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陈抟高卧》一剧看杂剧刊本从元到明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存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5-66,共2页
元刊本《陈抟高卧》是明刊各本所本;从元到明各刊本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在文人手中不断雅化的过程。杂剧由元到明有从舞台走向案头的趋势。
关键词 高卧 元刊杂剧 明刊杂剧 比较
下载PDF
元散曲中陈抟高卧典故的文化意蕴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婷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元代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陈抟作为继老子、张陵之后又一道教史上的代表人物,为元代文人所肯定。陈抟的经历集儒佛道于一体,在元散曲用典追求浅易直白的情况下,陈抟高卧的典故被频频提及,表现出元代文人可仕可隐、清醒地旁观世界... 元代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陈抟作为继老子、张陵之后又一道教史上的代表人物,为元代文人所肯定。陈抟的经历集儒佛道于一体,在元散曲用典追求浅易直白的情况下,陈抟高卧的典故被频频提及,表现出元代文人可仕可隐、清醒地旁观世界、莫论人事、逍遥无为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散曲 高卧 元代文人 价值观
下载PDF
生命自救与元剧主体的观念目的
3
作者 段庸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47-57,共11页
从表现论的文学观念看,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作家精神个性的产物,反映了作家的经历、情感体验及无意识心理。主体生命对作品的渗透成为创作过程中共同的心理现象,作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与主体生命的渗透密切相关,因而了解主体创作... 从表现论的文学观念看,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作家精神个性的产物,反映了作家的经历、情感体验及无意识心理。主体生命对作品的渗透成为创作过程中共同的心理现象,作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与主体生命的渗透密切相关,因而了解主体创作动机以及主体生命的渗透情况,有助于把握作品本身的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动机 元杂剧 文学作品 窦娥 高卧 任风子 倩女离魂 无意识心理 变态行为 周荣祖
下载PDF
浅析马致远的理想人格
4
作者 房树德 《中学语文》 2019年第12期87-88,共2页
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是他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但真正能窥测其心志的却是他的杂剧。马致远为元杂剧四大家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在马致远的众多杂剧中,《泰华山陈抟高卧》(简称《陈抟高卧》)是比较特别的一部。《陈抟高卧》... 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是他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但真正能窥测其心志的却是他的杂剧。马致远为元杂剧四大家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在马致远的众多杂剧中,《泰华山陈抟高卧》(简称《陈抟高卧》)是比较特别的一部。《陈抟高卧》主要内容写的是五代末年的隐士陈抟隐居在泰华山,预知有真命天子出世。于是下山寻访,遇到赵匡胤与其义弟郑恩,陈抟指明赵匡胤就是真命天子,并辅佐赵匡胤扫清天下,建立大宋,定都汴京,之后又归隐泰华山。赵匡胤为报答陈抟的辅佐之功,请他出山为官,享受荣华富贵。陈抟随使者入朝,向赵匡胤表明自己的心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理想人格 高卧 泰华山
下载PDF
杂剧从元代到明代的文人化转型
5
作者 王卓玉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戏曲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元明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曲目。明代杂剧在继承元代杂剧的基础上,也出现了转型:文字由粗糙到规范;创作目的由纯粹为表演服务到同时为阅读服务;服务对象由普通大众走向案头文人。从戏... 戏曲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元明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曲目。明代杂剧在继承元代杂剧的基础上,也出现了转型:文字由粗糙到规范;创作目的由纯粹为表演服务到同时为阅读服务;服务对象由普通大众走向案头文人。从戏曲体现出的创作观念、演出情况以及不同时期剧本的用途的等方面,对比分析《元刊杂剧三十种》和《元曲选》这两个元、明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戏曲选本,试图从中梳理出杂剧的文人化转型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曲选》 高卧
下载PDF
杂剧《陈抟高卧》元明刊本比较研究
6
作者 李娜 《戏剧之家》 2015年第8期39-40,共2页
《陈抟高卧》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所作,为神仙道化戏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将元代刊本《元刊杂剧三十种》和明代刊本《元曲选》中的《陈抟高卧》杂剧进行对比,主要从舞台提示、人物出场、人物间的对白、唱词等方面进行比较... 《陈抟高卧》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所作,为神仙道化戏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将元代刊本《元刊杂剧三十种》和明代刊本《元曲选》中的《陈抟高卧》杂剧进行对比,主要从舞台提示、人物出场、人物间的对白、唱词等方面进行比较,从元代到明代刊本的变化,来说明这些删除或增添的部分,对于作品的整体立意、主题表现、人物形象塑造、美学塑造、作品结构等所起的丰富人物形象、充实故事内容和促进戏曲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卧 比较 体制 立意
下载PDF
元明本《陈抟高卧》的语言差异考察
7
作者 张家合 林丽 《怀化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杂剧《陈抟高卧》见于元明的不同版本之中。从宏观考察、语言比较和差异分析等三个方面,全面地探讨《陈抟高卧》在元明不同版本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发现不同版本之间的语言有同有异。这些差异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
关键词 高卧 元代刊本 明代版本 语言差异
下载PDF
妙在雅俗之间——说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8
作者 葛晓音 《文史知识》 1985年第9期49-53,共5页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思 马致远 夜行船 古典诗词 嘲风 人生理想 人生态度 高卧 双调 庆宣和
原文传递
由《陈抟高卧》臆测马致远隐逸思想的一些悬疑
9
作者 王丹宁 《档案》 2016年第7期24-29,共6页
马致远青年时代驰骋官场二十年,因风月场上的失脚及其它各种因素,被迫离开官场,从此便萌生了退隐山林的念头。作为一个苦闷而清高的知识分子,马致远的情感形态是单向的,他无法适应于更高的社会政治原则,他的思想情感深深地沉潜在失落的... 马致远青年时代驰骋官场二十年,因风月场上的失脚及其它各种因素,被迫离开官场,从此便萌生了退隐山林的念头。作为一个苦闷而清高的知识分子,马致远的情感形态是单向的,他无法适应于更高的社会政治原则,他的思想情感深深地沉潜在失落的形态中。他自恃才高,而又怀才不遇,索性隐遁旷野,寻找一种空阔、飘然、淡薄的精神世界。正是怀着这种错愕与怅惋的心情,马致远用一双醉眼在《陈抟高卧》中记录了他心理历程的变化。陈抟的隐逸之路不光是现实世界中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也是马致远精神世界中追随向往的真实写照。马致远通过陈抟这个形象的刻画,倾泄了他脱离尘世的深永心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卧 马致远 隐逸思想
原文传递
元曲《陈抟高卧》的现实意义
10
作者 瞿钧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20-24,共5页
《西华山陈抟高卧》是元代著名曲家马致远写的神仙道化剧之一。对这个剧很多论者不予好评。有的认为《陈抟高卧》是坏剧本,有的则在评论马致远的专文中对此根本不屑谈及。这样,《陈抟高卧》是一出坏戏的结论似乎已经敲定,不容置疑。但... 《西华山陈抟高卧》是元代著名曲家马致远写的神仙道化剧之一。对这个剧很多论者不予好评。有的认为《陈抟高卧》是坏剧本,有的则在评论马致远的专文中对此根本不屑谈及。这样,《陈抟高卧》是一出坏戏的结论似乎已经敲定,不容置疑。但也有一些论者比较客观地分析了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倾向。有的论者还特别指出了《陈抟高卧》一剧中陈抟“实际上却是一个失意文人的形象”,剧中虽然“着力渲染那隐退求道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卧 神仙道化剧 马致远 曲家 专文 东篱乐府 蚁阵蜂衙 三醉 元代杂剧 西域河中十咏
下载PDF
元代隐居乐道剧中的身国共治——以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晓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隐居乐道剧 《西华山高卧 身国共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