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0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84
1
作者 蔡庆华 胡征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部分库湾已出现富营养化态势,并暴发了数次以甲藻(拟多甲藻)和硅藻(小环藻)为主的水华现象,特别是在春季。以香溪河库湾为例,分析两周年的营养状态变化,总体上说,除冬季外,大多数月份为富营养,在春季则为重富营养。对...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部分库湾已出现富营养化态势,并暴发了数次以甲藻(拟多甲藻)和硅藻(小环藻)为主的水华现象,特别是在春季。以香溪河库湾为例,分析两周年的营养状态变化,总体上说,除冬季外,大多数月份为富营养,在春季则为重富营养。对三峡水库22条入库支流库湾的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5条(22.7%)支流库湾为中营养,17条(77.3%)支流库湾为富营养(重富营养化支流库湾有10条,占45.5%);但三峡水库本身水质尚好,仍保持中营养状态。统计分析表明,入库支流流域的年均流量和流域面积与支流库湾叶绿素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支流库湾越小或年均流量越小,藻类叶绿素a浓度就越高,即越容易在春季形成水华。文中讨论了控制和减缓富营养化几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富营养化 藻类水华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12
2
作者 纪道斌 刘德富 +1 位作者 杨正健 肖尚斌 《中国科学(G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为研究解决三峡水库支流库湾水环境问题,必须探明三峡水库支流库湾的水动力过程.基于2008年的野外观测数据,对香溪河库湾水流速度、水温、浊度、水位、流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动力特性难以简单概化为一维特征,而在深... 为研究解决三峡水库支流库湾水环境问题,必须探明三峡水库支流库湾的水动力过程.基于2008年的野外观测数据,对香溪河库湾水流速度、水温、浊度、水位、流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水动力特性难以简单概化为一维特征,而在深度上具有分层异向流动特征.支流上游来水主要以顺坡底部异重流形式流出库湾;干支流水体密度差的变化及水位变动带来干支流水体处于频繁的交换状态,水库干流水体主要以倒灌异重流形式进入库湾.香溪河库湾异重流主要由水体之间的温差和浊度差引起,其中温差是主要原因.倒灌异重流潜入点深度主要决定于干支流水体密度差;潜入点异重流厚度主要受水库干支流水体密度差及水位高低影响;潜入库湾的距离主要受支流上游来流量、水位高低及水位日变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水动力 异重流 水温差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100
3
作者 郑丙辉 张远 +1 位作者 富国 刘鸿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2-1030,共9页
采用一维水力学模型和30年的系列水文数据,计算了三峡库区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在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月滞留时间和月平均流速,通过统计不同类型滞留时间和流速的发生概率,综合计算了库区的富营养化敏感指数,对三峡库区水体的敏感类型进行了划... 采用一维水力学模型和30年的系列水文数据,计算了三峡库区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在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月滞留时间和月平均流速,通过统计不同类型滞留时间和流速的发生概率,综合计算了库区的富营养化敏感指数,对三峡库区水体的敏感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库区水体分为河流型、过渡型和湖泊型3种.根据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过渡型和湖泊型水体的营养指标分布概率、富营养化阈值及其与叶绿素a的回归关系,确定了库区过渡型和湖泊型2种水体的营养指标分级标准值,提出了三峡水库营养指标指数值的确定方法和权重大小,对三峡水库不同类型敏感区的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与同期监测的浮游植物密度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三峡水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敏感程度从库尾至库首逐渐增加,三峡库区长江在银杏沱以上江段为河流型水体,在银杏沱至坝前江段为过渡型水体,位于丰都县以下的支流的回水区以湖泊型水体为主.分别制定了三峡水库过渡类型区和湖泊类型区的营养状态标准值,依据该标准所开展的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与浮游植物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湖泊类型区的营养化程度高于过渡类型区,与三峡水库的现实状态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标准 评价方法 三峡水库 敏感分区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被引量:96
4
作者 段辛斌 陈大庆 +3 位作者 李志华 王珂 黄木桂 刘绍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3-532,共10页
于2003-2006年每年5-7月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 于2003-2006年每年5-7月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鳜(Siniperca chuats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共8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种类减少了10余种,但监测到了多年未见的鳡(Elopichthys bambus)。在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300多km江段分布10余个四大家鱼产卵场,与水库蓄水前相比,产卵场地理分布的范围变化不大。2003-2006年长江中游主要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143720×10^4ind,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108069×10^4ind。与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规模严重缩小,4年四大家鱼产卵总量为1997-2002年平均值的42.82%,为蓄水前2002年的56.88%。四大家鱼产卵与水温和涨水持续时间及水位日上涨率等生态水文指标密切相关,产卵期期间水温波动范围为18.6-25.5℃,水温适宜于四大家鱼繁殖;江水持续上涨时间一般为4-7d,水位的日涨率一般在0.30m/d左右,较为适宜于四大家鱼产卵。与20世纪70年代和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鱼苗比例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鲢比例相对上升,而多年来占绝对优势的草鱼比例显著下降,表明长江中游草鱼受三峡水库调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漂流性卵 产卵场 四大家鱼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被引量:86
5
作者 况琪军 毕永红 +2 位作者 周广杰 蔡庆华 胡征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8,共6页
比较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湖北库区干流江段及其主要支流的藻类生态特征及水质状况,结果显示,蓄水前(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和蓄水后(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三峡湖北库区江段藻类的群落结构和细胞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蓄水前共鉴定藻类7门6... 比较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湖北库区干流江段及其主要支流的藻类生态特征及水质状况,结果显示,蓄水前(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和蓄水后(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三峡湖北库区江段藻类的群落结构和细胞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蓄水前共鉴定藻类7门66属79种,硅藻、绿藻、蓝藻分别占34.6%,38.5%和10.3%,其余藻类合计16.6%。蓄水后,藻类的总种类数增至151种,硅藻、绿藻、蓝藻所占比例依次为23.8%,55.0%和9.9%,其余藻类合计11.3%。藻类的细胞密度,蓄水前,干流平均272.6×104ind/L,支流1042×104ind/L;蓄水后,干流和支流的平均细胞密度分别高达384.8×104ind/L和2006.7×104ind/L,较蓄水前增加41.2%和92.6%,数据说明,三峡成库过程对湖北库区水生态系统中的藻类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尤以对支流中的影响更为明显。作者通过分析蓄水后库区水质下降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前 蓄水后 藻类 群落结构 水环境 浮游植物 生态特征 水质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汛期分期的变点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刘攀 郭生练 +1 位作者 王才君 张洪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介绍了变点分析理论,结合三峡水库汛期的分期,阐述了均值变点、概率变点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采用宜昌站1882~2001年实测日流量资料,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对汛期每日最大洪峰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期;同时选择一定的阈值,在假定发生概率服... 介绍了变点分析理论,结合三峡水库汛期的分期,阐述了均值变点、概率变点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采用宜昌站1882~2001年实测日流量资料,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对汛期每日最大洪峰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期;同时选择一定的阈值,在假定发生概率服从二项分布的条件下,应用概率变点分析方法进行分期,最后给出了三峡水库汛期的分期方式。经比较表明,变点分析理论应用于汛期分期中,能反映来水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从理论上以及防洪的角度来讲,概率变点分析方法较均值变点方法更适于水库汛期的分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分期 变点 均值变点 概率变点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0
7
作者 张远 郑丙辉 刘鸿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8,共5页
根据2003年10月和2004年4月的水生生物调查,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变化进行研究,探讨水力学与营养盐条件变化对库区浮游植物结构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浮游植物以硅藻类为优势种,2003年10月数量介于2.02&... 根据2003年10月和2004年4月的水生生物调查,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变化进行研究,探讨水力学与营养盐条件变化对库区浮游植物结构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浮游植物以硅藻类为优势种,2003年10月数量介于2.02×10^4~31.6×10^4个/L之间,与未蓄水前相比无明显变化,2004年4月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发生较大变化,部分断面浮游植物数量显著增加,总体介于3.18×10^4~16 288×10^4个/L之间。通过对浮游植物与水力学条件、营养盐水平的关系分析,发现蓄水前后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与所形成的空间差异是造成浮游植物变化的关键因素,而偏高的营养盐水平则为浮游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根据流速差异将库区水体划分为河流型水体、过渡型水体、湖泊型水体三种类型,对比分析表明过渡型水体和湖泊型水体的浮游植物数量在二期蓄水后增加较多,它们是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暴发的敏感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 浮游植物 水力条件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93
8
作者 张秋文 章永志 钟鸣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5,共9页
针对水库诱发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水库诱发地震总体组合环境条件作为一个模糊系统,构建了包括评语层、指标层、因子层和状态层等多个层次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其风险从下往上逐层进行权重计算和模糊映射... 针对水库诱发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水库诱发地震总体组合环境条件作为一个模糊系统,构建了包括评语层、指标层、因子层和状态层等多个层次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其风险从下往上逐层进行权重计算和模糊映射时,考虑到重要性标度和隶属度确定容易受个人经验和主观因素影响,提出了基于云模型改进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语集云模型、诱震因子权重云模型和隶属度云模型以及综合评价结果云模型,利用云模型的期望、熵和超熵3个数字特征,将模糊性、随机性和离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不确定性语言与定量数值之间的自然转换。最后,应用云模型改进的方法,对长江三峡水库的诱发地震风险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实验,极大地提高了评价结果的鲁棒性和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模糊综合评价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价 不确定性 三峡水库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支流水华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9
作者 刘德富 杨正健 +3 位作者 纪道斌 马骏 崔玉洁 宋林旭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3-454,共12页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水库干支流水环境状况及支流水华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不少科研单位及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介绍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库水质状态及支流水华情势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关于三峡水库干支流...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水库干支流水环境状况及支流水华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不少科研单位及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介绍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库水质状态及支流水华情势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关于三峡水库干支流水动力特征及其环境效应、水华机理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发现包括:(1)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普遍存在分层异重流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干支流温度差及泥沙浓度差引起的水体密度差,其中水体温度差是主要因素;(2)在分层异重流的驱动下,支流库湾水体呈现"双混斜"及"半U"型特殊水体分层模式,支流库湾营养盐也主要来自于水库干流倒灌;(3)流速变缓只是支流暴发水华的表观原因,分层异重流驱动下的混合层(Zm)与临界层(ZCr)的关系变化才是决定水华生消的关键;(4)水库水位升降可通过影响分层异重流的形态、改变支流水体分层状态进而调控支流水华的生消过程,基于此提出了防控支流水华的"潮汐式"生态调度方法。如何将上述新发现上升为具有三峡水库特色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实现支流水华的精准预测预报,开展能够协调水库传统效益和防控支流水华等生态效益的三峡及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多目标优化调度实践,应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华机理 分层异重流 营养盐 生态调度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不同TN/TP水平下氮素形态分布和循环特点 被引量:79
10
作者 李哲 郭劲松 +3 位作者 方芳 张超 盛金萍 周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9-517,共9页
TN/TP的变化是水中浮游植物营养结构特点的重要反映.对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的TN、TP和TN/TP的跟踪观测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小江回水区TN平均浓度为1553±43μg/L,TP平均浓度为61.7±2.7μg/L.二者季节变化过... TN/TP的变化是水中浮游植物营养结构特点的重要反映.对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的TN、TP和TN/TP的跟踪观测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小江回水区TN平均浓度为1553±43μg/L,TP平均浓度为61.7±2.7μg/L.二者季节变化过程相似,但季节差异明显:2007年春季保持较低水平,在春末夏初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并在夏季达到全年的较高水平,入秋后TN、TP浓度逐渐下降,但入冬后继续缓慢上升.研究期间TN/TP平均值为30.6±1.4,总体表现为磷素限制,且季节变化不显著.TN与TP显著正相关,说明氮、磷输入和输出的途径大体相同.TP的波动是调控该水域TN/TP的主要因素.对不同TN/TP水平下各形态氮素和TP、TN/TP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当TN/TP≤22时,TN是调控水体营养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生物固氮作用有可能发生以调节TN/TP、消纳水中相对丰足的TP.当22<TN/TP<32时,通过对NO3--N的利用、摄取以实现对氮素有机合成的生态过程较为明显.而当TN/TP≥32时,较低的TP含量水平可能使氮素的有机合成过程受到抑制,NH4+-N有可能是影响该状态下氮素循环的关键因子.研究认为,强降雨和强径流过程往往使回水区段营养物输入强度加大但同期水动力条件却不适宜浮游植物的生长,使得在TN/TP≤22水平下,虽TP大量输入但不适宜的水动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氮素的有机合成,NH4+-N/NO3--N则下降,而在较高的TN/TP水平下,水动力条件改善为浮游植物生长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物理环境,并加速了对无机氮素的生物利用,使TON含量及其在TN中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而NO3--N含量及其比重则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回水区 TN/TP 氮素形态组成 循环特点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鄱阳湖与长江关系及三峡蓄水的影响 被引量:81
11
作者 方春明 曹文洪 +1 位作者 毛继新 黎海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1,共7页
通过机理研究,结合实测资料分析,说明了鄱阳湖河相与湖相的分界水位,阐明了长江干流来流对湖口出流的顶托作用,并给出了湖口出现倒流的条件,得到了鄱阳湖对洪水的调节作用系数,初步理清了鄱阳湖与长江干流江湖相互影响规律。分析了三峡... 通过机理研究,结合实测资料分析,说明了鄱阳湖河相与湖相的分界水位,阐明了长江干流来流对湖口出流的顶托作用,并给出了湖口出现倒流的条件,得到了鄱阳湖对洪水的调节作用系数,初步理清了鄱阳湖与长江干流江湖相互影响规律。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期的影响及鄱阳湖的枯水特性。三峡水库运用初期,其蓄水的前半段时间,鄱阳湖向长江干流多补水量23亿m3,后半段少补水量11亿m3。三峡水库运用30年后,在河道冲刷、可补水量减少和蓄水的共同作用下,鄱阳湖的枯水季节相当于提前了1个月左右。本研究对认识江湖关系及鄱阳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三峡水库 江湖关系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成库后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 被引量:71
12
作者 张晟 李崇明 +2 位作者 付永川 张勇 郑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受成库影响的12条主要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库湾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差异较大,透明度范围为0.10-3.5m,TN含量范围为0.535-7.47mg...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受成库影响的12条主要支流库湾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库湾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差异较大,透明度范围为0.10-3.5m,TN含量范围为0.535-7.47mg·L^-1,TP含量范围为0.016-0.835 mg·L^-1,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1.55-5.88 mg·L^-1,叶绿素a范围为1.38-23.7 mg·m^-3.支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42,p〈0.01).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5月和6月份分别有5条和8条支流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其余河流为中营养.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的富营养化程度较成库前严重.12条次级河流排放TN、TP、高锰酸盐指数和NH4^+-N分别为6682、6.7、890和99.2 g·s^-1.三峡水库完工后,因支流库湾区水体流速进一步减缓,富营养化趋势将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支流 库湾 营养状态 营养盐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氮、磷营养盐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0
13
作者 张远 郑丙辉 +2 位作者 刘鸿亮 富国 罗专溪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根据2004年4月调查结果,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期蓄水后水体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083 mg/L、1.56mg/L,其中总溶解性磷比例介于32%~82%,总溶解性氮为72%~95%.总磷浓度受蓄水的影... 根据2004年4月调查结果,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期蓄水后水体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083 mg/L、1.56mg/L,其中总溶解性磷比例介于32%~82%,总溶解性氮为72%~95%.总磷浓度受蓄水的影响较大,坝前区总磷浓度在蓄水后显著降低,ρ(N)/ρ(P)值提高.由于氮、磷营养盐浓度偏高,库区水体在二期蓄水后呈现富营养化趋势.营养盐浓度对不同类型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蓄水后长江干流为贫营养和中营养状态,而部分支流回水段已达到了富营养化程度,存在潜在的水华爆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 富营养化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预测 被引量:66
14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1 位作者 张晟 常剑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在河流条件下则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三峡库区江段大多数支流的营养水平已达到富营养化状况,当三峡水库建成、水流条件发生变化后,在支流河口等水域存在爆发“水华”的风险。为此,我们根据1998年枯水期,在三峡库区长江江段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40条支流河口实测的总磷浓度,利用所建立的水库环境中总磷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对三峡成库后在局部水域爆发“水华”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叶绿素A 总磷 水华
下载PDF
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 被引量:61
15
作者 黄真理 李玉粱 +1 位作者 李锦秀 陈永灿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4,共8页
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的污染状况,提出了三峡水库环境容量的计算原则、设计水文条件和水质保护目标。利用建立的三峡水库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库区排污口混合区平面二维和水平分层的三维紊流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建库前后CODMn和NH3 N总... 本文分析了三峡库区的污染状况,提出了三峡水库环境容量的计算原则、设计水文条件和水质保护目标。利用建立的三峡水库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库区排污口混合区平面二维和水平分层的三维紊流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建库前后CODMn和NH3 N总体环境和岸边环境容量及其沿江分配。根据岸边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提出了三峡水库污染混合区的控制标准。同时,推荐了三峡水库水环境容量的综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水质模型 污染混合区 水环境容量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重建 被引量:69
16
作者 王勇 刘义飞 +1 位作者 刘松柏 黄宏文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重建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对于恢复消涨带功能、维持三峡工程安全和修复长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消涨带可分为自然消涨带和人工消涨带,自然消涨带及其植被是流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人... 重建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对于恢复消涨带功能、维持三峡工程安全和修复长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消涨带可分为自然消涨带和人工消涨带,自然消涨带及其植被是流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人为控制水位涨落而形成的人工消涨带很少有植被覆盖,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三峡消涨带包括三峡自然消涨带和三峡水库消涨带,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淹没三峡自然消涨带及其植被并产生没有植被覆盖的三峡水库消涨带。作者认为开发利用三峡水库消涨带土地资源,发展库区经济将导致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三峡工程安全且不利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解决三峡水库消涨带问题的关键是重建消涨带植被,并恢复其功能。该文从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三峡水库管理与库区景观建设的需要、消涨带功能恢复与流域生态系统康复和促进水库消涨带研究的深入阐述了开展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重建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重建 生态恢复 生态适应 河岸带 消涨带 三峡水库 三峡库区 退化生态系统 流域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恶化
下载PDF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主要营养盐的入库动态 被引量:68
17
作者 李凤清 叶麟 +2 位作者 刘瑞秋 曹明 蔡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73-2079,共7页
基于香溪河及其主要支流高岚河的5a监测数据,估算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氮磷营养盐的入库通量,并分析了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及其通量的逐月动态。研究发现,每年大约有1623.49t总氮和331.85t总磷汇入香溪河库湾,其中,香溪河贡献了68.50%的总氮... 基于香溪河及其主要支流高岚河的5a监测数据,估算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氮磷营养盐的入库通量,并分析了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及其通量的逐月动态。研究发现,每年大约有1623.49t总氮和331.85t总磷汇入香溪河库湾,其中,香溪河贡献了68.50%的总氮和91.74%的总磷。在这两条河流中,溶解无机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氮通量表现出夏季7月份偏高、春秋季次之、冬季较低的规律;面源污染是氮进入河道的主要途径。磷酸盐是香溪河磷的主要存在形式,而高岚河磷酸盐的含量则较低;香溪河磷通量的月均波动规律不明显,高岚河磷通量的高峰期出现在春末和夏季;高岚河的磷主要通过面源途径进入河道,而香溪河的磷则存在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可能是香溪河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磷矿和磷化工厂的排污则是磷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从保护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的生态学角度考虑,应重点控制香溪河磷的点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通量 动态 三峡水库 香溪河库湾
下载PDF
三峡库区淹没区与自然消落区现存植被的比较 被引量:65
18
作者 白宝伟 王海洋 +2 位作者 李先源 冯义龙 智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4-687,691,共5页
调查并分析了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区和水库运行后的未来淹没区现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未来淹没区植被类型以灌丛和草丛为主,上部偶有乔木片林,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1 a生草本和灌木为主。自然消落区植... 调查并分析了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区和水库运行后的未来淹没区现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未来淹没区植被类型以灌丛和草丛为主,上部偶有乔木片林,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1 a生草本和灌木为主。自然消落区植被类型只有灌丛和草丛,生活型以1 a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各高程带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低于未来淹没区,并呈现出消落区上部】消落区中部】消落区下部的空间变化规律。据此,指出了未来淹没区植物群落在水库运行后的潜在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区 植物群落 植被类型 三峡库区 淹没区 物种多样性指数 多年生草本 空间变化规律 物种组成
下载PDF
156m蓄水后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春季浮游植物调查及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65
19
作者 郭劲松 陈杰 +3 位作者 李哲 方芳 张超 田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10-2715,共6页
三峡水库于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m水位,标志着三峡工程顺利进入初期运行阶段。为了解新的水位高程下小江回水区水环境的现状以及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于2007年初开始对该区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跟踪观测。以2007年春季(4月)的2... 三峡水库于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m水位,标志着三峡工程顺利进入初期运行阶段。为了解新的水位高程下小江回水区水环境的现状以及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于2007年初开始对该区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跟踪观测。以2007年春季(4月)的2次常规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性指数J,对小江回水区的5个监测断面进行了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小江回水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的H、d和J值分别为1.0975-1.8655、1.3242-1.8604、0.2632-0.4359;各监测断面的营养水平均为中度富营养型,其中渠马断面水质最差,黄石断面水质最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2007-04-08的渠马断面,分别达到了8.442×10^5 cells/L和1.887mg/L。小江回水区的藻类种群组成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冬季的硅藻-绿藻为主的结构逐渐向初夏的绿藻-蓝藻为主的结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回水区 春季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下载PDF
近50年来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研究 被引量:67
20
作者 许全喜 胡功宇 袁晶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共8页
荆江三口是联系长江干流与洞庭湖的水沙连接通道,是江湖关系调整变化的纽带。本文通过荆江三口近50年来的实测资料,对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历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三口洪道泥沙淤积、三口口门河势变化... 荆江三口是联系长江干流与洞庭湖的水沙连接通道,是江湖关系调整变化的纽带。本文通过荆江三口近50年来的实测资料,对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历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三口洪道泥沙淤积、三口口门河势变化、荆江河床冲刷、洞庭湖淤积萎缩是影响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的主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呈逐年减小的趋势,其分流分沙比由1956-1966年的29%、35%减小至1999-2002年的14%、16%,年断流天数也逐渐增多。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分别为12%、18%,与1981-2002年相比,尚未发生明显变化,除松滋口沙道观站断流天数有所增加外,太平口、藕池口断流时间也未出现明显增加或减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荆江三口 分流比 分沙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