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音正考》与《音韵逢源》所记尖团音分合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亦鸣 王为民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本文分析《圆音正考》与《音韵逢源》所记尖团音的满语译音,认为《音韵逢源》所记的尖团音的分合现象与《圆音正考》所记一致。《圆音正考》与《音韵逢源》用精组细音[t]、[t]、[]和见晓组细音[k]、[k']、[x]的对立模式人为区分尖... 本文分析《圆音正考》与《音韵逢源》所记尖团音的满语译音,认为《音韵逢源》所记的尖团音的分合现象与《圆音正考》所记一致。《圆音正考》与《音韵逢源》用精组细音[t]、[t]、[]和见晓组细音[k]、[k']、[x]的对立模式人为区分尖团音是为了解决满汉译音中的国名、地名、人名的还原问题。《圆音正考》时代汉语北京音系中尖团音已经合流为舌面音[t]、[t]、[]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音正考》 音韵 尖团音 满语 译音 分合现象 精组细音 见晓组细音 国名 地名 人名 古代汉语 北京音系
原文传递
《音韵逢源》氐毕胃三母的性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为民 杨亦鸣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5,共9页
本文从满汉对译的角度来考察《音韵逢源》“氐、胃、毕”三母的性质及其关系,从而证明《音韵逢源》设立“氐、胃、毕”三母是为了解决满汉翻译中的困难而实施的一项人为举措。
关键词 音韵 “氐” “毕” “胃” 声母系统 北京音系 满文音系 古音来
原文传递
《黄钟通韵》《音韵逢源》的东北方言语音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德文 冯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2-74,共3页
本文认为《黄钟通韵》《音韵逢源》二韵书的基础音系是东北方言,根据二书的韵图及满文音注与《广韵》音系比较,初步得出结论如下:(1)知、章、庄合流,从而使声母更加简化;(2)精、见组细音已经舌面化;(3)日母字混入疑母、影母;(4)全浊声... 本文认为《黄钟通韵》《音韵逢源》二韵书的基础音系是东北方言,根据二书的韵图及满文音注与《广韵》音系比较,初步得出结论如下:(1)知、章、庄合流,从而使声母更加简化;(2)精、见组细音已经舌面化;(3)日母字混入疑母、影母;(4)全浊声母已经消失;(5)尖团音问题复杂,韵图与音注存在矛盾;(6)韵母存在着遇摄、通摄以及少量的臻摄(合口入声字)相混,蟹摄(合口一、三等)与止摄(合口三、少量开口三)相混,蟹摄(开口一、二等)与止摄(少量开合三)相混,果摄、假摄、山摄、宕摄相混,咸摄、假摄、山摄相混,臻摄与深摄相混,山摄与咸摄相混,梗摄、曾摄、通摄相混,宕摄与江摄(少量)相混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钟通韵》 音韵 东北方言
下载PDF
试论《音韵逢源》汉语音节满文标记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昕 龙国富 《满族研究》 2018年第2期22-30,共9页
文章研究清代汉语韵图《音韵逢源》中汉语音节的满文标记方法。本文对《音韵逢源》中汉语音节的满文标记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对异常的标记现象从满文拼写规则、语音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解释,对声韵母标记的特点进行总结阐发。文章进一步对... 文章研究清代汉语韵图《音韵逢源》中汉语音节的满文标记方法。本文对《音韵逢源》中汉语音节的满文标记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对异常的标记现象从满文拼写规则、语音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解释,对声韵母标记的特点进行总结阐发。文章进一步对满汉对音研究方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 满汉对音 北京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