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寇养厚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76-83,共8页
-
文摘
对韩愈的“以文为诗”,自宋代起就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贬之者如黄庭坚说:“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陈师道《后山诗话》引)陈师道说:“退之以文为诗……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又说:“退之于诗,本无解处。”(均见《后山诗话》)沈括更说:“退之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褒之者如吕惠卿说:“诗正当如是,吾谓诗丿亦未有如退之者。”(惠洪《冷斋夜话》卷二)张戒《岁寒堂诗话》说韩愈是唐代的大家,可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叶燮《原诗》更说:“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至今仍争论不休。我这里根据古代诗评家所提供的线索,分四个问题对韩愈的“以文为诗”进行一些论述。
-
关键词
以文为诗
后山诗话
陈师道
诗评家
《原诗》
张戒
惠洪
诗歌创作
韩昌黎
韩诗臆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唐宋诗人研究三种》述评
- 2
-
-
作者
王金伟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6-88,共3页
-
文摘
《唐宋诗人研究三种》包含三种著作:孙绍伯《柳宗元诗注》以柳宗元诗为主线,联动其文,注释详尽,征引广博,解读亦常有独到之处。原署程学恂的《韩诗臆说》短小精悍,是韩愈研究中颇有影响的著作。周景濂所著《苏东坡》主要包涵了传主生平经历与品性、创作两大内容,是近代以来最早的苏轼传记之一,颇有创获。此三种著作均为民国学人有关唐宋诗人的学术成果,前者系未刊稿,中者与后者曾于民国年间各以单行本出版。
-
关键词
《柳宗元诗注》
《韩诗臆说》
《苏东坡》
-
Keywords
Annotations of Liu Zongyuan ’s Poetry
Assumptions of Han Yu ’s Poetry
The Bi-ography of Su Dongpo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读唐诗随笔
- 3
-
-
作者
富寿荪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
文摘
释韩愈《谒衡岳庙》诗中“静扫”二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通首意境开阔,笔力雄劲,极纵横腾踔之能事,乃其七古中最本色当行之作。程学恂《韩诗臆说》云:“(韩愈)七古中此为第一。”故历来为选唐诗者所录取。诗中有云:“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意谓来时正值秋雨季节,天气潮湿阴暗,经潜心默祷,感通神明,顷刻云雾全消,众峰顿现。此即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所云“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者也。
-
关键词
韩诗臆说
衡岳
王绩
潮州韩文公庙碑
《全唐诗》
二字
《杜诗详注》
本色当行
王无功
五斗先生传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