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天命意识综论 被引量:6
1
作者 常森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45,共11页
孔子有极深刻的天命意识 :他注重对神的体验 ,认为神是现世道德的本源和保证。孔子天命意识解决了道德的本源问题 ,可以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提供心理支持 ,并对芸芸众生 (尤其是最高阶层 )发挥规范作用。孔子天命意识的意义 ,还可以从与之... 孔子有极深刻的天命意识 :他注重对神的体验 ,认为神是现世道德的本源和保证。孔子天命意识解决了道德的本源问题 ,可以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提供心理支持 ,并对芸芸众生 (尤其是最高阶层 )发挥规范作用。孔子天命意识的意义 ,还可以从与之关系密切的几个历史人物身上 ,得到说明 :屈原最终用经验事实 ,否定了天命佑助善良的观念 ,但是 ,屈原恰恰因为彻底拒绝神的眷顾 ,而承受了人间最大的凄凉和孤独 ;司马迁一方面流露了对天道疾恶向善观念的浓重困惑 ,一方面却坚持天命对道德的眷顾 ;王充明确论定天命与德行了无关联 ,但却并没有否定儒学天命观的独特价值 ,即“合于人事”。要之 ,不论是就理论与实践言 ,还是就历史与现实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天命 司马迁 屈原 论语 意识 荀子 集注 道德实践 神的存在
原文传递
论任渊及其《山谷诗集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承凤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1,共9页
从任渊代表性名著《山谷诗集注》,可见其清晰而深刻的政治见解。任渊注山谷诗是有研究心得的,他不仅解释字面意义,寻求出处,而且在体例方面有所创新,通过作品的编年考证,提供历史背景资料,探究主旨,阐释诗意,以推求原本立意之始末。
关键词 山谷诗 集注 政治见解 字面意义 背景资料 代表性 出处 考证 编年 主旨 诗意
原文传递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考论 被引量:7
3
作者 何泽棠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83,共8页
赵次公等人的苏诗四注不断有注家加盟,逐渐发展为五注、八注、十注、百家注,又由原来的编年注演化为分类注,最后形成《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该注本有汇集众家注释之功,但亦有任意删削旧注的短处。该注本的"增刊"... 赵次公等人的苏诗四注不断有注家加盟,逐渐发展为五注、八注、十注、百家注,又由原来的编年注演化为分类注,最后形成《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该注本有汇集众家注释之功,但亦有任意删削旧注的短处。该注本的"增刊"部分重收了部分被删的旧注。集注中最重要的注家赵次公主要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解释苏诗,重点在注典、释意、评论三方面。这种注释方法,能总结苏诗的创作特长,但也有失于考证事实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 诗歌注释 类注本 集注 赵次公 王十朋
原文传递
李善《文选注》引书试探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建委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0-86,共7页
李善《文选注》引书众多,问题复杂,其中尤以古《汉书》注问题最为突出。清代学者汪师韩统计李善征引二十九家古《汉书》注,另外还有数十条不知名的"汉书音义"。但通过对《汉书》注释史及目录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李善注引用的古... 李善《文选注》引书众多,问题复杂,其中尤以古《汉书》注问题最为突出。清代学者汪师韩统计李善征引二十九家古《汉书》注,另外还有数十条不知名的"汉书音义"。但通过对《汉书》注释史及目录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李善注引用的古《汉书》注并非逐家征引,而是基本引自东晋蔡谟所作的《汉书》集注本,它是颜师古《汉书注》通行之前最主要的《汉书》注本。"汉书音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另外,从整体上看,李善《文选注》引书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喜引晋以前的注疏;二、多用集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善 文选注 汉书音义 魏晋古注 集注
下载PDF
《论语》郑注与朱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绂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9,共5页
《论语》郑注与朱注的比较研究陈绂本文试图在对《郑氏佚书》中的《论语注》和朱熹的《论语集注》的比较中,揣摩一下汉代与宋代在文化与训诂方面的一些问题。首先,在注点的选择上,郑玄和朱熹就有许多不一致之处,郑玄为许多词作了注... 《论语》郑注与朱注的比较研究陈绂本文试图在对《郑氏佚书》中的《论语注》和朱熹的《论语集注》的比较中,揣摩一下汉代与宋代在文化与训诂方面的一些问题。首先,在注点的选择上,郑玄和朱熹就有许多不一致之处,郑玄为许多词作了注释,而朱熹并不注。如:“使民以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朱熹 郑玄注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郑注 名物训诂 集注 章句训诂 理学
下载PDF
杜田考论 被引量:2
6
作者 聂巧平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4期49-52,共4页
一、杜田及杜诗注本杜田是宋代“千家注杜”中重要的一家。其人于《宋史》无传。清嘉庆《四川通志》卷百四十二《选举志》云:“杜田,安岳人。以文章孝行举历临江府教授,终大邑县丞”。卷百四十九《人物志》又云其“字汝耕”、有“《... 一、杜田及杜诗注本杜田是宋代“千家注杜”中重要的一家。其人于《宋史》无传。清嘉庆《四川通志》卷百四十二《选举志》云:“杜田,安岳人。以文章孝行举历临江府教授,终大邑县丞”。卷百四十九《人物志》又云其“字汝耕”、有“《注杜诗补遗正谬》行世”。清道光《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注 赵次公 集注 《杜诗详注》 注杜 《草堂诗笺》 补遗 艺文志 增广 《苕溪渔隐丛话》
下载PDF
鲍照简谱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福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4期23-31,共9页
南朝杰出诗人鲍照的事迹,前辈专家已做了大量工作。缪钺有《鲍明远年谱》(载《文学月刊》1932年3卷1期,以下简作“缪谱”),吴丕绩有《鲍照年谱》(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以下简作“吴谱”),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录《鲍照年表》)古典文学... 南朝杰出诗人鲍照的事迹,前辈专家已做了大量工作。缪钺有《鲍明远年谱》(载《文学月刊》1932年3卷1期,以下简作“缪谱”),吴丕绩有《鲍照年谱》(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以下简作“吴谱”),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录《鲍照年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修定重版,以下简作“集注”、“钱表”,。此外,为鲍照诗文专作笺注者有钱振伦《集注》(以下简作“钱注”),黄节《鲍参军诗注》(以下简作“黄注”)。今谨在原有谱、表及注本的基础上,吸取近年来鲍照研究的成果,并结合笔者心得,撰成此篇,以供鲍照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兴 简谱 侍郎 集注 临川 中书舍人 京口 孝武帝 宋书 寻阳
下载PDF
《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在宋代韩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国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1,共7页
宋代魏仲举所编的《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虽非出自专家之手,难以全面地总结宋代韩学的成就,但它仍是宋代韩学的的渊薮,其价值不容低估。《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集注、集评、校勘等方面。它在校勘方面略显薄弱,... 宋代魏仲举所编的《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虽非出自专家之手,难以全面地总结宋代韩学的成就,但它仍是宋代韩学的的渊薮,其价值不容低估。《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集注、集评、校勘等方面。它在校勘方面略显薄弱,但其集注、集评却价值极高。《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中引用到的主要注家、注本虽大多已经失传,但其基本的面貌、格局、风格等都可以据它进行勾勒。集评中所保存的大量资料,其文献、文化、文学价值也都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韩学 《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集》 校勘 集注 集评
下载PDF
《论语集注》的“集注”体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元侠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集注"与"集解"一样都是经学注释的传统模式,在朱熹之前,卫瓘、孙绰、李充等都著有《论语集注》,朱熹注释《论语》历经《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论孟精义》等多种尝试,最后选定"集注"体例。本... "集注"与"集解"一样都是经学注释的传统模式,在朱熹之前,卫瓘、孙绰、李充等都著有《论语集注》,朱熹注释《论语》历经《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论孟精义》等多种尝试,最后选定"集注"体例。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中所引三十五家注的所属时代、学术派别、注释重点及其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朱熹对《论语集注》的"经注"定位,也揭示了《论语集注》成为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注 经学 理学
原文传递
江永《近思录集注》版本源流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水龙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近思录》是南宋时期朱熹、吕祖谦类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语录而成。作为理学入门基础读物的《近思录》,它在理学思想传播和朱子学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经典地位。对其注解者宋元明清各朝皆有,注家甚多,形式多样,是儒道... 《近思录》是南宋时期朱熹、吕祖谦类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语录而成。作为理学入门基础读物的《近思录》,它在理学思想传播和朱子学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经典地位。对其注解者宋元明清各朝皆有,注家甚多,形式多样,是儒道经典之外的其他著述难以媲美的。自南宋至清乾隆时期,在《近思录》众多注本中,当推叶采《近思录集解》最佳。然而当乾隆年问江永《近思录集注》(以下简称《集注》)问世后,叶采《集解》在注本中的主导地位便让位于它。此后的一百六十馀年中,江永《集注》的覆刻本、重刻本、校勘本交错出现,现存抄本、刻本、石印本共计不少于2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思录》 集注 江永 源流考 版本 南宋时期 乾隆时期 朱子学研究
原文传递
嶽麓書院藏秦律令簡集注(五)
11
作者 《简帛研究》 2024年第1期94-153,共60页
本文爲《嶽麓書院藏秦律令簡集注(五)》,《集注(一)》至《集注(四)》已發表於本刊。此次發表的是《嶽麓書院藏秦簡(肆)》簡106—131的集釋成果,各部分撰寫者如下(嶽麓秦簡原始編號複雜,爲方便讀者理解,以下僅標注整理後編號):簡106—10... 本文爲《嶽麓書院藏秦律令簡集注(五)》,《集注(一)》至《集注(四)》已發表於本刊。此次發表的是《嶽麓書院藏秦簡(肆)》簡106—131的集釋成果,各部分撰寫者如下(嶽麓秦簡原始編號複雜,爲方便讀者理解,以下僅標注整理後編號):簡106—108李勤通(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教授)、唐國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9級法律史專業博士研究生)、魏英姿(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2015級本科生)簡109—113劉自穩(中國政法大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大學 律令 秦簡 集注 本科生
下载PDF
聂崇义的《三礼图集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炯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3,共8页
古器物的应用与鉴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礼器图”是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图像,主要内容是《三礼》中“规范化”的器物,器形稳定而简约。自汉代以来,这一类礼器就经常与各种“瑞物”组合在一起,被画在“学宫”一类建筑的墙壁上。
关键词 《三礼》 集注 崇义 古器物 应用 礼器 器形 汉代
原文传递
高拱权说辨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纪彬 《中州学刊》 1982年第4期24-34,共11页
此文是赵纪彬同志生前所撰写的《中国权说史略》遗稿的第三篇。第一篇是《释权》第二篇是《〈论语〉“权”字义疏》。作者原想将这本书写成十几万字,可是没能如愿。今将此篇发表,供哲学史界参考。
关键词 高拱 “权” 圣人 称锤 行权 论语 孔子 集注 程朱 孟子
下载PDF
唐写本《文选音》作者问题之我见——文选学著作考(一)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志新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作者问题 文选学 唐写本 著作 敦煌遗书 《文选》 残卷 王重民 集注
下载PDF
解读林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的音乐构思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承松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127,共2页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是以前奏曲与赋格的钢琴套曲形式创作的一部曲集,共24首作品,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完成,其中部分作品于90年代初期陆续发表。林华的这部曲集,在形式借鉴了由巴赫首创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整部《曲集》有...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是以前奏曲与赋格的钢琴套曲形式创作的一部曲集,共24首作品,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完成,其中部分作品于90年代初期陆续发表。林华的这部曲集,在形式借鉴了由巴赫首创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整部《曲集》有十二首前奏曲和十二首赋格,分为上、下两册,前奏曲和赋格曲各自独立成章,互不关联,按半音顺序依次升高或降低调,上册十二首上行,下册十22首下行,如此完成全部二十四品。如第一首《雄诨》为C调序曲,第二首《冲淡》为降D调赋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音乐构思 集注 曲解 解读 赋格曲 前奏曲
下载PDF
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四)《内豊》篇集释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巧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2-77,共6页
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四)中的《内豊》篇的部分内容与传世本《大戴礼记》中的"曾子立孝"与"曾子事父母"中的部分内容相同或相近,另外还有些未见于传世文献的内容,是一篇珍贵而较重要的先秦儒家文献。自上博四简公布以... 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四)中的《内豊》篇的部分内容与传世本《大戴礼记》中的"曾子立孝"与"曾子事父母"中的部分内容相同或相近,另外还有些未见于传世文献的内容,是一篇珍贵而较重要的先秦儒家文献。自上博四简公布以来,有不少学者对《内豊》提出了释读意见。本集注收集了迄今重要的观点,详为之察辨,且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 内豊 集注
下载PDF
继踵前贤 开声未来──鲍照的山水之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起予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117-121,105,共6页
关键词 山水诗 谢灵运 《登庐山》 色彩词 景物 诗歌意境 诗歌创作 《芜城赋》 游子 集注
下载PDF
宋范浚《香溪集》版本源流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剑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2,共7页
范浚(1102—1151),字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他是两宋之交一位独特的儒者和文学家,《宋元学案》视其学“别为一家”,明代王神称其文“自成一家之言”(《王忠文集》卷五《宋景濂文集序》)。他为世人留下... 范浚(1102—1151),字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他是两宋之交一位独特的儒者和文学家,《宋元学案》视其学“别为一家”,明代王神称其文“自成一家之言”(《王忠文集》卷五《宋景濂文集序》)。他为世人留下了二十二卷的《香溪集》,朱熹取其《心箴》入所纂《孟子集注》,范浚由是知名。《香溪集》的版本流传本来并不复杂,但由于序跋多少不一(这种结果有时是由书估拔高版刻年代以渔利而造成的),反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之交 版本 源流考 《宋元学案》 文学家 文集 序跋 集注
原文传递
曹旭《诗品集注》补正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发国 石甫轩 +1 位作者 董艳秋 马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6-101,共6页
曹旭《诗品集注》被誉为钟嵘《诗品》校注本中的“集大成”之作。本文对该书的讹遗分校异、人事、生卒、籍里及其它等五个方面略作补正。
关键词 诗品 集注 讹遗 补正
原文传递
论曹丕政德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曹丕集注》序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学刊》 1986年第6期70-74,共5页
魏文帝曹丕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不可忽略的政治活动家、诗人.在政治舞台上,他不如他的父亲曹操那样演出过威武雄壮的史剧;在文苑里,他的诗文也不如他的弟弟曹植的诗文光采夺目、悱恻动人.可是,曹丕还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历史和... 魏文帝曹丕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不可忽略的政治活动家、诗人.在政治舞台上,他不如他的父亲曹操那样演出过威武雄壮的史剧;在文苑里,他的诗文也不如他的弟弟曹植的诗文光采夺目、悱恻动人.可是,曹丕还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历史和文学都不能不对他有所了解.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一位皇帝,经他的手彻底结束了汉王朝四百余年的统治,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形成.他又继承乃父的事业,继续进行统一战争,而且在执政期间希冀振兴,对东汉以来政治的积弊进行改革;在文学创作上,他也是才华过人的作家,是邺下文人集团的领袖人物,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和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政德 曹操 集注 曹植 中国文学 曹魏政权 文人集团 汉献帝 五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