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太山 《西域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47-51,共5页
《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余太山本文旨在说明《后汉书·西域传》所传有一部分摘自《魏略·西戎传》。确认这一点不仅有助于这部分文字的厘定,亦有助于这部分材料的诠释。(一)《后汉书·西城... 《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余太山本文旨在说明《后汉书·西域传》所传有一部分摘自《魏略·西戎传》。确认这一点不仅有助于这部分文字的厘定,亦有助于这部分材料的诠释。(一)《后汉书·西城传》序称:"班固记诸国风土人俗,皆已详备'前书'。今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传 后汉书 魏略 西王母 西域长史 裴注 《后汉书》 班勇 交通路线 大月氏
下载PDF
创业多艰(上):曹操的成名之路
2
作者 瀛洲海客 《月读》 2024年第5期55-63,共9页
曹操的创业经历,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在相关的记载中,西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以下简称《本纪》)虽然对曹操有不少回护与避讳,但仍是研究其生平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是裴松之注所引诸史,如王沈《魏书》、鱼豢《魏略... 曹操的创业经历,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在相关的记载中,西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以下简称《本纪》)虽然对曹操有不少回护与避讳,但仍是研究其生平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是裴松之注所引诸史,如王沈《魏书》、鱼豢《魏略》等曹魏官修史书,对曹操多有溢美修饰之词;而《曹瞒传》《世说新语》等南人所撰小说、传记,又不乏对曹操的刻意抹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修史书 武帝纪 王沈 魏略 《世说新语》 南人 创业经历 《魏书》
原文传递
《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春颖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91,共8页
陈寿《魏志.高句丽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魏志.高句丽传》与张鹏一辑本《魏略.高句丽传》、《翰苑》本《魏略.高句丽传》史料异同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探讨了《魏... 陈寿《魏志.高句丽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魏志.高句丽传》与张鹏一辑本《魏略.高句丽传》、《翰苑》本《魏略.高句丽传》史料异同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探讨了《魏志.高句丽传》的史料来源与编撰体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志》 魏略 高句丽传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燕·辽东·古朝鲜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子敏 《东疆学刊》 1991年第4期54-60,共7页
燕国是周初分封的一个侯国.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与周天子同姓,姓姬氏,周武王讨灭商纣王以后,封召公于北燕.燕国建都于蓟,即今北京市.燕国起初是比较弱小的,它“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由于燕国处于这种特... 燕国是周初分封的一个侯国.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与周天子同姓,姓姬氏,周武王讨灭商纣王以后,封召公于北燕.燕国建都于蓟,即今北京市.燕国起初是比较弱小的,它“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由于燕国处于这种特殊地位,它就比较重视向东北发展.许多考古资料证明,燕国的势力一开始就向承德、凌源、宁城、喀左并沿大凌河到朝阳、北票这一辽阔领域延展.1955年辽宁凌源县马厂沟的农民在耕地时得一青铜器“匽侯盂”,其铭文日:“匽医(侯)乍(作)(?)盂.”燕,在西周春秋金文上都作“匽”,战国金文则作“郾”.“(?)”即“锛”字,同“(?)”,读ben,蒸饭的意思.“盂”就是一种蒸饭的器具.顾颉刚先生在《三监的结局》(见《文史》1988年第一期)一文中评价说:“这器虽小,这铭虽短,而它的历史意义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燕国 古朝鲜 箕子 朝鲜半岛 魏略 肃慎 秦开 列阳 北燕
下载PDF
勾践之奇:孙权如何巧用外交辞令
5
作者 瀛洲海客 《月读》 2023年第7期57-63,共7页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魏略》记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件...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魏略》记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件事,发生在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征濡须口之际。当时,孙权见北军来势汹汹,便亲赴前线,与曹操“相拒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军 魏略 濡须 外交辞令 孙权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曹操
原文传递
《晋书·肃慎氏传》文献来源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沈一民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晋书.肃慎氏传》作为研究肃慎族系早期历史的基本文献,历来受史家重视。但是通过对其文献来源的分析,实际上《晋书.肃慎氏传》主要是依据《肃慎国记》和《魏略》撰写而成的,总共征引史籍不超过十种。内容上多为抄撮前人著作,研究者在... 《晋书.肃慎氏传》作为研究肃慎族系早期历史的基本文献,历来受史家重视。但是通过对其文献来源的分析,实际上《晋书.肃慎氏传》主要是依据《肃慎国记》和《魏略》撰写而成的,总共征引史籍不超过十种。内容上多为抄撮前人著作,研究者在引用时需要加以注意。而这种情况无疑表明:到了唐太宗时期,中原王朝对肃慎族系早期历史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更说明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肃慎频现于史,但是有关肃慎的可靠记载并不多,中原王朝对肃慎的了解并不十分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慎 《晋书》 魏略 《肃慎国记》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葛亮故事传说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翔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91-99,共9页
三国时期,历史上杰出的封建阶级政治家诸葛亮去世以后,民间由于对他的深切追念,就产生了许多故事传说。到了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在讲史平话和杂剧等故事的基础上,参考历史,博取传说,在他的杰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脍炙人... 三国时期,历史上杰出的封建阶级政治家诸葛亮去世以后,民间由于对他的深切追念,就产生了许多故事传说。到了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在讲史平话和杂剧等故事的基础上,参考历史,博取传说,在他的杰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脍炙人口的著名艺术典型。因此,研究诸葛亮的艺术形象,除了分析罗贯中所描写的以外,还必须考察诸葛亮故事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情形。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对精神财富的创造,有助于了解古代文艺史的发展规律,以及有助于了解描写历史人物的艺术经验,从而作为今天塑造典型的某些借鉴。为此,本文作者从一九六二年以来致力于搜集资料,进行探求,数易其稿,撰写了《诸葛亮艺术形象演变史》一书。此文是该书稿中的一节,今在本刊先于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三国志》 司马 习凿齿 魏晋南北朝时期 传注 刘备 《太平御览》 诸葛亮传 魏略
下载PDF
三国时期的自耕农经济 被引量:1
8
作者 黎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40-49,68,共11页
秦汉时期繁荣起来的自耕农经济,到了东汉末年,由于长期的战乱,使这种软弱的个体经济遭到空前的摧残。在战乱中抛弃家园的自耕小农,或沦为流民,或投靠大族豪强而成为私家的依附民,或被政府收编而为国家依附民——士家或屯田客。但... 秦汉时期繁荣起来的自耕农经济,到了东汉末年,由于长期的战乱,使这种软弱的个体经济遭到空前的摧残。在战乱中抛弃家园的自耕小农,或沦为流民,或投靠大族豪强而成为私家的依附民,或被政府收编而为国家依附民——士家或屯田客。但是,在三国时期的农民中,除了这些公私依附民之外,仍然存在大量的自耕小农,除了屯田这种国有土地形式外,还有许多自耕农的小块土地。过去学术界重视了对于屯田制和依附农民的研究,而对于自耕农及其小土地所有制则未予足够重视。今就此问题略述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耕农经济 屯田 三国时期 曹操 太守 魏略 编户 郡县 汉末 曹魏政权
下载PDF
奄蔡和阿兰
9
作者 芮传明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后汉书·西域传》云:“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三国志魏书》引《魏略·西戎传》云:“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西与大秦,东南与康居接。”由于中国古代史料中将汉魏时期的奄蔡与阿兰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却又缺... 《后汉书·西域传》云:“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三国志魏书》引《魏略·西戎传》云:“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西与大秦,东南与康居接。”由于中国古代史料中将汉魏时期的奄蔡与阿兰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却又缺少更多的较详细的说明,所以导致了现代学者在奄蔡问题上聚讼纷纭,这主要体现在:对奄蔡与阿兰的相互关系、奄蔡的地理位置及其族属等问题叙说简略、含糊不清或者难圆其说。本文即依据中西史料,试图尽可能清楚地论述有关奄蔡的这些问题,不揣谫陋,对学术界前辈的某些观点提出商榷,以就正于专家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奄蔡 阿兰人 西域传 阖苏 汉魏时期 康居 魏略 族属 西戎 中国古代史
下载PDF
草船借箭:真实的素材,艺术化的智慧
10
作者 乔凤岐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2,共2页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三国时期的某些故事经过千年演绎,不仅时间、地点发生了变化,甚至主人公也被改变。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中收录的一些史料,为后世文人墨客演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资源,《三国...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三国时期的某些故事经过千年演绎,不仅时间、地点发生了变化,甚至主人公也被改变。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中收录的一些史料,为后世文人墨客演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资源,《三国演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期 三国演义 后世文人 张巡 濡须 罗贯中 蜀汉政权 艺术构思 三国志平话 魏略
下载PDF
“友于之痛”与曹植的诗歌创作
11
作者 张亚新 《青海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38-42,48,共6页
在曹植的后期诗歌中,表现“友于之痛”的作品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作品大多情真意切,悱恻动人,不乏名篇佳作,思想艺术都颇有特色,值得加以研讨。
关键词 曹植 曹丕 作品 诗歌创作 曹操 诸王 白马 裴注 魏略 杂诗
下载PDF
古代氐族的演变
12
作者 杨耀坤 《文史知识》 1983年第7期92-96,共5页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较大民族之一,特别活跃于三至六世纪之间,曾在五胡十六国中建立前秦、后凉两个独立政权,又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半独立政权。关于氐...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较大民族之一,特别活跃于三至六世纪之间,曾在五胡十六国中建立前秦、后凉两个独立政权,又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半独立政权。关于氐族的来源,学术界尚无一致的意见。有学者根据《三国志》注引《魏略·西戎传》中氐人自称'盘瓠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胡十六国 仇池国 武兴国 氐人 南北朝时期 《三国志》 西戎 羌人 魏略 姜戎
原文传递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什么令不动马超
13
作者 历史君 《书摘》 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
作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的武力值没说的。在成为刘备的手下之前,马超与曹操的交集,可以说是最多的,曹操的命,还差点丢在马超手里。据《三国志》《魏略》《典略》等史料记载,马超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父亲是割... 作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的武力值没说的。在成为刘备的手下之前,马超与曹操的交集,可以说是最多的,曹操的命,还差点丢在马超手里。据《三国志》《魏略》《典略》等史料记载,马超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父亲是割据凉州的军阀马腾。马超既健壮又勇猛,年轻的时候就有“健勇”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天子以令诸侯 伏波将军 开国功臣 魏略 《三国志》 马援 史料记载 刘备
原文传递
“倭”、“支那”釋義
14
作者 于濬濤 《紫禁城》 1992年第4期42-42,39,共2页
中国古称日本为“倭”。《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馀国”,下接唐颜师古注:“倭音一戈反,今犹有倭国”;并引《鱼豢魏略》(其书今佚)云:“倭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渡海千里……皆倭种。”自《汉书... 中国古称日本为“倭”。《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馀国”,下接唐颜师古注:“倭音一戈反,今犹有倭国”;并引《鱼豢魏略》(其书今佚)云:“倭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渡海千里……皆倭种。”自《汉书》以迄《隋书》,各史均称日本为“倭”。因此,对日本传来的事物均冠以“倭”字,如倭刀、倭船、倭铅(指锌)、倭扇等。中国对“倭”字并无贬义,日本亦自承为倭,不以为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豢 浪海 倭国 倭铅 倭人 自承 地理志 《隋书》 魏略 依山
下载PDF
“三顾茅庐”背后领导者与人才的博弈
15
作者 莫安梅 刘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6,共2页
无论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关于“三顾茅庐”的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是易中天先生依据《三国志》《魏略》《九州春秋》等史书记载所推测的“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的说法,抑或是罗贯中先生... 无论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关于“三顾茅庐”的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是易中天先生依据《三国志》《魏略》《九州春秋》等史书记载所推测的“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的说法,抑或是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里关于“三顾茅庐”的详尽描述,都肯定“三顾茅庐”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三顾茅庐”已被人们定义为重用人才、礼贤下士的千古经典。但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为了赢得领导者信任而进行的政治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刘备为了凸显领导艺术、集聚人才而精心准备的一场大戏。二者的博弈,才是“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下面,笔者逐一分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九州春秋 《三国志》 《出师表》 政治生涯 领导艺术 诸葛均 魏略 徐庶
下载PDF
《魏略》考論
16
作者 柳春新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09年第1期51-64,共14页
魚豢所撰《魏略》和《典略》是不同的兩種書,兩書關係密切但叙事限斷不同。《魏略》是《三國志·魏書》及裴注的主要資料來源,它在編撰體例、史料來源、歷史觀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魏略》記事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它記述關中... 魚豢所撰《魏略》和《典略》是不同的兩種書,兩書關係密切但叙事限斷不同。《魏略》是《三國志·魏書》及裴注的主要資料來源,它在編撰體例、史料來源、歷史觀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魏略》記事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它記述關中及相鄰地區史事、魏末史事、百官制度、西域諸國等,史料價值相當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略 魚豢 《典略》
原文传递
开发乡帮文献 宏扬地方文化——评《长白丛书》初集
17
作者 傅朗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7年第2期65-66,共2页
《长白丛书》初集是《长白丛书》整体工程的开篇,是东北地方古籍整理研究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研究的试点之一.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从《长白丛书》初集所收内容分析,编者把握了东北地方古文献的特点... 《长白丛书》初集是《长白丛书》整体工程的开篇,是东北地方古籍整理研究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研究的试点之一.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从《长白丛书》初集所收内容分析,编者把握了东北地方古文献的特点,即以地方史志文献居首位.据我所知,汉唐时期的《肃慎国记》(又作《肃慎记》)和《渤海国记》(又作《渤海记》)是东北地方早期的两部古籍,兼载史地和风土民情.《肃慎国记》传至唐代尚完整无缺.《渤海国记》则系唐人张建章所撰.据佟柱臣《〈渤海记〉著者张建章〈墓志〉考》(载《黑龙江文物丛刊》创刊号)称:建章字会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 肃慎 吉林通志 宏扬 地方文化 渤海国 地方文献 吉林省 魏略 古籍
下载PDF
《魏略·西戎传》要注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太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45,共19页
关键词 魏略·西戎传》 注释 中国 历史典籍 文化传承
原文传递
赀虏史迹考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敏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22,共12页
证据表明,“赀虏”乃“卢水胡”的追述指称,为新莽时来自匈奴别部的降人,入塞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主活动十分活跃,发展起可观的势力,至十六国时陆续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政权,有的还形成了新的族体。
关键词 赀虏 卢水胡 新莽时期 魏略·西戎传》 历史研究 匈奴
原文传递
班勇《西域诸国记》、范晔《后汉书·西域传》、鱼豢《魏略·西戎传》关系考论——兼与余太山先生商榷 被引量:1
20
作者 颜世明 刘兰芬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5期33-38,共6页
《西域诸国记》并非《后汉书·西域传》全文,而是只包括西域交通及诸国人口、地理位置、风俗物产诸方面,不包含东汉与西域诸国战和关系之类的叙事及评论。《后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大秦国史料均采自《西域诸国... 《西域诸国记》并非《后汉书·西域传》全文,而是只包括西域交通及诸国人口、地理位置、风俗物产诸方面,不包含东汉与西域诸国战和关系之类的叙事及评论。《后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大秦国史料均采自《西域诸国记》,二者史料同源,《魏略·西戎传》大秦国史料更具原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诸国记》 《后汉书·西域传》 魏略·西戎传》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