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族学者在近代语音研究的贡献之一——《黄钟通韵》与辽宁语音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汪银峰 《满族研究》 2010年第3期86-89,共4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无论大小强弱、发展先后、水平高低,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顺治元年(1644年),满族人问鼎中原,定都北京,为对人数众多的汉族实施有效了统治,必须尽快...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无论大小强弱、发展先后、水平高低,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顺治元年(1644年),满族人问鼎中原,定都北京,为对人数众多的汉族实施有效了统治,必须尽快掌握汉语。但在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下,满族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学习汉语汉字,开始了汉化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满族学者也对汉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都四德《黄钟通韵》即是其中一部,为近代汉语语音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黄钟通韵》以清代辽宁语音为基础,反映的诸多语音现象,至今仍保留在今辽宁语音中,对辽宁方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近代语音 黄钟 辽宁
下载PDF
论《黄钟通韵》的潜在音系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德文 汪银峰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1-74,共4页
在明清韵书、韵图中,《黄钟通韵》韵图所表明的语音系统被认为反映的是清代东北方言的音系。我们在研读《黄钟通韵》时,发现其韵图排列很有特点,韵图中精组字齐齿、撮口呼位置上出现空挡,且注明“本等字同齿属下等”。这一特殊现象引起... 在明清韵书、韵图中,《黄钟通韵》韵图所表明的语音系统被认为反映的是清代东北方言的音系。我们在研读《黄钟通韵》时,发现其韵图排列很有特点,韵图中精组字齐齿、撮口呼位置上出现空挡,且注明“本等字同齿属下等”。这一特殊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是否意味着精组齐齿、撮口呼字与知组声母已经混读?还是精组齐齿、撮口呼字发生腭化演变?《黄钟通韵》表层音系之下是否隐含着潜在音系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黄钟通韵》中知组、精组和见组字进行全面的考察,从韵字排列入手,并与同时期的语音材料相比较,验证其结论,并对此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钟 东北方言音系 尖团音 潜在音系特征
下载PDF
《黄钟通韵》《音韵逢源》的东北方言语音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德文 冯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2-74,共3页
本文认为《黄钟通韵》《音韵逢源》二韵书的基础音系是东北方言,根据二书的韵图及满文音注与《广韵》音系比较,初步得出结论如下:(1)知、章、庄合流,从而使声母更加简化;(2)精、见组细音已经舌面化;(3)日母字混入疑母、影母;(4)全浊声... 本文认为《黄钟通韵》《音韵逢源》二韵书的基础音系是东北方言,根据二书的韵图及满文音注与《广韵》音系比较,初步得出结论如下:(1)知、章、庄合流,从而使声母更加简化;(2)精、见组细音已经舌面化;(3)日母字混入疑母、影母;(4)全浊声母已经消失;(5)尖团音问题复杂,韵图与音注存在矛盾;(6)韵母存在着遇摄、通摄以及少量的臻摄(合口入声字)相混,蟹摄(合口一、三等)与止摄(合口三、少量开口三)相混,蟹摄(开口一、二等)与止摄(少量开合三)相混,果摄、假摄、山摄、宕摄相混,咸摄、假摄、山摄相混,臻摄与深摄相混,山摄与咸摄相混,梗摄、曾摄、通摄相混,宕摄与江摄(少量)相混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钟 《音逢源》 东北方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