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源《诗古微》臆说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瑚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古微》 魏源 经》 删《 三家 微言大义 《毛 今文经学 郑《笺》 四家《
下载PDF
晚清三家《诗》编撰与传播的三重范式——以魏源等湖湘学者为中心
2
作者 程莹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晚清学术思想形成“主变”的发展趋势,三家《诗》学在复古中求新求变,用革新的思维和求真的视野复兴汉代今古文经学:魏源复兴今文《诗》学,恢复先秦孔子的“诗教”,用儒家文化教化众生;皮锡瑞融贯今文学与考据学,力图恢复汉代“诗政”传... 晚清学术思想形成“主变”的发展趋势,三家《诗》学在复古中求新求变,用革新的思维和求真的视野复兴汉代今古文经学:魏源复兴今文《诗》学,恢复先秦孔子的“诗教”,用儒家文化教化众生;皮锡瑞融贯今文学与考据学,力图恢复汉代“诗政”传统,阐释《诗经》的政治影响;王先谦则立足三家《诗》文本,回归古文经学的治学方法,用辑佚、考据、训诂、辨伪等方法研治三家《诗》,求其文本之“真”。从魏源、皮锡瑞到王先谦,三家《诗》研究形成强大的学术声势,冲击了《毛诗》的主体地位,极大震撼了古文经学者,引起古文经学家对今文三家《诗》研究的反思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 晚清 教化 讽谕 求真
下载PDF
三家《诗》的传承及其师法、家法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茂林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6,共4页
师法、家法是经学传承中产生的概念。汉人传经重师法、家法 ,但这是相对的。从三家《诗》的传承来看 ,三家中的每一家中 ,在两汉 ,特别是西汉 ,不断有“自名其学”者 ,表现出对师法的发展甚至改窜 ,也是对原有《诗》派的分化。这种分化 ... 师法、家法是经学传承中产生的概念。汉人传经重师法、家法 ,但这是相对的。从三家《诗》的传承来看 ,三家中的每一家中 ,在两汉 ,特别是西汉 ,不断有“自名其学”者 ,表现出对师法的发展甚至改窜 ,也是对原有《诗》派的分化。这种分化 ,显示了三家《诗》的发展历程。所以 ,由师法分家法来看 ,过分强调师法、家法是不符合汉代经学发展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 传承 师法 家法
下载PDF
《诗三家义集疏》评述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凤礼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6-98,共3页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晚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四十七岁告归后,即潜心撰述,一生著作宏富,以治学严谨、涉猎广博、撰著辑集丰赡而著称。《诗三家义集疏》(以下简称《集疏》)即是王氏潜心集辑撰写的一部研究《诗经...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晚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四十七岁告归后,即潜心撰述,一生著作宏富,以治学严谨、涉猎广博、撰著辑集丰赡而著称。《诗三家义集疏》(以下简称《集疏》)即是王氏潜心集辑撰写的一部研究《诗经》的学术著作。《集疏》初名《三家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义集疏》 《毛传》 经》研究 王氏 《郑笺》 三家 研究成果 《雅》 《毛 今文经学
下载PDF
《齐诗》、《鲁诗》亡佚时间再辨 被引量:4
5
作者 房瑞丽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5-156,共2页
齐、鲁、韩三家《诗》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然而由于主客观等各方面的原因,至陆德明著录《经典释文》时,除“韩诗》外,其他两家均已亡佚。关于《齐诗》、《鲁诗》亡佚的时间,陆著云:“《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 齐、鲁、韩三家《诗》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然而由于主客观等各方面的原因,至陆德明著录《经典释文》时,除“韩诗》外,其他两家均已亡佚。关于《齐诗》、《鲁诗》亡佚的时间,陆著云:“《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唯《毛诗》《郑笺》独立国学,今所遵用。”《隋书·经籍志》进一步论证:“《齐诗》魏代已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 《鲁 亡佚 时间 《经典释文》 《韩 三家 两汉时期
原文传递
王先谦三家《诗》的编辑思想--以《诗三家义集疏》为中心
6
作者 程莹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王先谦辑录西汉鲁、齐、韩三家今文《诗》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不囿于门户,提倡创新。王先谦编辑的《诗三家义集疏》呈现出鲜明的思想特点:重视文字训诂,注重考订异文,全书以考据为主,亦能阐释诗旨,讲究微言大义,对宋儒朱熹弃《... 王先谦辑录西汉鲁、齐、韩三家今文《诗》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不囿于门户,提倡创新。王先谦编辑的《诗三家义集疏》呈现出鲜明的思想特点:重视文字训诂,注重考订异文,全书以考据为主,亦能阐释诗旨,讲究微言大义,对宋儒朱熹弃《毛诗序》而言《诗》者多有所采;辑录三家《诗》说,亦能征引历代研究《毛诗》学者之论述,兼综并蓄,并参以己意,详为疏解;继承了乾嘉学者的治学方法,注重辑佚和实证,考辩三家源流,稽考时人著述,集清代三家《诗》之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三家 编辑思想
下载PDF
对三家《诗》辑佚的系统反思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昕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3-74,共12页
自宋代至清末民初,历代学者对三家《诗》进行辑佚的时候,也在对辑佚方法展开反思,然而这些反思意见都缺乏系统性,也就把握不到关键。三家《诗》辑佚的错误,首先根源于辑佚观念的偏差,具体表现为"好奇""执著""... 自宋代至清末民初,历代学者对三家《诗》进行辑佚的时候,也在对辑佚方法展开反思,然而这些反思意见都缺乏系统性,也就把握不到关键。三家《诗》辑佚的错误,首先根源于辑佚观念的偏差,具体表现为"好奇""执著""逆反"三种不良心态。进而影响到具体的辑佚方法,或是对材料的选取过宽导致泥沙俱下,或是对材料的师法归属做出了错误的判定。最终,这些都表现为三家《诗》辑佚著作在编纂体例上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 辑佚 江瀚 辑佚方法
下载PDF
稀见清代三家《诗》学著作二种 被引量:1
8
作者 房瑞丽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7-183,共7页
王应麟的《诗考》是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发轫之作,诸多学者围绕《诗考》进行校注、增补工作,乃至形成了颇具家学渊源的《诗》学传承。如清初严虞悖的《读诗质疑》中有“广王氏之意”而作的《考异》一卷,仅为补王氏未备若干条,极为... 王应麟的《诗考》是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发轫之作,诸多学者围绕《诗考》进行校注、增补工作,乃至形成了颇具家学渊源的《诗》学传承。如清初严虞悖的《读诗质疑》中有“广王氏之意”而作的《考异》一卷,仅为补王氏未备若干条,极为简单。其曾侄孙严蔚直承其学,撰《诗考异补》,自序云:“宋王厚斋尝采群书中引用《韩诗》、《鲁诗》、《齐诗》与《毛诗》异者,并他家异文及逸诗作《诗考》一卷,其用心可谓勤矣。惜搜罗未富,尚多挂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 清代 著作 《考异》 三家 家学渊源 《韩 《鲁
原文传递
魏源《诗古微》门户之见探微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志敏 《社科纵横》 2010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学术界通常认为魏源《诗古微》主三家《诗》而斥《毛诗》不遗余力,使晚清今文经学的壁垒渐立,但本文通过考察认为,魏源虽然为三家《诗》辩护,认为《毛诗》传授源流不可信,《毛序》非子夏所作,但仍能以公允...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学术界通常认为魏源《诗古微》主三家《诗》而斥《毛诗》不遗余力,使晚清今文经学的壁垒渐立,但本文通过考察认为,魏源虽然为三家《诗》辩护,认为《毛诗》传授源流不可信,《毛序》非子夏所作,但仍能以公允的态度肯定《毛诗》的优点,批评三家《诗》的缺陷,认为三家《诗》是《毛诗》的益友,在《毛诗》与三家《诗》的问题上,魏源没有门户之见,本文对《诗古微》的门户之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毛 三家 门户之见
下载PDF
朱熹的三家《诗》学探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房瑞丽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116,共7页
朱熹的《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对三家《诗》的征引,表明了朱子的三家《诗》学思想。朱熹对三家《诗》的运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学术环境、《诗经》研究的状况和朱熹本人的学术追求等各方面紧密相关。它传达了很具... 朱熹的《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对三家《诗》的征引,表明了朱子的三家《诗》学思想。朱熹对三家《诗》的运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学术环境、《诗经》研究的状况和朱熹本人的学术追求等各方面紧密相关。它传达了很具有影响力的讯息,吹响了对三家《诗》关注的号角,引起了后学的广泛关注,与王应麟的《诗考》一道,影响了有清一代三家《诗》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集传》 三家 《毛序》
原文传递
《诗·邶风·雄雉》新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鲍昌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84-87,共4页
《诗经》中的《邶风·雄雉》一诗,向来不被选家注意。其实这是一首人民性颇强的诗,是一首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发出怨嗟甚至发出诅咒的诗。这首诗共四章,十六句,原文如下:
关键词 《郑笺》 《毛传》 《说文》 古音 征人 卫宣公 白话 三家 鸣声 可译
下载PDF
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气象——以三家《诗》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房瑞丽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5,共9页
鲁、齐、韩三家《诗》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三家《诗》式微,或亡佚,或不传。至唐代,《毛诗》定于一尊。宋代以后,伴随着《诗经》学和辑佚学的发展,三家《诗》学也成为《诗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 鲁、齐、韩三家《诗》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三家《诗》式微,或亡佚,或不传。至唐代,《毛诗》定于一尊。宋代以后,伴随着《诗经》学和辑佚学的发展,三家《诗》学也成为《诗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学者在《诗经》著作中对三家《诗》的运用是一个逐步增化的过程,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唐以来《诗经》学界的革新要求。到宋代,随着废序弃毛疑经思辨学风的发展,有的学者在《诗经》著作中关注到三家《诗》,并运用三家《诗》说:或以三家之序非毛序,或以三家之说补毛义,或以三家之说驳毛说,或以三家之说解《诗》,形成了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 三家 序》
下载PDF
《诗古微》提要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慎怡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1-52,共2页
本文介绍了魏源的生平,对《诗古微》的内容、学术渊源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作了评论,并对《诗古微》的版本源流作了考证。
关键词 魏源 古微》 三家 版本
下载PDF
论马瑞辰对三家《诗》材料的利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春莉 《池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0-84,共5页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研究《诗经》的代表性著作。此书继承了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方法,在训诂、名物、礼制、史地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反映出马氏对于四家《诗》的传承有着自己丰富和深刻的理论认识,其认为三家《诗》与... 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研究《诗经》的代表性著作。此书继承了清代学者的经学研究方法,在训诂、名物、礼制、史地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反映出马氏对于四家《诗》的传承有着自己丰富和深刻的理论认识,其认为三家《诗》与毛《诗》“异流而同原”,进而兼采今古文以注经,在校勘文字、辨别通假、考订字义、证明诗义等很多方面都有创获。这一做法表现了马氏欲消解今古文门户之见,求得《诗》之统一性的意图,显示出清朝经学研究从乾嘉时期大盛的古文经学向晚清今文经学过渡的表征。时至今日,对于《诗经》研究,该书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辰 《毛传笺通释》 三家 毛《 今古文经学
下载PDF
从“贞女”到“神女”:西汉时期《周南·汉广》中“游女”身份神化历程及文化动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贞贞 施春华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年第2期73-90,共18页
本文从《诗经·周南·汉广》一诗中"汉有游女"的身份在西汉时期《毛诗》及三家《诗》中的不同解读出发,梳理"游女"身份在西汉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下逐步"神化"的演变脉络和内在动因。从先秦儒家... 本文从《诗经·周南·汉广》一诗中"汉有游女"的身份在西汉时期《毛诗》及三家《诗》中的不同解读出发,梳理"游女"身份在西汉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下逐步"神化"的演变脉络和内在动因。从先秦儒家《诗》教阐释体系中的"贞女"形象到西汉三家《诗》阐释体系中的"神女"形象,"汉之游女"身份的变迁,折射出西汉的政治风潮与学术氛围对《诗经》阐释的深刻影响,也在政教性浓厚的儒家《诗经》阐释体系中开辟出一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神化诗学的新路径,开启了东汉时期神女文学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女 贞女 江妃 《毛 三家
原文传递
清代三家《诗》的编辑思想——以《毛诗》与三家《诗》的接受为视角
16
作者 程莹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1-84,共4页
清代三家《诗》的编辑出版取得了巨大成就。早期三家《诗》的编辑“非欲申三家以抑毛”,对三家《诗》的研究属于纯粹的辑佚以存古学,随着辑佚材料日渐丰富,三家《诗》经文遗说的价值日益凸显,由独尊《毛诗》转为兼重三家,出现了毛说与... 清代三家《诗》的编辑出版取得了巨大成就。早期三家《诗》的编辑“非欲申三家以抑毛”,对三家《诗》的研究属于纯粹的辑佚以存古学,随着辑佚材料日渐丰富,三家《诗》经文遗说的价值日益凸显,由独尊《毛诗》转为兼重三家,出现了毛说与三家《诗》义相互阐发融合发展的学术走向。到光绪年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在辑佚同时为三家《诗》经文诗说作疏,贬斥《毛诗》,持论力倡三家《诗》,使三家《诗》在清代《诗经》学史上得以与《毛诗》平分秋色。在《毛诗》与三家《诗》接受的视角下,清代三家《诗》的编辑呈现出萌发-复兴-破立的思想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三家 《毛 编辑思想
下载PDF
清儒三家《诗》辑佚观念论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房瑞丽 《诗经研究丛刊》 2015年第3期250-262,共13页
三家《诗》学在清代全面复兴,'扶微学,寻坠绪,广异义'是清代学者对三家《诗》进行辑佚研究的基本认识。具体来说,清代三家《诗》学者的辑佚观念约略可分为以下几种:为见重《毛诗》;因三家'残而宝之',辑而复之;与毛两存... 三家《诗》学在清代全面复兴,'扶微学,寻坠绪,广异义'是清代学者对三家《诗》进行辑佚研究的基本认识。具体来说,清代三家《诗》学者的辑佚观念约略可分为以下几种:为见重《毛诗》;因三家'残而宝之',辑而复之;与毛两存;补充毛义;以证三家胜毛;考三家之大旨,存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发挥三家微言大义;补辑《诗考》,不执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 《毛 辑佚
原文传递
从阜阳汉简《诗经》异文看汉初的《诗经》流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振杰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诗》分四家。有汉以降,几成定论。然而阜阳汉简《诗经》的出土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汉代初年的《诗》学体系做重新的探讨与研究。《阜诗》大量异文、尤其是意义与《毛诗》不同异文的出现,使得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与《毛诗》及其三家《诗... 《诗》分四家。有汉以降,几成定论。然而阜阳汉简《诗经》的出土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汉代初年的《诗》学体系做重新的探讨与研究。《阜诗》大量异文、尤其是意义与《毛诗》不同异文的出现,使得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与《毛诗》及其三家《诗》并非同一体系的《诗经》传本,而是四家《诗》之外未被《汉书·艺文志》著录的一部《诗经》著作。汉初不同《诗经》版本在不同地区的流传,显示了汉初《诗》学系统的多样性。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初诸侯封国在先秦典籍保存与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 阜阳汉简 三家 汉初封国
下载PDF
清代三家《诗》辑佚研究论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房瑞丽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贯穿有清一代的三家《诗》研究,在嘉道期间的全面复兴,以辑佚研究的大盛为重要标志。清代三家《诗》辑佚研究兴盛的原因与清代学术的发展相一致,并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王应麟《诗考》的示范作用;二是辑佚研究体例... 贯穿有清一代的三家《诗》研究,在嘉道期间的全面复兴,以辑佚研究的大盛为重要标志。清代三家《诗》辑佚研究兴盛的原因与清代学术的发展相一致,并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王应麟《诗考》的示范作用;二是辑佚研究体例多样,内容丰富;三是辑佚方法的创新;四是考据与义理结合的尝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 辑佚 考》
下载PDF
清代学者三家《诗》研究之师法、家法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瑞丽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5-90,共6页
汉代经说遵守师法、家法,但又是"有弹性"的。认识到汉儒在三家《诗》的传承过程中遵守师法、家法,是清代学者进行三家《诗》辑佚研究的基础。实际上,清代学者辑佚三家《诗》,在依照师法、家法进行归属时,又产生了一些分歧。... 汉代经说遵守师法、家法,但又是"有弹性"的。认识到汉儒在三家《诗》的传承过程中遵守师法、家法,是清代学者进行三家《诗》辑佚研究的基础。实际上,清代学者辑佚三家《诗》,在依照师法、家法进行归属时,又产生了一些分歧。这一方面是由于三家《诗》本身亡佚已久的特点造成的,另一方面,辑佚者的辑佚思想和论述倾向不同,也影响了他们对于三家《诗》的认定。清代学者在进行三家归属时,也存在着诸多的纠结与无奈,他们既要必须贯穿师法、家法进行三家《诗》的辑佚,但有时又不是很彻底,甚至是前后矛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三家 师法 家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