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魔变文》、《破魔变文》与《西游记》──谈敦煌变文和古代神话小说的渊源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润强 《社科纵横》 1994年第4期29-31,42,共4页
《降魔变文》、《破魔变文》与《西游记》─-谈敦煌变文和古代神话小说的渊源关系李润强变文是敦煌说唱文学,特别是民间说唱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中国原有的叙事诗和民间说唱类文学形式的基础上,吸收印度佛教讲经形成而产... 《降魔变文》、《破魔变文》与《西游记》─-谈敦煌变文和古代神话小说的渊源关系李润强变文是敦煌说唱文学,特别是民间说唱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中国原有的叙事诗和民间说唱类文学形式的基础上,吸收印度佛教讲经形成而产生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说唱文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题材 古代神话 民间说唱 人物形象 印度佛教 话本小说 敦煌文学概论 魔女 二郎神 唐太宗入冥记
下载PDF
纷繁背后的纯真与深邃——谈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文精神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瑰丽 《美术大观》 2008年第8期60-61,共2页
  如果说要用一个名字来代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动画电影的话,那毫无疑问,这个名字非宫崎骏莫属·自从1984年3月动画电影<风之谷>上映以来,宫崎骏色彩和线条成就的梦幻乐趣、光怪陆离与幽远深思让我们整整感动了20余年.宫...   如果说要用一个名字来代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动画电影的话,那毫无疑问,这个名字非宫崎骏莫属·自从1984年3月动画电影<风之谷>上映以来,宫崎骏色彩和线条成就的梦幻乐趣、光怪陆离与幽远深思让我们整整感动了20余年.宫崎骏是我深深敬仰的一位电影大师,他营造的瑰丽而又意蕴丰富的奇妙想象中,倾注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深切的人文关怀,从而使他的作品呈现出纯真而又深邃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崎骏 人类 人与自然 宅急便 魔女 《千与千寻》 《幽灵公主》 影片
下载PDF
意匠惨淡经营中——介绍敦煌卷子中的白描画稿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泓 《美术》 1981年第10期46-49,1,共5页
面对敦煌莫高窟中满壁生辉的古代壁画,当年画工在昏暗的灯光下艰苦创作的情景,似乎朦胧地重现在我们面前。画工们首先要依照开窟者指定的题材,度量壁面、经营位置,然后起草画稿。
关键词 经营位置 古代壁画 敦煌莫高窟 魔女 宝帐 毗沙门天王 外道六师 敦煌白画 经变 劳度叉斗圣变
原文传递
玛格丽特互文性研究——兼论玛格丽特魔性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坤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本文从神话学视角和巴赫金的有关诗学理论阐释圣魔合体的玛格丽特形象魔性的一面。从人魔订约的神话传统寻找魔女形象和巫魔夜会的神话原型:探讨作家对历史上的玛格丽特、瓦普吉司之夜的魔女形象和浮士德故事的情节线索的借用和改造。... 本文从神话学视角和巴赫金的有关诗学理论阐释圣魔合体的玛格丽特形象魔性的一面。从人魔订约的神话传统寻找魔女形象和巫魔夜会的神话原型:探讨作家对历史上的玛格丽特、瓦普吉司之夜的魔女形象和浮士德故事的情节线索的借用和改造。通过文本分析解读作家对巫魔神话的重构和圣教仪式的戏仿:人物形象的变形变性、圣经原型结构、原型意象的化用。在狂欢化的背景下,玛格丽特超越了最初指定的魔女和撒旦舞会女王的角色,完成了文化传统赋予圣母和基督的使命:是复仇女神,也是儿童的保护者和罪人的庇护者;是撒旦舞会的女王,更是异神教最高的祭司和撒旦末日审判的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魔合体 魔女 巫魔夜会 圣教仪式 神话原型 戏仿 狂欢化
原文传递
刀刃上的舞者——评《太阳照样升起》中勃莱特·阿施利的双重形象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华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勃莱特.阿施利是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她被评定为“魔女”或者“坏女人”。60年代中后期,许多女学者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将勃莱特视为西方20世纪20年代新女性的代表。二种观点相左。本文从勃... 勃莱特.阿施利是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她被评定为“魔女”或者“坏女人”。60年代中后期,许多女学者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将勃莱特视为西方20世纪20年代新女性的代表。二种观点相左。本文从勃莱特所处的时代背景着手,通过分析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绪,说明她在《太阳照样升起》中既有颠覆者又有依附者的双重性格,扮演着刀刃上舞者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魔女 新女性 勃莱特·阿施利
下载PDF
门巴族色目村“魔女”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昭义 红梅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共11页
在色目村,"魔女"是该村生存环境的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一文化符号的解释,构建起了以敬畏自然的自然泛神论为理论基础、以自我约束的行为规则为应用并延伸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生价值追求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是在色目村的生存... 在色目村,"魔女"是该村生存环境的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一文化符号的解释,构建起了以敬畏自然的自然泛神论为理论基础、以自我约束的行为规则为应用并延伸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生价值追求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是在色目村的生存环境之下人们生存方式的一种文化表达,同时又是维系人们生存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契合关系的文化支撑。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是色目村的神话传说及宗教礼仪对魔女文化符号加以解释的基础,规定着解释的意义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女 色目村 人类学 神话 宗教
原文传递
魔女琪琪的酸奶秘方
7
作者 余康妮 《少年月刊》 2024年第21期26-28,共3页
再不通过制作魔法酸奶的考试,琪琪就没资格留在魔女甜点学校了。其实,99条制作魔法酸奶的要点,琪琪每一条都烂熟于心。比如,往魔法酸奶里加入足够剂量的“美好回忆菌”,是让它变美味的关键步骤。只需在有人过来的时候举起魔杖,偷偷施一... 再不通过制作魔法酸奶的考试,琪琪就没资格留在魔女甜点学校了。其实,99条制作魔法酸奶的要点,琪琪每一条都烂熟于心。比如,往魔法酸奶里加入足够剂量的“美好回忆菌”,是让它变美味的关键步骤。只需在有人过来的时候举起魔杖,偷偷施一个迷惑咒,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人藏在心里的美好回忆弄到手,制成“美好回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魔女 甜点 魔法 秘方 美味 关键步骤 制作
原文传递
“钢琴魔女”王羽佳:穿最飒的裙弹最炫的曲
8
《现代青年》 2024年第2期24-26,共3页
抛开一切标签,当她坐在琴凳上,双手按下黑白琴键时,占据观众所有感官的是旋律和藏在乐谱之中广袤的音乐世界。2月5日,第66届格莱美音乐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加密竞技场落下帷幕。被誉为“钢琴魔女”的中国钢琴演奏家王羽佳凭借专辑《The A... 抛开一切标签,当她坐在琴凳上,双手按下黑白琴键时,占据观众所有感官的是旋律和藏在乐谱之中广袤的音乐世界。2月5日,第66届格莱美音乐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加密竞技场落下帷幕。被誉为“钢琴魔女”的中国钢琴演奏家王羽佳凭借专辑《The American Project》斩获格莱美最佳古典器乐独奏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莱美 钢琴演奏家 颁奖礼 器乐独奏 魔女 王羽
原文传递
从曹禺戏剧两类女性形象看其创作心态和审美风格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丽玲 《学术探索》 2003年第6期91-94,共4页
曹禺戏剧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 :“魔女”和“天使”。“魔女”形象表现了作者早期追求原始生命力、回归自我、反抗压抑的情欲 ;“天使”形象反映了作者后期回归传统、逃避自我、认同社会规范的心理。两极化女性形象影响了作家的审美情趣... 曹禺戏剧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 :“魔女”和“天使”。“魔女”形象表现了作者早期追求原始生命力、回归自我、反抗压抑的情欲 ;“天使”形象反映了作者后期回归传统、逃避自我、认同社会规范的心理。两极化女性形象影响了作家的审美情趣和作品的艺术风格 ,从“生命之美”转为“爱情之美” ,从热烈激荡转为平淡深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女性形象 魔女 天使 创作心态 审美风格
下载PDF
从“魔女”到“魔法少女”——浅析日本动画对西方文化中“魔女”形象的本土化
10
作者 叶子沁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3期169-171,共3页
作为日本动画的代表性形象,“魔法少女”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魔法少女形象是西方文化中“魔女”形象的本土化,属于“舶来品”。日本动画创作者仔细研究了西方魔女的外形、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取了对公众来说足够新颖的外来元素,并将其... 作为日本动画的代表性形象,“魔法少女”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魔法少女形象是西方文化中“魔女”形象的本土化,属于“舶来品”。日本动画创作者仔细研究了西方魔女的外形、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取了对公众来说足够新颖的外来元素,并将其与日本文化元素相结合,创造出融合了西方和日本风格的角色。本文将从西方魔女形象和日本魔法少女形象的比较入手,分析日本动画对西方文化中“魔女”形象的本土化,并阐述对我国对外来文化创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动画 本土化 魔女 魔法少女
下载PDF
藏族儿童文学浅见 被引量:2
11
作者 尕藏仁青加 克珠群佩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3-88,82,共7页
藏族儿童文学是藏族文学宝库中闪闪发光的珍宝。儿童文学在藏族古代智者的著书中很少见到,但在民间早有流传,成为口头创作,并根据本民族所固有的,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日益发展。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学,象明澈清凉的霖雨,为培养藏族儿童的... 藏族儿童文学是藏族文学宝库中闪闪发光的珍宝。儿童文学在藏族古代智者的著书中很少见到,但在民间早有流传,成为口头创作,并根据本民族所固有的,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日益发展。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学,象明澈清凉的霖雨,为培养藏族儿童的心灵之花,献出了养料和甘露。 藏族儿童文学的主要特点,象我这样的人是无法论清楚,但想稍作研究,谈些管窥蠡测之见。儿童文学,一般说来是把儿童所喜爱的动物、植物作为题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很少有把模胡不清的思想写成作品的,它用适宜儿童特点的生气勃勃的意趣盎然的语言。例如传说故事《雏鸟》中的歌这样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创作 意趣盎然 桑洛 语言表现 儿童特点 魔女 给你 饿狼 呀呀学语 浅显易懂
下载PDF
西藏镇魔图考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朝贵 《西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4期35-36,共2页
很早就听说西藏的地形为女魔仰卧之形,藏文史籍中也不乏藏王松赞干布修建十二镇魔寺以镇压女魔四肢关节的记载。但没有见过女魔的形象。新近,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整理罗布林卡文物时,发现两幅《西藏镇魔图》的唐卡(图见封底)一睹魔... 很早就听说西藏的地形为女魔仰卧之形,藏文史籍中也不乏藏王松赞干布修建十二镇魔寺以镇压女魔四肢关节的记载。但没有见过女魔的形象。新近,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整理罗布林卡文物时,发现两幅《西藏镇魔图》的唐卡(图见封底)一睹魔女尊容,真乃喜不自胜。这两幅唐卡大小一致,内容相同,画面高152.5厘米,宽72厘米。图上的女魔裸体仰卧,双脚微曲,左腿遮住阴部,整个画面构图巧妙,意境高雅。魔女右臂上举,手腕下垂,左臂上抬,手腕弯过头顶。身上有山有水,脉络清晰,各处修了许多大小寺庙,其中包括传为公元七世纪修建的镇肢、再镇肢等十二镇魔神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镇魔图 魔女 唐卡 文物管理 四肢关节 腕下垂 桑耶寺 四川甘孜 寺内 罗布林卡
下载PDF
数学绘本阅读在中班幼儿自主建构数学经验中的运用——以《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绘本阅读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兴 《幼儿教育研究》 2017年第2期30-32,共3页
自主建构数学经验是指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数学学习并获得数学的经验。数学绘本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幼儿在愉快的阅读中,能积极自主地建构有关的数学经验。中班幼儿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数学活动,他们已逐步认... 自主建构数学经验是指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数学学习并获得数学的经验。数学绘本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幼儿在愉快的阅读中,能积极自主地建构有关的数学经验。中班幼儿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数学活动,他们已逐步认识了事物的一些属性,能发现事物间明显的差异性,也学习了有关量的守恒、排序规律等数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经验 自主建构 魔女 下辨 师幼互动 自主阅读能力 个体发展 判断选择 阅读过程 个体差异
下载PDF
从《高野山圣人》中的孤家魔女看泉镜花的女性观与爱情观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松华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5-36,共2页
  <高野山圣人>是日本著名作家泉镜花幻想文学的代表作品,它集中概括并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社会观和恋爱观.女主人公孤家魔女,是作品魔幻世界的核心.作者通过魔女形象的塑造,为深受封建家长制所压迫的女性而呼吁.……
关键词 泉镜花 白痴 魔女 孤家 云游僧 高野山 女性观 爱情观 圣人
原文传递
艺术欣赏和视觉效果的融合——电影《画皮2》的中国式魔幻效果赏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泽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25,共3页
电影《画皮2》延续了第一部的名字,但在剧情上却有很大的变化,增加了魔幻主义的风格,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以及画面的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电影《画皮2》的技术沿用好莱坞的制作方式,把电影的画面打造得非常梦幻。[1]电影《画皮2》一经... 电影《画皮2》延续了第一部的名字,但在剧情上却有很大的变化,增加了魔幻主义的风格,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以及画面的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电影《画皮2》的技术沿用好莱坞的制作方式,把电影的画面打造得非常梦幻。[1]电影《画皮2》一经上映便打破了高额的票房记录,在画面的制作上传递出许多视觉效果,这也正是电影的成功之处。面对当前国产电影制作不精良等方面的缺点,通过分析电影《画皮2》的画面设计所传递出来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形象塑造 灵与肉 生死恋 制作方式 魔幻世界 魔女 靖公 审美观念 背景环境
下载PDF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总是交织着自然、反战、梦想、成长、生存、友情、生存、孤独等多样化的主题,然而纵观其全部作品,自然与成长这两大主题是众多主题中最为核心的。自然主题电影,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着力探讨的是人与自然如何才能...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总是交织着自然、反战、梦想、成长、生存、友情、生存、孤独等多样化的主题,然而纵观其全部作品,自然与成长这两大主题是众多主题中最为核心的。自然主题电影,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着力探讨的是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共处;成长主题电影,关注的是个体的成长,强调的是在挫折与磨难中,不断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长过程,主人公在影片的前后往往有很大的转变,一开始她们是柔弱的,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崎骏 动画电影 人与自然 成长主题 叙事结构 王虫 阿席达卡 哈尔的移动城堡 悬崖上的金鱼姬 魔女
下载PDF
当代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鲁平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Z期13-14,共2页
男女平等成为现代社会一个进步的标志,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在社会的边边角角沉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代社会"未能打破妇女受压迫的根基,从而也未能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①同时,由于女性本身的一些生理... 男女平等成为现代社会一个进步的标志,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在社会的边边角角沉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代社会"未能打破妇女受压迫的根基,从而也未能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①同时,由于女性本身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女性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近年来社会对女性问题越来越关注,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备受关注。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模式(一)天使型1.外在天使:清纯简单型在电视剧中,外在天使的女性形象一般都是外貌美丽、气质出众、天真可爱的年轻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珠格格》 边边角角 女性问题 魔女 魔幻手机 恶作剧之吻 丑女无敌 浪漫满屋 影视文化 镜头语言
下载PDF
浮士德形象浅析
18
作者 黄文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97-99,共3页
浮士德博士是歌德所作的同名诗剧的主人公,作者以他追求的一生反映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同时也寄寓着作者对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浮士德博士不断追求理想,首先表现在他对现实的否定、反叛上。 他具有渊博的学识,精... 浮士德博士是歌德所作的同名诗剧的主人公,作者以他追求的一生反映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同时也寄寓着作者对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浮士德博士不断追求理想,首先表现在他对现实的否定、反叛上。 他具有渊博的学识,精研过“哲学、法律、医典、甚至神学的一切简篇。”他为人导师,弟子满天下,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不满足于庸庸碌碌的物质享受。更可贵的是,他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希望每天的生活都是朝气勃勃的、富有创造性的。但是,他却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这污浊的玻璃,瘟秽的窗眼,便是那出霭的天光,透过也生了尘玷.虫糟尘布的书众遍,蒙烟纸壁高齐屋颠,杯瓶箱筐围成了一个园,狼籍的祖传家具不计其年——这便是你的世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 靡非斯特 实践精神 医典 精研 封建伦理道德 物质享受 社会问题 人类的命运 魔女
下载PDF
试论民间爱情故事的起源及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家宏 《昭通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8-45,共8页
爱情故事,在民间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的起源、它在人类不同社会形态中有何发展变化等,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至今几乎还是块处女地。由此,我们在对许多爱情故事,甚至对整个民间文学中爱... 爱情故事,在民间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的起源、它在人类不同社会形态中有何发展变化等,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至今几乎还是块处女地。由此,我们在对许多爱情故事,甚至对整个民间文学中爱情题材作品的理解上,常常出现简单化的倾向。本文试就爱情故事的起源及发展问题作一点粗略的探讨,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还有待于更多的努力。 一 严格地说,爱情故事是以爱情冲突构成基本情节,贯穿故事始终,诉说男女青年恋爱婚姻悲欢离合的故事。这种故事的基本因素是人类特有的“爱情”,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故事 青年男女 压迫阶级 发展问题 神话传说 恋爱自由 魔女 阿佛罗狄忒 强烈性 令人
下载PDF
台湾女性文学形象举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红林 秦家琪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1年第2期76-80,共5页
台湾女作家们在艺术王国里保存了女性自己。 当男权中心的社会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里对女性施加以轻蔑、漠视和排挤的时候,是文学艺术容纳了女性。给予充满缺陷和遗憾的女性人生,带来了温馨和慰藉。它们描述了台湾女性... 台湾女作家们在艺术王国里保存了女性自己。 当男权中心的社会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里对女性施加以轻蔑、漠视和排挤的时候,是文学艺术容纳了女性。给予充满缺陷和遗憾的女性人生,带来了温馨和慰藉。它们描述了台湾女性的生活与心态,提供了台湾女性的悲剧人生的真实画面,成为台湾现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重要部分。然而,台湾女性文学中所反映的客观世界,都诉诸于感性,是通过具体的、可感可信的艺术形象,予以艺术的展示。 台湾女性文学以女性自身为审美对象上体,塑造了异采纷呈、各具特色的女性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女性文学 时代女性 淑女形象 魔女 女性形象 女强人 丈夫 李昂 女性人生 女主人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