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李雅岚
|
《黄河之声》
|
2013 |
2
|
|
2
|
从青春版《牡丹亭》英译本比较看戏曲舞台英译标准 |
薛婧
|
《戏剧之家》
|
2019 |
1
|
|
3
|
创意时代的戏剧创意——以青春版《牡丹亭》为探讨中心 |
强婧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4 |
0 |
|
4
|
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 |
俞为民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1 |
17
|
|
5
|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
白先勇
|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6
|
论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 |
丁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7
|
民族艺术走向文化市场——对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成功的另类解读 |
王省民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8
|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在“白先勇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实践”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傅谨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9
|
青春版《牡丹亭》盛演后昆曲在苏州的现状调查 |
金红
|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0
|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昆”全景式《长生殿》 |
吴新雷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1
|
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况纪实 |
白先勇
|
《华文文学》
|
2005 |
5
|
|
12
|
青春版《牡丹亭》的独特创意和杰出成就 |
吴新雷
|
《华文文学》
|
2005 |
3
|
|
13
|
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 |
刘祯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8 |
5
|
|
14
|
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保存与发展 |
雷碧玮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5
|
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改编和读者接受初探 |
张珂
黄建荣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6
|
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及其意义 |
何西来
|
《华文文学》
|
2005 |
3
|
|
17
|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下看出版的社会功能 |
李芹燕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8
|
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的交融——接受美学视域中的青春版《牡丹亭》 |
张晓玥
李蓉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9
|
白先勇:让古老经典走进更多年轻心灵 |
张盼
|
《今日中国》
|
2024 |
0 |
|
20
|
美,遮不住视线——关于京剧艺术在大学校园传播的断想 |
李小林
|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