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威 毛克亚 +2 位作者 钟睿 王旭翾 李修璨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15-819,共5页
目的比较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MIS-T... 目的比较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MIS-TLIF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6月59例(其中男30例,女29例)单节段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31例接受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组)治疗,28例接受开放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随访过程中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影像学检查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术前VAS评分、术前ODI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与PLIF组无统计学差异[(117.0±12.1)min vs(106.0±11.3)min,P>0.05],术中出血量[(121.0±57.8)ml vs(256.0±176.3)ml]、术后引流量[0 ml vs(293.0±187.2)ml]、卧床时间[(1.6±0.5)d vs(3.2±1.1)d]、术后住院时间[(4.4±1.2)d vs(8.1±3.8)d]等均小于PLIF组(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疗效等同传统开放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前提下,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卧床时间短、无需放置引流、术后早期腰背部肌肉疼痛缓解明显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手术 一次性扩张通道
下载PDF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8
2
作者 聂富祥 贺海怿 +6 位作者 朱文辉 李想 张凯 张鹏飞 郭强 郭高升 樊伟明 《中医正骨》 2017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一次性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于一次性可扩张通道下行MI... 目的:观察一次性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于一次性可扩张通道下行MIS-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38~79岁,中位数56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13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其中L_(4~5)46例、L_5S_114例。病程1~24个月,中位数2.5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腰部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128~220 mL,中位数150 mL。手术时间170~296 min,中位数190 min。术后下床时间2~4 d,中位数3 d。住院时间5~14 d,中位数11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腰部疼痛VAS评分,术前为(5.95±1.30)分,术后1周及6个月分别为(1.40±1.50)分及(1.15±1.32)分。ODI评分,术前为(67.18±15.15)分,术后1周及6个月分别为(14.55±4.10)分及(10.83±5.33)分。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融合椎体均已获得骨性愈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椎间融合器移位或下沉及椎间隙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一次性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减轻腰部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创伤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一次性扩张通道
下载PDF
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成祺 裴济民 +1 位作者 赵永辉 徐顺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行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腰腿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术后14 d、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患者腰腿功能障碍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腰椎CT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方法评估2组患者腰椎融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至可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3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14 d(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腰椎椎体间骨性融合率分别为86.67%(78/90)和88.89%(80/9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P>0.05)。结论一次性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腰腿疼痛和腰腿功能障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