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思乡的春意
- 1
-
-
作者
-
机构
欧洲华文笔会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海内与海外》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
文摘
一.红楼梦八十七回,通过宝玉妙玉的耳朵听到黛玉低吟:“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干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大观园里寄人篱下的林姑娘一直在思念她的南方故乡,从未停止。十年前的那个秋冬,告别前夕,走在街头,每想象未来自己回忆以往,对着脚下的土地说,我将会怀念你。因为离开,所以怀念。因为要怀念,所以离开。
-
关键词
风萧萧
望故乡
妙玉
黛玉
红楼梦
思乡
大观园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诗文话离别
- 2
-
-
-
出处
《七彩语文》
2024年第22期14-16,共3页
-
文摘
古诗文中的离别有着更为复杂的情感基调,或慷慨豪迈,或旷达潇洒,或饱含离愁别绪,或蕴藏理性的思考……易水送别[西汉]司马迁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1,取道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3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4,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关键词
易水寒
风萧萧
情感基调
荆轲
离愁别绪
古诗文
离别
旷达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作为故事家的徐讦──从《鬼恋》到《风萧萧》
- 3
-
-
作者
王庆华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99-102,共4页
-
文摘
作为故事家的徐讦──从《鬼恋》到《风萧萧》王庆华在现代文学史上,如此醉心于故事的营造、并把故事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徐汗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从他的成名作《鬼恋》到抗战年间在大后方风靡一时的《风萧萧》,徐讦连续写了几部较有份量的小说,如《荒...
-
关键词
《鬼恋》
风萧萧
心理描写
故事家
小说
女主人公
徐讦
故事模式
爱情故事
民族战争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马路的喧闹与书斋的雅静——徐訏小说艺术风格初探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程亦骐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0-169,共20页
-
文摘
徐(讠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独特风格,有一定影响,创作力旺盛的小说作家。由于解放后大陆出版的各种现代文学史,都不提徐(讠于)及其创作,在直至1988年前的长时间里,也没有重印、出版过徐(讠于)作品,①因而大多数中青年读者,甚至部分从事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均不了解其人其作。徐(讠于),原名伯(讠于),徐(讠于)是他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史大纲。
-
关键词
徐訏
艺术风格
创作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史
风萧萧
艺术特色
专业工作者
鬼恋
四十年代
大陆出版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学者之剧:徐訏戏剧创作的独特风格
被引量:5
- 5
-
-
作者
盘剑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0-84,共15页
-
文摘
徐訏作为一位小说家,以一部诡谲离奇的《鬼恋》蜚声文坛,又以一部《风萧萧》使1944年成为文学史上的“徐訏年”。其实,徐訏的戏剧创作也同样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只是迄今尚未为研究者们所注目。这种独特风格的具体表现在:他创作的是典型的“学者之剧”。
-
关键词
徐訏
戏剧创作
蜚声文坛
鬼恋
风萧萧
未来主义戏剧
美学风格
丁西林
现代文明
现代精神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赤子丹心昭氍毹 河北梆子武生翘楚郝士超掠影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赓续华
-
机构
中国戏曲学会
-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6,共3页
-
文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春秋战国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近代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正定城内有赵云庙,子龙广场矗立着一身义胆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的雕像。这片热土养育了豪侠义士,其血脉世代流淌,铸就了燕赵彪悍的民风及燕赵人重道义轻生死的性格。
-
关键词
春秋战国
长坂坡
易水寒
风萧萧
慷慨悲歌
燕赵
河北梆子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杜诗“萧萧”解读
被引量:4
- 7
-
-
作者
刘明华
夏秋权
-
机构
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1期68-71,共4页
-
文摘
杜诗“萧萧”解读刘明华夏秋权杜诗大量运用叠字,“萧萧”是杜诗叠字中运用最普遍的一个。①分析杜甫对“萧萧”一词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杜诗语言的形象性,而且能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领会到杜甫对诗歌语言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作家独具的艺术风格。一讨论杜诗...
-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杜甫
风萧萧
杜诗
屈原《九歌·山鬼》
《辞源》
武卫将军
《兵车行》
艺术风格
象声词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谐剧的魅力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徐孝坤
-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1-42,共2页
-
文摘
欣逢谐剧大师王永梭先生创始谐剧五十周年,有幸观光了“谐剧群英迎春展演”,并参加了王永梭的新老朋友和他的高足们畅谈谐剧的辉煌成就及其艰幸、坎坷历程的座谈会。一段往事浮现眼前,思绪万千,一吐为快。那是1947年的冬天,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在重庆北碚嘉陵江畔夏坝法国梧桐荫庇下的大道上,风萧萧,雨萧萧,江水呜咽,路断人稀,一片凄清,一片冷寂,一片迷茫。这时,一个小伙子带着不知“谐剧”是什么新奇玩意儿,想看个究竟的好奇心,冒着风雨从东阳镇只身走来。
-
关键词
嘉陵江畔
路断人稀
王永梭
风萧萧
东阳镇
回过头
第二年
如痴如狂
文艺刊物
使人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风骨流芳——为抗战呐喊的张恨水
- 9
-
-
作者
芮立祥(文/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海内与海外》
2023年第4期49-53,共5页
-
文摘
张恨水的心是“柔软的”,他对作品中的人物,特别是“小人物”,总充溢着悲阀情怀;同时,张恨水的筋骨是“坚硬的”,这“硬”,不同于鲁迅的金刚怒目式,而是内生的外柔内刚型:带着韧性。当抗战烽火燎原之际,张恨水的这种“硬”,便赢来了爆发的时空。有人将同时代的一批包括新文学家在内的作家们,在国家、民族遭受日寇人侵时期的“战时书写”进行了一个客观梳理。人们惊牙地发现,除《风萧萧》《四世同堂》等抗战名作相继问世外,而张恨水呢,则不愧为“笔尖上的英雄”。
-
关键词
《四世同堂》
张恨水
新文学家
《风萧萧》
小人物
风骨
外柔内刚
金刚怒目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蓬莱阁的守望与传承
- 10
-
-
作者
魏刘美慧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支部生活(山东)》
2023年第7期22-23,共2页
-
文摘
海风萧萧,烟雨蒙蒙。漫步蓬莱阁,一座座古建筑错落有致,一处处碑刻引人驻足,一砖一瓦、一字一画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曾经的故事。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登上蓬莱阁主阁,远跳黄渤海分界线,俯瞰蓬莱水城,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回顾爱国将领戚继光操练水师、保卫海防的历史……
-
关键词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蓬莱水城
蓬莱阁
烟雨蒙蒙
风萧萧
古建筑
戚继光
爱国将领
-
分类号
K9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香港小说史上的徐訏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袁良骏
-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9,共7页
-
文摘
徐訏(原名徐传琮,字伯讦)1950年由沪抵港,是一位“南来作家”。但他一住三十年,直至1980年不幸病逝,成了不折不扣的香港作家。他的成名作《鬼恋》、《风萧萧》①等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抵港后,徐讦的这种浪漫主义风采依旧,
-
关键词
香港作家
徐訏
小说史
中国现代文学
浪漫主义
《风萧萧》
《鬼恋》
代表作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 燕与土著文化的交流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华玉冰
孙建军
-
机构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
葫芦岛市博物馆
-
出处
《大众考古》
2016年第10期28-32,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东大杖子墓地及相关遗址勘探
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2&ZD193)资助
-
文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人已逝,如今,我们只能从文献和考古发现中,窥得他们的些许豪气。辽宁西南部临近河北的地方,有个国家级贫困县——建昌县,与现状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曾有过数度繁华的历史,战国时期便是其最为辉煌的一段。可悲的是,这些历史信息又是在盗墓贼疯狂破坏后才被得知,现仍处于令人不安的保存境况中。
-
关键词
大杖子
建昌
易水寒
国家级贫困县
风萧萧
战国时期
盗墓贼
土著文化
令人
战国墓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港台及海外汉学界评价徐訏的几个问题新考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闫海田
-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项目编号11#ZD112的阶段成果
-
文摘
一
按照王璞的说法,夏志清夏济安弟兄与徐訏之间似有过节。缘起是1960年代一位名叫石堂的人曾撰文批评徐訏《风萧萧》的对话"有浓重的洋味儿",遂引起徐訏反击。徐訏除对石堂文章进行逐句辩驳,还愤然流露对文学评论界的不满,文中有"艺术难逃帮口,文坛不外派系,身为难民,
-
关键词
徐訏
汉学界
评价
海外
港台
《风萧萧》
60年代
文学评论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传统课文要教出哪种新意——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詹丹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26,共3页
-
文摘
两年前我去江阴听一位杭州小学名师的《狼牙山五壮士》研讨课,虽然他为这堂课的教学准备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对故事情节的演进也能找到最基本的关键点,最终得出的结论却让人惊讶。他把这篇课文上成了生命教育课,希望孩子们对那些壮士说:生命是宝贵的,不要轻易跳崖,即使被俘,还可以坚持狱中斗争,等等。
-
关键词
狼牙山五壮士
研讨课
教学准备
堂课
战斗场面
言简义丰
主力部队
出点
层次感
风萧萧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精神分析学派对徐訏三、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程亦骐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6-61,共6页
-
文摘
1931年,徐訏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在心理学系进修过二年,后又赴法留学。他的小说创作,较明显地受到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他认为:“现代的文艺、绘画、音乐、戏剧、电影,无论是什么派别或标榜什么。
-
关键词
徐訏
小说流派
四十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
人物形象
哲学系
风萧萧
作品主人公
弗洛伊德主义
易水寒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风萧萧》看徐对自由人生理想的追寻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张露
-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4-97,共4页
-
文摘
《风萧萧》超越了"爱情传奇"与"间谍传奇"的范畴,徐在现实与想象交织的世界里追寻着一种自由、浪漫并且充满哲理的人生。自由的人生观——对人生理想状态的探寻成了主人公人生轨迹的最终归宿。《风萧萧》中浪漫化的表达方式,诗意哲理化的人生,"爱"之观念的诠释和升华,集中归纳了主人公在漂泊一生中的理想征途。人性的健全发展、人类理想的自由生存状态的追寻构成了主人公的最终宿命。
-
关键词
徐(訏)
《风萧萧》
自由
浪漫
诗意哲理
-
Keywords
the various
The wind rustling
~freedom
romantic
poetic philosophy
love
-
分类号
H207.65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画游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
- 17
-
-
作者
旖旎
NANA酱(绘画)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
2022年第4期14-17,共4页
-
文摘
黄沙漫漫、北风萧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陕甘边人民,建立了陕甘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星星之火,在中国西北角燃起。这片热土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落脚点,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地。"两点一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抗日前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风萧萧
习仲勋
历史性贡献
中央红军
谢子长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狼牙山五勇士
- 18
-
-
作者
文闵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2年第3期21-23,共3页
-
文摘
风萧萧兮易水寒,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浴血抗击日寇而舍身跳崖的英勇事迹为燕赵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世人及后代永远铭记与敬仰。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因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
-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战国时期
太行山东麓
狼牙山五壮士
易水寒
风萧萧
河北省保定市
慷慨悲歌
-
分类号
K9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论《风萧萧》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余礼凤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
文摘
徐訏的小说是以故事"著称"的。他的小说通过一系列叙事技巧讲述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风萧萧》是徐訏的代表作,《风萧萧》中银、红、白、黄的色彩叙事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多重叙事又使小说更富意蕴。
-
关键词
色彩叙事
多重叙事
徐訏
《风萧萧》
-
Keywords
color narrative
multiple-narrative
Xu Xu
Fengxiaoxiao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剪梅》走红背后的文化模因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邢逸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全球商业经典》
2020年第9期158-159,共2页
-
文摘
哥们儿,当时我就说了一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已经于2019年隐退的甜歌天王、妈妈之友费玉清,最近突然成了年轻人之间的新晋潮流风向标,而且还是西方年轻人。曾经火遍华语乐坛的一首《一剪梅》,在35年后魅力不减,在YouTube上,《一剪梅》MV播放量已经突破1600万,甚至一度被顶到首页。在海外音乐榜单Sportify上,《一剪梅》冲到了新西兰、挪威榜第一名,芬兰、瑞典榜第二名。在Twitter和抖音上,最时髦的一群网红都在刷屏"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
关键词
《一剪梅》
风萧萧
文化模因
雪花飘飘
抖音
费玉清
风向标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J605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