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N”的词汇化与语法化——以“一概”的个案研究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红妮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6-89,共4页
"一+N(名词)"比较容易发生词汇化和语法化。"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凸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凸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 "一+N(名词)"比较容易发生词汇化和语法化。"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凸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凸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所以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凸显的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概"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N(名词)” 一概 词汇化 语法化
下载PDF
“一概”的语义功能及句法制约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丽香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1,共4页
"一概"的语义功能是"突显整体,隐没个性"。受这种语义功能的制约,句法上有以下表现:(1)要求其论元具有复数性、整体性、概括性、受事性、指称的有定性;(2)在谓语动词的选择上:欢迎"述人"动词,排斥形容词... "一概"的语义功能是"突显整体,隐没个性"。受这种语义功能的制约,句法上有以下表现:(1)要求其论元具有复数性、整体性、概括性、受事性、指称的有定性;(2)在谓语动词的选择上:欢迎"述人"动词,排斥形容词;欢迎否定形式和消极、消减类词语。"一概"句较之"都"字句主观性更强,有很强的意图性,可视为强意图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概 语义功能 句法制约
原文传递
“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以及认知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妮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 "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所以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突显的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概"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概 词汇化 语法化 认知
下载PDF
副词“一概、一律”的产生和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谭翠 郑贤章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双音节总括副词“一概”、“一律”的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所不同。对两者从共时和历时两方面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实词虚化的原因及过程。
关键词 副词 一概 一律 产生 发展
下载PDF
总括范围副词“都”与“一概”的行知言三域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丽香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5-19,共5页
从行、知、言三域角度对"都"与"一概"进行分析,认为"都"句倾向于出现在行域,主要用来陈述客观事物。"一概"句不出现在行域,而出现在言域和知域,它的主要语旨用意是用来指令、规定、宣告、许诺... 从行、知、言三域角度对"都"与"一概"进行分析,认为"都"句倾向于出现在行域,主要用来陈述客观事物。"一概"句不出现在行域,而出现在言域和知域,它的主要语旨用意是用来指令、规定、宣告、许诺、评价等。因此"一概"的主观性高于"都"。据此理论基础对"都"字句和"一概"句的句法结构不同、互换有何规律等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概 行域 知域 言域
下载PDF
“一律”与“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比较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红妮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1-63,83,共4页
"一律"和"一概"最初都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它们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律"的词汇化发生在宋代,语法化在明代,词汇化... "一律"和"一概"最初都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它们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律"的词汇化发生在宋代,语法化在明代,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结果都沿用至今;"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一律"和"一概"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突显的都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一律"和"一概"共时平面的异同是由他们历时的词汇化和语法化演变的异同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律” 一概 词汇化 语法化 比较
下载PDF
“一律”与“一概”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建东 任海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1-65,共5页
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代汉语副词“一律”与“一概”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认为:在句法上,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和定语,而“一律”还可以做谓语;“一律”可以直接加名词或数量词,而“一概”不能。在语义和语... 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代汉语副词“一律”与“一概”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认为:在句法上,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和定语,而“一律”还可以做谓语;“一律”可以直接加名词或数量词,而“一概”不能。在语义和语用上,“一概”和“一律”都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一律”主要表示主观规定性,而“一概”主要表示客观陈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律” 一概 对比 分析
下载PDF
谈谈“一概”与“一律”的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霜华 《湘潮(理论版)》 2008年第9期102-103,共2页
"一概"与"一律"都是表示范围的程度副词,两者出现的具体环境不同,但有时又可以相互替换。通过分析所搜集的语料,发现两者都可以作状语和定语,而"一律"还可以作谓语,可以直接加名词或数量词,而"一概&... "一概"与"一律"都是表示范围的程度副词,两者出现的具体环境不同,但有时又可以相互替换。通过分析所搜集的语料,发现两者都可以作状语和定语,而"一律"还可以作谓语,可以直接加名词或数量词,而"一概"却不能。"一律"多用于新闻政论语体中,而"一概"常见于叙述、描写较多的文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概 一律 两者同异比较
原文传递
“一概”及其相关句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爱娜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274-276,共3页
"一概"主要用来修饰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它所构成的不同句式有不同的句法意义,而各个句式对于进入其中的成分也有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 一概 强调 无例外
下载PDF
浅谈相似范围副词的教学
10
作者 刘建东 《海外华文教育》 2009年第1期37-43,共7页
范围副词,特别是相似范围副词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副词"一律"与"一概"为例加以说明。通过分析认为:在句法上,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和定语,而"一律&qu... 范围副词,特别是相似范围副词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副词"一律"与"一概"为例加以说明。通过分析认为:在句法上,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和定语,而"一律"还可以做谓语;"一律"可以直接加名词或数量词,而"一概"不能。在语义和语用上,"一概"和"一律"都表示适用于全体,没有例外,"一律"主要表示主观规定性,而"一概"主要表示客观陈述性。希望通过对这两个词的辨析,能对相似范围副词的教学,特别是高等和本科的阅读教学以及HSK考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范围副词 一律 一概 教学
下载PDF
现代汉语副词“一概”的共时句法研究
11
作者 洪玲 施伟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一概"作为现代汉语统括性范围副词,有自己的特殊用法。此前的研究主要是将"一概"和其他范围副词作对比,或探究其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本文拟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规模语料库为依据,"一概"的句... "一概"作为现代汉语统括性范围副词,有自己的特殊用法。此前的研究主要是将"一概"和其他范围副词作对比,或探究其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本文拟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规模语料库为依据,"一概"的句法功能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概 句法 作用 原因
下载PDF
试从三个层面看“一律”和“一概”的异同
12
作者 杨欣烨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5期86-88,共3页
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分析了范围副词"一律"和"一概"的异同点。二者在语义特征上的最大差别为"一概"具有"整体性","一律"不具备"整体的";句法上,&q... 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分析了范围副词"一律"和"一概"的异同点。二者在语义特征上的最大差别为"一概"具有"整体性","一律"不具备"整体的";句法上,"一律"在对其论元角色的选择上限制较弱,而"一概"在对其论元角色的选择上限制较强。这些语义和句法上的差别决定了二者在语用上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律” 一概 整体性 限制
下载PDF
中国的儒家宪政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庆 贝淡宁 《原道》 CSSCI 2012年第1期83-89,共7页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在蒙古发表演讲,谴责亚洲某些国家试图"限制人们接触观点和信息的机会,把发表个人言论者关进监狱,剥夺公民选择领导人的权利"。这是打在中国政治体制上的一记耳光。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应该更...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在蒙古发表演讲,谴责亚洲某些国家试图"限制人们接触观点和信息的机会,把发表个人言论者关进监狱,剥夺公民选择领导人的权利"。这是打在中国政治体制上的一记耳光。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应该更加民主,但是,用民主和专制这样的术语作为辩论的框架掩盖了其他更好的可能性。中国的政治未来更可能由儒家悠久的"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传统 基督新教 政教分离 自由民主 中国政治体制 政治理想 三才之道 末日审判 评法批儒 一概抹杀
原文传递
论企业破产法与税收征管法衔接——以破产企业税务注销为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湖里区税务局课题组 陈盛存 +1 位作者 陈志烜 林惠真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8,共6页
破产企业注销难是横亘在税务部门与法院、破产管理人之间的突出问题。2019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实行破产便利化注销,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并未完全解决破产注销在基层税务机关具体实施及应用中存在的现实困境... 破产企业注销难是横亘在税务部门与法院、破产管理人之间的突出问题。2019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实行破产便利化注销,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并未完全解决破产注销在基层税务机关具体实施及应用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实践中,破产税务注销也出现一些需要引起各方重视的新迹象。文章以一起破产企业税务注销案作为切入点,从《企业破产法》与《税收征管法》关于破产注销的法律冲突、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现实困境、解决破产注销难的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继而提出完善破产注销的制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破产法 税收征管法 税务注销 一概豁免原则
下载PDF
王安石与他的时代(四)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小南 《文史知识》 2016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新法有很多的条目,在当时是推出得很快的。熙宁二年,王安石做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时,就推出了四项新法,后来历年都有新法推出,所以地方上也非常不适应。当时有人就批评说,现在"数十百事,焦举并作",这条新法还没弄...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新法有很多的条目,在当时是推出得很快的。熙宁二年,王安石做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时,就推出了四项新法,后来历年都有新法推出,所以地方上也非常不适应。当时有人就批评说,现在"数十百事,焦举并作",这条新法还没弄明白又来了一条,那条还没清楚又来一条,地方官就觉得朝廷是不是想一岁一月之间就让天下有一个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政事 副宰相 熙宁 吕公著 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 祠禄 庆历新政 半山寺 一概而言
原文传递
试评《孟子集注》的训诂得失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小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宋人的传注,重义理而轻考据,甚至把训诂引向“六经注我”的歧途。这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戴东原曾指出:“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宋儒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欲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 宋人的传注,重义理而轻考据,甚至把训诂引向“六经注我”的歧途。这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戴东原曾指出:“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宋儒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欲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宋儒注解古书,往往“于天下之事也,以己所谓理强断行之,而事情原委隐曲实未能得,是以大道失而行事乖”。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宋人注解古书存在这些问题,就一概抹杀他们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与成就。宋“理学家亦有理学家之训诂”,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注 隐曲 贤圣 一概抹杀 赵岐 语言文字 戴东原 朱熹研究 宋儒 滕文公
下载PDF
论梁启超由主“变法”到主“开明专制”的思想演变历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萍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37-42,共6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名声极大,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早年读四书五经,中秀才、举人,甚而“不知天地间于词章训诂之外,更有所谓学”。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引力,使梁启超偏离、以至走出了上述因循圈子,投入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洪流之中...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名声极大,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早年读四书五经,中秀才、举人,甚而“不知天地间于词章训诂之外,更有所谓学”。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引力,使梁启超偏离、以至走出了上述因循圈子,投入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洪流之中。其后参与“戊戌变法”、流亡日本、力主“君主立宪”、“开明专制”、反对共和,直至逐渐息影政坛,著书立说。 本文拟着重剖析梁启超由主“变法”理论转变为主“开明专制”理论这一史实,探索下这一前后贯联之政治主张的演变历程,发展结果,评价它的历史地位与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认识价值 思想演变 近代中国社会 一概抹杀 中国近代社会 痛苦抉择 掉头不顾 大统领 改良运动
下载PDF
略论南北朝人王褒的诗
18
作者 林东进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2-66,共5页
弥漫于齐梁诗坛的是轻浮绮靡的宫体诗风。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作家,王褒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与时代风潮不同步的趋势。具体而论,其乐府诗颇存汉魏余风,其余诗作则继承了永明“清新”一派。为此,一代有一代的诗风固然不错,但对每位诗人还... 弥漫于齐梁诗坛的是轻浮绮靡的宫体诗风。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作家,王褒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与时代风潮不同步的趋势。具体而论,其乐府诗颇存汉魏余风,其余诗作则继承了永明“清新”一派。为此,一代有一代的诗风固然不错,但对每位诗人还是要以其作品作为评价的依据,“时代风格”难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褒 乐府诗 宫体诗 一概而论
下载PDF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19
作者 王富根 陈宏茂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4年第1期89-92,17,共5页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热爱自己的祖国,尊重自己的历史。“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无数自然的、社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教育 祖国统一 热爱社会主义 历史课 一概抹杀 教育工作者 革命传统 历史事件 社会调查
下载PDF
参加全省报纸好新闻评选随感三则
20
作者 徐城生 《传媒观察》 1991年第12期17-19,共3页
新闻报道是一门表现新闻事实的艺术。这种表现艺术感染力越强,新闻价值就越能得到充分展示,宣传效果也就越好。1990年度全省报纸好新闻评选,一些作品在表现方法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因而影响了入选和获奖等级。这里就几个带有共... 新闻报道是一门表现新闻事实的艺术。这种表现艺术感染力越强,新闻价值就越能得到充分展示,宣传效果也就越好。1990年度全省报纸好新闻评选,一些作品在表现方法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因而影响了入选和获奖等级。这里就几个带有共性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作点分析,期望对我们今后创好新闻的实践有所指导和帮助。重要的是发现而不是“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述评 艺术感染力 采访写作 金靖中 采访作风 辩证思维 接近性 入党宣誓 内容与形式 一概抹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