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主流舆论 被引量:1
1
《理论与当代》 2013年第7期55-56,共2页
丁柏铨在第8期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主流舆论是指占据主流地位,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致的舆论。主流舆论不是一个"数量"概念,也不是一个"音量"概念,它必须符合如下基本条件:首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党的十八大报告... 丁柏铨在第8期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主流舆论是指占据主流地位,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致的舆论。主流舆论不是一个"数量"概念,也不是一个"音量"概念,它必须符合如下基本条件:首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符合上述要求的,方才称得上主流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论坛》 社会发展方向 主流地位 概念 民主
下载PDF
在舆论和舆论引导之间——专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弘莉 黄娴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4,共4页
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提高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如何理解舆论引导工作;新闻舆论引导力的渊源、现实依据、提升路径等,都是摆在新闻人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期专访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请他为我们解读舆论引导理论的发展... 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提高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如何理解舆论引导工作;新闻舆论引导力的渊源、现实依据、提升路径等,都是摆在新闻人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期专访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请他为我们解读舆论引导理论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引导工作 新闻传播学院 南京大学 舆论引导力 教授 专访 媒介融合
原文传递
探索、创新的丰硕之果——读丁柏铨教授新著《新闻理论新探》
3
作者 刘向东 《新闻通讯》 2001年第4期27-29,共3页
近几年来,一方面感到新闻从业人员缺乏新闻理论的学习,一方面感到系统的新闻理论论著特别是贴近前沿的新闻理论论著匮乏。丁柏铨教授的《新闻理论新探》的出版恰逢其时,读来颇为解渴。这本书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特... 近几年来,一方面感到新闻从业人员缺乏新闻理论的学习,一方面感到系统的新闻理论论著特别是贴近前沿的新闻理论论著匮乏。丁柏铨教授的《新闻理论新探》的出版恰逢其时,读来颇为解渴。这本书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特色,新闻基础理论研究的出新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理论新探》 书评 创新 探索
下载PDF
对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学理思考——评丁柏铨教授的新著《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
4
作者 李良荣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 新闻理论研究 《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 现实性 创新性 学理性
原文传递
“软规律”小议
5
作者 丁柏铨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23,共2页
“软规律”小议丁柏铨圈内常有人将新闻规律看作“软规律”在规津前加一“软”字,颇为耐人寻味。有“软规律”,也就意味着还有“硬规律”“硬规律”刍是必须遵循,无可违拗的规律,世界上确有许多样的规律,对它们给予足够的尊重,这... “软规律”小议丁柏铨圈内常有人将新闻规律看作“软规律”在规津前加一“软”字,颇为耐人寻味。有“软规律”,也就意味着还有“硬规律”“硬规律”刍是必须遵循,无可违拗的规律,世界上确有许多样的规律,对它们给予足够的尊重,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有些同志眼里,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规律 要讲政治 受众 新闻媒介 新闻价值 据报载 领导人 操作层面 新闻宣传
原文传递
真假对抗:从哲学到生活
6
作者 瘦马 《东方艺术》 1996年第4期10-14,共5页
真假对抗:从哲学到生活瘦马摄影/靳晓芒记住:只有假牙是真的“理解万岁”、“返朴归真”、《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爱的呼唤》、《真爱是谁》、《真的还是假的》、《真实的谎言》……试图去给“真实”一词作扩充注释时第一次发... 真假对抗:从哲学到生活瘦马摄影/靳晓芒记住:只有假牙是真的“理解万岁”、“返朴归真”、《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爱的呼唤》、《真爱是谁》、《真的还是假的》、《真实的谎言》……试图去给“真实”一词作扩充注释时第一次发现我们身陷的时代里早已充斥了形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假” “小女人散文” 纪实文学 哲学 说真话 经济转轨 报告文学 消费主义
原文传递
《当代传播》2019年总目录
7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网络短视频 传播学 《当代传播》 网络视频直播 县级融媒体中心 气候传播 媒介融合 智能传播 媒体融合
下载PDF
丁柏铨:在新闻教育的沃土上“艰辛而快慰地跋涉”
8
作者 李文靖 《教育传媒研究》 2018年第2期27-28,共2页
丁柏铨老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丁老师曾以"充满艰辛而快慰地跋涉"来描述其学术研究的一种心态,而这也可以用来描摹其在新闻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的历程。一、十年苦磨一剑高考圆梦南大... 丁柏铨老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丁老师曾以"充满艰辛而快慰地跋涉"来描述其学术研究的一种心态,而这也可以用来描摹其在新闻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的历程。一、十年苦磨一剑高考圆梦南大出生于1947年的丁柏铨老师,在自己的少年时代就表现出超乎同龄人的对于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9岁的时候他从无锡一中高中毕业。在这本应该是参加高考的时间节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中国新闻史 研讨会
下载PDF
深刻而有新意的学术探讨——读丁柏铨教授的《执政党与大众传媒》
9
作者 陈相雨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3,共4页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夺取政权之后,如何适应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的转变,并没有提供现成的方案设计与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了政权,之后以宪法的形式明...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夺取政权之后,如何适应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的转变,并没有提供现成的方案设计与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了政权,之后以宪法的形式明确了执政的“形式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大众传媒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教授 学术 新意 “革命党”
原文传递
对时间和历史负责──丁柏铨新时期小说批评论略
10
作者 王菊延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本文重在论述丁柏铨新时期小说批评的个性特征:通过建立参照系而整体把握新时期小说的各种思潮、流派、现象;对具体作品的评论始终突出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剖析,均不随波逐流而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 新时期 小说批评
下载PDF
《新闻与写作》2007年1—12期总目录
11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72,共8页
关键词 陈力丹 《新闻与写作》 张洪忠 喻国明 方孜行 易错字词 中国新闻奖 新闻传媒 李希光 报业 报纸业 信息产业 报道策略 党报党刊 庹震 传媒产业 目录 检索工具
原文传递
《当代传播》2008年1-6期总目录
12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当代传播》 大众传播学 陈力丹 传媒产业 调查性报道 董天策 郑保卫 媒介生态 新闻策划 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党报走向市场的根本支撑点——丁柏铨谈党报发行
13
作者 李蕾 李静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3,共2页
党报发行不仅仅是一个发行问题,而且与党报的办报方针、内容形式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根本性的问题是要不断地提高党报的质量。党报走向市场,必须以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作为支撑点。内容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形式(包括新闻文体、报道方式... 党报发行不仅仅是一个发行问题,而且与党报的办报方针、内容形式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根本性的问题是要不断地提高党报的质量。党报走向市场,必须以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作为支撑点。内容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形式(包括新闻文体、报道方式、版面编排、美工设计等等)给人以稳重感、新颖感和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发行 办报方针 内容形式 新闻文体 报道方式 版面编排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新闻记者》2007年总要目
14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新闻记者》 传媒角色 新闻传播业 陈力丹 新闻职业道德 报纸发行 访谈录 报业发展 传播策略 媒体品牌 传媒业 中国新闻业 电视节目
下载PDF
观点荟萃
15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舆情与舆论,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极易混淆然而却又不容混淆.舆论(众议),是在一定的舆情(民意)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古人有云"言为心声."舆情和舆论,都通向公众的心声.公众心声得以公开表达,则为舆论,同... 舆情与舆论,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极易混淆然而却又不容混淆.舆论(众议),是在一定的舆情(民意)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古人有云"言为心声."舆情和舆论,都通向公众的心声.公众心声得以公开表达,则为舆论,同时也是舆情;未得到公开表达的公众心声,则一概为舆惰.——丁柏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革主任、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南京大学 舆论 舆情 心声 公众 公开
下载PDF
“提高党报竞争力”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莹洁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共1页
关键词 党报竞争力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镇江日报
下载PDF
丁柏铨论新世纪新闻媒体的竞争 被引量:1
17
作者 柏铨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6-96,共1页
本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因特网已经逐步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媒体,并且已有“第四媒体”之称。 第四媒体有四大强项:(1)凭借网络进行新闻传播,因而速度快、范围广,不受国家疆界、刊播时间的限制。(2)可以实现多媒... 本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因特网已经逐步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媒体,并且已有“第四媒体”之称。 第四媒体有四大强项:(1)凭借网络进行新闻传播,因而速度快、范围广,不受国家疆界、刊播时间的限制。(2)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定格”,也可以倒回去、寻找和检回初看、初听时所失落的声、像、图、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 新世纪 “第四媒体” 新闻传播 电子信息技术 新闻信息 多媒体传播 受传者 因特网
原文传递
《传媒观察》编委简介——丁柏铨
18
《传媒观察》 2018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丁柏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6月生,江苏无锡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i992年11月至2003年4月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1993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 丁柏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6月生,江苏无锡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i992年11月至2003年4月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1993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观察》 南京大学中文系 教学指导委员会 社会科学工作者 简介 编委 政府特殊津贴
原文传递
本刊理事(之十二) 丁柏铨同志简介
19
《采写编》 2005年第6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业 理事
下载PDF
党报新闻报道有“四弊”
20
《新闻前哨》 2008年第5期4-4,共1页
丁柏铨在2008年第1期《新闻界》撰文说,当前比较多的党报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存在着弊端,甚至办得比较好的党报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某些弊端。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党报 《新闻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