式 著名艺人 贴旦 游龙戏凤
原文传递
京城戏台的徽班风采
17
作者 李泰山 《中华文化画报》 2015年第6期104-106,共3页
二百多年前,徽班艺人高朗亭率领着他的三庆班进京演出,随后春台班、和春班、四喜班也相继登上京城的舞台。四大徽班的进京,不仅被戏曲史家视为京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此,以徽剧为纲,花雅合流... 二百多年前,徽班艺人高朗亭率领着他的三庆班进京演出,随后春台班、和春班、四喜班也相继登上京城的舞台。四大徽班的进京,不仅被戏曲史家视为京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此,以徽剧为纲,花雅合流,熔铸出国粹京剧。徽班进京不仅揭开了二百年京剧史波澜壮阔的序幕,对推动中国戏曲蓬勃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粹京剧 高朗亭 戏曲史 四喜 春台 中国戏曲 上京城 中国文化史
原文传递
粤剧的梆子二黄与京剧的西皮二黄
18
作者 黄锦培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15,共4页
粤剧的主要唱腔有梆子及二黄,京剧的主要唱腔有西皮及二黄,它们二者在曲式上有相似之处。今分别介绍,并作一些比较。京剧和粤剧唱腔概述据传清乾隆25年(1760)庆祝大寿时,有四大徽班名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及和春班进京演出贺寿,从... 粤剧的主要唱腔有梆子及二黄,京剧的主要唱腔有西皮及二黄,它们二者在曲式上有相似之处。今分别介绍,并作一些比较。京剧和粤剧唱腔概述据传清乾隆25年(1760)庆祝大寿时,有四大徽班名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及和春班进京演出贺寿,从此在京畿一带流传,成为后来的京剧。另据清末广州的粤剧会馆有历史记载,曾经有八九个徽剧戏班到广东演出过,粤剧可能是由这徽剧衍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徽 贺寿 进京演出 春台 西皮原板 四喜 民间小戏 十字句 陈非侬
下载PDF
纪念程长庚重振戏剧界——程长庚诞生180周年纪念活动综述
19
作者 王长安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10,共2页
由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程长庚诞生180周年活动于1991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合肥隆重举行。程长庚1811年生于安徽省潜水县程家井,为宋代理学家程颐后裔。自幼学戏,入京后加入“三庆班”,并成为“三庆”掌班。有“老生泰斗”、... 由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程长庚诞生180周年活动于1991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合肥隆重举行。程长庚1811年生于安徽省潜水县程家井,为宋代理学家程颐后裔。自幼学戏,入京后加入“三庆班”,并成为“三庆”掌班。有“老生泰斗”、“京剧之父”之称。11月21日上午9时,纪念大会在安徽省人大会议厅隆重举行。来自兄弟省(市)的专家、学者及安徽文化、艺术、新闻界的同仁100余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永年主持,副省长杜直瑾致了开幕词,他对大会表示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纪念 刘永年 活动综述 宋代理学家 幼学 戏曲学 日至 上海京剧院
下载PDF
初论京剧创始人程长庚
20
作者 高占祥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4,共10页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瑰宝。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也和世界上一切新生事物的诞生或崛起一样,总离不开赖以形成、生存、发展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杰出人物。研究和探索京剧艺术形成和发展规律,自然就要研究京剧形成时期特定的社会环...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瑰宝。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也和世界上一切新生事物的诞生或崛起一样,总离不开赖以形成、生存、发展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杰出人物。研究和探索京剧艺术形成和发展规律,自然就要研究京剧形成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追溯其渊源,探寻其祖始,以期能就京剧艺术的创始人问题得到共识。京剧的历史源头,应从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的三庆徽班进京算起。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北京,是当时各种表演艺术聚集的地方。“徽班进京”和后来的“汉调北上”,形成了昆、梆、徽、汉诸腔纷呈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二奎 谭鑫培 高朗亭 孙菊仙 艺术瑰宝 社会环境 昭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